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分享] 曼哈頓計畫 1 概述

看板Military標題[分享] 曼哈頓計畫 1 概述作者
rheumatism
(風濕爺)
時間推噓19 推:19 噓:0 →:26

今晚,讓我蹭點歐本海默的流量,同步推出核武系列第2季-曼哈頓計畫,只求不要在2025年後賣屁股維生...

本季以曼哈頓計畫為背景,了解歷史上兩顆投入戰場的核彈如何誕生。

這集做為開頭,概要說明本季內容,以1942年8月成立曼哈頓工程區為起點,至1945年7月的三位一體試驗為止,聚焦在工程技術。

後續內容分為三條支線:
第一條支線是濃縮鈾技術,核心重鎮是橡樹嶺,包括電磁分離法(Y-12工廠)、氣體分離法(K-25工廠)及海軍支援的熱擴散法(S-50工廠)。

第二條支線是生產鈽-239,從芝加哥冶金實驗室的研究型反應堆CP-1,連接到橡樹嶺的X-10,最後到漢福德的B、D、F三座水冷式反應器。

第三條支線是洛斯阿拉莫斯,涵蓋三個促成核彈研發成功的實驗,包括RaLa experiment、100噸試驗,以及人類史上第一個核試爆,三位一體試驗。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skoXQgcEJKM

章節
0:00 前言
0:17 本季內容規畫
0:57 啟動曼哈頓計畫
1. 1942年1月19日,羅斯福總統批准製造核彈
2. 1942年8月13日,馬歇爾成立曼哈頓工程區
1:10 曼哈頓計畫名稱由來
1. 原名"The Laborator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bstitute Materials"
2. 此地無銀三百兩,改以辦公室地點命名為曼哈頓計畫
1:19 馬歇爾、格羅夫斯與歐本海默
2:07 曼哈頓計畫組織架構
1. 指揮官是格羅夫斯(Groves)
2. 三個重鎮包括
2-1. 柯林頓工程師工程(Clinton Engineer Works),場址編號 X,
後稱橡樹嶺
2-2. 漢福德工程師工程(Clinton Engineer Works),場址編號W
2-3. 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場址編號Y
2:46 橡樹嶺簡介
1. 位於田納西州東側,場址面積59,000英畝。
2. 濃縮鈾工廠Y-12、K-25、S-50,X-10是氣冷式石墨反應器
2-1. Y-12使用電磁分離法
2-2. K-25使用氣相擴散法
2-3. S-50使用熱擴散法
3. 套疊google map
3:19 海軍提供濃縮鈾技術
1. 陸軍發展核武,海軍發展核動力潛艇
2. 海軍的艾貝爾森研發熱擴散法濃縮鈾
3. 歐本海默建議葛羅夫斯協助艾貝爾森蓋廠,引入熱擴散法技術(S-50工廠)
4:14 漢福德簡介
1. 場址面積50萬英畝,哥倫比亞河流經此區域
2. 重要設施包括
2-1. 三座水冷式反應器,100-B、100-D、100-F
2-2. 鈽分離工廠,200W-T、200W-U、200E-B
2-3. 多個實驗室,製造鈾燃料、材料測試、小型石墨反應堆與鈽分離設施
3. 套疊google map
5:03 洛斯.阿拉莫斯簡介
1. 場址面積54,000英畝,機密實驗設施分布在峽谷間
2. Main Area (編號TA-1)
3. Omega Site (編號TA-2)
4. 重要區域列表
6:19 橡樹嶺、漢福德及洛斯阿拉莫斯彼此之間的關聯性與後續內容
1. 支線1,濃縮鈾技術,包括:
電磁分離法(Y-12工廠)、氣體分離法(K-25工廠)及海軍支援的熱擴散法
(S-50工廠)。
2. 支線2,生產鈽-239:
從芝加哥冶金實驗室的研究型反應堆CP-1,連接到橡樹嶺的X-10,
最後到漢福德的B、D、F三座水冷式反應器。
3. 支線3,洛斯.阿拉莫斯,聚焦在三個促成核彈研發成功的實驗,包括:
RaLa experiment、100噸試驗,以及人類史上第一個核試爆,
三位一體試驗。

感謝支持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32.83 (臺灣)
PTT 網址

peterlee97 07/21 18:13有趣 推

otis1713 07/21 18:28

cychi 07/21 18:36美國人才真的可怕 一堆超強科學家

ricky8978 07/21 18:44核工人才辛苦了,給推

heinse 07/21 18:44

jump2j 07/21 18:58

edison 07/21 18:59

PolyC11H20 07/21 19:36推,最近李天豪也剛好講到核武相關的歷史,也是很精

PolyC11H20 07/21 19:36

Bf109G6 07/21 20:22

※ 編輯: rheumatism (180.217.32.83 臺灣), 07/21/2023 20:30:29

lc85301 07/21 20:29好奇電影預告說德國領先美國 12-18 個月

lc85301 07/21 20:30在歷史上是事實,還是美國因情報不足而做的錯誤估計

rheumatism 07/21 20:31核分裂是德國科學家拔得頭籌,但後來落鍊

rheumatism 07/21 20:32這季主軸是美國發展的技術

rheumatism 07/21 20:32德國與英國的部分,後續會補上

iio 07/21 20:46一二戰時歐洲跑路了超多科學家去美國 特別是猶太裔

Astromancer 07/21 20:59不是美國人才可怕,是德意志把自家砸了,人才底子大

Astromancer 07/21 20:59都被美國撈到,拿台灣比喻就是美國解散intel,人才

Astromancer 07/21 20:59跟專利還大部份落到台gg手上

rheumatism 07/21 21:10關鍵還是屠殺猶太人。當時很多優秀的物理學家都是

rheumatism 07/21 21:11猶太人。最早是這群猶太科學家四處奔走

rheumatism 07/21 21:11這段故事會放在曼哈頓前傳

bellas 07/21 23:37最大禮 愛因斯坦

bellas 07/21 23:49德國的原子彈傳聞有海森堡故意算錯 原料要兩噸 有些

bellas 07/21 23:49科學家也被抓去當兵 這些都不確定 光愛因斯坦的就不

bellas 07/21 23:49只一種版本

birdy590 07/21 23:55不是故意算錯 德國的拼圖漏了很重要的一些組成

rheumatism 07/21 23:55其實愛因斯坦不是要角...幫忙囑名而以

birdy590 07/21 23:56而在美國是科學家用命換來的

rheumatism 07/21 23:56二戰前,為核彈奔走最賣力的是西拉德

rheumatism 07/21 23:57在德國時,老愛是阿德的指導教授,兩人忘年之交

rheumatism 07/21 23:58所以阿德擬信,請老愛簽名,交給總統

rheumatism 07/21 23:58賣力奔走,當時頂多收到6000美元的資金...Orz

birdy590 07/21 23:59德國的工業狀況也沒有能力支撐製造核心需要的資源

rheumatism 07/21 23:59美國政府真正下注壓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

rheumatism 07/22 00:00美國參戰,羅斯福總統批准製造核彈

linbasohigh 07/22 00:00

rheumatism 07/22 00:00所以這季從這個時間點切入

rheumatism 07/22 00:01單純化,不然會嘎太多東西,太複雜

jplix 07/22 04:01

frozenmoon 07/22 08:56推 覺得r大應該能寫更多

line6sorrow 07/22 09:41推,r大頻道裡爆炸透鏡跟槍式核彈的影片也很精彩,

line6sorrow 07/22 09:41適合看完電影做科普補充

qlz 07/22 11:29希特勒把20位諾貝爾獎得主趕出國(攤手)

ctes940008 07/23 04:08主要就德國趕走了一大批天才科學家,然後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