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Holo] 星街登上《TFT》製作訪談

看板C_Chat標題[Holo] 星街登上《TFT》製作訪談作者
windowsill
(冬)
時間推噓33 推:33 噓:0 →:13

https://note.cover-corp.com/n/n9aaa23b8dc96

https://youtu.be/AAsRtnbDs-0

各位知道YouTube頻道「THE FIRST TAKE」嗎? 以拍攝歌手們一次定勝負的現場演唱為概念的頻道,傳達獨特緊張感的影片,凝聚了高人氣的內容。

Hololive 0期生 星街慧星首次登上《THE FIRST TAKE》,播放次數超過1000萬次以上,首映同時觀看數記錄了16萬人

這次採訪了「星街彗星/THE FIRST TAKE」團隊的M先生、Y先生,介紹公開前的流程和堅持的要點,以及到實現前辛苦的部分


M式(簡稱M):
市場營銷本部樂曲製作團隊

Y式(簡稱Y):
虛擬影像本部 AR釋出團隊



以下文長



https://i.imgur.com/K5EVEwN.jpg




■從團隊成立到完成

──恭喜您獲得COVER AWARD(cover團隊獎)
我想問一下「星街彗星/THE FIRST TAKE」團隊成立之前的故事,你們倆是怎麼參與這個專案的呢?

M:我主要負責與THE FIRST TAKE
的交流和拍攝影片的策劃。因為技術領域交給了Y先生的團隊,所以主要進行樂曲編曲的方向性等宣傳和音樂方面的調整

Y:與其說是誰在做,不如說是所屬團隊全體人員都在努力,但是負責建模和構建可收錄的捕捉系統等,是實現這次演出的重要技術領域。

──首先在星街決定出演之前,有什麼樣的過程呢?

M:是啊。 原本想出演的話本身是從1年多以前開始的。2021年9月發行的星街的第一張專輯《Still Still Stellar》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發行第二張專輯的時候,我就想著希望她能上台

Y:我參加的時期差不多。 因為聽說拍攝必須是在「THE FIRST TAKE」希望的攝影棚裡進行,所以我回答了技術上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從決定要做到公開為止已經持續1年以上,樂曲是怎麼挑選的?

M:關於樂曲,我記得從年末到年初的時候,我在這裡介紹過。 從一開始就想用「StellarStellar」出場,從那以後談了很多次,開始籌劃對策。

──「Stellar Stellar」是一場挑戰啊!反應怎麼樣?

M:我告訴負責人我們要用「Stellar Stellar」,在前奏階段得到了好評,之後,我們再次從頭開始聽,收到了「這個一定要做」的回覆。

──在音樂上得到了好評,很高興。

M:是啊,當然。VTuber藝人第一次出演「THE FIRST TAKE」這個事情,在企劃上也相當吸引人。 但是,正因為有星街的歌聲,所以才覺得能讓對方同意了。 聽完音樂後,從影像上來說,也訴說著「瞄準世界」吧,到現在還記得。

──說了那麼熱情的話啊...!



■專案正式啟動

──決定出演後,是如何實現的呢?

M:首先告訴了星街本人(笑),在這之前完全沒有告訴她,轉達的時候她真的很高興。就算是我們自己,也認為如果要做的話,就是星街了,所以看她高興的瞬間感覺真是太好了。 之後,認真地探討了如何拍攝。

Y:從那以後,我們負責技術領域的團隊就該出場了。 當初以為motion capture的投影等可以在cover的攝影棚裡拍攝。
只是考慮到音響方面,所以在「THE FIRST TAKE」指定的演播室拍攝是必須的。我認為這是以捕捉現場聲音為前提的要求。

因此,感覺必須帶進動捕系統。

──果然根據工作室的不同,能做的事情完全不一樣嗎?

Y:是啊。 畢竟cover工作室是動作捕捉工作室,不是音樂收錄工作室。 所以為了聽到「THE FIRST TAKE」的聲音,需要在現場構建系統。( 注:舊工作室時代的裝置)

──那個,好像很辛苦啊。

Y:非常辛苦(笑)
果然收錄音樂的錄音室和動作捕捉錄音室,即使同樣是錄音室也是完全不同的等級。動作捕捉工作室當然是配合捕捉收錄而製作的。 相反,錄音室是為了專門錄製聲音而建造的。所以各種功能都被削減掉了,所以動捕的拍攝很難。 在那種情況下,怎麼解決障礙,那個調整非常辛苦。

──從哪裡先下手的呢?

Y:首先,為了調整在自己公司收錄的動捕系統,只專注重新組合成可以帶到對方工作室的狀態,在全部完成到拍攝之前,拼命地調整了3個月左右。

──很辛苦啊。 順便問一下,公司裡有多少人參與其中?

Y:其實在公開之前,在公司內部也是極機密進行中的專案,只以5人左右的少數精銳在運作,當初預計可以擴充套件到現有功能的程度,所以覺得人數沒有問題,但結果變成了即使人數不足也不奇怪的工作量(笑)。

──其中最費工夫的部分是?

Y:重新製作了真人版和CG合成的系統,為了能夠適合外部演播室的使用而重新製作了應用程式,其中膠著的部分真的很多。 因為是將「THE FIRST TAKE」專用系統全部改造的工作。

只講能提到的部分,就是如何表現「THE FIRST TAKE」特有的現場感
動作捕捉通常是以後製修改的。只是做那個的話就不是一次性拍攝了。 因此,將所有系統重新組合成「THE FIRST TAKE」專用。沒有違和感,也沒有修改。 我想一定可以做出一次到定位就可以公開的系統。

──情報公開前的公司內部訪談也強調了真的是一次性拍攝吧。

Y:是啊。 其實收錄前,對於中途可以修改嗎?我也這麼想過,但確實是的,真的是一次性拍攝。 因為可以做到這程度,所以再次覺得「THE FIRST TAKE」很厲害啊。

正因為如此,我絕對不想搞砸它。
但是動作捕捉允許微調,不僅是因為是VTuber明星初次登場的時機,所以決定為拍攝搞定一次性的設定系統。

──有為了表現「現場感」而非常辛苦的部分嗎?

Y:雖然不能說是怎麼實現的,但是是「Occlusion」部分。在那個影像中右手躲在麥克風後面,左手在麥克風前面進行實時演出。 是處理前後關係的領域啊。
單純的色基合成的話,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雖然是稍微有點難辦的部分,但是從技術上講,我覺得是相當難纏的點。

※Occlusion:指前面的物體隱藏後面的物體的狀態。



■技術領域以外的執著

──也請告訴我技術領域外的部分

M:那是我主要負責的部分。首先,我覺得這次影片是由VTuber藝人初次登場的反響會很大。 就我而言,這個專案是做好了可能會收到各種反應的覺悟。
只是想做到能把那種不安消除的程度,以讓所有看的人都覺得很厲害的音樂、影像做成。

以前星街在推特空間也說過,在開始唱歌之前也有想放一點臺詞的想法。 但是我們要求就那樣唱出來。那是因為相信星街的歌唱力量,用歌唱和影像的力量來說服大家的心情很強烈。

──M先生您很注重內容部份呢

M:沒錯。 VTuber人才初次登場的話,不就容易成為像技術發表會那樣的案例嗎? 內容被忽略了。影像演出本身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希望能關注從那裡可以體驗到的音樂和影像。

即使看了公開後的反應等等,也不是注重怎麼實現的,而是大家理所當然地接受了,同時也享受了音樂和影片。看到那個的時候真的很開心。

──Y先生負責的技術部分確實很重要,要如何讓她表現的自然?

Y:是啊。果然想要對焦的是星街的歌吧。 所以總之自然地,一邊開發一邊認為絕對不會製作出僅以技術為榮的畫面,而是一邊運用高技術,一邊把影片做成非常自然,動用了爆肝之力,全部人都相信星街的歌唱力量,這一點也很重要。

──這是為了讓星街專注、團隊團結一致去實現的專案啊

Y:我覺得確實如你所說的。
因為是VTuber明星,所以被說成只是這種品質,也會很討厭。
我相信她能以實力被認可的藝術家的身份演出,正因如此,我要團隊團結一致,展現出不容妥協的品質。

當然也有不想降低「THE FIRST TAKE」的等級的想法。因為有尊重的心情,所以我們也只能努力,這種感受很充實。

所以,與其說是公司的「產品」,不如說是感覺更接近於「藝術」。我認為可以量產的是產品,這個案件即使被要求量產,也是個會讓人苦惱的厲害的工程cover不僅可以製作產品,還可以做出藝術品,我覺得作為公司這也是強項吧。


https://i.imgur.com/XYfBhyu.png



■公開後的反響

──當之時公開時的心情如何?

M:首先,公開真的很可怕(笑)。

──果然啊,為什麼呢?

M:收錄現場也是第一次體驗到的場景,我認為是人生中最緊張的,但是收到完成的訊息時,真的覺得這樣好嗎,真的能做出好東西嗎?這樣的感受,不是嗎?
演出公開在推特後出現了很多轉發,所以知道很多人都在關注,也看到了YouTube的等待人數成比例增加。

作為VTuber人才的標準,這個影片真的能被接受嗎?
雖然有製作好東西的自豪感,但也還很擔心會不會成為慘遭批評的風暴。

Y:我只是一邊祈禱一邊做好覺悟,把自己的一切努力展現在世人眼前;影片公開後,終於發表了,第一次有了實感。
我記得看到公開時的反應,終於鬆了一口氣!

──公開播放的同時觀看數也相當多吧

M:結果是創紀錄的同時觀看人數約為16萬人

──公開前後有什麼工作上的變化嗎?

M:因為我是樂曲製作團隊的人,所以有很多機會和外部藝人和藝術家聊天,我覺得VTuber這個存在在世人認知提高了很多
在那之前,不瞭解VTuber業界和文化本身的人不在少數,但是在「THE FIRST TAKE」出演之後,看影片的人增多了,提到星街的名字的人增加了。 我覺得應該有所變化,加上很多人說很棒,收到評論的機會也增加了。

──順便說一下,公司內部原本完全不知情吧?內部的反應如何?

Y:當然公司內部也一直保密到當天,所以我覺得看了公告後才知道的人應該是大多數吧。公開後AWARD的獲獎也是如此,對大家來說真是太好了!

──今後有什麼目標嗎?

M:這次星街出演的「THE FIRST TAKE」能讓我參與,雖然充滿了感激之情,但希望今後也能繼續挑戰各種東西。 當然星街也是,我想透過音樂,進一步推廣cover翻唱跟live製作!

──Y先生怎麼樣?

Y:不僅是自己,作為團隊的想法,我覺得和真人版的合成,能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就好了。把背景做成真實場景,或者和真人一起演出等,讓周邊動態的修改程式更高階,能應對各種案件就好了。

──非常感謝兩位!


https://i.imgur.com/njPq3vk.png



這次訪談蠻多讓人驚訝的地方

像是是由staff主動提出想這麼做,而且公司上層跟星街本人也都同意

為了配合TFT而特別架設專用的動捕器材等等,都讓我很訝異,比想像中的還要費時費力

而且目前看來蠻多案件都是某些團隊自己有所想法去推廣的,極機密的說法也很符合過去的幾個活動,再公開前其他人都是完全不知情的

這次的演出確實也帶動更多人重新認識vt這個行業,這個專案不僅僅帶動公司跟藝人的知名度,也相對地打開整個業界的可能性,真的是不得不佩服這些提案人

既有夢想又有實踐力


照他們說的一年前就在準備
真讓人不得不期待未來還有什麼驚人的表現

--
Sent from my iPhone 12

PiTT // PHJCI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17.23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C_Chat/E.kSmaXjuMDROg

anumber06/14 18:55挖 出圈了

hatsuka556606/14 18:59彩虹第一個上的不知道會是誰

PekoraSakura06/14 19:00TFT終於打進VTUBER圈了

Seventhsky06/14 19:01照訪談來看 彩虹那邊要上也是得要從頭搞一個新系統

kl5036506/14 19:02這樣算是蹭星街的流量嗎?

DarkHolbach06/14 19:03大家都在討論星街唱歌的部分,但除了唱歌,動捕也是

DarkHolbach06/14 19:03一大挑戰

※ 編輯: windowsill (223.140.217.236 臺灣), 06/14/2023 19:03:51

asiakid06/14 19:05專門為了星街做了個SONY耳機3D模(X

windowsill06/14 19:07@Seventhsky 沒意外的話 是

chatoff06/14 19:15沒想到除了歌以外 影像動捕也是一次到位

chatoff06/14 19:16那個3D影像品質 原本都覺得是後製上去的

curance06/14 19:22

webberfun06/14 19:23辛苦他們了

cloud060706/14 19:23這個真的猛

rotusea06/14 19:25這就是愛啊

WindowsSucks06/14 19:37那個動補居然是一次到位,太神了

zanin06/14 19:40

q559az06/14 19:42

Catwaterfall06/14 19:43

Mikufans06/14 19:43

class3018306/14 19:48推個

MushT06/14 19:50

rjaws06/14 19:52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分功,幕後更是一大波,辛苦了!感

rjaws06/14 19:52謝翻話

loc021406/14 19:54

tsairay06/14 20:01這樣大概知道為什沒有別家的v上去唱了,因為那個動補是齁

tsairay06/14 20:01自己家的技術

uligaga06/14 20:10

allanbrook06/14 20:16真的是間硬派的技術公司 不是單純的演藝經紀公司

allanbrook06/14 20:16真正厲害的影像特效跟技術 就是觀眾沒注意到那是特效

victor8771006/14 20:32反串仔都跑不見了ㄏ

MarchelKaton06/14 20:41黑粉:不管啦我聽三秒就覺得難聽關掉了

ZeroArcher06/14 20:51牠們逆風就躲起來啦,可以回去看當初那兩三天順風的

ZeroArcher06/14 20:51時候洗的多兇w

yys31006/14 20:53講那麼多一開始為什麼要放有問題的東西出來

mushrimp546606/14 20:56哇 這背後的技術難度也是很高,而且才五個人

rcf150cc06/14 21:11已紅出圈 紅白要求她上了

lucieun06/14 21:35

EtouShizuku06/14 22:00有人還記得4K音質嗎?

TBnyanya45P06/14 23:31

stanbye06/14 23:41好硬,還要特別改系統才能搭配…

nonyet202206/15 03:07感謝翻譯 推 感謝背後付出的團隊

pokeyok06/15 03:34這技術力真的很可怕,真的很想知道啊

ben222748606/15 07:40看完我超級佩服企劃和技術部門之間的配合度 像我們公

ben222748606/15 07:40司就...(ry

kazuuma06/15 16:22推技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