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給有在喝手壓(便攜 )義式機同好
這兩天跟同好分享購買的兩款義式咖啡豆,
在同好家中,使用flair 58,espresso
喝起來明顯比我手中flair經典版好喝,
探究其原因,應該是出杯的溫度比我高,
自己在家中做的espresso 大概就是
略高於體溫(雖然很努力將汽缸&活塞預熱,
注入的熱水也夠高溫,但出杯的espresso
溫度還是50。c不到-應該是咖啡粉餅&粉杯
吸走許多熱能)
搜尋了~濃縮咖啡 &飲用溫度
https://i.imgur.com/QCADStW.jpg
看了半自動咖啡機做的espresso 提到
溫杯的重要性,於是拿手邊有的用品,
試著將手上製作的espresso 提高溫度,
來到60。c以上(約63。c),
結果成品變得非常順口,各種酸甜苦平衡,
也不像平常刺激感那麼重!
分享一下自己的做法
150cc量杯注入滾水約50~60cc,
然後將100cc的量杯放入(如圖示)
https://i.imgur.com/yMWanyq.jpg
https://i.imgur.com/4WCtNEH.jpg
然後移至flair經典版粉杯下方,
接著將預熱好的汽缸套上粉杯,
注入熱水、裝活塞壓力錶開始製作
espresso ,下方承接的量杯溫度很夠,
然後得到一杯溫度超過60。c
的espresso 。(如圖示)
https://i.imgur.com/y9Hw2mD.jpg
https://i.imgur.com/ehZvwg9.jpg
心得
主要應該還是溫杯,端看手邊有什麼
合適的用具(我只是提供我的做法,
大家參考看看就好)
希望大家能借由溫杯,將手上的
espresso 變得更好喝。
補上今天3/8不溫杯&溫杯的數據。
環境溫度19.8
https://i.imgur.com/AvFHjCq.jpg
出杯杯中溫度62.9
https://i.imgur.com/5qYfGFU.jpg
https://i.imgur.com/dqdMAQQ.jpg
溫杯1
出杯杯中溫度64
https://i.imgur.com/Var0imx.jpg
https://i.imgur.com/QRQuq91.jpg
出杯杯中溫度67.1
https://i.imgur.com/r5x2DUs.jpg
https://i.imgur.com/s9DglxT.jpg
感想上,不溫杯&溫杯
比較喜歡溫杯的espresso 就口時,
杯子本身溫度夠,咖啡液在口中
還能是溫熱感,味道被放大,
口感體驗佳。
不溫杯的espresso ,咖啡液降溫比較快,
杯口溫度低,入口後口感溫溫的,
喝起來味道比較悶。
以上是對比後的感想。
參考資料
半自動咖啡機沖煮溫度對比(紅外攝像圖)
https://i.imgur.com/awlstog.jpg
溫杯適合的溫度(方法)
https://i.imgur.com/UsC72Oa.jpg
咖啡&溫度&酸甜苦(溫度&味覺)
https://i.imgur.com/WC6WJVx.jpg
參考來源
--
請問有測58出的espresso溫度在多少嗎?
剛好沒有,本來有想測,閒聊咖啡的事情,忘了,下次有
機會會再紀錄數據。
應該不是只杯中的吧 杯中的會被杯子溫度和比熱影響
粉杯吸走的溫度,應該沒辦法用溫杯救回來才對,畢
竟流過咖啡粉的
水溫就差異很大,如同手沖用90度跟80度完全不同
不過最近咖啡界戰翻天的是sasa的Paragon
大概把出杯溫度降到40以下了吧
搞得一堆人在玩降溫diy
Sasa就是個搞錢天才,知道自己世界冠軍的名號價值
出個貴得要命只能整上層粉的OCD,還好幾代
再搞個貴得要命的冰石,我還不如把杯子先拿去冷凍
五六十度 你的舌頭大概要熟了吧
其實兩者的差異差很多…不只有水溫…
但就如同上面所說水溫真的差很多,是相對可以隨手處理的細
節
冰石應該部分符合Icta大提供的文章,咖啡內粉內不易溶
解物質萃取出後,快速冷卻避免繼續溶解到咖啡中,得到
黏稠奶油的口感,用不鏽鋼杯冷凍就可以
推,使用摩卡壺跟nanopresso 時,同樣豆子,也因為溫
度口感差異不小。現在天氣熱比較無感,前陣子冷的時候
,很明顯
塑膠的nano影響就這麼明顯,金屬的大概更明顯,但溫杯
效果也更好
感謝各位前輩的推文回覆&資料分享。 原本是前一晚思考這幾段文字(如圖)
https://i.imgur.com/Jgh6GQT.jpg
https://i.imgur.com/wIRgHmH.jpg
https://i.imgur.com/SL7QDk4.jpg
https://i.imgur.com/rOv6O2f.jpg
https://i.imgur.com/pqc6ZI6.jpg
今天一大早就醒來做咖啡,突然想到 手邊可用的量杯交疊做溫杯的動作。 60幾度算是誤打誤撞得到的結果, 隨手拍照紀錄。 過幾天有時間,再做實驗分別量測 原本器械出杯的溫度&溫杯過的溫度 做對比&試飲。 原本也是一直往預熱&注水溫度的方向加強, 用以提高出杯溫度,無奈仍無法到達 半自動咖啡機&58這類有加熱裝置的器械 (心裏也知道咖啡流出當下的溫度 已決定咖啡出杯的品質) 這次的心得是想說,如果手上有 手壓義式機&便攜式義式機 (無加熱裝置的玩家),借由溫杯的方式, 增加一些可玩性,品嚐手中器械做出的 espresso ,也希望有人能嚐試&分享 (當然沒有要對比其他不同類型的器械, 而是單純使用手上的濃縮裝置, 對比溫杯&不溫杯喝起來的差異)
※ 編輯: riosyang (223.137.121.19 臺灣), 03/06/2023 12:36:25我個人偏好高溫萃取下來快速降到50度喝下去
可以請教wane大,你的萃取機器是那一種嗎?
我用半自動機,我自己的不專業想法是萃取時高溫可以榨出
我想要的東西,但太高溫除了燙以外還不容易讓舌頭分辨
味道,所以都會盡量不溫杯達到做好盡量快一點能喝到,
有時候甚至加一小顆冰塊進杯子裏面或是乾脆喝冰濃縮
順便抱怨一下昨天路上去網友的店喝濃縮,他照搬WAFO官
方給的參數97度萃取,溫杯還用雙層杯給我,手沒有感受
到溫度又習慣自己的喝法,我到現在舌頭還在痛
羨慕推,半自動咖啡機還是比較能達到高溫萃取&較高的出
杯溫度。
換換病開始要發作了 要賣掉flair了嗎
嘿嘿,還是用得很習慣,而且前面幾位大大提供了冰石法
,還蠻想試試的,家裡有不鏽鋼冰塊,雖然面積&體積不夠
,但多用幾個應該可以拼看看,只是不知道降到低溫幾度
才合適。
16
[器材] Flair 58x初體驗到手兩天先說感想, (這心得和選擇當然是很個人的) 覺得喝espresso變得輕鬆踏實了. 想到Espresso機是為了快速大量出杯的商用需要, 所以用鍋爐持續加熱大量水直至水過熱產生壓力的天才設計,14
[器材] Flair Espresso Maker Neo開箱大家晚安,我是咖啡新手Stanley,每天的早晨都會用一杯手沖來迎接全新的一天,有時候偷懶會用摩卡壺節省時間,這段期間在咖啡版獲得了不少資訊和咖啡豆,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我最近在美國集資網站購買的Flair Espresso Make NEO,祝福大家都能藉由不同的方式沖煮咖啡找出箇中的樂趣。 一開始對義式的印象就是用機器沖煮出來的小杯濃縮咖啡,還記得學生時期在連鎖咖啡店 點濃縮還質疑店員濃縮怎麼那麼少,現在想起來真是糗,自從看了知名咖啡店家頻道介紹 La Pavoni拉霸機後才知道原來沖煮義式咖啡也可以這麼浪漫,於是對"拉霸"這兩字開始 加以搜尋,因此認識了Flair這個品牌。13
[器材] 義式咖啡杯板上似乎還沒人專門分享過義式咖啡杯 讓我拋磚引玉一下 如果有同好願意分享可以張貼在推文 眾所周知義大利咖啡就是以espresso為基底的咖啡文化 espresso 誒斯不蕾艘 caffè normale 喀啡 耨馬累9
[義式] 半自動義式機Lelit MaraX新手小心得和前篇講Kinu M47的版友一樣,我也是M47 + Lelit Mara X, 但我想分享一點Mara X的心得 先說結論, Mara X 是功能、配備和價格都對新手友善的一人機。 可以參考這個9
Re: [器材] Flair 58x初體驗自回心得. 到手快一個月了, 最近喝淺焙耶加SOE發現新世界, 留一點紀錄分享, 我覺得在風味上是很容易辨識的,5
[義式] Turbo Shot by Flair 58"Turbo Shot" - 就是Michael Cameron跟Christopher Hendon想出來的那招, 簡而言之就是低劑量粗粉低壓力短時間的Espresso, 下面是我用Flair 58操作Lance Hedrick的Recipe紀錄: 豆子:衣索比亞 水洗 希達馬 娜法莎 74158 21/01淺焙 17g4
[器材] 聰明濾杯的出品溫度只有60度?請教一下大家關於聰明濾杯出杯的溫度 這幾天剛買聰明濾杯 搭配匿名2義式版 沖煮方式是粉10 水150 粉倒進去後 從義式咖啡機蒸氣鍋爐熱水接到鋼杯(電子溫度計量大概92度). 然後開始計時三分種 就直接倒入熱水2
[義式] flair espresso 比例問題之前問了一下濾杯分離的問題, 知道了flair 的水最好還是加滿或是加到出杯40ml-50ml 之間 那像espresso 粉跟出杯的不同比例可以用flair 做出 有人試過做出1:1 嗎 18g : 出 18ml 的espresso. 是不是濾杯就分離了? 我大多都喝淺培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