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卦] 對婚姻的想像只剩負面的正常嗎?

看板Gossiping標題Re: [問卦] 對婚姻的想像只剩負面的正常嗎?作者
jodawa
(jodaway)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1

※ 引述《SeaForest (~海森林~)》之銘言:
: 欸欸大家
: 剛剛肥肥老母又提到結婚的事情啦
: 肥肥想了一想
: 發現肥肥對婚姻的想像只剩下負面的東西欸
: 感覺結婚之後就是面對無盡的爭吵與控制
: 吵物品的擺放位置、吵家計預算、吵家事分配、吵錢要給誰管
: 然後控制玩遊戲、控制飲食、控制跟兄弟出去玩
: 連做愛也是變成只能跟同一個人
: 哇靠
: 這樣想過一輪之後結婚根本沒什麼好處吧!
: 那為啥還一堆人跑去結婚
: 有沒有對婚姻的想像都只剩負面的八卦?



客觀來說,[婚姻]最重要的本質應該是在於它的社會功能。



遠古的原始社會,在缺乏一夫一妻制的情況下,

很容易造成倫理間的問題,

比如為了求偶的鬥爭、外遇、撫養責任等等,

有了一夫一妻制後,

雖然不是絕對,但至少能某種程度維持社會間的和諧。



近代以前長期以來人類社會大多數都是以門當戶對作為進行婚姻的方式。

男方女方在很年輕的時候,可能就由家長或家族協助媒合訂親。

因為當時資訊流通也較不發達,社會也較封閉、單一。

當時的婚姻具有明確的社會分工功能,男主外女主內,

男方負責職業與公共事務,女方負責家務與照料家人。



直到近代之後,開始有浪漫式愛情的趨勢逐漸興起,

這想必與社會的多元化和逐漸富裕有關。

甚至當時據說也有愛情以情婦為對象、家庭以賢妻為對象這樣的想法。

(到現在可能也或多或少有)



到了現代,

社會變得更加多元化,

個人主義興起,

女權抬頭 (就業機會、生活選擇、財富...)

同時有更多的產業能夠滿足傳統家庭的功能

(如: 家務、育兒、教育、服裝、飲食...)



於是傳統意義的婚姻可能比過去更難維持,

因為婚姻兩方可能都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資訊管道、更多的替代方案、更多的選擇。



婚姻的權利(或優點)在於,

可以要求對方負上家庭的責任,以及性關係的獨佔。

但反過來說這也形成對另一方所需承擔的義務。




現代的社會,連家族的重要性都逐漸淡薄了,

想必婚姻會更難維持吧,因為功能和重要性都減少了,

而單純靠從愛情昇華到親情的這種理想,

想必是雙方心靈上和生活上相當契合,又同時兼具有對家庭的責任感,

才能夠成為少數婚姻生活的典範?

但是情感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會變化的,

很難打包票說此情永不渝,或許連當事人自己都無法預料吧。



總之,在現代社會下,

往後的婚姻,也許越來越像一紙契約吧,

就是合意共組家庭。

然後先毀約的那一方,就要負起撫養(對象和兒女)的部分責任。



契約的意義就在於信守承諾,

而信守承諾的意義就在於限制雙方不能因為爾後想法改變而違反約定。

由此看來,婚姻的契約恰恰是對堅貞愛情的一種諷刺,

因為如果愛情真的如此堅貞,又何須契約牽制?


換言之,婚姻的意義在於,

不排除往後的雙方情感或婚姻生活不會變質,

因此訂定契約,雙方應努力維繫婚姻,

否則要嘛貌合神離、相敬如冰,

要嘛賠錢了事。



由此看來,

長時間的婚姻維繫,真的是很不容易的事,

情感生變、想法改變、家庭失和、雙方條件失衡...等等,

太多可能讓人想離婚的理由。



那麼結婚後離婚的話,其實也可以看成是一種短期契約的形式,

雙方在合宜的時機在一起,

然後等到完成生兒育女的目標後,

各自放飛自我,或離婚或分居,

如果能夠好聚好散,也不是一件壞事。



未來的人們,想必對婚姻的想像又會更加開放吧。






--

君問窮通理 漁歌入浦深

https://philog8sophia.blogspot.co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54.31 (臺灣)
PTT 網址

k385476916 06/20 22:23不用婚姻根本沒用

sheng76314 06/20 22:24以後都派遣約聘了

apple790815 06/20 22:27大部分結婚的人沒有想那麼多

Zcould 06/20 22:30讚,現行制度已經不合時代潮流

riker729 06/20 22:33婚姻就是為了合法傳宗接代

riker729 06/20 22:33開放同婚後 婚姻早已失去原始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