Re: [閒聊] 當年網路小說發生了什麼事?
※ 引述《how6410 (苗栗小五郎)》之銘言:
: 網路上偶爾就要檢討一下台灣ACG的現況
: 是說本城武回想20年前
: 也就是2000年代初有一陣子
: 很流行的網路小說
: 當時出現很多網路小說網站像是創作平台
: 可以投稿自己的作品上去讓其他人看到
: 反應好的作品網站還支持作者出版上架實體通路
印象當時應該沒有啥創作平台
大多是作者自己的網站上或一些較熱門論壇、BBS上發表的
那些論壇、BBS應該也不是啥創作平台,算是同好聚集地吧
2000年左右台灣小說出版還是以實體書出版社為主
當時這類小說出版社大多沒接觸網路平台
只是網路上免費連載熱門後,有的出版社才去找作者來出版
但也不是主要途徑
而再過幾年
中國網路小說收費才開始出現,像起點
在此之前
中國小說主要是一堆論壇,以OCR盜版台灣小說為主
而當網路小說開始興起後
台灣出版社才開始接觸網路閱讀的方式
但線上付費機制未成熟,會用的人也相對實體市場直接付現金的規模小
所以沒發展起來
然後再過幾年就直接被中國網路小說市場幹掉
: 當時也些同學看了看別人的作品
: 也躍躍欲試想投稿當作者
: 那根本是台灣ACG巔峰狀態吧?
: 可是幾年後感覺就退流行了
: 當年網路小說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就消亡了?
2000年前是台灣發展的的比中國好
或者說中國基本上沒啥發展
網路盜版跟實體盜版的很多是盜台灣實體書
但後來發展上,小說方面中國是比台灣來的好
後來除了外部競爭,台灣市場自身問題等多因素下,就逐漸沒落
最明顯的情況是賺不夠多
除非名氣大、產量高,不然也賺不多
聽過言情小說情況
印象一本買斷情況下非大作者有的較少僅一兩萬元
這種大概得一個月固定出一兩本以上才有足夠收入
而且寫得出來也要出版社配合這樣頻率出書
或者名氣夠大能跟出版社談到更多
或者非買斷而抽固定%數,而這也要銷量高才會多
但當時風氣好像也是買斷居多
而台灣書籍市場也算是逐漸在萎縮
導致賺得越來越少
甚至後來台灣小說實體出版是開始引進中國網路小說的
大概成本比台灣作者低,且有足夠網路聲量打底
最終這些小說出版社死的差不多了
--
台灣那時候明明有小說頻道 鮮網 冒險者天堂三大網小平台
但那三個網站出的書主要銷量是租書店在撐 當租書店消失之
後那些網站也支撐不住就是了 而且台灣網小這個載體輸給日
本來的輕小說文化 所以後來變成用輕小說的模式包裝 網路
上連載的部分因為語言的關係極度容易被盜板網站侵害 對岸
那邊用日更來對抗盜版 台灣人玩不起這種手法 那就是乾脆
不要在網路上連載了 只賣實體書 用上日系的封面跟插圖 辦
實體活動
小說頻道 鮮網
看你們聊的年代吧 第一次親密接觸那個時候還是BBS為主
10樓說的那部也不是2000年代的
千禧年之後才跑出小說網站 2002起點草創
那三家當時也沒人稱呼成網路小說,就只是小說、實體小說
2000年左右就是我說的那三個網站+租書店模式的極大期喔
2010之後就沒了
這三家後來開始架網路平台讓人觀看,也是2000多年後的事
網路小說開始被使用應該是起點起來後,雖然日本發展更早
但當時台灣接觸的不多
鮮網跑路搞爆台灣女性觀眾的圈子==
或者說痞子蔡那時候就有網路小說,但網路小說這產業較多
還是指網路連載付費的這種吧。現在轉為某種類型的都稱為
網小
打賞制度很現實,快速反應讀者喜好以外,也能直接讓創作
者活下去,不用等到整本寫完,讀者也不用擔心整本買下來
結果是不合口味
那時候就是作者先在平台上連載 有名氣之後網站幫忙出實體
書 更有名之後變成實體書先出 網站上的一章一章付費解鎖
為啥說受盜版影響很大就是因為通常網路上放出來馬上就會
有盜版網站貼出來 等於網路上的賺不到錢 後來都變成先出
版實體書(台灣這邊出版) 鋪到通路一陣子後 網路上才開始
慢慢丟 減緩盜版影響 急著看的人就買實體或去租書店租 當
初一些有名的比如異俠這種等級的租書店會一次進多本 網路
上就是晚一週甚至一個月以上 好好網路小說網路上變成最慢
看到 然後就是租書店倒店潮 跟有精美封面插圖跟特典的日
輕進來屠殺市場 所以這三個網站後來也玩不下去了
我自己大概06年入坑 那時基本都是中國網小的天下了
那時候走的太前面。冒險者 要收費
印象200年前這幾家應該沒有經營網路閱讀,感覺主要是受起
點影響才開始搞的,較早就只出實體,官方網站也只有網路
訂購實體書的業務,連電子書都沒有
2000年前
2000年前我家也沒有網路 加上年紀太小還真的不清楚狀況
但我當初約莫國中的時候在說頻上追的一些小說確實原本是
在網站上連載一陣子後才開始出實體書 他們賺錢的模式是免
費連載在砂礫中找珍珠 找到後出實體書賺錢 賺錢的模式確
實靠實體書 但找能賺錢的書是靠在網路上連載
應該說起點還沒起來,或者說網路連載付費機制還沒起來前
台灣這類小說出版是實體為主。而起點起來後,新的付費機
制也改得很慢且不完整。不過雖說可能有影響,但應該也不
是沒落的主因,更多是競爭不過同文的中國市場
也不是2000年前,應該說200X年初期以前
起點草創就真的很草創 很強也是2005以後的事了
鮮網成立於2000年
比起點晉江都早,開始就是網路小說
你的印象太奇怪了,網路小說本來就是指網路連載閱讀的
小說,(在這些大網站之前更是有很多論壇聚集寫手了)
鮮網就有發展出付費制,網路連載完更是出了很多實體書
一般人認為的網路小說:網路上連載之後出版的實體書是網
路小說 原po認為的網路小說應該是只存在網路上的小說 就
他認知跟普通人不同而已 台灣這三大網路小說網站就是被日
輕跟中國盜版夾殺死掉的 但作者只是沒在網路上連載而已
實際上就是轉型成台輕而已 順便還多養活繪師
我的說法部分有問題吧,鮮網網路部份我沒接觸過,當初是
都買實體書。而像小說頻道這個,季的是到後期才開始在網
站上放小說讓人閱讀
30
首Po網路上偶爾就要檢討一下台灣ACG的現況 是說本城武回想20年前 也就是2000年代初有一陣子 很流行的網路小說 當時出現很多網路小說網站像是創作平台5
應該不是被新的網路小說打敗,而是從網路遊戲蓬勃發展後, 在討論區社區看連載網小的人就相對少了 我大學的時候(2004) 全國連線Story版就聲勢下滑了 剛翻一下重溫以前的網小神作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創作在1998年 背景是BBS時代 整本書裡面沒有任何電動6
台灣網路創作 可能因為早期制度、技術、文化等等因素 變現手段一直很不優良 你把創作放在網路上,賭的是能夠漸漸累積名氣 然後出版商找你簽約,讓你作品在實體市場販賣
44
[情報]出版社:百合小說市場小又被盜版 不出了【飄散百合風香之島 由佳老師和巫女少女】校稿中 公司最後一本取得版權的「成人百合小說」,市場小加上被大陸盜版,前幾本的銷售量都不 太理想…… 以一位百合愛好者來說,總編輯我個人覺得很好看,很希望能代理更多,但為了公司的營運43
Re: [討論] 為什麼台灣沒人仿起點蕃茄啊弱弱說一下,幾年前我曾做過一次調查 台灣人有九成以上都在看對岸的小說網站 目前在台灣最多人看的小說網站可能是小說狂人 根據similar web流量調查,每月探訪數大概在一千九百萬到兩千萬 台灣人就佔了七成30
Re: [閒聊] 台灣網路小說怎麼衰退成這樣?沒有啦,還是很多新人在寫啊,只是沒辦法賺錢了 本來文字創作難度就低,不出書還是有人會寫 只是現在已經很難有管道宣傳了,大多變成小眾物 (當然更多是沒人看) 我是覺得我這邊就不要再把網路小說者抓出來講了,大家大多很低調,有一些29
Re: [討論]日本能產出這麼多豐富動漫作品的原因?日本為何能產出這麼多動漫作品,很簡單,就是已經產業化 一定有很多人會酸說「廢話」,但我可以給個好幾個例子 比如說台灣的網路小說,本來只是一些人在BBS上面連載免費的網路小說給人看 後來有出版社開始幫出版,賣的還不錯,出版社就直接搞了網路小說網站給人連載用 連中國在連載的網路小說的,都跑來台灣出版,因為賺的到錢21
Re: [閒聊] 因為只看日本動漫,導致台灣產業無法這個嚴格來說算兩層問題 不過我不是出版社專業的,一點淺見 你如果覺得需要更專業的意見,可能還是要問問出版社們就是。 第一層 撐不下去得靠大量代理,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出版大衰退18
Re: [討論] 大陸網文如何進化我覺得你對日輕和中國網小的理解有點偏差... 首先,你看到的日輕有精美插圖人設,有編輯把關, 那是因為你看的是實體小說 是實體小說 實體小說 很重要要說三次 這種實體小說和中國網小的創作是完全相反的概念,市場也完全不同 是不能拿來相提並論的7
Re: [閒聊] 倒底台灣不能吸引中文圈作者的問題在那?不是沒新人,是新人沒舞台發揮 所謂的舞台就是能發表能讓人看到的小說平台 現在台灣的網路小說平台都處於半殘狀態,大家都跑去看中國的盜文網站 台灣本土的小說創作新人當然沒人關注,不管貼哪都沒甚麼人看。 網路很殘酷的地方就是大者恆大,你流量越大曝光越高,自然就會正向循環- 嗯,原po可能忘了租書店這塊. 老人回憶.當時小說的銷售,以租書店為主,全盛時期, 全台是4000間以上的小說漫畫出租店. 而以熱門書來說,一間店進貨兩三本都是正常的. 台灣當時租書店盛行,不像大陸那邊,找個書店還不如網路小說方便,
- 美國亞馬遜除了賣實體書 其實也可以自助出版,讓全球的創作者在網路發售電子書 中國玄幻小說龍頭──起點中文網, 也是網路起家 此前兩岸小說作者想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