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遊記] 網走。罔走:鄂霍次克殘夏的街與海

看板Japan_Travel標題[遊記] 網走。罔走:鄂霍次克殘夏的街與海作者
spedia
()
時間推噓 5 推:5 噓:0 →:0

圖文版:https://reurl.cc/avljA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流冰的季節,跑來網走是要幹嘛?

「你會進監獄吧?」人剛走出了網走車站,就看到友人在私訊裡開
玩笑的問我。

「對阿,明天會去買票自首,早上入監下午出獄」

搭完一整條釧網本線,抵達網走當天已是中午,來到人煙更形稀
疏,亦非流冰旺季的鄂霍次克。我提起行李,穿越橫跨線路的便
道,意外的沒有迷到太多路,就找到了要落腳兩個晚上的民宿。

其實只想請店家幫忙保管一下行李而已,不過,發現我站在門口的
白鬍子老爺爺,很快的烙人出來幫我辦好入住、清理房間,外加案
內設施與環境,送我進房間之後還送上電風扇(對,房間沒空調)。

「其實二十度的氣溫開窗換氣就夠涼啦」

雖然這樣想,還是道著謝接下電扇。

原本想去北濱車站吹一下鄂霍次克的海風,這下子似乎有理由先在
房間賴著。

倚在窗口一邊蹭著微涼的空氣,一邊聽著不遠處傳來列車通過線路,
進站與駛離月台的聲音。平均一天只離到20個班次的網走車站,
少了大城市裡列車密集往復,在住宅間呼嘯而過的嘈雜。

或許,鄰近鐵道附近的住民,並不作如是想。網走的車次雖少,對附
近住家來說,畢竟還是干擾。如果,他們曾經在某個午夜,臨時落腳
在大阪市中心,某家鄰近線路的旅館,或許就能理解,暫住在這個班
次間隔頗大的車站邊,聽著列車聲不疾不徐的那種愜意。

話說,晚上十點多終電過後,夜未深人不靜,左右房客的閒聊與鄰棟
住戶的抬槓聲,取代了列車成為聲音的主役。

一路從車站走過來民宿的途中,沒有任何熟悉的便利店或超市出現在
我的視線裡。

原本以為,離住處只有一分鐘距離,偌大的扛棒上寫著「TAIYO」的
建物,可能是間網走在地才有的賣場品牌,走進看才發現是間旗艦型
的小鋼珠店。

保險起見,先連上google map,「網走」一下周邊的店家,少點在街
頭盲目的尋覓。雖然網走這個城市不能只靠「網走」來看,但「網走」
一下方便等等出門「罔走」(台語),也不失為一種散策。

面向車站的大馬路,往左走,是往監獄博物館的方向;往右走,則是
巴士總站、流冰船碼頭、遊客中心與市區商店街。

要從我住的新町,沿路徒步到鬧區與港邊,光抵達巴士總站就得有十
多分鐘的腳程。經過長條狀的中央公園,終於在對面看到第一家映入
我眼簾的Seicomart便利店。

巴士總站旁的網走橋,是聯絡網走川兩側的重要通道,當地的上班族
與學生,多仰賴網走橋通勤、通學,看樣子來得不是時候,橋上的行
人三三兩兩,大多是午後出門遛小孩的家長,未能得見尖峰時刻人車
川流的樣貌。

中央商店街周邊,是政府廳舍、幼中小學、與工商金融事業的聚集區。
1912年,初代網走車站在此開業,後因道北鐵路線的延伸工程,客貨
吞吐可能暴增的考量,在釧網本線全線通車之後,網走車站在1932年
則遷移到現今離市街地有一段距離的位置,舊站也隨之廢止。


商店街上掛著六日即將開催七福神祭的海報和標語,盤算著明天離開
監獄之後還能搭公車順道過來湊熱鬧。在鄂霍次克巧遇的市集,設攤
販賣的北海道土產名物、酒精飲料與章魚燒、炒麵等熟食,與他地差異
不大。刀劍骨董、茶具攤位較為乏人問津,市集最尾端停放著幾部改裝
的餐車,販賣著PIZZA、鬆餅與可麗餅等創意輕食。

湊進一家當時大排長龍的攤位,想看看到底賣的是甚麼人氣飲料,沒
料想竟是標榜台灣有名的珍珠奶茶,看來珍奶旋風連鄂霍次克這裡
都燒到了。只是,所謂的台灣珍奶,就是在杯子裡扔進珍珠、在地鮮奶,
最後再倒入日本剉冰常用的那些五顏六色的糖漿,攪拌均勻,而已。

「茶呢?這樣一杯500日幣!」我很納悶。


作為一個很少喝珍奶的台灣人,在網走看到如此色彩繽紛的珍奶,一時
有點不知道該怎麼恭維。由於相機電源用盡,在網走與台灣珍奶懈逅
的故事,遂成為沒有圖的真相。

流冰街道網走周邊,三五遊人零星的在堆放消波塊的防波堤,垂釣閒聊。
港口可見遠處的帽子岩,又稱渡良岩,原本是北海道先住民阿伊努人
漁獵之時,登上岩頂向神明祈求收穫之處,對阿伊努人來說是「神之岩」
(カムイ・ワタラ)的存在。

明治時期,為了在網走展開築港工程,曾委託美國工程師調查地質,
因為形狀酷似西洋式的帽子,而開始稱為帽子岩直到現在。

港邊緩慢遊步,看天看海看漁船,只有在並非風雪籠罩的冬季才成為
可能,走到流冰硝子館附近,已是觀光熱區的盡頭,好奇的拐進不知
名的街道,視野所及盡是住宅與小規模的製作所,空地的鐵圍籬前,樹
立了捕鯨基地跡的石碑。

網走港也曾經作為日本捕鯨產業的一環,此處是網走最初設立鯨魚解
體場的所在,每當進行鯨魚解體,總是吸引在地民眾圍觀。從阿伊努人
進行漁獵活動的海口,經歷明治時期的築港,起自大正年間至戰後一
度活躍的捕鯨業,迄於今日,主打冬之風物詩的流冰船觀光,為這個城
市留下了發展與變遷的軌跡。


尚未能趕著流行,造訪被風雪抹上冬妝的網走,2019年北海道的殘夏
之旅,不意的發現這個季節的網走素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遊記請見:https://reurl.cc/r8ljqb

「那些旅行史教我的事」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6.50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spedia (1.160.166.50 臺灣), 08/15/2020 17:20:07 ※ 編輯: spedia (1.160.166.50 臺灣), 08/15/2020 17:21:18 ※ 編輯: spedia (1.160.166.50 臺灣), 08/15/2020 18:08:09

NSPS615008/16 02:19夏天去花栗鼠公園拍照就可以待半天了

dichotomyptt08/16 14:33推一個

jason86042108/16 19:30推推

flyingdreams08/17 10:45平實的文字記錄,喜歡

knuckles198208/23 11:02推 好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