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非違建、是遺址、要保護、拆違法。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討論] 非違建、是遺址、要保護、拆違法。作者
dotZu
(良牙)
時間推噓 4 推:5 噓:1 →:4

生野。江戶幕府時期,直屬礦山。明治時期,首個引進西方技術的官營礦山。

生野銀山擁有兩條道路,一為「銀之馬車道」,通往港口;

二為「礦石之道」,通往其他礦坑。



說到採礦的話,瑞芳有名,水金九地區有名。

瑞芳因為是大城鎮,又有官修鐵路經過,觀光很容易。

萬里採礦?一點都不有名。不受重視。



賴清德老家,就和這生野礦山寮馬車道一樣,

過去曾是產業要地,是採礦工人真正生活的地點,是礦山町。

講白一點,這就是台版礦石之道。

是台灣文化路徑。

是文化地景、是工業遺址,不是違建。



「銀之馬車道」、「礦石之道」官網
http://wadachi73.jp/tw/




煤礦是法國為什麼要攻基隆的主因,海軍要船,船要燒煤。

所以這萬里礦坑,在日本統治初期時被列為「海軍預備煤田」,

大家不會感到意外,這不讓民間開採,但官方自己也沒去動。

後來大正時期,才讓基隆顏家和日人木村久太郎向總督府申請成功。

他們才開始挖這個萬里煤礦。

緣由是這樣。後來木村久太郎跑去北海道挖煤礦了。



2012 年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在台北開會,發布《台北宣言》。

《台北宣言》第四條:
體認到亞洲地區工業遺產見證了所在國家或地區現代化過程,它們提供
了這些國家與地區自明性的一種重要感知,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另一方面,亞洲地區工業化的成果,也經常是當地人民辛苦付出的成果。
工業遺產與當地人民的生活史、記憶、故事及社會變遷密不可分。

《台北宣言》第六條:
體認到亞洲地區工業遺產大都由西方國家或殖民者引入,廠房建築與設
施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具備當地建築史、營建史或設備史的美學與科
學的價值,因此應該以整體性的方式保存。與廠房建築與設施密不可分
的勞工住宅、原料產地及交通運輸設施等也都對其整體性有所貢獻,因
此也應考量加以保存。


https://anih.culture.tw/index/zh-tw/2012taipeideclaration_v2




工業遺產……是歷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與廠房建築與設施密不可分的勞工住宅……對其整體性有所貢獻

句子非常清楚的啦。誰敢要拆礦工住宅,就是違背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就算動手拆除的這個人的家人,是這住宅的屋主,

台灣人會輕易原諒賴清德(如果)膽敢把這屋子拆掉嗎?

若賴清德要說,不拆自己老家,就不能保台?

你可以動手試試看嘛。

看大家對你的決定會是什麼反應?



侯友宜也可以拆拆看。講白一點,這就是過去國民黨對大基隆地區不重視。

另外礦業遺址雖然新北很多,但也不只存在於新北啦。

國民黨執政縣市沒工業遺址嗎?沒有舊礦坑建築嗎?

你可以拆了,然後大家來個遍地開花找礦坑。「很好啊」(反諷語調)。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7.147.38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dotZu (36.227.147.38 臺灣), 09/18/2023 02:19:22

Supasizeit 09/18 02:31100分

Fallenshit 09/18 02:32100分

zeuswell 09/18 02:580

macheal 09/18 03:33給過

cerberi 09/18 04:33推 我最喜歡礦坑遺址中的二樓與小花園

cerberi 09/18 04:33很有意境

jixiang 09/18 06:39https://youtu.be/NDwfulWuqjg

jerrychlin 09/18 07:22這篇綠色價值滿分

biopdm 09/18 10:13你怎可以寫這麼多啊,看君一篇文章,如同

biopdm 09/18 10:13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