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4月民生電價漲11% 產業5%
※ 引述《aaaaa66666 (五A五六)》之銘言:
: 奇怪
: 啊台電之前就說虧損需要預算撥補
: 現在沒辦法撥補了
: 所以只能漲電價
: 說到底還不是自己選的國會亂搞搞到自己
: 就這麼簡單的事
: 還要扯什麼能源政策幹嘛?
: 會買綠電的都馬是要衝ESG政策的大公司
: 你死老百姓要買還買不到咧
現在的能源政策結構不改變每年都需要撥補,
這明顯是不對的政策,實際上立委做的事情
才是對的。
先不管是不是綠電的問題,弄一堆天然氣發電
然後再來喊成本很高我們受不了,問題是
這早就知道了啊,這不是能源政策錯誤是啥?
然後推這個政策的政府前年還出來喊
電價不會漲
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啦....
回頭去翻幾年前的預言反核派說的沒一個對的,
政府要反核沒問題,問題是他們為了反核在說謊。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126.54 (臺灣)
※ PTT 網址
→
※ 編輯: iincho (125.228.126.54 臺灣), 03/23/2025 10:40:35
我操你媽綠共民進黨
→
不是國民黨把核四封存的嗎?
推
又要賴給國民黨?當年反對核電挑起對立
→
紛亂的是誰?是不是以為大家都沒經歷那時
→
代?
→
藍白還在洗記憶 朱立倫當時支持核四
→
嗎?
→
一堆國民黨也不敢開啦笑死
推
現在一堆跳腳的 沒收到帳單前都反核
99
電價這個戰場在野黨真的要好好打 民進黨如何廢掉最便宜的核電、如何高價收購綠電養綠能、 如何提高火力發電全民吸廢氣、如何讓台電從盈利轉為虧損、 如何撥補浪費稅金成為黑洞 好好講清楚 因為電價已經壓不住 接下來電價、物價持續飆漲都會相關1
反正,政府一定會洗, 漲電價是藍白害的, 跟綠能太貪心無關, 不讓政府負債給錢,我就只能漲電價了。 --41
致 : 敲定,確定採「民生高、產業低」原則,住宅、小商家等民生用電平均漲幅高達11%, 產 : 業用電漲幅則約5%,最終總電價平均漲幅逾6%,如此全面衝擊1450萬戶,且是4年來 ,5
歸根究底,電廠蓋不起來, 原因還是台灣人太假掰。 蓋不起來用錢買就好了,不管是 燃煤燃氣還是核能。 只要宣布住在電廠方圓三公里以內一個月拿3
我問你,你說這個戰場在野黨要好好打, 那時要怎麼打,要打,也要有戰場, 現在傳統媒體9成9綠媒,稍微中立的也怕被撤台,不敢講太多, 所以這個議題主導一定是民進黨, 不討論已經是最後的仁慈了,18
台灣真的會完蛋! ,民生用電價漲11%,物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三媽已經170元一鍋了,飯還小小一碗吃不飽 ,以後吃一餐200元還吃不飽誰受的了 ,還有越來越接近戰爭了,最近常常看到戰鬥機升空,陸軍防砲在扎營, ,新聞還報直接開進學校裡面,嚇到家長以為要戰爭了24
台灣人喜歡自虐 蔡英文第一次當選後 馬上砍七天假 拎北就說民進黨有問題了 結果第二次蔡英文出來選拿817萬票 這一次還是給賴清德上X
奇怪 啊台電之前就說虧損需要預算撥補 現在沒辦法撥補了 所以只能漲電價 說到底還不是自己選的國會亂搞搞到自己2
不婚不生族群面對漲11% 完全無感 只有打腫臉充胖子生小孩的族群比較痛 早就說台灣不適合生小孩 偏偏每年還有數10萬家庭不避孕
33
Re: [新聞] 雲豹能源短短幾年毛利919% 國民黨團諷:其實台電虧損確實是來源於錯誤能源政策, 但根本原因還是發電成本上漲,電價卻沒有 適時上漲。 我覺得,人民應該了解,是要廉價電力,還是 穩定電力,還是要無污染的綠電。至少目前這23
[討論] 有柯粉知道柯文哲的能源政策嗎?柯文哲包牌式的回答 說實在的我搞不懂柯文哲的能源政策是什麼 應該不可能各種發電方式都用公投問一次吧 我想問下對柯文哲很了解的柯粉 可以告訴我們柯文哲當選總統後的能源政策嗎?5
Re: [新聞] 高雄串燒店電費飆5.8萬!轟「綠色是最噁電價難道沒有檢討空間嗎? 民進黨整天說國際通膨 怎不說還有很多可以檢討的地方? 1.八成左右發電量都是火力發電 買天然氣買媒不僅貴而且傷國人的肺 2.綠電回購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而且發電不穩定 然後空頭支票說綠電要佔幾%通通跳票 3.最便宜的核電也呈現擺爛狀態 連討論都不討論 準備關關掉5
[問卦] 能源有沒有要改變的掛先用一張照片起頭 發電成本都用數字展現出來 這八年來施行的綠電政策一路走來至今我想大家都感受在心裡 截止目前為止沒看到任何想改變的跡象2
[閒聊] 其實我反而希望電價一次漲上去最近電價漲 之後大概不意外除了電費 還有各種東西都會漲 因為很多東西生產過程需要電力 即使自動化程度變高2
Re: [新聞] 工業用電漲12.5% 民眾黨批:能源政策不明只會挖人民血汗此 :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批評,本次調漲也只能填補台電150億進帳,連台電一年要付的利 息 : 一半都不到,根本是杯水車薪,台電營運紊亂失靈,政府能源政策不明,如今只剩1招 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