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三國故事怎麼都有種草草收尾的感覺?
不管是原作改編的三國演義,或是橫山光輝的漫畫,光榮的遊戲等等
前期都是圍繞在劉備+蜀國五虎將+諸葛亮
故事講得鉅細靡遺,人物事件刻劃的非常精彩
但怎麼隨著前期主要人物一一死去後,故事發展就越來越快
諸葛亮死後更是直接加速到三國統一
後期突然冒出一堆沒有印象的人物,除了姜維、魏延,其他人都好像沒什麼印象
感覺就好像長期連載前期人物少,但都刻劃得很仔細
後期就為了拖長故事,硬是寫一堆龍套角色來拖台前
原作三國志也是這樣頭重腳輕嗎?
還是羅貫中覺得後面故事沒有懸念了,就隨便帶過?
話說蜀中老臣都死得突然
前期打得風生水起,後期各個都突然失智送頭= =
--
司馬昭死後就真的快轉了
忠於原作
原作就這樣
強的死光了啊…
後面雪球滾完就是垃圾時間了 魏又不犯錯
就老了啊 你以為呢 那個時代人能健壯多久
認識的老死戰死了 怎麼寫~~
原作就這樣啊 除非你魔改
網路上搜尋"三國志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一般漫畫主角不會死阿
你以為年齡是等級越高越強啊 60歲的關羽揮刀不會累啊
蜀還算好的了 吳那個死更多
關鍵字已給,有興趣可以自行閱讀解惑
啊人就老死了啊 不然能怎樣
魏有犯錯吧,司馬昭跟曹髦的大戲。
吳後期根本就斷線了,連回來已經GG了
就死光了不然要怎麼辦
沒有後起之秀
最有魅力的那一批都老死了也只能這樣
大部分故事都在孔明死後就草草結束 但原作三國演義
在孔明死後還有很多東西 只是創作者都不感興趣
1994三國演義(俗稱老三國)算很好了吧
真要說三國演義的快轉就是司馬昭死後
演藝這樣大家也就這樣參考
演義其實沒有這樣 演義在孔明死後還有很多東西
羊祜和陸抗我不記得老三國有沒有拍
不過老三國有把司馬懿到司馬昭這中間拍得完整已經不錯了
國中的時候有讀完整部三國演義 我記得孔明死後還有
受歡迎的都死光了,後面雖然還有戲但人氣角沒幾個,無解
十多回 東吳滅亡就比較瞭草 多半在講姜維
五丈原之後就沒什麼精彩的了
大家看三國只想看亮子力學,桃園三結義,三英人中出呂布
你可以去玩姜維傳 故事很多喔☺
志是史書 演藝是羅貫中的爛尾
還可以吧? 姜維復國那邊其實蠻精彩的
九乏中原跟姜維復國其實沒那麼糟 最爛尾的是蜀一滅
那你看新三國可能會吐血 XDD
亡後就馬上完結了 一回魏亡 一回吳亡...
因為主角是諸葛亮
孫權晚期選繼承人跟神經病一樣
演義119回司馬篡魏 晉滅吳只用了120一回解決XD
姜維那邊和鄧艾 鍾會 司馬昭他們鬥智
新三國? 看吐槽新三國還比較歡樂
姜維 鄧艾 鍾會 司馬昭那邊其實很精彩
從漢末群雄割據到劉備死後,整個三國版圖就沒有大變化了
,直到相繼被晉併吞
東吳完全邊緣化 我記得正史上魏亡後滅吳中間還有很
司馬家架空曹魏皇權前面也鋪陳不少 但吳就真的直接消失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有些非常重要的劇情新三國都沒拍
就給策略遊戲一樣,後期國力強的基本上就大軍無策,
沒有逆轉就平推垃圾時間了。
我計不成 乃天命也 劇終
以少勝多的奇蹟不是那麼容易發生的。
多事情 吳國內鬥 陸抗跟羊祜大火拚都沒詳細寫=(
司馬家看司馬氏父子三人Highlights啊
而且三國的主角就劉備跟曹操,這兩個死後就是別的作品了
那是羅貫中的喜好 後面想看請洽姜維傳
因為原作超絕爛尾
重點司馬家贏了最後五胡亂華也是被外族給趕到江東去
了,也算是一種天理循環(?
基本上演義就分3.5段 曹操傳 劉備傳 孔明傳 姜糸傳
最後還被姓劉的篡了XD
阿三國嗨賴就是大耳賊從一無所有打到差點跟曹操平起平坐
因為人時間到就會死誰還管你怎麼收尾
阿 正常曹操吞了袁紹北方根據地後 正常就是地圖礦點大半
這場魏、蜀、吳三國爭霸的贏家就是!!! 豋豋登~「晉國」(天降)
歷史就這樣 是作者很會吹噓而已
正史更慘 因為曹魏是正統所以主流是曹魏那邊
所以的確是爛尾沒錯啊,就好比七龍珠 納美克星 悟空跟弗利扎
偏偏曹魏又短時間被晉朝篡位 司馬家為了洗白正當姓
都是他的 難得有個大耳賊從零起家打到全盛時期接近對開
死鬥。結果畫面一轉是超級地球人農夫贏了這種展開 : /
陸抗羊祜是互信的美談吧 有到火拼嗎
又把曹魏醜化了一番 蜀漢則是藐視到說沒有史書
後面少了這種逆襲劇情 本來精采度就少一半了
東吳則是三國演義還比三國志洗得更白的存在
確實最後被自稱劉備後繼者打敗 也算是復仇了
真要說其實是前面太精采又戲劇化
所以沒有給羊祜陸抗更多視角有些可惜啊
而且就算是三國演義 孔明死後到姜維掌兵權看起來無縫接軌
但中間整整跳過了20年 搞得好像蜀漢都靠姜維扛一樣
說大火拚是誇張了點 但吳晉兩國不是完全沒交集
黃巾之亂、十常侍、董卓進洛陽、十八路諸侯抗董
老實說孔明死了 接班人居然還能穩穩過渡政權這才牛
看看另外兩邊主政者掛了 底下搶接班滅了多少人三族
演義在夷陵之戰後幾乎把東吳從書上刪除了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漢中之戰 亮子北伐六出祁山
前面三國時期實在是太多決定性戰役了
要看政權長遠穩就別寫三國 都太短
其實曹魏時期用兵方向一直以東吳邊界為主
孫十萬
@davidex 亮子和姜維中間還有蔣琬費禕啊
合肥被文遠把拔打的屁股尿流
曹丕三次伐吳、石亭之戰、孫權最後三次進攻合肥等等
對啊 演義這邊幾乎沒寫這兩人政績 只有帶過名字而已
你看沒有蔣琬、費禕和姜維 蜀漢會更早完蛋= =
不過現在光榮起源做的很好,不知道有沒有辦法下一代做
到五丈原,然後再出第三代完結整段三國故事
例如延長蜀漢國怍的興勢之戰 明明是蜀漢大勝曹魏
亮子交代後事的時候有提起過蔣、費二人
就因為主角不是姜維演義連名字都不寫
連蜀漢的重大事件演義都選擇性跳過 更別提東吳了
好看的都寫完了
真要說把姜維故事補完 至少能在寫個20回出來
其實前面曹操官渡之戰打贏袁紹也是經典中經典
要看老三國有沒有拍吧 老三國應該是有拍的
袁紹那時候優勢真得很難讓人想到怎麼輸
有啊 官渡本來就是三國時期經典戰役之一
袁紹:蒿吐露死
興勢之戰老三國當然沒拍呀
我記得所有三國有名的戲劇 只有軍師聯盟第二部有拍過
但那是魔改版變成曹爽引蛇出洞淡化了軍事失敗= =
簡單講就是魏滅蜀之後就沒人要看
姜維的故事真寫出來 好感度會比演義低不少吧
大家都知道你很想北伐恢復漢室沒錯 但你也把國力掏空了..
到後面不只四川本地派張翼不爽 連老荊州派廖化也不對盤
都說是演義了 可以模改或移花接木 那是小問題
沒辦法 蜀漢人才比起魏國太少了
而且亮子六出祁山北伐的結果也是把蜀漢的國力也賠進去了
最糟糕是最後幾乎等於擁兵自重帶兵遠離漢中
只因為知道後主即將要他交出兵權...
所以蔣琬費禕不想北伐 讓蜀漢休養生息我覺得是能接受的
而且晉統一後更爛 要怎麼寫
還真得是掛姜維的名字 換其他人都覺得這是要幹嘛了吧
至於袁紹也不是輸了官渡,是輸了官渡後沒多久就死了,不然
也因為這次行動 讓鍾會抓到時機進攻漢中
當時鄧艾已經偷襲成功了啊 而且劉禪身邊的臣子很多人也
是勸劉禪勸降,或是退到南蠻孟獲那邊去避難
曹操還有得拚,換成曹操赤壁後沒多久就掛掉那曹家可不見得
比袁家能好到哪去
而姜維因為軍隊太遠又被鄧艾阻止無法第一時間趕回救援
才導致前面幾十年難攻不落的漢中 鍾會很小的損失拿下了
我怎麼記得是鄧艾偷襲 鍾會牽制姜維
這本就是看劉備 曹操 諸葛亮 三個老闆創業過程
那是後面鄧艾與鍾會在漢中會合後的戰略了
鄧艾氣不過鍾會拿到漢中這大功 又輕視他 所以搞偷渡陰平
本來這戰略要是姜維布局正常有去無回的
但姜維把所有可調度生力軍都內縮到劍閣死守
有沒有一種可能,三國志是史書不是小說?
成都這邊又無法得知前線戰報 看到鄧艾天降神兵
沿路守軍才以為姜維完蛋了直接投降...
後面劇本不精彩 名將少 皇帝廢
要講的話就姜維孤掌難鳴,自己星度不夠挑大樑,又沒足夠的
人陪他共演
姜維傳記得玩
啊後面就不是三國了啊
光姜維最後一計拖鍾會鄧艾一起死,甚至還有一句「願
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
就至少知道人家也是拼命在燒命完成夢想,只是沒辦法
十幾年的戰爭能把一代人和資源給打沒,當初世紀2打到
究極後期資源全乾也是爛兵大對決,更何況現實
歷史之壁 你玩大戰略或是4X遊戲 最後填色環節也是很
無聊
我自己前中期打完經濟贏了就關掉下一把了 太拖時間
歷史之壁
想了解後期真的要玩一下R大的姜維傳,歷史線真的有
種惆悵感QQ
還有孤臣無力可回天的無力感...
正史三國志是人物列傳,不是小說。
以前小時候看完演義,完全不認識文鴦這後期超神將
如果亮子後人有他的80%強度去搭姜維還能打個幾年吧
但是沒有如果阿
魏多人才阿,蜀滅前的將領QQ?
後期也是挺多能拍的吧 淮南三叛之類的也挺有趣的
歷史之壁
那只是你感興趣跟不感興趣的差異而已
人氣角死光光
但後期說真的無聊居多因為演義結局需向真實結局收斂
然後大家都知道結局了就是魏蜀吳都會滅亡,時間線越靠近
結局就越會感受到命定的無耐,以及孤臣無力可回天的惆悵
而且有能力的也死得差不多了
因為後面就沒意思啦
某方面來說羅貫中算很給孫權面子,沒講二宮之爭,
也沒說陸遜是被孫權氣死的
不就後面新人懶的寫 就不寫帶過
三國分立的時間大概是多長啊
你看看年份 當年能打的到天下三分都幾歲了
看完水滸傳你就習慣了(?
看水滸傳我只會覺得這群王八蛋死的好,活該啊!XD
原作爛尾沒得救
如果是現在可能舊拆成兩部來寫
吞食天地漫畫版收成那樣已經很勉強了
3
三國演義原文版 其實沒有很難讀啦 有興趣看看補完 也是不錯 諸葛亮幾乎是劉陣營最後加入的高光腳色 前面篇幅 講曹操發跡 劉備流浪 到官渡到赤壁 到三分天下11
以敘事學原理(劇本學)來說,三國不是一個好故事 因為他是一個最終失敗結局的魯蛇故事 所以作者不好寫 所以寧願重寫秦國,改編秦統一六國(王者天下),三國也愈來愈少人有興趣 要編故事永遠要從王道開始1
三國志(X)三國演義(X)各家說書人+文人小說故事(O) 實際上來說三國演義不過只是彙整本而已 你真要說原作可是從魏晉南北朝以來的說書人+文人,已經分不清誰才是原作了。 然後基本上就是到五丈原以前才是三國故事的重點,後面的就蛋雕。 就算是三國志平話有到五胡亂華,五丈原之後也是幾十行字就帶過了。
48
[閒聊] 三國歷史後半的人氣跟二創是不是少很多?如題 每次提到三國 大家不外乎都是劉備 張飛 關羽 呂布 曹操 孔明 周瑜 孫策 董卓 什麼的 二創也幾乎都是這些人物在出場 但其實這些人的全盛期都只是在三國前中期而已42
[問卦] 為何拜關公的人遠比拜劉備、諸葛亮多?如題啦,大家都知道關公祭祀是華人傳統宗教十分流行的宗教信仰 以台灣為例,關公信仰的盛行程度,無論是都市還是鄉村 不要說每個鄉鎮市,就每個村里 仔細找都絕對找得到拜關聖帝君的宮廟 一般認為關公信仰之所以盛行35
[問卦] 鄧艾貢獻度超高,怎麼知名度相對低?三國時期基本上都一直維持著相互制衡的局面 如果不是鄧艾突然翻山越嶺 偷渡陰平成功 恐怕蜀國也還不會那麼快就被滅掉 鄧艾做到了魏、吳兩大陣無數武將、智囊都做不到的事33
[閒聊] 周瑜被三國演義寫成小物臭不怕被噴嗎?27
[問卦] 為什麼蜀國後期知名人物不多?前期大家應該隨便講都好幾個 像是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魏延、諸葛亮、龐統等等 後期像是馬謖、姜維就沒什麼知名的了,不然就是沒多久就下場的。 還是因為走向滅亡導致的結果嗎 --22
[問卦] 姜維如果在三國前期是什麼等級姜維在三國後期是蜀國的中堅領導人物,文武都有一定的水準,想請問如果姜維出生在三國 前期,會是什麼等級的人物? 文似乎至少有諸侯底下的軍師等級 武則是可以跟五子良將和五虎將比 --14
[問卦] 姜維或魏延有資格列為五虎將嗎五虎將雖然好像是小說才有的內容 但如果姜維也是三國前期的人物 以他的能力、戰績、成就 有列為五虎將的資格嗎 另外魏延戰績感覺不輸給五虎將?8
[問卦] 有沒有馬岱的八卦馬岱,三國蜀漢猛將之一,馬超的堂弟 前期好像沒什麼名氣,但最後爬到了蜀國平北將軍的地位 有些三國故事提到,馬岱奉命臥底於魏延身旁。魏延在叛變後對著楊儀大喊三聲「誰敢殺 我」,馬岱依照諸葛亮生前的指示,斬殺魏延。但不知道史實是不是這樣 有沒有馬岱的八卦?到底強不強?強在哪裡?6
Re: [閒聊] 三國歷史後半的人氣跟二創是不是少很多?呃我覺得大家應該要先搞清楚一件事 一本小說劇情會有主線、角色會有主角, 所有故事都是圍繞這兩者展開的, 相對而言與此較無關的東西本來就會比較少篇幅, 甚至為求簡潔的話應該儘量避免提到。4
[閒聊] 風花雪月給Netflix拍影集會怎麼演如題 聖火降魔錄風花雪月 前期學院故事 後期三國紛爭 人物多達幾十個 都是帥哥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