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今年通膨又要破二了?主計長:調漲電
CPI這指數很準
根本沒必要騙你
從民國48年就開始編的值
就統計各項物品多少錢
平均漲多少
比個八方雲集(2754.TW)
https://time.udn.com/udntime/story/122833/8088621
2001.9 4元
2024.7 7元
漲幅75%
去查CPI
https://www.macromicro.me/series/26935/tw-cpi-food
2001.9 65.12
2024.7 113.13
漲幅73.7%
數據攤開就是這樣
比正忠排骨飯一樣的準
109.05 90元
https://imgur.com/fJwVbhm
114.02 110
https://imgur.com/wXvTio8
漲幅22%
去查CPI
2020.05 97
2025.02 116.62
漲幅20%
政府派人去統計各行各業的數值
加加減減平均算出來的值
行之有年的數據 數據冷冰冰
跟複利一樣八大奇蹟 短期看起來還好
長期就是指數成長
每年都一點點 累積20幾年下來是75%漲幅
※ 引述《ChanHoPark (公園先生)》之銘言:
: 原文標題:今年通膨又要破二了?主計長:調漲電價 物價會破二
: ※請勿刪減原文標題
: 原文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628286
: ※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
: 發布時間:2025-03-24 13:30
: ※請以原文網頁/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
: 記者署名:陳素玲
: ※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
: 原文內容:
: 電價審議小組周五將召開,外界預估平均電價漲幅約6%。立委今天詢問,美國關稅及電
: 價調漲,是否將推升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行政院主計長陳淑姿表示,如果漲電
: 價,會上升今年CPI年增率,立委追問台電補助砍掉2千億元是否會影響物價?陳淑姿明確
: 表示,如果考量電價等其他變數,「會破二」。不過對今年薪資成長能否超過通膨,陳淑
: 姿則表示「有信心」。
: 至於今年經濟成長率能否保三?陳淑姿回答「盡量」,因為今年1、2月出口表現不錯,經
: 濟穩定成長中。
: 立院財政委員會今天邀請主計總處、審計部業務報告。目前傳出周五電價審議會可能調高
: 電價,平均電價漲幅約6%。不過府院關注對通膨影響,審議會中對於電價漲幅仍有討論
: 空間,府院尚未排除各種選項。
: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質詢指出,台灣通膨已經連續三年超過2%,人民對通膨感受明顯,目前
: 還有國際關稅、匯率未知數,主計總處2月估今年全年CPI年增率1.94%,當時是否計入今
: 年關稅及電價漲幅?
: 陳淑姿表示,當時預測值沒有考慮。立委追問如果今年漲電價,是否會上修?是不是會超
: 過2%?陳淑姿回答會上修,如果考量電價等其他變數,會破二。
: 立委林思銘等人質疑,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到3.14%,並指是預算被刪削弱經濟
: 成長動能,但政府預算規模比去年多,為何預算規模總數增加,反而影響經濟?
: 陳淑姿表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經濟成長率從4.29%上修到4.59%,基期墊高後,下
: 修今年經濟成長;其二,預算增加的部分是補助健保等支出,但被刪減的預算是業務費,
: 有些機關甚至業務費變0,執行有困難,也會影響公共建設及政府資本支出,影響幅度約
: 0.15個百分點,若加計被凍結的6百多億元若未解凍,最多影響約0.2-0.3個百分點。
: 立委詢問,如果美國總統川普因素再加入,今年經濟經濟成長率是否就無法保三?陳淑姿
: 表示,目前估計值尚未納入美國關稅戰等變數,由於今年1、2月出口不錯,今年經濟穩定
: 成長,希望盡量保三。
: 去年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經常性薪資是四年來首次由負轉正,立委李彥秀詢問,今年通膨情
: 勢加溫,經濟成長率仍有諸多未知數,今年勞工經常性薪資還可能戰勝通膨嗎?陳淑姿表
: 示有信心。
: 心得/評論:
: 行政院長卓榮泰有指示調漲物價後物價年增率不要超過2%,主計長說會破2%,到底該相信
: 誰呢?另外央行總裁下一季會不會有動作呢?
: ※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無意義者板規處分
--
就很多怪人寧願相信網紅也不願意相信政府統計的數字
那些數字也是公務員去統計出來的 他壓低數字對他公務生涯有任何好處嗎...
我信 你個鬼
額,你拿近五年價格比看看
你連內文都不看 我不就貼2020到2025的數據了嗎
你要不要拆成前8年跟後8年來看?
2008.5-2016.5 +23.7% 2016.5-2024.5 +21.7% 給你數據了 你想說什麼呢?
※ 編輯: myIDis7 (1.200.8.228 臺灣), 03/25/2025 11:27:04拿極端值罵怎麼輸 罵完雞蛋罵香蕉 跌的時候沒人理
大部分其實還算準,只是很多人集中在吃上面,其他
東西其實沒什麼漲衣服汽車家電之類
吃的漲4%,cpi2%是有可能的
有的人還想拆數據 怎麼拆都選自己有利的
不過房租類cpi真的怪怪的,漲幅那麼低實在蠻奇怪
2008年 一顆4塊, 2016一顆4.5塊,你還說嗎?
你去看一下2016 八方雲集一顆多少錢
你要護航也要用點腦
信! 政府說的我那次不信 不管跟我看到的有多大差
距 只要政府說的我都信 不是缺電是跳電 不是走私是
超買 啊我上週跟對岸同事閒聊 他也相信他們政府說
的中國最強啊
白領跟藍領在消費的權重也不一樣 越低階越多人的
降的都是比較不常消費的,有感的外食你天天會碰到,
所以一堆人才會認為不準
吃住等剛性需求的權重就越大 主計處統計就跟平均一
台灣是低估喔,因為能源還有某些項目的計算方式不一
樣 看起來好棒 但是真實生活感受通膨遠大於統計
樣,以及我們常態性對於能源補貼,詳細可以去查一下
,但公認上我們是低估的喔:)
你每天不吃飯改買面板,你可能也不會認為有通膨了
每年CPI 2% 二十年通膨還不到1.5倍 有人信嗎?
怎麼不回了? 就跟你說政府數據失真了 還在那邊叫
唉 我給你數據你會跟我道歉認錯嗎? 會的話我再回你 不然你就繼續活在你的錯誤認知中 懶得救你
rawdata都是真的 套公式後就變另個景象 cc
重點權數的操作= =
統計學就是合法的騙術 取樣標準不一樣 結論完全不同
通膨要看類型,50吋液晶電視2000年可能50萬
現在50吋液晶剩1-2萬
總是有人看不懂,整天“感覺”
一般人都是看經常消費的,像是食品、油、電
這種就遠高於平均,但就有一部分會拉低平均
統計學沒學好不能怪你 起碼數據分析要看懂
都投資股票還不看數據,整體靠感覺QQ
其實蠻準,差在租房樣本大有問題
加權也是一招障眼法
老家737巷蒸餃小時候30年前40 一籠 現在90一籠
只講平均就跟薪資只講平均一樣是話術
漲幅125% 大概平均每年2.27%漲幅
但看過一家餐廳10年沒漲,後來還有開發票,超猛
你覺得長得很猛 原因是 單次調整很大
然後漲了過陣子就沒漲 但你又看到別家又長
憑良心說 假如真的CPI是5% 那現在便當早200起跳
30年前便當多半50-60左右而已 現在100-130左右
因為人總是喜歡酸 過得不好當然要酸一下
假如通膨5% 你自己算1.05^30年=4.3 等於50變215元
你說得對,拆開來看怎麼樣都有對的
漲幅比較猛應該是三商巧福牛肉麵65左右長到165
麥當勞的話漲幅算比較少
麥當勞雙炸機套餐30年前120 現在180左右樣子
可防可控
如果便當每一年都漲5%,隨便算也知道今年便當不可
能只有這個價錢。
2是20的2
大薯 30年前可能40-45 現在66
挑品項去算哪裡有意義
房價不準 我家樓上2002 賣260 成交220。2023 成交
1250。好多倍
挑品項指示說明有的漲幅多 有的少
用便當以前50-60 現在100-130 大概漲幅100%
30年平均漲幅2-3%之間沒有錯
現在領10萬跟20年前領5萬感覺一樣
真的漲幅高不是食物 房價漲幅比較可怕
這幾年中南部漲幅很誇張 台北還好
因為薪資跟不上漲幅所以才會覺得越來越痛苦,而且與
其懷疑cpi算錯了更該懷疑的是cpi算法無法反應真實問
題,數學不會騙妳但數學有權重加成
八方雲集2018年還是4.5,今年7,事實是這6年漲幅高達
55%
資產沒跟上疫情前後大通膨的人本來就有相對剝奪感,
要體諒他們 要不然有跟上的人會去在意加蛋和吃飯
那種小錢嗎?像我一年花在玩運動方面就幾十萬,可
能就是那些人一年的餐費,他們當然會什麼都不信整
天氣噗噗
護航欠噓
少唬爛了2016年前物價漲幅根本沒那麼明顯,把漲價時
間軸拉長造成緩漲的錯覺
未來漲幅會加快 確實 每年基本工資調幅 都蠻多的
這有可信度嗎?
用長期看確實2-3% 但近五年漲幅確實很快
理組的人有做過實驗就知道調整權重讓自己的數據看起
來漂亮一點是多簡單的事情
你這叫拿特定商品物價去湊數字,而且標的還選錯。
八方雲集2018已經5元了
CPI通常選接近原物料的商品去算漲幅,不然很難計算
八方雲集 2000-2010都是4元 2011漲到4.5 2016漲到
5元 2020漲到5.5 2022 6 2024 6.5
2001-2014 4元 就八方雲集賺爽爽沒必要反應 2014.2漲到4.5元 2017漲到5元 漲11% 而那段時間的食物類CPI就是增加10.多%
他們大多不拿末端產品或服務價格去算,但這才是人們
基本工資這10年平均漲幅3.6%
真正的消費方式。說來說去還是計算方式要改了。
台灣物價凍漲基本上就是阿扁那八年 但那八年經濟
也是衰退
數據這麼清楚柵欄仔怎麼洗?
等下CPI大師前股板板主aloness會問怎麼沒有包含金
價,超厲害的,這樣也當過板主。
這幾年物價漲很奇怪嗎? 不管國際物價還是收入都成長
台灣物價相對國外算是很平穩 一堆人在那邊吵甚麼
物價基本跟 基本工資相同漲幅 所以基本工資越貴...
可預見的幾年內 工資上升 通膨加劇 老實說貧富差距太嚴重了 政府逐年提高基本工資這塊應該停不了
CPI 5%, 你去國外真的5%的國家試試看啊
柵欄CPI仔人人都是木蘭,要美國的肉奶價、東南亞的
服務業價格,自己要領世界級的薪水。
5%是甚麼概念? 扣除那些不太漲的項目 譬如電器用品
美國CPI 10%,光看外食也噴20%啊,啊你人生只有吃
嗎?
其他的東西一年漲10%, 7年就翻倍
覺得CPI不準的,多買幾台螢幕幾台家電。
他們的老闆說麵線20
新的CPI大師dream1124立論有根據嗎?
台灣有一堆東西是長年沒在漲的 通信費 鐵公路
捷運
還是跟金價CPI大師aloness一樣全靠幻想
台灣的通信費這十年還是跌的
醫療也是相當平穩 十年漲15%左右
還不到 大概13%
衣服漲更少 10年6%
然後一堆人拿著食物哀哀叫
怎麼不看看你的捷運票多久沒漲了
不要說沒漲 現在還有吃到飽的月票
笑死
通信費也是 從以前799 699 599 現在有一堆199限頻
吃到飽的
吃當然最有感啊,大家不會每天買衣服買家電,但是每
天都要吃東西
那你每天上網怎麼都無感
通信費10年跌14%
食物佔開銷越大的越能感受到通膨 恩格爾係數
蠻有趣的 0.5貧窮 0.3小康 0.2富裕
大家最有感的是放假 我覺得物品 食物價格是準的沒
錯
房價
房價就不算在CPI內 房租也難統計 但這些最後都會加
到食品的終端售價 食品通膨也幾乎都大於整體通膨
每當食品有通膨房租一定跟阿...還是說有例外??
在股版還能跟不上通膨要檢討選股邏輯而不是酸物價..
.
餐飲那麼好賺的話 何不去重壓食品股
CPI就沒在算房價的,全世界都這樣
2016以前都在罵 之後都在護航 嘻嘻
疫情後,加上糧食能源大國戰爭,股版不會不懂吧
2020前後,就是兩個世界
白痴才信
倖存者偏差,八方就是成功存活的企業,中小餐飲業可
以活20年的有幾%?
賣太貴賣不出去被市場淘汰 賣太便宜沒有利潤被淘汰 合理利潤成功存活下來 不就表示這個漲價是能合理反映的物價嗎?
台灣CPI是資方拿來擋加薪用的
"不相信科學相信感覺”我覺得這結論很科學
大家都知道房價跟房租投報率.結果房租很難推算?XD
好了啦 你是政府網軍派來洗地?
會相信台灣CPI的我建議退出股市好了
都懷疑是不是正常人了
薪水要是也有這種漲幅該有多好,嘻
幫你算通膨的話可以看實質總薪資 113年56583創新高 2018年創18年來新高 表示18年間薪資平均成長小於通膨 但大家卻指證歷歷 覺得那時候消費力比較高 很迷
基本上照推文言論全球政府cpi都不可信啊,那還看什
麼總經
鼎泰豐洗碗工都跟護理師一樣高了
美國公式有算住屋啊 台灣叫居住類然後壓低
沒有 跟台灣一樣都是算租金 OER+rent 去衡量 主要就是佔消費者支出的百分比
先不討論組成合不合理,你近五年的成長20%哪算出來
現在護理師薪水有7萬喔 大家不爭氣
2025年.1月 CPI明明就是113
你內文不看 我從頭到尾都用一樣數據 而pick值跟複合根本沒差 就只是有沒有乘開而已
你二月突然就暴增116?
到處偷換數據,就算是近五年20%好了 年複合也是3.7%
你數據根本就都是自打嘴巴
東湊一點西湊一點就是要導到自己想要的結論
統計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統一方法好嗎
一下拿pick值 一下拿年複合 顯得很可笑
20年股票漲75%也太慘…
0050 上市8年漲5%......
闌珊壞了
外食又要漲了喔 便當一個200 不爽不要買
@psychis 2025年2月的食物類CPI的確是116.62
2020年5月的食物類CPI也的確是97
這篇的數字是對的
吃的漲 衣服呢 你整天吃沒有其他的拉下平均啊
公車有漲嗎
食衣住行不能只拿吃得出來比吧.....
這樣看起來就貼近體感了
你只算吃的,房價呢?
租金?
麵線一碗20元 我反正信了
我開始相信你了
房租佔收支比多少,但實際有報稅真實金額有多少?這
就是為什麼會失真
蛤
怪人都愛舉特例,然後說你的算法完全不準
1
以下恕刪 你這叫拿特定商品的價格變化去湊數字穿鑿附會,而且標的還選錯。 CPI通常選接近原物料狀態的商品作為成份去算漲幅 ── 例如什麼透抽、蛤蜊之類的, 而不是末端通路的銷售價格,不然要是廠商跟 7-11 一樣精, 動不動把性價比高的東西下架,然後用換包裝小改動搭配促銷麻痺消費者以漲價,65
不好意思, 我只能說你這篇根本在鬼扯, 你應該連CPI調查項目都沒看過吧 CPI調查項目並不會特別選擇接近原物料狀態的商品 而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商品 昨天同一串文章的推文裡面, 我有列CPI權重的調整方式 基本就是從八種不同類型的銷售管道去調查各種商品的實際銷售金額比例43
台灣物價漲的少確實是事實.. 跟美國比就知道了 自2020年起 台灣到現在外食食物大概漲30% 便當一個100變13037
根據IBIZA哥哥提供的線索我過去找一下 我大概可以理解兩邊的問題了 我根據權重排序一下1X
不好意思,我也覺得你很急著想扣帽子 我從頭到尾都沒用過「原物料」這個詞, 你該不會以為我在講鋼筋水泥木材之類的東西? : 而是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商品 : 昨天同一串文章的推文裡面, 我有列CPI權重的調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