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國智庫:美國對中拒止性威懾戰略論析
正巧最近澳洲核潛艇、英法印太戰略再次浮上檯面,今日借題發揮,分享一篇中國智庫的文章,《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論析》,來討論美國印太政策的運作方式以及困境。
本文被CSIS特別關注,發布了英譯版本,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
一、拒止性威懾的定義
威懾分為懲罰性威懾與拒止性威懾。懲罰性威懾是指威懾方向被威懾方表明,如若被威懾方採取破壞現狀的行動,威懾方既有能力,也有決心對其實施大規模破壞。在核時代,懲罰性威懾的承諾主要借助導彈核武器來實現,常規懲罰能力如數量龐大的遠程打擊武器有時亦可發揮作用。拒止性威懾則是指用常規手段精確摧毀對手進攻力量,從而使潛在的侵略者喪失能夠實現其目標的信心,力求維持現狀。
二、特朗普政府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的實踐
特朗普上台後,中國軍事力量的快速提升使美國在西太地區的前沿存在(第一島鏈、第二島鏈)變得前所未有的脆弱。基於此,諸多安全專家認為,美國軍事戰略應更多從拒止性威懾的角度出發,以對手的軍事能力為主要目標並加強自身防禦。美國學者對拒止性威懾的關注點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美國在西太地區,尤其是第一島鏈內如何加強自己的拒止能力;二是美國如何增強主要盟友的防禦能力。
1. 加強軍事系統彈性能力建設
美軍強調的軍事系統「彈性」,包括海陸空天網等多域能力,圍繞威脅懾止、體系強健、系統重構、能力恢復等途徑展開,可以理解為一種強化版的被動防禦。
首先,美國著力強化西太地區軍事基地的彈性能力。包括全域情報支援、基地擴建、海空力量整備等,意在使對手的進攻計劃面臨複雜化的環境。特朗普政府將重心放在了提升地面部隊生存能力、擴展「第二島鏈」後備保障能力。美國空軍花費2.6億美元擴建升級關島基地,以容納從「第一島鏈」撤至基地內的海軍陸戰隊,並將容納更多的加油機、大型運輸機和轟炸機。除了加強關島的彈性體系建設,美國還計劃開發天寧島、塞班島等島嶼上的舊基地。通過少而精的大型基地與多而疏的小型基地相配合的方式,打造更有彈性的西太地區基地群,從而遂行其分布式作戰部署,強化其作戰體系的抗毀性。新基地群因此也將成為美國實施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和維持太平洋地區霸權的重要支撐點。
軍種建設方面,海軍強調通過前沿部署分布式作戰力量以提高對手打擊難度,建設一支質量並重的有人/無人艦隊,以中小規模和高度機動的編隊力量,部署在戰略咽喉地帶以遂行海上拒止。海軍陸戰隊也提出了新的「遠徵前進基地行動」,旨在籌集資源持續強化西太地區基地與島嶼的「彈性能力」,謀求建立系列基地,靈活發射導彈(包括陸基中導),以形成拒止性威懾。
其次,美國在網絡空間加強前置防禦和彈性能力建設,同時發展強大的網絡溯源與懲罰手段。美國網絡空間的拒止性威懾強調抵御攻擊的重要性,保障和維護政府資產,以及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關鍵基礎設施。美國「網絡空間日光浴委員會」發佈的報告提出,美國將致力於構建多層次復合型的網絡威懾戰略。「分層網絡威懾」戰略的核心層即為拒止獲益層,關鍵是加強網絡韌性和防禦能力。增強網絡防禦與攻擊的一體化合作是美國推進亞太同盟網絡安全合作的重要內容,亞太盟國通過參與美國「網絡風暴」系列軍事演習強化了網絡空間的軍事能力與協同。
最後,在天基拒止能力方面,美國大力增強太空系統的彈性和防禦能力,以提升其太空資產的抗毀傷能力。美國政府和太空軍大力支持的的「星鏈」計劃,就意圖借助最先進的衛星製造技術和最經濟的發射方式實現天基系統的彈性架構,輔助美軍的通信、導航等任務。
2. 在西太地區強化戰區導彈防禦體系
美國認為,中國的巡航導彈是其「反介入/區域拒止」的主要打擊手段。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技術也在飛躍進步,美國當前的導彈預警系統對這些武器的探測難度很大。鑒於此,特朗普政府在《導彈防禦評估》中,首次將巡航導彈防禦和高超音速導彈防禦作為導彈防禦三大目標的一部分。
美國2019國防預算支持美軍到2023年,將「宙斯盾」艦艇數量從38艘增加到60艘,並採購美日合作研發的「標準-3BlockIIA」攔截彈。美國國防部還爭取全面升級「宙斯盾」作戰管理系統至「基線9」,將「宙斯盾」系統的防空能力和彈道導彈防禦能力整合在一起,成為美國海軍一體化防空反導能力的核心系統。裝備「標準-3」導彈的升級型「宙斯盾」艦可執行中段攔截任務,這將增強美國在西太地區的導彈防禦能力。
此外,特朗普政府還高度重視提升對巡航導彈的探測傳感器性能,不斷研發高超音速武器防禦攔截技術。綜合利用多域全平台多傳感器協同探測,運用多層導彈防禦體系攔截,同時尋求更經濟有效的低成本武器投入作戰應用,以此打造針對中國的分層多域導彈防禦體系。
特朗普政府與盟友的關係緊張,但其同亞太盟國在反導領域的合作卻不降反升。出資幫助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宙斯盾」「基線9」進行研發與系統整合,新系統安裝在日本新一代「摩耶」級驅逐艦上,並能發射「標準-3BlockIIA」攔截彈。澳大利亞也決定為其最先進的「霍巴特」級驅逐艦安裝「宙斯盾」系統。據媒體推測,在9艘新型「獵人」級護衛艦於2028年全部下水後,澳大利亞將擁有除美國海軍以外最大規模的「宙斯盾」艦隊。特朗普政府高度重視對台灣地區拒止能力的提升,批准了對台出售預警雷達監測技術支持系統和「標準-2」導彈部件,2020年7月又出售了「愛國者-3」系統的配套設備和技術。
這一系列舉動說明,特朗普政府在中國周邊加強拒止性威懾能力(尤其是防空反導能力)的方式,就是給盟友提供技術或裝備支持來增強它們的拒止能力,進而共同威懾中國。
3. 快速提升陸基中程打擊能力
陸基中導對於增強拒止性威懾具有多種顯著優勢。第一,數量龐大、分散部署的陸基中導將給中國的戰略計算帶來不確定性,消耗中國的各類導彈。第二,陸基中導有助於塑造美國的應戰態勢,增強其拒止性威懾可信度。第三,大量的陸基中導將使中國不得不投資昂貴的防禦和彈性措施,而不是繼續發展非對稱能力,這可以對衝中國的區域拒止優勢。
美國認為,中國龐大的導彈部隊有能力在更遠的距離上對美軍實施快速打擊,從而利用其戰略縱深取得巨大優勢,必需擺脫《中導條約》的限制,美國才可以將常規導彈系統分散部署在整個「第一島鏈」或「第二島鏈」,以此來實現中美在中導領域的平衡。
美國早在正式終止《中導條約》兩周後就試射了射程超過1600千米的陸基「戰斧」導彈。海軍陸戰隊司令David Berger對此表示,如果陸戰隊裝備了此款導彈,將可以幫助海軍奪取制海權並遂行海上拒止任務。
特朗普政府還加快了精確打擊導彈(PrSM)的研發試驗工作,該型導彈基礎射程達499千米。2019年12月,該型導彈首次成功試射,之後又進行了多次改進和試射。儘管精確打擊導彈是一款中程戰術導彈,但升級改進空間很大,其靈活的部署方式也將帶來顯著的戰略影響。
三、拜登政府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的實踐
1. 在一體化威懾框架下發展拒止性威懾能力
所謂「一體化威懾」,就是統合美國及其盟友的主要作戰裝備和關鍵設施,同時利用新技術賦能現有軍事任務,實現美軍在西太地區軍事能力的全頻譜優勢,從而提高整體威懾力。美國部署高度分散但高度聯通的軍事力量的目的,是為了增加威懾力量的彈性和靈活性,而利用新興技術則是為了努力提升威懾力量的戰場感知、投送能力以及打擊效力。拜登政府對華軍事戰略的一個直接目標仍是綜合使用攻防手段阻止和破壞中國快速的軍事行動,並努力尋求將損害限制在美軍基地甚至是盟友及夥伴國領土以外。拜登政府的新版《國防戰略》情況簡報也已經明示,《導彈防禦評估》和《核態勢評估》會共同納入《國防戰略》文本中。這說明拜登政府「一體化威懾」的核心目標是通過融合拒止性威懾和懲罰性威懾,整合現有可用的威懾手段,以使中國在西太地區的軍事準備複雜化。
簡要地說,「以拒止反拒止」已經成為當前美國對華威懾的主要手段。作為「一體化威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的首要目標,是保護美軍基地及其他關鍵基礎設施不受中國「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威脅,保證美軍拒止力量的生存能力,以維持美國在西太地區的常規軍事優勢。其基本內涵,就是投入重金,破壞和弱化中國以美國軍隊和基礎設施為目標的打擊計劃和能力;或是在一場衝突的早期就能夠壓制中國,確保其擁有絕對軍事優勢,從而懾止中國軍隊以較低成本快速打敗美軍的念頭。拜登政府在2023財年為「太平洋威懾倡議」申請了61億美元預算,用於軍事建設、關島防禦、導彈預警和跟蹤架構等拒止能力的開發和升級。從美國國防部發佈的2023財年「太平洋威懾倡議」預算申請表看,除去日常演習培訓項目,「現代化和強化地區存在」與「改善基礎設施以提升美軍反應能力和彈性能力」兩類項目將成為未來5年內「太平洋威懾倡議」的主要關切。這說明拜登政府的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將聚焦持續增強美軍在西太地區的前沿存在,力圖以優勢常規力量提高在該地區的威懾力和反應能力,重點則是海陸拒止和導彈防禦能力。
2. 推進新中導計劃
為了發展可以拒止中國的精確打擊能力,美國近年來一直在斥巨資購買新的精確打擊武器並加快部署。始自特朗普政府的多個中導計劃在拜登上台後得到了延續。美國印太司令部將構建「具有高度生存力、沿第一島鏈的精確打擊網絡」,並計劃在「第一島鏈」建立射程超過500千米的精確打擊網。
除了推動精確打擊導彈快速生產,拜登政府還繼續推進特朗普啓動的新中導計劃,尋求將海軍使用的「戰斧」導彈和「標準-6」導彈升級為陸基版本。
新中導項目的落地,將為美國海軍艦艇的對地和對海打擊能力提供補充,並威脅到中國防禦縱深內的目標。美國退出《中導條約》雖僅有兩年多時間,但受益於前期技術的積累,陸基中導計劃的推進異常迅速,預計最快於2023年生成初始戰鬥力。在尋找到合適的部署地後,沿「第一島鏈」的精確導彈打擊網絡將逐漸成形。
3. 尋求深度防禦能力
作為拒止性威懾方式的一部分,深度防禦是指在一系列防守位置上抵抗進攻方,阻遏進攻方在每個位置上的進攻火力。
在拜登的軍事團隊看來,當前特別重要的防守位置非關島莫屬。關島目前的導彈防禦任務是由「薩德」和「宙斯盾」艦維持,但印太司令部認為這遠遠不夠。拜登上台後不久,印太
司令部前任司令Philip Davidson和現任司令John C. Aquilino就向國會表明瞭將關島作為「第二島鏈」導彈防禦樞紐的重要性,並對陸基「宙斯盾」系統青睞有加。國防部隨後要求導彈防禦局進行先期研究。根據導彈防禦局公佈的信息,其為印太司令部設計的陸基「宙斯盾」系統將專門用來攔截中國的各型導彈,其裝載的「標準-3」主要用來攔截彈道導彈,「標准-6」則用來攔截巡航導彈。拜登政府在2023財年國防預算中為加強關島防禦申請了8.92億美元,主要用以提高導彈防禦能力。
除「宙斯盾」攔截系統,印太司令部表示,待其他新型攔截手段研製成功後,相關導彈防禦裝備也將部署在關島。美軍大力推進「無人機載定向能武器」項目,意圖通過在無人機上裝載高能激光器,在導彈助推段進行攔截,以期最大限度地削弱來襲導彈的殺傷能力。其潛在優勢如單發成本極低、彈藥量近乎無限、可快速交戰等特點,可為美軍提供持續的戰術及戰略優勢。2022年2月,美國國防部負責研究與工程的副部長徐若冰呼籲國防部將定向能列為保持美國技術優勢的優先事項之一,並要求為此建立一個強大可靠的供應鏈。成熟的定向能技術如果被用於導彈攔截,導彈防禦的費效比將大大降低,美國的對華拒止性威懾能力會實現質的飛躍。
4. 夯實盟友及夥伴協作基礎以聯合拒止中國
拜登政府上台之初就表示將致力於修復特朗普時期破損的盟友關係,將盟友力量納入其威懾體系。美軍認為,受國防預算等因素影響,其在核武器系統現代化、先進武器裝備採購和新興顛覆性技術研發等領域面臨不少困難,現有平台能力已無法有效滿足戰略威懾和日常軍事行動的需求,因此需要借助盟友力量強化威懾能力。
完善精確打擊網絡是拜登政府構建「第一島鏈」拒止性威懾能力的主要舉措。雖然盟友對美國部署中導表態比較謹慎,但它們研發中導的熱情卻絲毫未減。2021年5月,拜登政府決定終止《美韓導彈指南》,韓國將可以在允許的條件下發展各型導彈。澳大利亞則與美國在2021年9月簽署備忘錄,擬參與精確打擊導彈的開發進程。2022年1月,美日在「2+2」會談後發表聲明稱,雙方「承諾增加美國和日本設施的聯合/共同使用,包括儲備軍火和共用跑道,並將致力於加強日本自衛隊在包括其西南諸島在內地區的態勢」。一旦美日完成相關工作,即可在台灣地區附近迅速部署和補充武器彈藥。與特朗普一樣,拜登在上台後也繼續提升台灣地區的拒止能力:2022年2月,批准對台出售價值1億美元、為期5年的「愛國者」系統工程勤務支持;4月,宣佈批准售台總價9500萬美元的「愛國者項目人員技術協助案」。隨著拜登政府加快構建對華拒止性威懾力量體系,未來可能持續向台灣地區提供部分關鍵拒止能力。
態勢感知能力是美國拒止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盟友和夥伴國的區位優勢,加深與盟友的情報共享與合作成為美國拒止性威懾戰略的關鍵一環。美國已經與日韓澳印四國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雙邊情報共享與合作機制,但拜登政府不滿足於此,謀求更多的多邊情報合作關係,以塑造針對中國的協作威懾態勢並提升美國的拒止能力。美日澳充分利用三邊情報共享機制,試圖實現「無縫合作」,而拜登政府意欲通過四方安全對話進一步打造美日印澳四國的多邊情報合作機制。2022年5月,美日印澳在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峰會後宣佈推出「印太海域態勢感知夥伴關係」(IPMDA),將提升太平洋、東南亞和印度洋各國的海域態勢感知能力,以維護自由而開放的印太。此舉實則是在為構建針對中國的美日印澳四邊情報共享機制探路,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美國也可能拉韓國進入該多邊機制。屆時,中國的海上軍事安全將面臨更加複雜的挑戰。
四、美國拒止性威懾力量建設面臨的制約因素
特朗普和拜登兩屆政府的拒止性威懾力量建設雖然實現了一部分預期效用,但整個過程進行得並不順利。在西太地區,主要受盟友和夥伴國的安全利益制約;在美國國內,圍繞如何更好地統籌拒止力量建設,包括國會在內的各方存在激烈爭論和矛盾。
1. 盟友對美國部分拒止能力部署的必要性存疑
美國的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高度重視與西太地區盟友和夥伴間的協同配合。但目前來看,條約盟友對美國的拉攏仍較為慎重,沒有讓美國隨心所欲地部署新裝備,而是有選擇地接受部分軍事裝備的進駐,拒絕可能急劇惡化地區局勢的裝備進入本國領土。
以陸基中導為例,雖然美國自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表達在西太地區部署陸基中導的願望,但根據蘭德公司的判斷,只要美國五大條約盟友當前的國內政治狀況和本地區安全沒有發生劇烈變化,盟友接納陸基中導的可能性就非常低。盟友的主要考量在於擔心接納陸基中導系統在本國部署會被中國視為極具挑釁性的行動,進而加劇與中國的軍事政治對抗。美國的盟友也擔心陷入中美兩國之間但不直接涉及自身的衝突中。
雖然美國在盟友基地內直接部署陸基中導難度較大,但仍存在通過技術合作推動盟友自產中導和其他精確制導武器的可能性。但對美國來說,轉讓技術只是其拉攏盟友或阻止盟友自己研發技術的一種策略,美國很難把核心尖端技術轉讓給盟友。因此,在技術合作背後,美國與其盟友之間也會產生新的矛盾。
此外,亞太國家對中國的戰略認知與美國存在差異,在對華政策方面與美國存在偏差,這會影響這些國家對美國的戰略追隨。即使未來盟友和夥伴國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同意與其深化防務合作,這些國家也可能僅在表面上維持與美國的有限防務夥伴關係,向民眾傳遞象徵性的制衡信號,但不會完全按照美國的意願採取實際行動來對抗中國,更不願意投入過多資金來加速軍事現代化發展。
2. 軍種間的矛盾愈發複雜難解
美軍認為,位置固定的軍事基地是對手首輪打擊的主要目標,因此其威懾力量必須依賴位置更遠的基地,抑或是各類平台發射的射程更遠、突防能力更強的導彈。但空海軍基地的數量很少,且很容易被鎖定。陸基中導雖然可以部分填補拒止能力的空白,但其數量有限且僅能有效打擊特定類型的目標如艦船。潛艇生存性雖然更高,但其搭載的彈藥有限,在戰場環境中也不可能輕易重新裝載。唯有水面艦艇載彈量大且靈活性強,可以遂行反導反艦甚至是對地打擊等多種任務,是支撐美國在西太地區軍事存在的主幹力量。但美國海軍目前受主力艦艇數量不足、艦隊架構改革緩慢、保障能力減弱等問題困擾。在戰區層面,缺乏訓練、後勤壓力等問題持續給印太司令部帶來困擾,限制了印太司令部的反應能力。因此,儘管美國的印太安全承諾和新軍事概念都在不斷更新,但拒止能力提升需要一個較長期的過程,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制衡能力當前仍顯乏力。
美國海軍是對華威懾力量的核心成員,為了補齊短板,美國海軍在2020年推出了新版「30年造艦計劃」。但該計劃一旦付諸實施,美軍未來將不得不削減陸軍等其他軍種的預算,以支應造艦的龐大費用,如此勢必挑起軍種間矛盾,持續多年的軍費爭奪戰將更趨白熱化。
在國防開支相對有限的情況下,爭奪拒止能力建設主動權已經成為美軍各軍種爭取經費的重要抓手。它使空海軍處於比陸軍和陸戰隊更有利的態勢,但為確保自身預算和軍種地位,陸軍和海軍陸戰隊也會不斷借重新技術或新戰法爭取預算,而由此引發的軍種間在關鍵軍事能力上的矛盾和爭端也將不斷上演。
3. 美國政界對拒止能力建設現狀並不滿意
美國國會經常公開表示對拒止能力建設現狀並不滿意,政界與軍方在預算申請、關鍵軍事能力選擇等問題上存在顯著的矛盾。
作為拒止力量的重要環節,發展導彈防禦系統愈益成為一項花費高昂且挑戰巨大的任務。儘管預算上屢創新高,印太司令部仍希望國防部在西太地區的防空反導系統研發部署上追加投入,但導彈防禦局的諸多預算請求都被國會以需要重新評估為由駁回。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計劃為關島的陸基「宙斯盾」系統撥款7680萬美元。然而,國會最終決定去掉這筆資金,並要求對關島的防衛價值進行研究。此外,國防部成本與計劃評估辦公室(CAPE)和淨評估辦公室也反對印太司令部「保衛關島」的計劃,它們認為中國的遠程導彈不足以威脅關島,並強調國防部應根據軍事實際來部署部隊。
面對逐年上漲的軍費需求和不甚樂觀的拒止能力建設情況,許多美國國會議員表達了自己的不滿。眾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主席Adam Smith曾直言,2018《國防戰略》過於雄心勃勃,至拜登上台都沒有實現。Mike Gallagher則認為,國防部欠缺沒有必要的概念框架來確保國防開支產生所需要的拒止能力,並解決軍種間的預算矛盾。目前來看,軍方在拒止能力建設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仍較難在短期內得到解決,這些問題的不斷惡化也將加重美國政界對軍力建設進展緩慢的擔憂和不滿,激化他們與軍方領導人在預算申請、軍種發展規劃等問題上的矛盾。
五、美國拒止性威懾戰略對中國安全的影響
1. 威脅中美脆弱的戰略穩定性
美國近年來的拒止性威懾手段,如中導、反導系統、戰略反潛、太空攔截等領域的發展,已經影響到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削弱了中國的核威懾能力。
為了保證自身的二次打擊能力,中國很大一部分核常兼備的陸基導彈採用公路機動發射。但是,在發射過程中,發射車必須固定在陣地上,而這段時間內的發射車最為脆弱。由於此易受攻擊的窗口時間很短,攻擊武器要麼必須離目標非常近,要麼速度必須非常快。考慮到美國目前發展的各型中導飛行速度大多在3馬赫以上,美國如果前置部署陸基中導,其對中國二次打擊能力將構成巨大的威脅。隨著近年來美國新興軍事技術的快速發展,其情蒐、偵察、監視、精確打擊能力迅速提升,提高了美國對中國實施損害限制的能效。美國一直在發展可以對導彈進行全時段跟蹤的技術,旨在促進作戰形式從純粹的戰鬥機制向早期的拒止行動轉變。隨著彈性太空體系的成形及人工智能技術在多元情報融合分析上的廣泛應用,美國有可能實現對導彈及其載具目標的實時跟蹤。如果配以日益成熟的助推段和中段攔截技術,未來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很可能被嚴重削弱,戰略穩定的天平也會倒向美國一側。
2. 美國前沿部署拒止能力會衝擊中國塑造地區安全環境的努力
(從這裡以下,充斥著中國要搶劫,還想站在道德制高點搶的觀點,酌情閱讀即可)
對美國來說,借重一線盟友可以很好地保持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的長期有效性。為此,美國甚至故意製造地區國家間的安全困境。以「薩德」事件為例,如國內學者所說,「薩德」入韓最現實的問題在於迫使中國將韓國等美國亞太盟國設為優先打擊目標,損害中國與韓國的戰略互信和合作。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部分轉化成維繫美韓聯盟的驅動力,在短時間內驅動中韓兩國安全困境螺旋上升。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的報告曾指出,美國使用導彈防禦體系加強聯盟關係,保護盟友和夥伴,也迫使美國盟友轉而必須對付中國。美國在西太地區部署拒止能力的過程中對華態度強硬,不僅直接惡化了中美關係,而且通過影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間接地強化了中美之間的對抗格局,增加了中美兩國間的危機管控難度。
3. 美國極力追求對華脅迫的片面邏輯會從根本上危害中美戰略互信
對美國來說,其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要想取得真正效果,一大難題即在於如何在加強自身拒止力量建設和對盟友安全承諾的同時,避免過度刺激中國。但目前來看,美國不斷強調拒止能力和力量建設,過分突出對盟友的安全保護或綁定盟友進行對華拒止合作,消極對待中國的地區安全關切,甚至極力施加對華脅迫,其威懾戰略的「威懾」效果也就必然漸趨淡化。
以美日同盟為例,在美國的支持下,日本加快了追求全面拒止性威懾能力的步伐,增加了日本以「行使集體自衛權」為名干涉地區安全事務特別是台海事務的可能性。美國此舉表面上是為了兌現對日本的安全承諾,實則是放縱其插足地區安全事務,以配合美國進行「威逼」,但這加劇了西太地區對抗升級的風險。
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的目的就是動用除了直接出兵以外的所有軍事威懾手段,懾止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穩固自己在西太地區的軍事主導權。但是,中國越是面臨美國及其與盟國帶來的軍事脅迫,越有可能加大力度推進軍事能力建設,致力於打破這種軍事脅迫,從而使美國極力推進的拒止性威懾難以達成理想效果。這就是美國在印太地區前置推進拒止性威懾內含的最大悖論,也必然導致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的最終失效。
六、结语
美國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帶有明顯的進攻性色彩,沿「第一島鏈」強化前沿防禦並部署精確打擊網絡,在「第二島鏈」配置綜合反導系統並優化後備力量,從而在西太地區維持分布式兵力態勢以全面掌控地區形勢,根本目標是阻止中國發動任何在美國看來會威脅其地區優勢地位的軍事行動,並通過改良和重塑拒止性威懾的主幹力量來維持美國從技術到裝備再到作戰體系的全面優勢。
當前,中國需要主動培塑有利於軍力發展的良好環境,發展新技術裝備,應對美國對華拒止性威懾戰略實踐造成的軍事脅迫,降低各類現實或潛在戰略風險。中國要準確把握國家安全和軍事鬥爭形勢變化,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在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進程中,有力破解美國的拒止性威懾戰略;多措並舉遏阻美國在中國周邊提升關鍵拒止能力尤其是反導防禦網;中美兩軍應盡可能利用現有平台有效傳遞信息,防止誤判。
--
推分享
這個結語好空泛 感覺是擠出來的
嗯,為了對抗中國,美國元老院必須把扯後腿的陸軍預
算大砍,但美國陸軍還在掙扎
總覺得整篇廢話 給台灣核彈+核潛艇,比搞這些事
省事的多
但美國同時也要考慮,給台灣核彈,會不會重蹈古巴導彈危機的覆轍,甚至刺激中國(在 台灣籌獲核武能力前)提早發動台海戰爭。
今天為什麼美國會忌憚中俄, 就是因為他們有核武
如果說這世界上沒核武,只靠一般性武器決戰,
美國一點都不需要在那扭捏作態,莫斯科也早就被
聯軍碾過去三次了
不是廢話呀,最瞭解你自己的就是敵人
疑美論最大的大絕是,兩個核武國家不可能發生熱戰,
所以台灣會成為代理人戰爭
照這邏輯, 讓台灣擁核就完事了
臺灣有核彈根本沒用,反而刺激中國引起戰爭
除非十萬噸TNT當量的核彈來個上百枚,中國才會不敢
打
我也覺得台灣有核武中共還是敢打 他們共產黨根本沒
在管韭菜性命
核彈叫作毀滅保證,台灣得有幾顆,什麼載台,才能
毀滅中國?
核彈不需要毀滅中國阿,只要毀滅了他們聚集的部隊
或是首都,這樣他們就算拿下台灣也變得沒有意義了
純粹是成本利益考量
看成性感…
為了拿下台灣丟了二十年的老本,接下來如何繼續追求
稱霸XD
不保證毀滅中國保證毀滅台灣呢...蒸蚌
但台灣唯一能拿到核彈的機會大概只有俄羅斯真的對烏
克蘭使用核彈這個情況而已
笑死,你先想想完全核平台灣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台灣不能擁有核彈的唯一原因就是會被歐美制裁
呃,沒好處,但核彈前提就是互相毀滅的東西,沒有
用了不被報復的情況
標題看成美國拒止 性威攝...
呃,笑死,台灣就算有了幹嘛先用
有什麼壞處?破掉島鏈算不算好處?反正也沒登島過
為何俄羅斯不敢用核彈,因為美國高機率報復
核平後也不用考慮登島,以後來去自如
笑死,那現在中國不就可以丟了,丟完島鏈也破了阿
共軍集結拿核彈打是你說的
是你問有什麼好處阿,所以我假設一下。當然現在丟
要考慮後果的
所以在美國不反對的情況有比沒有好不是嗎?XD你自己
都說了可以相互報復,有報復能力的國家攻打成本非常
高欸
共軍沒丟核彈你不敢丟,共軍又不丟台灣,那你拿核
彈幹麻
如果台灣有核彈,一就是兩岸不打,二就是互相核平
對方,核平後美國直接收割中國
笑死了,那如果台灣有了核彈中國丟就不用考慮後果了
嗎?
這種邏輯Xd
你不要再笑了,大家看著你尷尬
如果台灣不禁槍,你家難道不想準備一把,笑死
因為中國要進攻台灣前就要考慮會不會被台灣玉石俱焚
阿,這邏輯很難嗎
台灣不太可能會有核平掉中國的量,老美怎可能給你
只有一兩顆核彈對雙方的影響之前也不是沒討論過
呃,你說的都對,那中國還沒有能核平美國的數量前幹
嘛砸鍋賣鐵研發核彈XD他傻了嗎
拒止性感 sex denial
對了,我的前提一直都是美國開綠燈,如果不開當然
不該擁有,代價太大
50年前不准有,現在應該也還是...希望拜登打我臉
你講的是核保護傘
韓戰美國沒核武?核武根本不能阻止兩岸戰爭
簡單說,警察駐點>你家有槍
哪裡來的代理人戰爭 台海中國是一定要下場的
俄國現在不用是因為 不用還有得談 高層還有機會
吃香喝辣 用了就是一定要幹到底
他們賭民主國家拿了核彈也不會用
除非台灣能突然擁有幾百枚核武和投送能力
不然擁有核武對台灣是B>Z
結論:中或最贏
賣台的會連美國賣的核潛一起賣
推
台灣:選我正解。
台灣沒拿核彈就算客氣了,但除此之外,多半很少地
方需要的防空反艦中導比我們多,要一堆極其抗炸的
洞庫來屯彈台灣也沒問題,然後也沒有站邊的問題(
早被歷史文件國一堆中導指到習慣了,這個邊還需要
選嗎?彈趕快拿來就對了啦,反正屯老爸家裡也沒用
啊!),屯咱家這不沉的航空母艦可以就近發揮,北
邊南邊也都不會擔心,哪裡用得到也隨時可以來調貨
咩。
對獨裁狗 拒止性威懾是完全無效的 只有讓獨裁狗明
確知道"你敢動手你就會死" 獨裁狗才會乖
54
[分享] 覆巢: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反駁 (上)文長覆巢:嚇阻中國侵略台灣的回應 (上)文長 Broken Nest: Deterring China from Invading Taiwan 前期重點: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去年底發表論文,建議台灣避免中國侵略,造成美中在台海爆發大戰, 台灣應強烈向中國表示,若遭解放軍侵略將立刻摧毀台積電所有設施,讓中國忌憚攻打台7
[討論] 台海開戰 有民進黨黨籍 會優先上戰場嗎解放軍繼續對台軍演 演練對地與遠距空中打擊 大陸軍事張軍社表示,此次解放軍演訓出現了多個首次:一是首次在台島以東設置靶場, 充分反映出解放軍遠距離懾止(區域拒止)能力。 二是首次組織火力穿島實彈射擊。解放軍常導火力穿越台軍「愛國者」導彈密集部署的區
15
Re: [討論] 德國媒體:烏克蘭炸毀北溪天然氣管線10
[情報] 烏軍官方殲敵統計&情報數則 (24/11/25)9
Re: [分享] 馬斯克看到中國無人機酸自己還在造F3513
Re: [討論] 德國媒體:烏克蘭炸毀北溪天然氣管線6
Re: [情報] 海地最近狀況1
Re: [分享] 馬斯克看到中國無人機酸自己還在造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