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閒聊] 後燕平規叛變的勇氣從何而來?

看板Warfare標題Re: [閒聊] 後燕平規叛變的勇氣從何而來?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0

扣除上一篇推文裡所聊的異族,這篇來簡單分析一下其他原因

《冥祥記》載畢覽"隨慕容垂北徵,沒虜,單馬逃竄。虜追騎將及,覽至心誦念觀世音;既得免脫,因入深山,迷惑失道,又專心歸念.."
姑且不論是否真的因為念佛而倖免於難,這等怪力亂神的部份,至少可確認的是
後燕兵力捉襟見肘到,連標榜不殺生的佛教徒,都被調去出征了

又《資治通鑑》:"(390年)北平人吳柱聚衆千餘,立沙門法長為天子,破北平郡,轉寇廣都,入白狼城"
從拱高僧作為神主牌來推論,這群造反者當中很多應該信佛才對
甚至不排除起義的原因之一,在於統治者違反不殺生的教義而被抓去當兵

既然先前殺都已經殺了,只要有幸把源頭的後燕政府扳倒的話,或許能免於再讓佛祖不開心算是一種贖罪的概念?要不然想不殺生來和平勸退徵兵,難度應該會非常高


再參考參合陂之戰戰前,《魏書》有一則北魏方的書信,形容後燕的情況是"慕容無道,侵我疆埸,師老兵疲,天亡期至.."

391年平定翟釗叛亂後,393年準備討西燕時,《晉書》載"諸將咸諫,以慕容永未有釁,連歲征役,士卒疲怠,請俟他年"
後來儘管打是打贏了,還收穫不少戰利品,但仍無法抹滅後燕窮兵黷武的事實

之後數年史書也找得到數起,後燕所發動的戰爭,所以綜合以上諸點,回頭看平規396年的造反
其中一項利多,大概就是看準慕容鮮卑連年征伐導致的民怨吧!


另外比較腦補的是,我看到網路上有平規是薊人的說法,但我找不到史料
還望有版友幫忙補充,thx
講這個是為了牽扯徐巖的叛事,慕容垂命令平規不准輕舉妄動,平規卻"違命距戰,為巖所敗。巖乘勝入薊,掠千餘戶而去,所過寇暴"(晉書)

估計平規自認因上頭交代,而錯失進攻最佳時機,導致家鄉被蹂躪,故而一直記恨
直到自己跳出來復仇,成為反亂的原因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M2010J19CG.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42.159 (臺灣)
PTT 網址

hgt10/07 14:21你不是已經說"違命距戰"?? 那戰敗得怪自己阿!!!

hgt10/07 14:22怎麼怪慕容垂???

Houei10/07 14:27"最佳時機"

hgt10/07 15:02那怎麼確定他距戰時不是"最佳時機"???

hgt10/07 15:02或者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最佳時機,只想距戰???

Houei10/07 15:06我不知道 你知道的話 可以貼一下

hgt10/07 15:12自己距戰不挑最佳時機,不怪自己怪慕容垂,這理由說服力薄弱

Houei10/07 15:16如果你有不薄弱的理由 歡迎補充

YoursEver10/07 16:50"隨慕容垂北[征]"? 遇到這些簡轉繁的錯誤時,是否還是

YoursEver10/07 16:50修正一下比較好?

Houei10/07 16:59多謝提醒orz..下次會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