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提問] 綠電有助於戰時分攤用電壓力?
※ 引述《li118 (阿青)》之銘言:
: 思考這個問題前
: 你應該要想的是
: 戰時你要用電幹嘛?
認真說一下,
很多人覺得一但開戰, 一切就都停擺
這是不對的
烏克蘭打從戰爭第一天起,
人民就在盡力維持正常生活
原因很簡單:
1. 指揮調度所需
那怕是開個電視、或收聽個廣播,
也是要電啊, 沒有電, 民眾怎麼知道啥時該做什麼事?
誰要去哪徵集報到? 誰要去哪撤退避難?
2. 維持生活基本運作
夏天躲在屋內, 不吹冷氣也勉強不會死
但冰箱沒電, 兩天裡面的東西就全完了
接下來的問題是, 吃的哪來?
產出、物流這時候也可能下降,
長期沒有電力, 連水都會出問題,
如果沒有基本電力供應,
那不用等戰敗投降, 是直接GG
3. 維持民心士氣
簡單來說, 在戰爭期間,
越能維持過往的生活,
越能維持士氣
而士氣在戰爭中, 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戰意的人, 給他再強的武器, 戰鬥力都是零
尤其是民主國家, 人民更容易有自主意識
4. 相關產業必須維持運作
最容易理解的, 軍工產業、相關的維修產業,
現代戰爭使用大量的電子設備,
可能也需要民間形成支援力量
然後是食品製造業, 這也需要在戰爭時能夠持續運作
最後是物流業
這些產業勢必都要用電
-------
就結論來說, 如果一打仗就要全面停水停電, 那是真的撐不了兩三天的,
到時候即使電廠被炸、電網受損, 也還是要想辦法發電,
畢竟大部分耗能工業都會停擺(從水泥到半導體),
其實餘裕度比我們想像的高一點
到時候有可能會實施分區輪流供電,
讓基本的民生活動與生產活動可以持續
--
這點我是比較悲觀一點,烏克蘭可以辦到有很大一部
分在於烏克蘭腹地大,烏西相對不受砲火影響,除了
自己電網相對安全外,甚至能跟鄰國從陸路接電買燃
料來維持能源供給。台灣則是西半部各大城各大港都
是戰區,變電所較難保的住,LNG槽基本上可以當作是
炸定了。剩下分散式沒被波及到的太陽能或許還能做
用,但那能夠維持並提供多少用電讓人擔憂
全島都是戰區怎麼產
全島都產糧食怎麼了
農地都種電去了,全島產糧食?種下到收成要多久?
你的想法才是錯的吧,台灣全島都是前線
台灣很小的,跟烏克蘭土地大有戰略縱深
還有大後方可以支援前線是不一樣的
不能說全島都是前線, 即使是短兵相接, 俄烏爭奪一個村鎮也要花上個把個月 當然, 全島都是打擊範圍沒錯, 但概念不會因為這樣改變, 事情很艱難, 還是得去做、去盡力靠近目標
很難猜啊 近代沒台海這種戰局 2300萬人超高人口密
度的島 超高城市化 烏克蘭戰以前也沒有制霸戰場的無
人機 光想就一大串前所未有的變數 技術進步也大 上
一次大戰德國的火箭 是瞄總統府能打到台北101去的
台灣比烏小的多,而且集中西半部都是城市,恐怕都是
前線,停水停電應該都是基本款,夏天這衛生疾病問題
也有得受
烏克蘭人口4100萬 面積60萬平方公里 18%被占領
台灣人口集中到不行 想想之前大停電的狀況
烏克蘭人是自備柴油發電機
他們還產油啊 台灣還不產油 我們人口密度高又大幅
度依賴車輛為主的供應鏈 我甚至怕戰爭打 缺柴油或斷
馬路了 台灣偏鄉有口袋型的飢荒 反正什麼可能性都
能有
台電規劃建設電力設施地下化幾十年
這是貫穿台北盆地的超高壓電路坑道
但現在就缺北台灣三座核電站
台灣的電廠就那幾座而已,難道蓋在地底下嗎
來確保大台北700萬人口供電
SMR可以蓋地下
之前台北馬路一直出現天坑就是台電挖太深導致,畢竟
盆地沖積地質差金門花崗岩盤太多,但台電還是很努力
阿你台灣就沒有甚麼核電SMR啊
但是大動脈搭好了作為戰略供電心臟的核電站卻被做掉
了
解方在那邊,總要為未來打算
核電廠算甚麼戰略供電心臟阿,聯外電網跟發電機一砸
就要開始擔心爐心熔解了.....
SMR不會啊
不至於重蹈福島啦
AIT: 戰略資產 鄉民: 爐心會熔解! 聽誰的?
烏克蘭要毀啦~爐心要熔毀了啦~ 這樣嗎
打你變電站就好了,管你是什麼電廠,通通沒用。
台電也太強了 可惜補助被砍
其他變電站呢?所有都要藏地下?勿拿特例做通則。
台電一直鴨子划水在搞大台北地下化工程
大安變電所地下有變電設施及兩條345kV輸電線路,分
別是通往內湖的「松湖~大安」線,長度4,634公尺,洞
徑達4.6公尺,及連結信義路共同管線通往深坑的「深
美~大安」線
大安地下變電所也完工了
高度城市化才有地下化的需求跟可能,但台灣西部很
長….
所以才說「北部」
核電124廠目標是北台灣供電安全,南臺灣可以靠光電
戰略建設要因地制宜,北中南各自有完整供電能力再好
不過
台電的唯一生路是延役核二三,現在光電風電佔比7%
就要年補助千億了,等到20%佔比目標達成,概估要年
補兩千多億,相當於每年六艘海鯤艦蒸發,這蠢斃了
我是偏樂觀,真要打對岸太多核電廠可以當目標,那個
痛起來的程度差太多
若美國出手,美國不會允許你花資源打核電廠以及三
峽大壩也不會……
建議台灣沿海蓋滿核電廠,威懾老共的飛彈和無人機
飽和攻擊,不要擔心台灣沿海核電廠被攻擊導致輻射
外洩,這些外洩的輻射塵會被東南季風吹到中國大陸
,台灣即使毀滅,也能拉大陸東南沿海一起同歸於盡
想太多 吹不到中南海 都不會有人care的
撇開政治因素 甚麼打大壩打核電廠 真的是想太美好
光最耗電的園區外銷都停擺, 用電量就會砍一大半了
工業區可能不會打到, 但老共封鎖又不會放你外銷船出
海, 那產線當然都能先停
是的
煉油廠、煉鋼廠前期一定盡可能持續運轉
如果被打爆就再說
上海到廣州沿海有好幾個石化煉油基地貨櫃港
初期電力需求不可能直接腰斬,政府一定盡可能維持民
生跟工業機能不斷鏈
美國智庫跟AIT的顧慮其來有自,與其擔心核電廠爐心
熔燬不如先用核電確保戰略供電
要怎拉大陸東南沿海一起同歸於盡?
很多時候不想插嘴 但有些人越講越遠 最近查了 兩岸
軍費是12倍差距 台灣100塊 他們1200多 這個資源差
我們不可能拿僅有的武器去打他們無關犯台的目標 你
攻擊是什麼?就是資源互換 傷害互換 這對資源少的台
灣最不利
我們要拿1塊錢 打出5塊 10塊的價值 你打什麼沿海
有做到嗎
資源有限,專注於阻擋登陸才是最划算合理
補助給台電而不是綠電才對 綠電政客在玩算了吧
穩就都地下化 大安變電站旁邊地下蓋一個核電站就OK
人家只是想逞口舌之快,表示林北嘴巴上也能給你同樣
的打擊力,實際算上傳統彈頭火藥量總和,兩岸差距極
大,投射載體數量也是差很多
但最終回歸理性還是要依憑美方建議,例如加強反登陸
手段、強固基礎設施、啟用核電、延長役期等等
變電所和線路沒換,你用什麼發電都跳電
烏克蘭被俄羅斯火力涵蓋的範圍與台灣被火力涵蓋的
範圍你畫個半徑就知道能不能比較了
對於戰時民生用電我只能說不要期望太多,想用電自己
樓頂裝太陽能板跟儲能設施比較實際
真打起來,
臺灣就是加薩走廊的命。
烏克蘭就告訴你柴油發電機這種自立自強的最有用
問題是戰時哪裡能買柴油?油類幾乎都是進口的,事
先囤積也不好囤太多,不然燒起來很難救。
其他自家儲能設備其實也有同樣的問題。
台灣住宅密集程度太高,軍事設施和港口與都市又緊
臨,在持續重點轟炸後,都市住宅大半摧毀之下,電
力傳輸早就斷網了。上面說的很好,開戰西部就是加
薩走廊的慘況。
需要用電只能依靠獨立發電,如發電機 太陽能等。綠
電只是政客撈錢的工具罷了
現在每天中午太陽能可以供應3成電喔,戰時用電量不
比平常,這種發電量就算七折八扣也能做不少事
87
Re: [新聞] 狂停電引爆民怨 台電怒轟:滑3C產品爽用其實台灣民生用電才佔用電量的三成 其他七成是工業用電 這三成裡還有冰箱冷氣機等吃重電的家電 真正3C產品的用電看有沒有整體用電的一成 然後工業用電中的大怪獸 以前是鋼鐵業 現在是半導體產業24
Re: [新聞] 停電!特斯拉充電站停擺 車主崩潰:沒電我可以理解擁有電動車的車主,會對於自己的車子很自豪,但要吹成所向無敵,好像末日 唯一選擇等於特斯拉一樣,這就讓我有點困惑了 首先,無論是電力或是燃料,在戰爭時期或是末日時期都會是稀缺狀態,而且這兩者互為 因果。一是電力的供應必須來自於燃料發電,沒有燃料進口就沒有電力,只要燃料電廠無 法運作,你家就很難會有正常的電供應9
Re: [討論] 台灣天然氣安全存量增加的必要性那個.... 你是不是太小看人類 在壓力下的承受能力根解決問題的能力 講個最直接的,烏克蘭戰爭打了半年了,沒電沒水沒瓦斯的問題難道不會有嗎? 記者訪問的時候他們有些人還在用蠟燭,但你有看過他跟外國記者哭這些事嗎? 在這種情況下,不也咬著牙打仗嗎?4
Re: [爆卦] 美國前國防高層:遇能源封鎖 台灣竟關核電其實這都是不符合實際的, 現實就是台灣的工商業消耗了絕大多數的電力, 一旦爆發戰爭,除了必須的少量行業外,百萬 民眾被征兵,多數行業都會缺乏員工而停止運作 。3
Re: [新聞] 兩岸若動武台灣天然氣存量夠嗎?王美花:兩岸動武的話 就是直接降載分區用電 到時候飛機飛來飛去 我看也不需要上班了 大部分工業停擺 只配電給有軍武能力的產業1X
Re: [新聞] 若台海遭封鎖 經濟部:天然氣存量可撐摳連啊.. 人家問天然氣當然就回天然氣的存量啊 他的意思應該不是「台海被封鎖,台灣電"只"能用11天」 更精確來說應該是「台海被封鎖,光天然氣的部分就夠台灣用11天」 而且戰時很多非必需產業都會停擺,到時候電力一定更為充足1
Re: [問卦] 台海戰爭台灣能撐多久???其實這次烏克蘭俄羅斯戰爭有一個經驗教訓。 那就是美軍過去每次戰爭先打掉對手的電網, 電信大樓,還有水廠,油庫,橋樑,電視台等民 用設施,這種做法確實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兩岸開戰,解放軍很可能會向美軍學習,1
Re: [轉錄] 中共打來大家能否承受停水停電戰爭如果打到全面停電 那其實應該要宣布投降了 輸了就輸了 也只能認了 所以要討論停電限電應變 其實應該是討論局部限電X
Re: [討論] 漲我的電價vs不漲電價但從我繳的稅補使用者付費,But科技半導體產業跟工業製造業卻享受低廉電價 劉泰英曾提到台灣電價幾乎長期為全世界前幾便宜的國家 像台積電享有低廉的電價,使成本降低200多億元,也代表利潤多了200多億元 但是這200多億元民眾也分不到,反而整天停電停水就是拿民生開刀 現在又要說漲民生用電,是真的很頭痛,不過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