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為啥第一次世界大戰沒有熱度?
欸
是我啦
一戰
很浪漫啊
在摸索階段逐漸發展出坦克、飛機、毒氣
歐洲列強間的腕力對決
為了各自的生存空間動用所有的一切
人類歷史上首次真正意義的總體戰
感受大時代下的變革感
比起二戰
前期德國根本直接把歐洲都車過去了
他就是一戰的更大、更強、更廣的2.0版
而且一戰一大堆可以拿來當電影題材的
像
東線戰場俄軍崩潰、政權腐敗、十月革命
德國豪賭施里芬計畫聚焦德軍瘋狂推進最終失敗
德軍驚見鋼鐵巨獸突破壕溝的無力感及克服
義軍與奧軍在險峻的阿爾卑斯山上進行游擊對抗
而且一戰比起二戰的各項戰役甚至是結尾時
都是曖昧不明的 少有決定性的勝負
可以拿來當伏筆埋在結尾 觀眾更會買單
開放性結尾可以成為作品的敘事優勢
《1917》明明就獲得巨大的成功
證明這段歷史極有潛力被挖出來
市場上仍然要拍一堆二戰片
為啥?
卦?
--
因為你遠在數千公里外當然不熟悉
菜雞互啄
菜雞互啄X 德國帶娃力抗英法俄O
二戰比較有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的感覺
這倒是 所以一戰應該像1917 聚焦在個人的故事 而非大環境的正邪對抗
好萊塢在哪
一戰就延續傳統歐洲打來打去的習慣
因為機動力!
一戰空戰是雙翼機駕駛員拿手槍對射
我在NG一戰70周年紀念特刊
看過一張讓我印象深刻的照片註解
1戰爛尾沒打完ㄚ
臨演死光了沒辦法繼續演
「英國志願報到處擠滿興高采烈人群」
雖然吧羅薩作戰開始一個月後,德軍的汽
不 不單純只是「戰爭宣傳」這麼簡單
你如果對比同樣的二戰動員 氣氛有差異
那時就激起我的好奇:為什麼一戰前
車運輸團的所有車輛就幾乎都壞光了!
戰爭氣氛變得這麼「踴躍」?
一戰只能演其中的戰役 總體戰無勝負
一戰最終就是草草停戰結束 但埋下了二戰的原因 可以透過運鏡埋伏筆讓觀眾連結 有看頭好嗎
通常我會講 當時的人並沒注意到1856
因為戰場只在歐洲而已
那你還蠻狹隘的欸
西線無戰事
好看啊 很好的反戰片 這種適合拿來當一戰視角
有熱度啊 並不是沒有
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早已預演整體戰
的可能情況 只是歐洲老百姓並不知道
2戰才完結篇 光東部戰線 就消失了超
過4300萬人
二戰其實就是感官放大版 但我會說各種新東西都在一戰
1戰又稱歐洲戰爭
4
另外不論從何種面向何種考量來看
二戰遠比一戰作品多本來就很正常
要比也不是跟二戰比
二戰作品多我會認為更現代更戲劇性
就算啃4300萬個饅頭都要啃個幾百年
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事件可以跟二戰比
戰爭氣氛來自對科學的期待
人家Snoopy開飛機的橋段就是一戰熱度啦
對科學畏懼要等戰爭後
這場在近東的漫長爭端
在1856年隨著科技的進步變得更加血腥
一戰是不是紅爵士的那種啊.二戰是噴
後裝填 破片火炮 電訊 缺乏戰地醫護
還有 全面動員 這些都是未來1911的人
射機的時代了
並不清楚的事情
在那之前的歐洲列強大戰 都還只是會戰
會戰出個勝負 一直輸受不了 直接投降
而一戰做為總體戰 一旦總動員起來
就回不去了
二戰光是德國軍武.不管有做出來沒做
一戰 嚴格來說也不到總體戰,所以才會爆
發二戰。
出來的..都讓人覺得很科幻了
因為一戰沒把德國輾成焦土,德國人都認
為撐下去未必會輸!
我認為你的說法不對 主要是一戰還沒有成熟的步兵班戰術 塹壕步兵機動性不夠 加上西線僵持太久 戰場早就難以突圍 哪一方推進都會承受更大損失 會草草停戰投降是因為德國內部已經革命了 二戰打到底是因為執政者死不投降
一戰已經有總動員了
天才如你觀察一下最後通牒發出的同時
各國都在做出什麼反應
一旦火車一列列滿載士兵通向前線
戰爭機器開動就停不下來了
可以說 早在BF1進入大眾娛樂視野前
我就已經介紹過內維爾攻勢給玩家
那可是連農場文都不抄一戰的年代
非常好文章 使我腦袋旋轉
※ 編輯: ken860606 (36.228.233.85 臺灣), 03/23/2025 00:53:17※ 編輯: ken860606 (36.228.233.85 臺灣), 03/23/2025 00:54:56
美國沒參戰 就這樣
其他國家賤畜死再多有意義嗎
有喔 後期德國投降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美國參戰 每個月輸送25-30萬遠征軍到前線 使德軍最終承受不住壓力
別說一戰 二戰犧牲最多人是中國蘇聯
超過白豬10倍以上 有熱度嗎?
我會說 因為沒有協同 講白就是沒沾到光 中國就獨立對抗日本直到原子彈落下
aaa 美國明明有參戰好嗎
割 我幫你解釋了 不要太悲憤
塹壕是不會被取代的 倒不說矛盾技術
交相成熟 守方隨著材質與機具進步
攻方的進攻手段成熟
在現代 我們叫做滲透突擊
有一群人就是這樣玩 就是俄羅斯步兵
在一戰跟烏俄之間 還有個兩伊
都可以看到塹壕的蹤跡
所以一味只在塹壕上刁鑽想找出看法
是有侷限的
因為一戰認真來說沒打出個結果來
諷刺的是一戰東線德國始終吊打俄國,當時
俄國連工業化都沒,打德軍後果可想而知
整個東線都是德國大型訓練場,練兵完就去
西線跟英法廝殺,爾偶救一下鳥隊友奧國
一戰就雙方在壕溝撐好幾年最後美國
撿尾刀結束一堆帝國解體
因為現代社會的秩序體系 權力分配是二戰
接近尾聲時開始建立的 誰控制過去就控制
未來 各家相爭控制過去的歷史詮釋
壕溝戰
一戰什麼問題都沒有解決
中間壕溝戰很無聊 結尾政治談判解決很爛尾
二戰戲劇性很強 武器威力強太多 諾曼第登陸
柏林淪陷 希特勒自殺 偷襲珍珠港 中國戰場
還可以單獨拉出來拍中國片 硫磺島 太平洋戰
爭2 原子彈
一戰就是兩方無意義的瘋狂堆屍體,沒
有明顯的正邪對決氣氛
43
[好雷] 西線無戰事 Im Westen nichts Neues (Netflix 德國片)雷馬克反戰名著《西線無戰事》Im Westen nichts Neues於 1928 成書後,第一部改編電影上映於 1930 還被納粹抵制,八十多年後德國終於自己拍了一部昨日上架 Netflix!話說一戰百年紀念的 2014-2018英美影壇也拍了不少一戰片、本來就拍很多的二戰片在這前後也沒少了,只是那時代氛圍與電影走向不知不覺由「反戰」漸漸走向了「使命感」,譬如近年觀眾印象最深的一戰片《1917》雖反對好戰份子犧牲子弟的無謂出擊、但主角是有神聖使命督促他投身戰場的;近年二戰片如《敦克爾克大行動》《最黑暗的時代》《決戰中途島》亦訴求當仁不讓的使命獻身當英雄。 真要拍「反戰」電影,恐怕還是戰爭中受害的國家比較行,畢竟他們訴求反戰理直氣壯、訴求使命則幾無本錢,左可打史實戰敗國的邪惡侵略、右可批史實戰勝國初期的袖手旁觀;而發起戰爭的罪咎國家、尤其是史實還戰敗而能讓罪咎被挖掘出來好好面對的國家,恐怕才有最大空間「自我檢討」了。由德國人來拍這部《西線無戰事》,我覺得就是近年看到最殘酷蒼涼的「反戰電影」,它描繪的戰爭使命與榮耀都絕對只有零,反而各種人命螻蟻、生存壓迫、道德毀棄、冰冷機器、擦脂抹粉、乃至以領袖榮譽國家責任為名的虛幻「使命」,統統毫不留情冷峻拍出給觀眾驚愕。 本片導演於今年九月多倫多影展首映此片時,還特別說了「希望這能幫助我們再次理解,戰爭絕不會帶來任何好事。這點我們都知道,但總是一次次忘掉。」在 2022 年講這種話意有何指?恐怕不好說太白,不過德國在這半年對軍援某場正義之戰的躊躇猶疑恐怕也可以綜合理解,畢竟這是個曾為神聖使命發起兩次戰爭致生靈塗炭的國家,不管戰爭初衷是神聖還是邪惡、最後是敗了被揪出邪惡還是勝了可包裝正義,最終都是極為危險且傷害至鉅的。「反戰」電影不意在辯論各方的正邪,純粹告訴你只要戰了現場就如此殘酷,雖然後方媒體總是擦脂抹粉訴求正義與榮耀。 本片改編《西線無戰事》只自由取材重現許多似曾相識的情境、卻也加了不少新情境讓戰爭圖像變得更完整,甚至在許多關鍵劇情移花接木走向大改、令看過小說的觀眾都能感到未知忐忑而為主角們緊張憂心。小說主角叫作 Paul Bäumer 但本片開場主角是另個名字Heinrich,這名字度過「戰場的一天」被人叫來叫去哭爹喊娘見證了血流成河、再度過「後勤的一天」被人收集兵牌脫下軍服洗淨血水回歸生產線、復進入「回收的一天」燙好軍服整齊放好迎接充滿朝氣的下一批新兵!「長官這軍服主人名叫Heinrich」,只見長官陰惻笑笑把名字一丟「他穿不下了」資源回收掉。33
[討論] 為什麼一戰的電影比二戰少很多?從1917想到的 兩次世界大戰 都有很多壯烈震撼的戰場故事 但一戰的電影 比二戰少太多了 二戰從歐非到亞洲甚是澳洲戰場不知道拍了多少部19
Re: [討論] 金士曼起源,片中的歷史多數人都知道?原文恕刪 台灣人(應該說多數亞洲國家)對於一戰時代的歷史來龍去脈不太熟係算是正常的 一戰又稱為歐戰 主要舞台幾乎都在歐洲大陸上 連美國都只是邊緣配角18
[閒聊] 德國若不發動二戰要怎麼解決經濟問題?鋼鐵雄心四是一款以 二戰為背景的歷史策略模擬遊戲 玩過之後就會對二戰史感興趣 查了一下發現有不少人指出16
Re: [請益] 請問《1917》一鏡到底到底是怎麼拍的??他是製造出一鏡到底的效果 其實當然不是 板友都解說了 其實片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切換鏡頭 舉例來說 我看到他們兩人都還活著的時候 進入一間民宅並分頭搜索 其中一人好像是經過一個死角然後再出現在窗口走過去 從路線上來說他是直直在走的 是鏡頭故意擺在那個視角 就一定會被牆擋到9
[問卦] 納粹德國如果不引發二戰會比較好嗎?如題 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納粹在歐洲戰線因入侵波蘭最終引發了二戰 也知道最後納粹在蘇聯跟英美聯軍下被擊敗 問題是,只要開啟了二戰,勢必要在東線面對蘇聯 蘇聯跟德國在利益上就嚴重衝突了,德國不先開戰蘇聯後來也會打他 所以只能打5
[問卦] 二戰美軍就沒用刺刀了啊?為啥回朔歷史都說 刺刀是二戰的產物 對,二戰亞洲戰場用刺刀沒錯 日軍、國軍都是用刺刀 但轉到歐洲、非洲戰場 誰在用刺刀啊? 一戰單發式主力步槍用刺刀沒錯啦! 但二戰步槍都半自動了,自然歐美國家就沒再用了1
[問卦] 如果一戰德國贏了呢看西線無戰事 一戰沒有限制 毒氣 坦克飛機屠殺 應該是真的 大家總是比較常常討論二戰 常常有二戰軸心國贏了的假設- 一戰的大攻勢主義是在講國家, 國際層面的戰略 因為火車, 電報, 新的動員制度讓理論家覺得進攻方會有絕對優勢 如果先發制人, 攻擊方能夠在防守方能完成自己的動員前就突破邊境防禦進入完全的戰略優勢 實作就是德國一戰策略/施里芬計畫 雖然英法俄同盟有物量和人數優勢
- 阿道夫一直沒有最好的停損點 二戰就是德國自己經濟上的戰爭 一戰德國經濟崩潰導致革命 德國恥辱的簽下凡爾賽條約 這個事件對希特勒而言可以說是影響他一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