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四種共同基金類型的發展和特性
基金(Fund)是指一群人(或法人)各自拿出一筆錢,用來達成特定目的(可以是
賺錢、可以是其他目的如慈善)。
基金有很多種分類方式,這篇文章僅從「買賣方式」來作分類介紹它們
的歷史以及特性。
一、共同基金與私募基金:
首先,我們一般投資人自己想要投資時主要會接觸到
的屬於「共同基金」(Mutual Fund)(或稱公募基金),它代表的是
「向不限定資格的大眾募集的基金」
與之相對的則是「私募基金」,是參與者有特定的資格,例如有相關的人脈,
有一定以上的資金,其他特定的資格等等才能投資。
這類基金常常比較沒有公開的資訊,政府管理也不如公募基金嚴格,
投資的彈性也比較大,例如很多的創投基金、避險基金,但這點也不是一定。
例如,跟很多人退休都相關的勞保基金、勞退基金 其實也算是
私募基金的一種(需要有特定勞工身分的人才能參與),就
相對透明,且有較多管理。
廣義來說,台灣民間的「跟會」也可以算是一種私募基金形式。
最早私募基金已很難確定是什麼,因為只要是一群人集資的形式,都可算廣義的
私募基金。
而共同基金,則要到18世紀的荷蘭才出現。
二、封閉型基金(Close-Ended Fund CEF):
1、歷史:
最早出現的共同基金是採封閉型基金的形式,也就是1772年在荷蘭成立的
"Endragt Maakt Magt" (荷蘭語是 「團結就是力量」) 該基金投資於
許多國家的不同公司股票,在募集之後,讓一般大眾都能透過阿姆斯特丹
交易所買賣。
之後也很快出現很多這類的基金(或可視為一種投資公司或信託)
美國也在1893年第一次引進了封閉式基金,名叫"波士頓個人財產信託"
也是美國最早的共同基金。
2、特性:
封閉式基金的特性,是在經過最初一段時間的募集之後,
總共的單位數就固定,不會再增減。
因此一般投資人要買或賣,不是跟發行單位購買贖回,而是在股票市場上跟
其他投資人購買賣出。
它的優點是對基金管理人來說,不用隨時應付買進和贖回這些資金進出,而影響到投資
的操作,也因此可以投資於較多流動性較差的資產,也更便於使用借貸槓桿
等工具,讓經理人能發揮的空間僅次於 私募基金。
也可理解為何早期只有這種形式的共同基金,畢竟在股市流通性沒這麼好
的情況下封閉式的管理方法優勢更大,且要像開放型基金每天計算淨值
也會是很繁複的工作。
對投資人而言,它的優點是股市開市時可以隨時交易,不用限制在一天只能
用特定的淨值買賣一次。
封閉式基金最大的缺點是,因為在股市交易的價格由投資人決定,
又沒有讓市價與淨值趨近的機制,因此有可能會產生很大的
折溢價(市價與淨值差異大),有些CEF長年有10%甚至20%的
折溢價都很常見。
3、現況:
在美國有非常多的封閉式基金(CEF) 從股債到另類投資都有,
提供投資人各種不同的選擇,其中固定收益類的CEF,因為
能靠槓桿提供更高的收益率,在台灣投資人頗受歡迎。
(但需要理解槓桿就是借錢投資,要付出借貸成本,
也會讓基金的風險變高)
在台灣早期其實也有不少CEF,例如富邦富邦基金,原本就是一支掛
牌於股市的股票基金(原股號0015),只能透過股市來交易,不能
跟富邦投信買。
但後來因交易量不高還有折溢價問題而逐漸沒落,這些基金紛紛
改制為開放型基金,2015年之後台灣就沒有一般的CEF了。
此外,廣義而言,Reits(不動產信託投資)也可以算是一
種封閉式基金,只是這種基金主要投資於實體房地產而非證券。
在台灣雖然不算發達,也有一定數量。
三、(傳統式)開放型基金(Open-ended Fund OEF) :
1、歷史:
封閉式基金淨值與價格之間的差距成為不少投資人困擾的問題,
(例如,要用錢贖回時,卻遇上大幅折價,就很吃虧)
在1907年時,美國的一支 名為亞歷山大基金的 封閉型基金
提供了每半年一次按照淨值直接向發行單位贖回的功能,
不僅部分解決了贖回的問題,也讓實際的折溢價
變小。
1924年時,美國終於出現了第一支開放式基金
麻州投資信託(Massachusetts Investor Trust)
可以讓投資人每天按淨值買進和贖回,完全解決
了前述折溢價的問題。
之後隨著1930年代美國相應規範法令的制定,
到二次大戰後,愈來愈多開放基金成立,並成為了
至今共同基金的主流形式。
2、特性:
開放型基金的「開放」,是指發行單位可以隨時增加和減少基金的單位
即投資人在購買和贖回時,都是透過與發行單位交易,
發行單位每天需計算一個淨值來作為交易價格。
交易時投資人要向發行單位付出「佣金」(手續費)
成為發行單位的重要收入之一,
這點和CEF或後來的ETF是付交易成本給券商有所不同。
一直要到1970年代之後,才由Vanguard開始推出
「免佣金」(免手續費)的基金。
與CEF或ETF相較,傳統開放型基金的優點在直接以淨值購買沒有折溢價,
此外不需要花費時間精力到股市上買賣,較為方便。
主要缺點,是投資人大量申購贖回時,會影響到經理人的操作
甚至造成過多的交易成本而造成長期投資人的損失。
傳統型開放基金雖然大多是主動操作,但其實也有追蹤指數的被動基金
早在1975年,亦即在ETF出現近20年前,
美國就已經有第一支標普500指數基金。
3、現況:
目前全球資金和支數佔比最多的基金就是傳統式開放型基金,
台灣發行的基金也大多屬此類。 此外在台灣的銀行、基金平台
上買的也大多屬於這類的基金。
四、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
1、歷史:
上述兩種基金各有其優點,但也各有其缺點,那麼是否能把兩者
的優點結合起來,把缺點減少呢?
不過一開始這樣的工具的需求源自法人。
在1987年黑色1987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股市大崩盤,在美股下跌超過
20%的這天,市場流動性枯竭,期貨等衍伸商品暫停交易,很多股票則想賣也賣不出去。
一些機構投資者,因此開始尋求在這種狀況下能提供流動性(能讓他們
及時賣出一些部位)的工具,開放型基金不能及時交易,但
封閉式基金,在這種恐慌情況下會有嚴重折價,於是很多公司開始研發並向SEC申請,
可以藉由套利讓市價跟淨值貼近的交易所產品。
所謂「套利」就是在封閉型基金增加一個申購贖回的機制,讓
折溢價太高時可以申購贖回套利,進而讓折溢價消失。
之後終於在1993年美國產生了這樣的產品(即SPY) (另也有人認為全
球第一支ETF應該是加拿大1990發行的類似產品才對)
這樣的產品雖然一開始是為法人而設,但逐漸受到一般大眾的喜愛而快速發展起來。
並逐步產生了各式各樣的ETF,包括各種產業標的,包括指數和主動型ETF。
2、特性:
ETF讓一般投資人可以在股市中交易,而大戶法人可以透過現金或實物向 發行機構
申購贖回,也就是同時具有 封閉型和開放型兩種基金的部分特性。
也因為基金的單位是會因申購贖回而增減,所以其實廣義上來說仍然可算是一種
「開放型基金」 。
不過與開放型基金不同的是,它的申贖需要大量的資金,一般投資人仍然只能
以股市交易為主。
它的優點在可隨時在股市交易,但又一般不會有太高的折溢價,此外,因為
要配合大戶實物申購贖回的機制,ETF需要將它的成分股透明開放,
每天都可以讓投資人了解投資細節而不像,封閉型或開放型只能瞎子摸象。
一般而言ETF有相對低的費用率但不是必然如此。
此外,相較其他型式的基金,ETF在開市時一般會提供隨時的計算或估計
淨值,而非一天只提供一次。
它的缺點是需要花費精力在股市上交易,不如傳統型開放基金
設定期投入那麼簡單。 此外有時候還是會有一些折溢價。
3、現況:
持續快速發展的一種基金,雖然總量還不如傳統型開放式基金,但彼此
的差距愈來愈近。初期以各類指數型的ETF為主,現在已經更多元發展各種
策略型、主動型的ETF。
台灣從最早的0050開始,目前也已有200多支的ETF在股市交易。
五、上市開放型基金(Listed Open Ended Fund LOF)
1、發展和現況:
前述的ETF雖然提供了兩種 買賣的方式,但直接申購贖回
僅限於資金多的人或機構。一般投資人無法直接向
基金公司申購贖回。LOF即針對此發展出來,
讓一般人也能有兩種管道交易。
這種基金是2004年在中國出現,目前所知也只有在亞洲有,
因此雖然有英文名稱,其實在英文世界沒有這種用法。
目前主要在中國發展,在上海深圳約有400支 LOF
可以交易。
在台灣在2014年開始由櫃買中心和一些投信合作,
把它們旗下的開放式主動基金上櫃交易,一共
曾有37家基金參與,不過有些後來退出掛牌,
目前只剩下國泰小龍、富邦科技等8支基金
還可在股市買賣。
2、特性:
同時提供在股市上交易,以及每日按淨值向基金公司
申購贖回的功能,且兩種交易方式的單位可以互通,提供
一般投資人很方便的選擇。
也因為可以申贖來增減總單位數,所以也是 開放型基金的一種。
與ETF不同的是一般一天只提供一個淨值而非隨時有,所以在
交易所交易時比較難掌握是否有折溢價。也因此大戶不能
隨時套利。是在交易所交易時需要注意的。
LOF目前主要以主動型基金為主,這點和ETF有些不同。
五、小結:
本文探討的四種共同基金的分別,主要是「買賣方式」不同,
其中的內容特性雖各有偏向,但卻是不一定的,
(例如ETF並非都是低費用、追蹤指數的)
因此實際上要看基金本身而定,而不是光從 交易方式類型
就認定它有某種特性,這樣才能真正選到自己想要適合標的。
--
好文
推推
小補充:英國其實也有封閉式基金,稱作"Investment Co
mpanies(IC)。由於他們歷史悠久、表現穩定所以也是頗
受投資人青睞(個人最近也有重啟這方面的研究)
感謝詳細分享….推!
謝謝,的確歐洲和英國各種類型的基金也是很多元。
我自己是有買一點英國的 Invest trust 也是一種封閉基金
啊,查了一下發現這兩個詞應該是指同一種。
裡面標的真的很多元,很多非上市資產,可惜很多流通性太差
感謝解說
推
好文推推
推多啦王 也推版主 有版主之後明顯版上比較活絡了
好文推推!
謝謝分享
推哆啦王
推
三、交易所交易基金 應為 四
謝謝,已修改。
※ 編輯: ffaarr (220.141.16.142 臺灣), 08/11/2022 11:21:30好文推
85
[情報] 勞動基金今年前6月投資收益-4,455.9億元1. 標題: 勞動基金今年前6月投資收益-4,455.9億元 2. 來源: (公司名、網站名) 勞動基金運用局 3. 網址: (請善用縮網址工具)38
[問卦] 為什麼一堆人覺得自己可以賺贏勞退?勞退新制基金 算是台灣最大退休基金 一堆人不自提6% 覺得錢自己拿來投資可以賺更多 但是說到具體怎麼投資2
[請益] 為什麼可以動用國安基金?國安基金不只進場時間不確定,還只會買進幾家特定公司、銀行的股票,這樣難道不會出現一種現象 是財團先大量低價買進某幾檔股票,接著國安基金進場再高價賣出,中間價差被財團賺走 這樣國安基金出動的意義是什麼? 還是我誤會國安基金的意思了呢? --41
[討論] 國民基金-安聯收益成長因為板上水份仍然十分貧瘠 只好自己先拋磚引玉 發表一些文章跟大家聊聊 如果可以的話 會分幾篇文章 跟大家聊聊台灣人最愛投資哪幾檔基金(如果有空的話) 內容不保證完全正確 但參考看看問題應該不大28
[請益] 歐美各國也有國安基金嗎?近期國安基金不斷喊話 而國安基金也確實在不少股民心中有一定地位 (好比喊話提供我們做空的信心?) 不僅好奇國安基金這種撒錢護盤特地公司股票的作為是否為全球普遍現象 畢竟對沒上市的公司還說就是圖利特定公司吧?28
[請益] 買主動型基金跟參加投顧的差別是?周末跟一個朋友聊到他的投資組合只買大盤0050 +具備題材性的主動型基金(例如半導體/電動車) 不過本韭突然有個疑問就是買基金跟參加投顧是不是本質上都很類似 反正都是把錢交給專業經理人/投顧老師幫你買賣 然後賺賠都與經理人或老師無關,人家只賺管理費or會費13
[討論] 關於基金與ETF關於基金跟ETF的比較 從以前到現在 從來也沒少吵過 我也直接說 ETF的費用較低 對投資人較有利 較友善 ETF屬於被動式投資 直接COPY大盤表現 較直觀10
[請益] 主題式ETF和共同基金的差異性?因為在基富通上面看到有相關綠能和ESG的基金優惠 KBI替代能源解決方案基金的總管理費大概是1.4% 有想說看看是不是也類似的綠能ETF 但找下來是發現只要有投資海外成分股的ETF其實費用也都不便宜 富蘭克林潔淨能源ETF(00899)總管理費大概是1.1%6
請問投資私募基金最近有接觸一家台灣的資產管理公司出的一檔基金,是屬於私募基金(PE fund) 是在香港發行,以下是簡介資料 (1)資產管理公司及基金設立方: Harvest Global Holding S.A.(HONG KONG) 豐盛環球控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