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初燒 Meze Elite+山靈M30開箱

看板Headphone標題[心得] 初燒 Meze Elite+山靈M30開箱作者
storym94374
(瑪利歐)
時間推噓16 推:16 噓:0 →:5

○購入歷程

自從之前試聽過大奧以後,心中就一直忘不了剛戴上聽到音樂那時感受到的衝擊

儘管沒能力擁有這種等級的聲音,我依然不斷思考著有沒有比較便宜高CP值的替代方案

所以就算聆聽經驗尚淺,到後來耳朵還是癢到讓我決定去聽聽看各家旗艦耳機

我相信直接把耳機衝到頂以後前端會自己生出來這條路線,應該能讓我少繞一點路

於是就扛著筆電或攜帶隨身碟到台北各家耳機店聽過一輪,前端都交給店員幫我挑選

聽過的包含Z1R、HD800S、LCD-5、D8000pro與LE、YH-5000SE、大烏2022、Elite

雖然也曾經把STAX的靜電耳機納入考量範圍,不過後來覺得自己應該養不起而作罷

依自己喜好篩選後,範圍就縮小到D8000pro和Elite這兩副平面振膜類型的耳機

最後一站自然就是兩邊都可以試聽的謬思,先感謝老闆提供這樣的環境


搭配Naim Uniti Atom HE比較後,我一時之間很難分出高低

D8000pro的明亮高音和具包圍感的音場讓人難以忘懷,Elite的貝斯和人聲也都很有魅力

這時候我還是比較偏向D8000pro這邊的

不過後來換搭山靈的EM7以後,聲音卻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劇變,讓我這個木耳嚇了一跳

最明顯的是Elite找回了原本以為不存在的高音,讓聲音一口氣變得很清晰又討喜

而我喜歡的包圍感聽到後來也覺得沒有輸太多,本來就有很高的素質

反倒是D8000pro的高音在這邊變得太尖銳刺耳不耐聽,無暇享受其他細節

再加上配戴的舒適感和外觀的因素,我就毫無懸念地靠向Elite了


後來還試試看拿EM7接上擺在旁邊的管擴Cayin HA-3A,想體驗一下聲音有沒有變化

不過EM7開Line out模式連到HA-3A以後音量大到不行

我幾乎只能把電位器轉到會讓左右聲道開始不平衡的極低音量後才能欣賞

仔細比較後結論是管擴依然是管擴,那種暖糊的音色不太合喜好,雖然外觀真的很好看

後來老闆拿來山靈的旗艦一體機M30讓我比較一下,我覺得聲音似乎有更飽滿一些

考慮到他的輸入輸出比EM7更豐富、雖然超大超重但依然是可攜式播放器

還有不用買擴讓預算寬裕些這幾點,我就決定直接升級上去了



○開箱

https://imgur.com/2VyGjMC.jpg

Meze Elite外盒和原廠銅鍍銀升級線

https://imgur.com/PBV52nS.jpg https://imgur.com/TcoRazu.jpg

打開紙箱拿掉保麗龍套以後就出現了行李箱

https://imgur.com/3l6N5Wc.jpg

耳機本體、可替換的不同材質耳罩,另外內附的也是4pin XLR接頭的耳機線

https://imgur.com/ZKqH1wP.jpg https://imgur.com/WgqPYED.jpg

一個介紹耳機特色和使用說明的小冊子,和品質保證的小卡正反面

https://imgur.com/Jaz1vfN.jpg https://imgur.com/mSJnxAF.jpg

升級線外盒背面的介紹和側面的防偽雷射貼紙

https://imgur.com/8QKJJou.jpg https://imgur.com/Uo9dmQu.jpg

用皮製束口袋裝起來的銀白色耳機線,八股線身很柔軟但皮革味不知道要多久才會散掉


https://imgur.com/HO9SYZl.jpg

山靈M30的整個紙箱包裝的內容物

https://imgur.com/E8weomK.jpg

白色小盒子裡面是電源線,不過廠商送成中國用的插頭,後來謬思有讓我換成小黑線

https://imgur.com/wWSfhnb.jpg

附贈的支架和使用說明,我想到時候應該不會用到吧

https://imgur.com/n4r0Efi.jpg

本體一樣也用行李箱裝著,背面有標註規格的貼紙,驗明這是升級過耳擴模組的新版
(以前版上有篇心得用M30直推Elite覺得不好聽,不知道新模組有沒有機會改觀)

https://imgur.com/Ts6BqHs.jpg

打開行李箱後的樣子,旁邊塞了不少配件

https://imgur.com/cNmUfQb.jpg

簡易使用說明、模組拆解說明和保證書

https://imgur.com/bd4bB3Z.jpg

還有附布手套和拭鏡布

https://imgur.com/cHBrdtc.jpg

用來傳輸資料的USB Type AtoC 1公尺編織線,上面沾了一點紙套的殘膠要清掉

https://imgur.com/qfj3Lye.jpg

拆解模組用的各種工具、USB轉micro SD讀卡機、行李箱的鑰匙(Elite沒有鑰匙)

https://imgur.com/E0ww2YB.jpg https://imgur.com/nYW7wUo.jpg

M30本體正反面,反面的新耳擴模組是唯一沒用玻璃鏡面外觀的,是為了幫助散熱

https://imgur.com/RViSMOp.jpg

所有平衡與單端耳機孔,在開機時會有顯示音量的兩位數、藍色電源燈和紅色充電指示燈

https://imgur.com/D9C89N1.jpg

豐富的I/O,可以當DAP、純訊源外接DAC、一體機、純DAC輸出耳擴、純擴吃類比輸入



○初聽與使用心得

https://imgur.com/3iJRXR5.jpg


首先花了點時間摸索M30,機身外觀落落大方簡潔有力,玻璃表面會沾指紋就是了

我挺喜歡正面DAC模組能看到雙AK4497的兩個透視窗,還能自訂燈光顏色

如果正在使用兩側的KORG 6P1真空管的話,也能看到鐵網內透出綠光,帥啊

至於軟體先抱怨一下,裡面繁中介面一堆中國用語和簡體字,讓我直接切英文眼不見為淨

當DAP使用時可以從隨身碟或micro SD卡掃描並讀取檔案來播放音樂

本身也有內建64GB的空間可以儲存,這容量似乎曾經升級過的樣子

至於透過網路抓取NAS上的檔案、藍芽、Airplay或各種串流服務我就沒試過了

操作介面的流暢度雖比不上手機但也不慢了,像Naim那台反應極慢,專輯封面還會破圖

另外也可以下載手機上的Eddict Player來當作遙控器遠端操作,只要連到同個區網就好

如果要接電腦當DAC用的話,需要到官網裝ASIO驅動,USB Type AtoB的線也要自己準備

我覺得有點惱人的地方是DAP模式下如果有換取樣率,歌曲前面都有半秒的聲音被跳掉

還有DAC模式下只要暫停放音樂幾秒鐘後繼續播放,甚至會有一兩秒的靜音聽不到音樂

只有在光纖數位和類比輸入的時候才不會被跳掉開頭,不知道這有沒有辦法解決


接上Elite以後終於可以來品味一下聲音了,順便和上一副耳機1840比較

裡面有四個等級的增益模式可以調整,我自己覺得第二個中增益就有足夠音量

要是使用超高增益的話可以有[email protected]歐姆的輸出,應該只有很難推的耳罩用得到吧

此外大概是平衡與單端的差別,要達到同樣音量的話1840的音量設定得改成1.5倍

然後Elite雖然比較重,但佩帶感卻也比1840好得多

主要是皮革頭墊較寬,且壓力不會集中在頂端,會有兩側凹陷幫忙分擔重量

1840的頭墊對我來說實際上就只有前面那一條,戴久了頭頂會被壓出凹痕不太舒服

耳罩的深度也是Elite勝出,雖然還是碰得到內側鐵網(剛戴上會冰)但不會壓到不舒服

反之1840就比較淺,有時候會壓到耳殼覺得不太舒服


整體來說兩副耳機低頻和中頻的份量比例很接近,要是差太多也早就在第一輪被篩掉了

但Elite細節豐富很多使音色更清晰生動,讓人覺得好像更真實有魅力,感覺非常靈敏

有時候歌聽到一半以為有底噪,暫停以後卻立刻消失,才發現那是以前聽不到的殘響

而1840大概是高音有被切掉才會顯得解析度不足,聲音聽起來就比較糊

再來是音場的縱深變得很明顯,能感受到不同的樂器擺放在遠近方位各不同的位置

分離度的提升讓我更容易區隔不同樂器,連帶注意到以前不容易察覺的部分

此外拿去接Switch玩花枝3時聽音辨位的效果也變得更好了


如果要比較放鬆地聽音樂而不是專注在細節上的話,可以調整M30的音色為真空管模式

切過去要等10秒預熱,雖然高音細節被吃掉一些,但人聲會變得稍微柔和溫潤一點

專心聽音樂的話就還是切回晶體模式,至於直通模式除了音量大一點外好像沒多少差別


此外我還有試著切換使用DAC模式和外接電競DAC以類比輸入

一邊是雙AK4497一邊是ES9118,想說看我能不能找出什麼差別

結論是我實在區分不出來,我果然還是個木耳吧...



○總結

體驗過Naim和山靈這個前端造成的巨大差異後,我是有擔心過會不會誤殺其他旗艦耳機

但反正能用來比較搭配的時間與資源本來就有限,我認為已經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儘管距離大奧還很遙遠,現在的音色依然確實往這個理想邁進一步

現在也才剛開聲,不知道100小時候run開的音色會有多少變化

目前還有種一口氣花太多錢的內疚縈繞在心中無法散去

聽老闆說等我熟悉現在的聲音以後,就可以試著去改善電源部分,像是排插和線性電源

只不過依然會擔心自己能不能聽出差異買到值回票價的提升

這個問題就只好交給未來的我去煩惱吧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8.53.138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storym94374 (61.218.53.138 臺灣), 02/24/2023 16:18:36

pcjustin02/24 16:23推,慢慢玩,重點是你喜歡的聲音

paul195102/24 17:08恭喜入手!

TsuoTsuoNi02/24 18:19

LIONDOGs02/24 18:28以後各種東西會自己生出來

AesopChen02/24 18:41恭喜 我剛開始逛耳機板的時候 初燒的定義是Fiio x3+H

AesopChen02/24 18:41D598這種…

IanOP02/24 18:43初燒玩旗艦,期待之後生出百萬系統~

百萬太誇張了啦XD 存個幾年以後再慢慢升級吧

vae53begadb02/24 19:12推Elite

tim092202/24 19:29初燒...怕爆

sputnik008302/24 19:34Elite用家同推,我也是越聽越喜歡它

Ikaruwill02/24 19:46前端還沒到達一定等級可以試試看接原廠小黑線可能會比

Ikaruwill02/24 19:46銀跳繩還搭,不確定M30有沒有到達那種等級

聽你這樣一講我也有點好奇原廠線的聲音長怎樣了,之後來聽聽看

hdd6031102/24 19:51賀加入meze家族,繼續玩下去m30肯定不會是終點ㄉ

joexnozomi02/24 20:14那首歌好聽 哈哈 恭喜入坑

原本在水管亂逛短片,突然發現某影片插入這首的副歌超好聽 後來聽出日文歌詞去搜尋才找到曲名是可愛くてごめん,還有點疑惑怎麼有兩個版本XD

※ 編輯: storym94374 (114.34.60.202 臺灣), 02/24/2023 23:12:55

NTUT5602/24 23:26羨慕...我在耳機店試Z1R想買考慮很久花不下去,然後看到金

NTUT5602/24 23:26磚2代問完價格就絕望回家了

louissyou02/25 01:19恭喜入手好耳機,有機會可以帶來我這邊看看上擴和訊源

louissyou02/25 01:19的差別(推坑中

louissyou02/25 01:19系統:您有新郵件

喔喔!還在挑耳機的時候我看過L大的心得不知道幾次了 原本也有想說既然OOR耳擴這麼搭Elite是不是也該聽一聽,不過謬思好像沒有的樣子 有點怕萬一真的過去聽到中毒的話該怎麼辦XD

zsp808402/25 01:43

※ 編輯: storym94374 (114.34.60.202 臺灣), 02/25/2023 02:41:15

kke1190z02/25 08:21恭喜找到喜歡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