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回歸本質—台北捷運路線圖再設計

看板MRT標題[分享] 回歸本質—台北捷運路線圖再設計作者
f21814
(Ting)
時間推噓74 推:74 噓:0 →:98

MRT 板友們大家好,這是我之前嘗試做的 Case Study,在這邊與各位分享。由於篇幅極長,此版本經過精簡,若有興趣閱讀完整版也可從下方連結至我的 Behance 和 Medium 平台閱讀。

Behance - https://reurl.cc/oL3rZQ
Medium - https://reurl.cc/lVOgvd(中文版)
Medium - https://reurl.cc/D9p4me(英文版)

—————————————————————

經二十多年來的發展,那張以地理事實為基礎的台北捷運路線圖已逐漸複雜化。它原應加深大眾對城市樣貌的認知,隨著發展與擴張,卻成為拖累閱讀效率的束縛。本案例試圖探討如何應用網格系統及色彩、字體等元素的改善提升閱讀體驗。針對現行圖面中的元素分析、重整並改進,以另一種角度切入,創造一套提高閱讀效率、最大化資訊傳達本質的台北捷運路線圖。

https://i.imgur.com/RcqwWH3.jpg


路線圖的設計意圖?

北捷路線圖於 2009 年首次加入水文資訊,將圖面的路線曲折至貼近地理事實,在當時可作為簡易版的大台北地圖以理解各地間相對關係。11 年後的今天,北捷路網規模已幾乎翻倍,圖面逐漸複雜且不利閱讀。在行動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各式電子地圖隨手可得,捷運路線圖是否仍須堅持其真實地貌的反映?亦或者可向更為極端的拓撲地圖形式發展?

https://i.imgur.com/2gEn2S1.jpg


所以現在有哪些問題?

目前最大問題是站名位置不統一造成視覺動線曲折。(可嘗試從台北車站向右閱讀至永春站)此外,車站代碼的英文部分不斷重複出現也降低其閱讀性。可理解為這是友善色盲使用者的體貼,但相對於東京地鐵的複雜至極,北捷結構相對單純可迅速找到任一路線起迄站的英文代碼。

再者,現行版的資訊未作明確分級,機捷及淡海輕軌都做了淡化縮小處理。也許為商業考量(北捷、機捷及輕軌分屬不同公司營運)但這種介於顯示與不顯示之間的樣貌的確徒增使用者誤解。最後則是水文資訊,路網初期的確有助旅客瞭解台北地理,但隨路網擴張,目前圖面中的河流反造成畫面混亂。

https://i.imgur.com/RFHLMxI.jpg


找出問題了,那目標呢?

捷運路網是一項快速發展的系統,可能每半年、每季就面臨更新。因此這項企劃旨在創造一套「標準」而非無法發展的一次性圖像,並訂出六個關鍵字作為反覆檢視的標準,分別為:易懂的,未看說明即可理解;有條理的,同類元素有相同的視覺邏輯;易讀的,閱讀動線流暢無阻;通用的,友善所有使用者;有辨識度的,可迅速掌握重點;可擴展的,未來發展有章可循。

https://i.imgur.com/qbuvlqX.jpg


以乘客的閱讀體驗為優先,怎麼做?

第一步是設定路線結構。將性質類似、轉乘率高且站距短的機捷、輕軌與貓纜提升至與北捷路線一致的資訊層級,與高鐵、台鐵等長站距聯外交通做出區隔。以外,不再拘泥於地理真實性,盡可能減少轉折次數並預留站名空間,使之視覺等距外並提升閱讀效率。修改後的樣貌不致使用者感到陌生,且地理相對位置仍大致合理。車站圖標則延續了圓角元素,在普通站、端點站做出尺寸差異,也將人流較多的轉乘站以鏤空呈現使之更為突出。代碼則去除重複出現的英文字母僅保留數字,搭配色彩呈現。(此階段有許多兩難抉擇,詳細說明在文章後段講述)

https://i.imgur.com/Lzl13WR.jpg


字裡行間的眉角

在圖面中,文字可最直觀地提供資訊。「Cera Pro」作為車站代碼數字使用,特徵鮮明的結構補足小字及多色呈現的缺陷,不再出現分不清楚 3、6、8、9 的窘境。站名中英字體則分別選擇「文鼎晶熙黑」及「FF Clan」。前者的外型構成有助於辨認內容;後者相對現行字體 Helvetica 有著更良好的閱讀性。

https://i.imgur.com/z5kffaC.jpg


定義了主要元素之後,細節呢?

現行版本的黃色明度過高,易造成閱讀不適;而藍、綠線則明度皆偏低且過於相似。因此在新版本中,路線色彩的明度及色相皆做了些許調整,使閱讀過程更為舒適。圖標尺寸也依其資訊層級優先性漸縮,以大小相對關係為使用者提供視覺暗示,可更輕易地在圖面中捕捉所需資訊。

https://i.imgur.com/HeKKyFM.jpg


如何有邏輯的說明圖例?

既有版本的圖例雖豐富卻嫌混亂:佔據正中的營運模式未明確說明其意涵;車站圖標說明參差不齊;周邊轉乘、通道與地標等說明都胡亂都塞入雜項,雖含大量訊息卻頗為草率。再設計版本則將各種大眾運輸納入同一區塊;車站與通道說明也以更接近圖面的樣貌傳達;地標與及營運模式則考慮到使用流程上的不符邏輯予以刪除。(路線圖的價值應在查詢如何由 A 站至 B 站,而非傳達各種營運區間或觀光景點。雖非全然多餘,但與其佔據空間,將它放在車站、車廂中的單一路線圖更為合適。)

https://i.imgur.com/ZiRoycB.jpg


做完前面這些事後,路線圖變成怎樣?

通過逐步分析、整理及再設計,新舊版本的對比如下。新版本的路線架構明顯較為簡潔而方向一致,可在路線間迅速切換視覺焦點不感到混亂;站名文字在不縮小字級的前提下確保閱讀動線的流暢,與路線呈平行;各轉乘站於應用鏤空、放大的圖標後,在眾多車站中有較高顯著性,可快速辨別;車站代碼部分在些微放大與字體變更後,相同檢視尺寸下也提升了閱讀性。

https://i.imgur.com/E0Hk0vh.jpg


魚與熊掌,如何選擇?

如先前所敘,製作過程曾面臨許多許多兩難的抉擇。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結果也僅為我就目前路網複雜度做出的抉擇,以下列出其中最困難的兩項:

1.車站代碼的英文字母保留與否?
在類似案例中常有友善色盲使用者的議題,但以北捷論,路網相對簡潔可輕易找到各路線端點標註,數字也可協助判斷前後站關係,且完全喪失特定色彩感知能力的使用者為極少數,是否必要需要降低絕大多數使用者之閱讀效率?

2.反映實際距離或精簡路線結構?
新版圖面中「民權西路 — 大橋頭 — 三重國小」及「中正紀念堂 — 東門 — 古亭」站距明顯較大,其中後者間的三角區更稍嫌不自然。最後選擇這結果的原因為:比起距離失真有違使用者潛在認知,為縮短圖面站距可能導致更多轉折造成畫面複雜化,前者是較可接受的短處。

https://i.imgur.com/X0C2TqQ.jpg


那些與現行圖面有不同解讀的地方

相比於日本地鐵轉乘步行時間動輒五分鐘起,北捷大部分轉乘距離皆在兩分鐘內。對應此時間,新版路線圖針對「紅樹林」、「新北產業園區」做不同解讀。因其閘門至閘門間距離皆在步行一分鐘內且為室內空間,感受上與多數站內轉乘無異故取消其標註,在使用流程上更符合「站外轉乘=要走比較遠」的心理預期。此外,原先僅註記距離的「貓空纜車動物園站 — 文湖線動物園站」也比照板橋站等做站外轉乘標註。

https://i.imgur.com/pyXZAYA.jpg


新版本的優勢與檢討

結束了長篇分析與比較,我們在文章尾聲再次檢視這個再設計版本的捷運路線圖之優點與缺陷:

優勢:圖面簡明無冗餘元素、視覺動線流暢符合閱讀邏輯,回歸呈現捷運路網資訊的原始需求,可高效率提供「自 A 站如何搭乘至 B 站」的查詢功能,適合純捷運使用者或搭配 Google Maps 使用。此外,元件設計皆有嚴謹的網格應用與尺寸、色彩規範,有利未來路網圖的更新參考。

缺陷:距離、相對位置等地理關係失真,且無水文資訊、方位等元素,無法良好地以該路線圖反推為簡易版大台北地圖並用以安排自駕、長距離步行等交通,不利於僅以該圖作為其他捷運路網外的旅遊方式參考。

https://i.imgur.com/Zrsl0Mw.jpg


文章至此,感謝各位的閱讀!若有轉載需求請站內信詢問。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99.13 (臺灣)
PTT 網址

kerkercheng06/17 17:38頭香推

flytofish06/17 17:39優質好文推

unojazz06/17 17:41推個

hicker06/17 17:45可以先試做六年後版本嗎?? 加上萬大線 三鶯線

hicker06/17 17:46安坑輕軌 藍海二期 以及南北環的版本

hicker06/17 17:47之後即可由此以減法表現 通車一條就加上一條這樣

yenansg06/17 17:51推推

ihatebbo06/17 17:52推個

hyscout06/17 17:52圖有些問題 淡海輕軌及機捷跟北捷交會站應該用轉乘通道標

hyscout06/17 17:55雖然他有寫避免讓大眾誤會要走很遠才用站內轉乘設計表示

hyscout06/17 17:56但還是覺得不同捷運公司間還是要一致比較好

TimYu93021806/17 18:00兩個字 優文

jimmylily06/17 18:18推優文,不過「要是」有一天臺北捷運路網圖也像東京首

jimmylily06/17 18:18爾一樣複雜的話是否還是用這個版本呢?

marco401406/17 18:38推用心

jack8282200506/17 18:39推,但黃線跟橘線顏色還是很像啊XD

jack8282200506/17 18:41另外,如你說的可擴展,當路線變得複雜,路線代號是

jack8282200506/17 18:41否還是要加回來呢?如此是否擴充性不足呢?

jarhys06/17 18:42推推

ultratimes06/17 18:43如果有這個版本,機捷也應該要使用吧

ultratimes06/17 18:43如果北捷的版本是明顯把機捷刷淡,那機捷也不會用北捷

ultratimes06/17 18:43的版本

R10106/17 18:46我不太喜歡你給的平行轉乘那幾站設計這樣的畫法,儘管你有

R10106/17 18:47解釋,但這樣畫我不覺得有比原先好

lajji06/17 18:58個人認為河流在圖面上還是有其必要 部分車站如台北橋站端看

lajji06/17 18:58站名無法確切理解其位置 有河流輔助即可一眼看出在三重端

lajji06/17 18:58可參考倫敦及首爾地鐵路線圖

s6h0a5n1e206/17 19:19優質 圖面清爽多了

s6h0a5n1e206/17 19:20如何從A站到B站比B站的實際地理位置重要多了

R10106/17 19:20我覺得可以參考南京的,用一個簡化的但旁邊還有搭配真實地

R10106/17 19:20

kegowames06/17 19:24優質推

coffeemilk06/17 19:27

tyytt06/17 19:28小清新版本,但覺得沒有比官方版好

tientraveler06/17 19:32好文推個

xy190431206/17 19:32雖然簡潔 但空間利用的不太好

h12096806/17 20:18不過站距還是符合實際距離會比較好

h12096806/17 20:19台北市區500~600公尺一站 拉太長會造成閱讀者誤解站距的

h12096806/17 20:19距離

h12096806/17 20:20車站間

h12096806/17 20:25忠孝復興-國父紀念館 1.5km 3站 民權西路-台北車站 2km 4

h12096806/17 20:25站 距離標示應該要相當比較好

Leeddy06/17 20:29推用心

Metro123Star06/17 20:47其實北捷原本用了斜45度文字可以排得很整齊

Metro123Star06/17 20:47結果被投訴看不懂文字頭會扭到

Metro123Star06/17 20:49文字大小跟車站與車廂兩個張貼版印刷成品有關

Metro123Star06/17 20:49你的成品雖可在螢幕上放大滿足需求 但印刷品無法

Metro123Star06/17 20:50另淡海輕軌與機捷不屬於北捷 資訊層級本來就不一樣

Metro123Star06/17 20:50應改以細線表示這些路線 北捷自己路線則為粗線

appaz820906/17 21:04

kill111ful06/17 21:45

princeguitar06/17 23:06up

flyingpika06/18 00:11推一個優質文!眼睛舒服很多!

j199262406/18 00:13古亭三角真的大

abc48052806/18 00:58我覺得在易讀性極大化同時也要試著保留一些地理特徵

abc48052806/18 01:00原版的河流我覺得是重要的一個手法 當然原版在文字編排

abc48052806/18 01:00的掌握上遠遠不如這個project

abc48052806/18 01:02同樣身處設計產業還是要給原po一個respect

CharleneTsai06/18 01:51優質

rayccccc06/18 02:00好厲害

omkizo06/18 02:22你解決了許多問題的同時衍生了另一個問題:站間距離不一 民

omkizo06/18 02:22權西路-大橋頭一站的長度居然和西湖-大湖公園一樣長

omkizo06/18 02:37另外我不懂為何要端點強調(不論官版還是自創版) 實務上來

omkizo06/18 02:37說端點除了只有一個方向的列車可以搭之外並沒有甚麼特別

omkizo06/18 02:39端點顯示路線代碼也是 這其實也是資訊轟炸 如果想查路線代

omkizo06/18 02:39碼 看右上角一定比找端點快

JasonHuang06/18 02:41這樣等南北環甚至東環加上後不會形狀變得詭異嗎?

omkizo06/18 02:44另外顏色建議不要亂動 改顏色的嚴重程度等同於改站名改路

omkizo06/18 02:44線名

Eric103106/18 02:59大狂了有夠專業給推

souken107ttc06/18 07:00推推

dubudubu06/18 07:56

richuncle9706/18 13:21

WuMOS06/18 14:31

dxdy06/18 14:54沒有很優 給箭頭

spiritman06/18 15:29覺得密度不均 左半邊擠太多線了…

ariesfolk06/18 15:32感覺就純粹追求設計感,但是代價是一些基本的運輸元素

ariesfolk06/18 15:32(尤其是站距)徹底被丟棄,可能有點矯枉過正了

Gyllenhaal06/18 16:21

sunblues06/18 17:42推用心,不過我覺得拿掉河流跟站距不均的問題還滿嚴重的

sunblues06/18 17:42,尤其龍山寺到江子翠明明站距很長,可是你的圖會讓人誤

sunblues06/18 17:42解兩站很近。另外,機場捷運跟淡海輕軌,我覺得跟其他捷

sunblues06/18 17:42運不太一樣,票價也是分開的,這樣設計會讓人誤以為可以

sunblues06/18 17:42共通。最後,我還是覺得原本的路線圖比較貼近現實。

linlos06/18 20:16推!

YellowWolf06/18 20:46推爆

RachelMcAdam06/18 21:27好難喔喔喔

kaziasky06/19 00:38優文必須推

atuf06/19 01:32大家為什麼都想靠路線圖認識大台北???為什麼都想靠圖中的

atuf06/19 01:32站距判斷實際距離???這種東西本來就是參考用的不是常識嗎

atuf06/19 01:32?如果都要這樣的話機捷要怎麼畫?

TaiwanXDman06/19 01:36不過紅綠橘那個大三角真的看起來就很奇怪XD

TaiwanXDman06/19 01:37不如不要畫台鐵高鐵的線 單純在站名旁加註這可以轉

TaiwanXDman06/19 01:38這樣橘線可以往左靠一點

omkizo06/19 01:38參考用也有個限度 站間距變成4倍的同時不是反映實際距離4

omkizo06/19 01:40倍 而是單純遷就排版

omkizo06/19 01:41捨棄了一個資訊的同時並沒有帶來甚麼實質的好處

omkizo06/19 01:43至少我不懂為何要新莊線和蘆洲線不用斜線? 你的設計語言又

omkizo06/19 01:44不是要完全放棄斜線 這邊如果新莊線蘆洲線如果用斜角排法

omkizo06/19 01:44大橋頭那邊就不會那麽醜

omkizo06/19 01:50這排版很明顯地站間距固定了一個單位n 長度只可以是其k倍

omkizo06/19 01:52這個新的排版概念不錯 只是擺位上要再弄一下 如上面所說大

omkizo06/19 01:52橋頭的問題

omkizo06/19 01:58郊區的處理方法可以看看東京地鐵的官方圖

omkizo06/19 01:59他的圖用了邊緣壓縮 而且壓得十分明顯

omkizo06/19 02:00但原Po並不是邊緣壓縮而是中心放大

omkizo06/19 02:01兩者不一樣喔 東京的站間距是以市中心為基準把周邊壓縮

omkizo06/19 02:02原Po的圖是以邊緣為標準把中心放大 而且台北中心的捷運路

omkizo06/19 02:02網又沒有很複雜 就變成圖的正中心很空虛了

omkizo06/19 02:05機捷像現官方圖或者原Po的圖一樣變成一條直線就好了

omkizo06/19 02:05當然官方圖的為了泰山貴和而往下繞很奇怪

omkizo06/19 02:07要不放棄泰山貴和<->丹鳳的相對關係 要不像原Po那樣整段

omkizo06/19 02:07往下走

omkizo06/19 02:11其實進版圖的淡水線也是很明顯的邊緣壓縮

omkizo06/19 02:12不過因為台北的中心複雜度不夠 邊緣壓縮比較難做得好看

omkizo06/19 02:12然後很容易變成原Po的中心放大

NINEVEN06/19 03:30欣賞不同的那五個站的呈現方式!

leoptt1006/19 10:28我覺得拿掉河流跟站距是好做法

leoptt1006/19 10:28你會因為看到目的地在河的另一端或太遠就不去了嗎 ?

leoptt1006/19 10:28路線圖本質就是知道站與站之間的路網關係 清晰一點也好

blinblinboy06/19 10:35風格還不錯 但左下角有點太擠了吧

punkdog06/19 10:37好看!想看加入萬大和北環後怎麼辦?

NTKingsman06/19 10:50

twehwtp006/19 13:22覺得很好看,但是中心擠到左下角……

kuyebi06/19 14:20有河流的官方版本比較實用

Semaj54306/19 16:23比原版好看多了,大推

tuohaup06/19 16:55

penghuman06/19 17:16喜歡你的版本 不過一般人接受度可能不高

but06/19 17:40認同更拓樸的概念 不用考慮實際站距 不過轉乘站的標示問題 北

but06/19 17:40捷的規則應該是 票價分開計算的車站要分開畫

but06/19 17:43例外既然要重新設計 私心建議對於中正紀念堂的交會處理方式提

but06/19 17:43出更好的方案 無論改造前後版本 對於色弱人士似乎都有會看錯

but06/19 17:43交叉的問題 (以前有相關討論)

cute88050906/19 18:07好看推

openrobert06/19 18:28

assanges06/19 20:26這種設計感覺又太激進了,改太多反而不利閱讀

paulli06/19 21:03

ayann71806/19 23:55覺得你的左邊好擠,右邊反而很寬鬆

hjkkk12306/20 03:18好文推

hjkkk12306/20 03:19https://i.imgur.com/uDvfLmD.jpg

hjkkk12306/20 03:20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這種xD

hjkkk12306/20 03:24去除沒必要的水文讚

tokai06/20 06:26推推

Metro123Star06/20 19:47實際站距不能完全忽略

tom282f306/20 22:25

kenichisun06/21 04:37沒有比官方好

longlydreami06/21 13:10覺得沒有比官方版好+1

kougousei06/21 16:49覺得站外轉乘的標示可以更好 然後這版本感覺可以貼車廂

kougousei06/21 16:49內 月台的話官方版的感覺較好

kougousei06/21 16:49車廂內那個位置太小用官方版的很壅擠看不太清楚

kougousei06/21 16:49用這個較簡潔版的辨識度提高了

ediondo06/21 18:32沒有比較好

YellowWolf06/21 23:42

hjkkk12306/23 13:38還有個缺點,像機捷A6和丹鳳站腳踏車3分鐘就到,你的圖

hjkkk12306/23 13:38完全無法看出

hjkkk12306/23 13:40https://i.imgur.com/cSX3ClM.jpg 但官方原版(環狀通

hjkkk12306/23 13:40車前)明顯很多

omkizo06/23 14:37A6和O20又不是轉乘站 沒差

hjkkk12306/23 15:57覺得沒有比官方版好+1

starchiang06/25 06:08實際站距還是有其重要性,一般人都會有空間感、距離

starchiang06/25 06:08感的直覺,設計這種大眾交通圖,要考慮一般人的直覺

starchiang06/25 06:08感受

starchiang06/25 06:11譬如桃園機場在松山機場北邊,官方就把相對位置處理

starchiang06/25 06:11清楚,這更有助一般人實際認知

Metro123Star06/25 10:03北捷版的文湖線以東 松山板南信義線有參考實際相對

Metro123Star06/25 10:03道路位置繪製 不在正南正北的就不會對齊

morocco06/27 09:55線路的走向和重心的置放真的沒有官方版好,看了會不太舒

morocco06/27 09:55

josesun06/29 01:21覺得和官方的各有優缺點

josesun06/29 01:22某些站點的位置很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