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新聞] 不只破兩兆!智慧機械未來上看N兆產值

看板Stock標題Re: [新聞] 不只破兩兆!智慧機械未來上看N兆產值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時間推噓32 推:33 噓:1 →:71

ZMittermeyer: 不一定,台灣隱形冠軍很強,kiang的很kiang 03/02 11:34
ZMittermeyer: 我有做過機械管顧案子,水準和日本差不多 03/02 11:34
ZMittermeyer: 但前景有沒有這麼好有待觀察,因為就如末段所說, 03/02 11:35
ZMittermeyer: 台灣匯率、關稅、小國格局是先天不可克服之障礙 03/02 11:35
Atkins13 : (1)機械強沒錯 但沒反映在薪資上 (2)承上 薪資起不 03/02 11:49
Atkins13 : 來跟長年單打獨鬥小集團主義 和家天下利益集中也有 03/02 11:49
Atkins13 : 關係 03/02 11:49
Atkins13 : (3)承(1) 199X年代專注在西進 點數全點在開廠衝產 03/02 11:50
Atkins13 : 能沒點加值能力 所以從201X後嚐到中國質和量皆提升 03/02 11:50
Atkins13 : 失去不少市場的苦果 03/02 11:50
Atkins13 : 個人認為10年前(2)影響甚鉅 但近年則是(3) 特別是貿 03/02 11:51
Atkins13 : 易戰後中國的訂單大量轉內需 那些靠一招半式走天下 03/02 11:51
Atkins13 : 的國內廠都準備謝謝收看 03/02 11:51
Atkins13 : 結論: 走這產業要就有辦法當老闆不要當員工(至於當 03/02 11:54
Atkins13 : 到加班搭上國王人馬變成金龜婿就是另一回事) 03/02 11:54
其實談到台灣機械 我真的有蠻多疑問的XDDD

最近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台灣機械世界強,其實在世界的地位不亞於半導體

#覺得不輸

我已經離開傳產一段時間了,很多消息不知道有沒有跟上

就我了解台灣機械的優勢在於:

1. 交期快,比其他同品質水準的國家快很多

2. 品質穩定,雖然及不上德日但遠比過去的中國/東南亞製好上一截

3. CP質高、配合度高,德日高端廠商高貴毛又多

4. 中國生產面快速擴張,所以台灣機械部分業績大量成長

至於高端技術、精度、還是銜接到現在流行的數據應用和軟硬體整合

台灣廠商應該都不是頂級的那群玩家

甚至我不知道這些台灣廠商有沒有在聘僱高階軟體人才......

就我在2015年前後稍微混一下傳統產業,多數根本開不起數據處理和軟體工程師的薪水

然後從2015年以來就一直聽到工業4.0下台灣機械會起飛,會成為半導體外第二大產業

問題是4.0的關鍵是在軟體和數據處理阿,根本不是機械手臂那些的

以前跟這些傳產廠做生意,連內部自己本身的ERP模組都還零零落落

高端產品的控制器也還是買德日貨

是要怎麼去橋接所謂工業4.0和數據處理阿

還是台灣這些機械大廠在這五年來有大量投資相關技術了?

又或是機械業界的solution provider本來就是分開的呢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4.117.163 (臺灣)
PTT 網址

mike110100 03/02 12:44認真文給推

我是認真提問....

kyova 03/02 12:45台灣應該永遠走不到那步...老闆不想花錢,軟體是

kyova 03/02 12:46人才的也不會想去...早就跑到國外或其他產業

所以常常看到新聞或檯面上的人物喊台灣會成為工業4.0大贏家.... 我不太能湊起來

hortl233 03/02 12:46機械業有在弄控制器的不會超過5家

hortl233 03/02 12:46其它的都馬在抄

kyova 03/02 12:48中國要認真玩還比較有可能...去疫區或輪班星人,

kyova 03/02 12:48選一個...只有年輕一輩的才搞的起來。老一輩當家

hortl233 03/02 12:48講到個笑話,前傳產總經理感嘆人才都跑到GG輪班,

hortl233 03/02 12:48太浪費,但看他開給碩士生的價格是36k全年13個月

Atkins13 03/02 12:48銜接4.0的軟體跟數據要靠跨領域事業群跟資本才能玩

Atkins13 03/02 12:48 這點正呼應我在推文講的問題(2) 所以當年喊一喊終

Atkins13 03/02 12:48究只是泡沫而已

我當初問說4.0到底跟台灣有甚麼關係....結果就是有人說你是不是X粉..... 因為我的概念也是這樣 甚至我覺得台灣多數公司的型態根本不適用工業4.0

pf775 03/02 12:49看機械與製造相關科系錄取分數就知道了

kyova 03/02 12:49的,你跟他解釋半天也不懂,照樣給你低薪高工時...

hortl233 03/02 12:49他的邏輯真的哈哈

hortl233 03/02 12:50機械業真的有在弄控制器的就大銀新代台達三家,其

hortl233 03/02 12:50它都others

kyova 03/02 12:50這很難啦...國外也不容易。科技業切入比較可能。

Atkins13 03/02 12:51企業人才的流動大致符合馬太效應 傳產老愛單打獨鬥

Atkins13 03/02 12:51就註定在人才的獲取上一直不利 然後又跟利基及創見

Atkins13 03/02 12:51性成互為因果關係

kyova 03/02 12:51傳產想跨科技業還是洗洗睡吧。Google母集團培養的

kyova 03/02 12:51或特斯拉那種等級也許還行。德日也可能沒那麼容易

Trippinglove03/02 12:52根據搞軟體的學長說台灣機械業給的薪水是國外1/10..

Atkins13 03/02 12:52其實也不是不能喊 只是實踐的手段以目前來看難度太

Atkins13 03/02 12:52高 除非也玩起國家隊還有一試的機會 但這又牽扯成千

Atkins13 03/02 12:52上百的老闆誰要聽誰的問題

Trippinglove03/02 12:53而且像是ERP這種最基本的東西,很多老闆根本不想用

kyova 03/02 12:54看GG有沒有能力撥一部份人來弄...不然很難。就像

Atkins13 03/02 12:54再來就是目前這領域幾乎沒有國內的經驗借鏡 需要很

Atkins13 03/02 12:54長的時間走學習曲線 能否撐得過也會嚇跑一堆人

kyova 03/02 12:54之前想搞太陽能那樣。鴻海的話還是洗洗睡

kyova 03/02 12:55GG吸收了台灣最頂尖的各科系人才,其實沒讓他們發揮

kyova 03/02 12:55蠻浪費的...顧機台是要充三小啦

Karida 03/02 12:56看起來像生技2.0,用拿炒股價的假議題而已

hortl233 03/02 12:56年薪連60w都付不起還好意思說人才被GG吸走?

hortl233 03/02 12:57中南部一堆傳產都是這個調調

Atkins13 03/02 12:58就也不能怪人才都去GG 趨吉避凶是天性 國家的發展責

Atkins13 03/02 12:58任也不是都丟給這群年輕領薪水的去扛

hortl233 03/02 12:5960w在北部就低標,放在全國就均標而已,說要找人才

hortl233 03/02 12:59給這種標準不臉紅喔?

Atkins13 03/02 13:02傳產徵才只剩下有生活品質的優勢 但這年頭新鮮人幾

Atkins13 03/02 13:02乎是更傾向於懶趴捏著當輪班星人十年 然後基本人生

Atkins13 03/02 13:02成就解鎖 傳產若不是做到頂點 別說台北 在小城鎮獨

Atkins13 03/02 13:02力買房根本很吃力

Atkins13 03/02 13:02我兩邊都待過應該有資格這樣講

kyova 03/02 13:06所以叫GG弄這塊比較實際阿...他們本身就有在弄數據

kyova 03/02 13:07分析改善製程。以後還會再更自動化。他們比較清楚

kyova 03/02 13:07技術上的必要性和難點。

我當初最大的疑問就是... 4.0你沒資本沒量是要怎麼做數據分析和學習?

kyova 03/02 13:08沒競爭力的慣老闆,遲早會倒光自食惡果,不用理他們

kyova 03/02 13:08呆玩的傳產,應該就只是想當供應鏈的一環分一杯羹

kyova 03/02 13:09其他交給別人。但問題是你技術這麼爛,整合者也不

kyova 03/02 13:09想要用你啊...

litcurler 03/02 13:09變成雞蛋問題了嗎?

hortl233 03/02 13:14倒沒,機械業真找人才,開個年薪80南部就可以了,現

hortl233 03/02 13:14在幾間混的不錯的開業就是這樣幹

bear753951 03/02 13:14工程師薪水來說,,機械年薪60-80之間,一堆血汗公

bear753951 03/02 13:14司更低,還輸給四大慘業的輪班工程師

hortl233 03/02 13:15但開個5、60就只能找雜魚,還未必找的到

Atkins13 03/02 13:16產業很多時候就是雞蛋問題沒錯

kyova 03/02 13:17我覺得啦,真的人才可以解決問題的,100多萬都不為

kyova 03/02 13:18過,軟體很吃素質,一個一兩百萬可以打爆好幾個

kyova 03/02 13:1860萬的雜魚。老闆就是蠢阿...

kyova 03/02 13:19老闆自己業務接單能力好一點,怎麼可能會差這一點

kyova 03/02 13:19薪資,擺明了就老闆自己爛嘛... 為了省錢卡住時間

kyova 03/02 13:20和未來的訂單與發展,腦袋壞掉了阿

Atkins13 03/02 13:20同kyova 中部一堆碩畢只開36~39 加上獎金分紅跟電子

Atkins13 03/02 13:20業助工差不多而已 會挖到好的人才有鬼

Atkins13 03/02 13:21然後公司一堆菜雞互啄 賺不到錢當然只有譏笑獎金

kyova 03/02 13:21給人月薪 3~4萬真的笑鼠倫。板友們一天撈的都不只

redbeanbread03/02 13:22台灣老闆要買跑車啦

Atkins13 03/02 13:28我自己遇過的例子 公司買新設備沒人會驗機調機 但

Atkins13 03/02 13:28不是去徵才 而是找各部的冗員去湊種子技師 根本就龍

Atkins13 03/02 13:28平特遣隊 想當然爾素質不怎麼樣

Atkins13 03/02 13:29遇到問題只能頭痛醫頭 被原廠技師耍了還不知道 最

Atkins13 03/02 13:29後老闆臉色鐵青才把跳槽的前員工借將救場(會跳槽當

Atkins13 03/02 13:29然是嫌給太少)

Atkins13 03/02 13:32整套設備擺了快一年放著長灰塵 多燒的維護成本比當

Atkins13 03/02 13:32初老實徵人不知道要多多少 但這就是有些老闆的日常

Atkins13 03/02 13:32 以上劇情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killer2k 03/02 13:45連PLM都還在OpenPLM之類的,根本沒有軟體人才要4.0

killer2k 03/02 13:45什麼

eeagent 03/02 13:48找極點找零點

不太懂極點和零點我大概懂 不過這是什麼梗阿

gerund 03/02 13:49傳產業好像很少養IT ERP這塊都是外包居多

※ 編輯: zzahoward (59.124.117.163 臺灣), 03/02/2020 13:50:27

eeagent 03/02 13:52Nyquist plot

ZMittermeyer03/02 13:56我不知道2015前的事 因為那時我還沒在做管理

ZMittermeyer03/02 13:56但最近我賺很多 幾億在撒的大手筆公司存在 但不多

ZMittermeyer03/02 13:59會捨得在管理顧問上花錢的才是行家

ZMittermeyer03/02 14:00通常隱形冠軍的文化特色是低調 這每一國都一樣

ZMittermeyer03/02 14:00你通常等他們做完了 技術樹點完了 而且賺完了 他才

ZMittermeyer03/02 14:00會上雜誌 而這種人比例到底多不多 夠不夠提升台灣整

ZMittermeyer03/02 14:00體 這是「不可知」的 誰知道呢

CTTSAI 03/02 14:04慣老闆:一樣會賺錢幹嘛投資,一直省人事成本和增加

CTTSAI 03/02 14:04工時就好了

asole 03/02 14:31同意

pnsboy 03/02 14:43要毀掉一個人慫恿他唸機械有很大機率成功

DEAKUNE 03/02 14:55我爸是台灣早期做精密工業的(比鴻海早),近期去看工

DEAKUNE 03/02 14:55具機展後他講說怎麼20年都沒啥進步

DEAKUNE 03/02 14:58他說自己以前參展時靠自動化能現場做名片簿送給群眾

jin956 03/02 15:26看中南部一堆二世子住別墅開跑車 員工月薪3萬

loveFigo 03/02 17:51認真文。台灣機械還是偏傳產吧

lrac 03/02 18:17連3.0都做不到了還4.0

JazzyKit 03/02 18:32看到薪水熱情就熄火了 誰還去擠工具機產業

JazzyKit 03/02 18:34家天下的企業 別說埋沒人才 有也待不住

skyey0908 03/02 19:54很多連機械大廠都是這種思維,也不出個高薪用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