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後燕平規叛變的勇氣從何而來?

看板Warfare標題Re: [閒聊] 後燕平規叛變的勇氣從何而來?作者
s386644187
(痕君)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 引述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後燕平規叛變的勇氣從何而來?
: 時間: Sat Oct 7 13:28:15 2023
:  
: 扣除上一篇推文裡所聊的異族,這篇來簡單分析一下其他原因
:  
: 《冥祥記》載畢覽"隨慕容垂北徵,沒虜,單馬逃竄。虜追騎將及,覽至心誦念觀世音;: 既得免脫,因入深山,迷惑失道,又專心歸念.."
: 姑且不論是否真的因為念佛而倖免於難,這等怪力亂神的部份,至少可確認的是
: 後燕兵力捉襟見肘到,連標榜不殺生的佛教徒,都被調去出征了
:  

後燕的確有和尚隨軍,但屬於高級隨軍人員

燕軍至參合陂,有大風,黑氣如堤,自軍後來,臨覆軍上。沙門支曇猛言於寶曰:「風氣暴迅,魏兵將至之候,宜遣兵御之。」寶以去魏軍已遠,笑而不應。

能直接對慕容寶建議,十六國時期在石猛獸的助攻下,佛教興盛,北方政權往往會和佛教合作,慕容垂就曾致信高僧竺僧朗詢問治國之道,冥祥記這篇我猜測是把慕容寶誤記成垂,實際上就是在說參合陂之戰,也符合戰敗被擒的敘述,畢覽多半是和支曇猛類似,而不是被強徵的壯丁。

: 又《資治通鑑》:"(390年)北平人吳柱聚衆千餘,立沙門法長為天子,破北平郡,轉寇廣: 都,入白狼城"
: 從拱高僧作為神主牌來推論,這群造反者當中很多應該信佛才對
: 甚至不排除起義的原因之一,在於統治者違反不殺生的教義而被抓去當兵
:  
: 既然先前殺都已經殺了,只要有幸把源頭的後燕政府扳倒的話,或許能免於再讓佛祖不開
: 算是一種贖罪的概念?要不然想不殺生來和平勸退徵兵,難度應該會非常高
:  

這我傾向是吳柱野心發作,利用宗教名目吸引百姓,但當時民間對後燕並沒有太大不滿。

燕幽州牧高陽王隆方葬其夫人,郡縣守宰皆會之。眾聞柱反,請隆還城,遣大兵討之。隆曰:「今閭閻安業,民不思亂。柱等以詐謀惑愚夫,誘脅相聚,無能為也。」遂留葬訖,遣廣平太守、廣都令先歸,繼遣安昌侯進將百餘騎趨白狼城。柱眾聞之,皆潰;窮捕,斬之。

吳柱是趁著幽州首長慕容隆替夫人辦葬禮,各級官員都不在的時候搞事,慕容隆知道後也不急,說現在百姓安居樂業,吳柱自己搞事,其他人只是被忽悠,所以僅僅派個百餘人,對手就不戰自潰,對比那些真正官逼民反的民變,程度差太多。

:  
: 再參考參合陂之戰戰前,《魏書》有一則北魏方的書信,形容後燕的情況是"慕容無道,: 侵我疆埸,師老兵疲,天亡期至.."
:  

魏書這種立場明顯的官方說詞意義不大,拓跋珪自己也是四處征討來復國,底下部落也說不上心服,而且要說慕容侵犯北魏疆土這點,其實真正先動手的是北魏。

通鑑:魏王珪叛燕,侵逼附塞諸部

: 391年平定翟釗叛亂後,393年準備討西燕時,《晉書》載"諸將咸諫,以慕容永未有釁,: 連歲征役,士卒疲怠,請俟他年"
: 後來儘管打是打贏了,還收穫不少戰利品,但仍無法抹滅後燕窮兵黷武的事實
:  
: 之後數年史書也找得到數起,後燕所發動的戰爭,所以綜合以上諸點,回頭看平規396年: 的造反
: 其中一項利多,大概就是看準慕容鮮卑連年征伐導致的民怨吧!
:  

後燕的民怨主要爆發在前期(約384~388年),那時戰爭烈度最高,敵人也多,但等到河北局勢塵埃落定後,慕容垂也進行了一些休養生息的政策。

如任用崔蔭監督諸王施政,招引流民開墾,輕徭薄賦。

廕才幹明敏強正,善規諫,四王皆嚴憚之;所至簡刑法,輕賦役,流民歸之,戶口滋息。

慕容農、隆兄弟在東北也有善政。

農於是創立法制,事從寬簡,清刑獄,省賦役,勸課農桑,居民富贍,四方流民前後至者數萬口。先是幽、冀流民多入高句麗,農以驃騎司馬范陽龐淵為遼東太守,招撫之。

隆因農舊規,修而廣之,遼、碣由是遂安。

魏書都承認後燕首都的安居樂業。

太祖曰:「朕聞中山土廣民殷,信爾以不?」先曰:「臣少官長安,仍事長子,後乃還鄉,觀望民士,實自殷廣。」

故後燕後期雖然也有討滅翟魏、西燕的大戰,但烈度已經沒有前期那麼高,加上多年施政的成效,民間還算穩定。

比如後燕從389年一直到北魏南下,民間只爆發過一場千餘人的吳柱起義,還因缺人響應而失敗。
 
: 另外比較腦補的是,我看到網路上有平規是薊人的說法,但我找不到史料
: 還望有版友幫忙補充,thx
: 講這個是為了牽扯徐巖的叛事,慕容垂命令平規不准輕舉妄動,平規卻"違命距戰,為巖: 所敗。巖乘勝入薊,掠千餘戶而去,所過寇暴"(晉書)
:  
: 估計平規自認因上頭交代,而錯失進攻最佳時機,導致家鄉被蹂躪,故而一直記恨
: 直到自己跳出來復仇,成為反亂的原因
:  

我也沒找到,平規倒是攻打過薊城就是了。
燕帶方王佐與寧朔將軍平規共攻薊。

不過,民間也不支持平規就是了,來討伐的慕容隆比他受歡迎XD
平規收合餘黨據高唐,燕主寶遣高陽王隆將兵討之。東土之民,素懷隆惠,迎候者屬路。秋,七月,隆進軍臨河,規棄高唐走。隆遣建威將軍慕容進等濟河追之,斬規於濟北。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5.248.184.1 (臺灣)
PTT 網址

Houei10/07 14:50蜀漢就是另一個經濟好 卻用兵過度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