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AMD Ryzen AI MAX+ PRO 395 APU規格曝光
板上有關此AMD AI MAX+ 395
CPU的資訊 最後還停留在去年12月份
當時資訊說 只摸到筆電版3050這描述是[錯]的
此處理器的GPU (8060S) 性能略高於 4060(筆電版)
自然也遙遙領先 3050(筆電版) 了
其實作為入門版 電競小電腦 應該是非常適合的(功耗120W+)
拿來做掌機...耗電有點高
如果功耗限制在30W 目前跟主流掌機筆 性能沒有太大優勢
※ 引述《hn9480412 (ilinker)》之銘言:
: AMD Ryzen AI MAX+ PRO 395 APU規格曝光,GPU性能優於行動版GeForce RTX 3050
: by Chevelle.fu
: 2024.12.11 03:06PM
: 先前傳聞AMD將推出一款代號Strix Halo高性能的APU產品,使其不需仰賴獨立GPU也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遊戲娛樂與AI運算性能;近期Geekbench出現隸屬Strix Halo的AMD Ryzen AI MAX+ PRO 395 APU數據,透露具備16核CPU與基於RDNA 3.5架構的Radeon 8060s整合GPU。
: 目前曝光的AMD Ryzen AI MAX+ PRO 395是於代號AMD MAPLE的測試主機板執行,並提供Vulkan的測試數據;Geekbench的數據顯示AMD Ryzen AI MAX+ PRO 395具備16核、32執行緒,時脈為3.0GHz,並配有16MB的L2快取、64MB的L3快取。先前謠傳Strix Halo的Boost時脈達4.4GHz,並具備55W至130W的TDP。
: 此外據稱AMD Ryzen AI MAX+ PRO 395的Radeon 8060s配有高達40個Cu的RDNA 3.5,目前於Vulkan的測試結果為6,7004分,比起現在常用於筆電入門獨立顯示的NVIDIA RTX 3050的性能更強一些,不過還未達RTX 3060與RTX 4050的性能;然而受惠於APU形式,若搭配較大的系統記憶體,應該可分配到比起筆電版RTX 3050僅4GB更多的記憶體。
: 傳聞中AMD Strix Halo將在2024年第二季推出,可支援LPDDR5-8000記憶體,其XDNA 2 AI引擎具備60TOPS的AI算力,平台具備16個PCIe Gen 4通道。
: https://www.cool3c.com/article/230588
: 筆電版的3050差不多是PC哪種等級的GPU?
: 不過就算OEM出了台灣大概也買不到吧
--
缺點就是超貴,優點就是很強
但是 台灣 mini PC 連8845h都買不到
華碩的Z13筆電有出這顆
mini PC 從中國買還比較快
而且上這顆搞不好比獨顯還貴
一定比較貴阿 高階封裝量又小
除非有很極致的體積需求 不然一定是獨
顯划算 只是很極致的情況散熱又頂不住
其實有點硬創造用途
肯定比獨顯貴
從這顆大概能看到PS6大概有多強
散熱要夠的狀況放獨顯應該也夠了
最大優勢就是超大顯存 但頻寬又不夠 純
大也是很微妙
你還要放CPU 目前是80W打110W的CPU+GPU
跟主機哪來的可比性
主機又不是chiplet
比較是實驗性產物 等之後看看在多弄x3d
之類的看怎麼解決顯存頻寬會比較有搞頭
而且集中發熱區域的熱能控管更簡單
Framework有出Desktop,128G的版本只配基
顯存頻寬真的有夠小XD
也不能打M4
強,缺點就是太貴
多一個GPU在筆電平板就是要另外拉導熱
主機下代高機率走這模式了啦 彈性又好又
便宜
本的,沒加OS跟SSD跟風扇情況下要68355元
現在我會覺得是產能還沒開出來
而且這種的記憶體都是焊死的,沒得換。
這顆產能不會多大吧
唯一的隱憂只有高階封裝產能不夠而已 大
家都在擴廠等到下一代應該是不會不夠了
台積電在台灣又再加碼擴廠了
這顆量不會大阿 就半實驗性的東西 說真
的競爭力沒很好
但真的蠻有趣的
基本上這種的起跳都32G了 可見未來夠用
除非要堆規模起來,不然這台定位真的雞肋
高雄還要蓋五座晶圓廠,總共四兆台幣
2nm
這個弄個不好就毀滅老黃低階NB的dGPU
有這顆根本不考慮4060以下的任何產品
跟它打對台的就NV的DIGITS或mac mini,優
規模也很難在大了 會卡記憶體頻寬 再加
效應也不大
點在要加量很彈性,只要搞得定網路問題XDD
下一代的八卦是加到384的頻寬啊
有看到說下一代好像會變384bit
主機上也直接用GDDR了不太有這邊的頻寬
問題
而且L2/L3 size一定程度補償頻寬限制
其實比較有搞頭應該還是x3d搞 infinity
cache 但是這樣搞成本又很報表
莫名眼熟 翻了YT紀錄發現早就有測試片
蘇媽的profolio還有不少牌能打
最後問題還是 到底什麼平台一定要搞all
in one
報價突破$20000/顆 很難普及
簡單說就是 大多數筆電也就4060(掛電競
目前真的有剛需的應該還是只有主機 但主
機又價格敏感 所以也是尷尬 但主機的
量應該有辦法壓價
記的價格太貴,反而不如買獨顯的4060筆電
測試出很久了阿
敢下單放量的話做起來比搞獨顯簡單多了
就等下代
對岸4060筆電可以殺到二萬出頭一些
彈性那麼差怎麼可能比搞獨顯好
前幾周有篇留言就有討論到,反正這顆
就是能撥給顯存的夠多,AI能用,等對
岸便宜魔板出再說
要買就買中國的便宜版
獨顯麻煩就多拉幾個熱管而已 但是弄完
要換各價位晶片排列組合那麼簡單
好奇120W版本的CPU可以摸到桌上型哪顆
win市場做起來還是靠涵蓋滿滿的各價位產
品 這個的路線很難 彈性沒那麼好
這顆對玩家來說不好用,記憶體都焊死的。
最適合的情況應該就家機了 有量規格又
固定
純論AI來說也有算力不太夠用的問題,除非
說是研究用網路去做分散式AI的情況,不然
這麼大的記憶體都卡在速度了。
這顆給4通道了還不夠嗎?他的效能還需要更
高頻寬?
rog flow 七萬塊一台
看用途啦 純當遊戲應該夠了 但是等於大
vram這個特性沒啥用 目前需要大vram基
本上就是ai 但ai又很吃頻寬
就是有趣 但不太實際 還需要在進化
ROG Z13這次有出128G RAM版本
AI就是要大頻寬阿
光只有大RAM沒用
CPU名稱就取AI
這拿來跑ai就適合"能跑"比"跑得快"還重要的
客群 我用hx370切24G也能跑DS70B 就是慢到爆
這顆放Z13或強一點的輕薄筆電應該差不多
只是要能跑就是玩玩啦 只是要玩玩就媒體
博眼球居多吧 弄完沒剛需就是沒啥量 沒
量就是貴 死循環
就玩具
掌機太大顆 獨顯電競筆電太沒意義又超貴
看中國廠商能不能弄出些神奇的產品
老黃前幾天搞得模型
NVIDIA Llama Nemotron Super
49B,號稱比DeepSeek R1 (70B)強
用了一大堆最佳化
所以RAM大也不是這麼絕對
不過其實成本來說 牙膏全部都2.5d也沒賣
特別貴
牙膏設計連io都有拆開 其實理論上他把g
pu tile換成b580大小的就有差不多的東西
了
買了Z13 是真的很強 魔物可以120幀以上
但AI就真的是 能跑的程度而已(128G)
少了cuda還是有缺陷
花2倍價錢買兩年前的4060效能 我OK你先
匯流排頻寬太少,受到DRAM限制,除非
做四通道,但成本又狂飆了
如果學i皇的LNL,又會讓下游不開心,
下游寧願要ARL,也不要規格固定的LNL
而且老黃現在又出了dgx spark
dgx spark 256-bit不是也差不多
嗆人家兩年前性能 請問50系列的筆電在哪
就更別說一個萌夯就搞到8G VRAM的全裸奔
這說法無敵了
遊戲廠商怠惰化不認真搞最佳化
那中低階VRAM沒給夠的就根本玩不了啊
我是說as那推文啦 每個新產品都那樣說就好了
雖然這個我持保留態度啦 下一代的八卦是
APU要挑戰5070以上 但這個不太能想像
5070 WOW
傳統性能說不定能一拚
NV GPU加太多跟傳統性能無關的電路
我剛剛回去google 不是5070 是 5070Ti
想起來為什麼我不太相信了w
超貴 基本上就是9950X+6700XT 打包一起
賣你 價格也一起打包 而且是加價打包不
是打折
怎樣 花七萬塊買兩年前三萬級筆電的GPU
還要說好棒棒是不是
沒說你要喊好棒棒 不要自行解讀
那就好 起碼你知道這種成本爆炸的玩意只
是宣示意義居多
網路是有流傳這顆U下定成本約1000鎂
5000人民幣左右
恩 相比HX370的300美 用700美做一顆4060
可不是好主意
這顆有機會上迷你主機嗎
這顆一定會上迷你主機
會下訂的就是有其他需求>CP值
Framework主板上的散熱片就比迷你主機
大了,頂多弄到Deskmini大小吧
這顆比較像技術展示&練功用,給遊戲主機
或吸引蘋果這種客戶用的
蘋果開開心心用自家晶片不可能回到x86吧
蘋果不會回來用這個
這顆賣點就 統一定址記憶體+夠強的GPU
9950x+4060+64G+PSU+CASE+WIFI7+散熱
自己抓應該也是50k以上
更正. 45K應該抓的到
樓上問題是會買4060的不會買9950X
這顆問題就CPU太階臭打遊戲不會用到
但其他應用場景AMD又不太實用
我會覺得現在這顆還太實驗性但方向是對的
如果今天裝的是8C16T的X3D去餵+統一定址
現在是16C32T 太多了
這個配置拿來跑cad很不錯,打game嫌
頭重腳輕正常,因為本來就不是目標。
有個385是8C16T 但內顯也跟著砍就很微妙
技術宣示意味濃厚
這顆未來應該還是AMD出通用模擬CUDA
工具的時候 會可以拿來用的解決方案
算力下降 但讓最低階的研究者可以用
這個是IOD/CCD用新互聯的試驗品
這代速度還沒拉高但較省電降溫但就
是貴
懷念LNL 但註定不會再有
太貴沒搞頭
76
[情報] 蘇媽AI MAX的內顯直接打上RX 7600/3060昨晚我們才討論了蘇媽的命名到底多爛 然後9000系列表現也不盡理想 結果在下代的MAXXXXXXXXXXXXXX超大der APU內顯倒是可以給我們一些驚喜 目前有兩個APU的內顯跑分曝光 一個是AI MAX 390 另一個則是AI MAX+ 39563
[情報] AMD下代APU 8060S內顯已經看到4060Ti尾燈HOLY SHIT 前幾天我們已經知道Passmark的跑分 下一代超巨APU的內顯已經上打7600/3060 但問題是Compute Unit更高的Radeon 8060S(AI MAX 395的內顯)反而跑分更低47
[情報] 7nm 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被讚AMD 107nm 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被讚AMD 10年來最佳 媒體近乎零負評 gary gary · 2020-04-01 這麼多年來,從未見過AMD某款產品幾乎被所有人稱讚,且幾乎找不到什麼可吐槽的點, 甚至說整個處理器行業未曾出現過如此情況,而AMD的7nm Ryzen 4000系列行動處理器做 到了。42
Re: [情報] 極客灣 Lunar Lake 測試儘管這裡是主要討論桌機的地方,但因為自身的種種原因, 最近比較關注筆記型電腦,也為了未來一兩年選購,在晶片架構作點功課。 ================================================= 老實說,Lunar Lake的產品定位就是輕筆電、掌機, 甚至是可能的Windows平板電腦(例如分離式平板電腦)設計的。36
[開箱] AMD RYZEN 7 8700G超迷你主機的究極解決方案? 外盒 正面17
[情報] 極客灣 CES的AMD新品現場體驗AMD在CES上最大的亮點應該就是那顆AI MAX 395的APU。以往x86的APU都是搭配一顆堪用 或是等同主流級別的GPU。雖然幾年前也有i7-8809G這種Intel CPU搭配Vega M GH GPU的 異類,但以目前來看x86的APU都不會像水果那樣做出CPU和GPU都相當強大的SOC AMD這次推出的AI MAX 395相比前一代的AI 9 HX370除了CPU核心數提升外,L3快取和GPU14
Re: [情報] 蘇媽AI MAX的內顯直接打上RX 7600/3060總之,2024Q3~2025年Q1,AMD的筆電策略就是分成兩種: (1)AMD CPU+亮機型GPU(可搭配NV的顯卡) (2)AMD APU統合設計(CPU+較強的GPU) 而(1)類的目前產品與近期將可能推出產品如下 <1>Ryzen AI 9 HX 375/370(4P+8E、16CU)11
[情報] AMD發表Ryzen Pro 8000系列桌上型與行動完整標題 AMD發表Ryzen Pro 8000系列桌上型與行動處理器,強化商務電腦AI應用 來源 T客邦/電腦王11
[情報] RTX 3050 Ti、RTX 3050移動版規格曝光NVIDIA 目前尚未發布 RTX 3050 系列,這應該是 RTX 30 系列中最為入門的產品 推出時間並不確定,不過現在已經有移動版本規格曝光。 NVIDIA 可能於第二季末推出 RTX 3050 Ti、RTX 3050 桌面版以及移動版本 但目前是並沒有確切的日期,最近在聯想的筆電規格中已經出現有搭配 RTX 3050 Ti 以及 RTX 3050 的 GPU 配置,很明確的是搭配記憶體為 4GB GDDR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