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康熙的線膛炮
網誌圖文版: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3/08/blog-post_16.html
--
康熙的線膛炮
清廷曾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鑄造85門鐵心銅炮;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三十五年(1696年),此種火炮曾配發與準噶爾交戰的清軍,供其實戰,且一直使用到咸豐、同治年間。關於鐵心銅炮的細節,《欽定大清會典圖》裡是這樣寫的:
「鐵心銅礮,前弇後微豐,口如螺旋。重一百十斤,長五尺六寸。青綠色,不鍥花紋,隆起六道。載以四輪車,轅長一丈二尺一寸,轅端橫木加鐵鐶六,餘如『神威大將軍』礮車之制。」
寫得簡略。鐘方寫就於道光年間的《砲圖集》關於鐵心銅炮的內容稍多:
「先鑄鋼鐵筒為心,後鑄銅皮。前弇後豐,底如覆笠。各重一百一十觔,長五尺六寸。不鍥花文,通髹以漆,隆起五道,近口為照星,旁為雙耳。砲後底隆起,上有斗道。用火藥二兩五錢,鉛子五兩。載以四輪,車如凳形,中貫鐵機,以鐵鋬承砲耳,施四足,橫直皆楔以木,後加斜木搘之。足施鐵輪四,輪各八輻,左右推挽惟所宜。係康熙二十九年造。」
鐘方所描述的鐵心銅炮鑄於康熙二十九年,可能是第二批鑄造的同種炮 。只看以上引文,此種鐵心銅炮與明末以來鑄造的各類銅、鐵複合金屬炮之間沒有多大區別,並無令人驚怪之處。民國建立以後,旗人崇璋曾在北平的地方刊物上撰稿為文,描述地方上的古蹟風物,不少篇幅涉及清代的火器,尤其是〈清代之炮〉一文一萬六千餘字,十分詳實,多有其他文獻中未見的記載;崇璋自幼與鑲紅、鑲藍炮局為鄰,目睹耳聞不少軼事,民國以後曾採訪旗人砲手、查閱目前已佚失的文獻,故而多有不見於一般史料的內容 。崇璋所描述的鐵心銅炮便非常特別:
「六曰『鐵心銅炮』。俗呼之為『金裹銀』,又曰『套筒子』。蓋是炮以銅為外□,而內為鐵也。炮之筒前端□狹細而後粗。其口部頗奇異,作桃形,而其洞稍歪如螺旋,桃之下部,又如葫蘆狀。因口部製造之奇,旋放時彈射出,其作聲先『嘟嚕嚕!』而後始『咚』然響,故其聲每一出,皆作『嘟嚕嚕!咚』。一般炮手因其口部歪而直射,且聲響異,故咸以『嘟嚕嚕歪子』呼之,其名稱較前述之『歪嘴將軍』又新奇矣。唯製此者始於何時,則無考,豈亦為南懷仁之作品乎?是炮無花紋,無漆飾,其銅作青碧色。長七尺(《會典》作五尺六寸),重一百十斤。突起之箍計六道,每一尺之距離為一箍。其□耳細而
長,作軸狀,其長可尺許。是物為清代火器中最奇者。其車有二式,大鐵心車長一尺二寸又一寸,廣三尺又五寸。
又有小鐵心銅炮者,長三尺五寸,重四十斤,乃衝鋒之小炮也。俗呼之為『小嘟嚕』。其□名小鐵心車,長二尺,寬二尺。《會典》中無此。…」
崇璋的文字詳實有趣得多,然而只看文字也帶給讀者更多疑問,這究竟是什麼樣的火炮呢?就筆者所見,崇璋所記載的鐵心銅炮,其炮膛結構大概與19世紀中葉、英國發明家蘭開斯特(Charles William Lancaster)所製造的火炮是同一種類型。當時上了膛線的步槍射程已經與火炮差不了多少,而且射出後繞著彈體軸心旋轉的子彈飛行更穩定,打得更準,打不準也打不了更遠的滑膛炮大受威脅,有樣學樣,彼時的歐洲火炮正經歷將滑膛炮替換為線膛炮的技術轉型期,發明家嘗試各種令炮子旋轉的方式、實驗不同數量的膛線;蘭開斯特的方案原型相當於刻兩條膛線,但不必刻,將炮膛與炮子的橫截面都製成橢圓形、並且將炮膛的橢圓截面逐漸扭轉90度,不也有旋轉的效果嗎?上頁圖刊載於1854年9月2日的《倫敦新聞畫報》,畫的就是炮膛呈橢圓截面的蘭開斯特炮。
有蘭開斯特炮作提示,崇璋的記載就比較好理解了──鐵心銅炮炮口呈桃形,炮膛下
部呈葫蘆形,其實都是指橢圓形,只是炮口截面的橢圓上下窄兩邊寬,兩圓心在水平線上,有如桃;炮尾則相反,兩圓心在垂直面上,有如豎立的橄欖球或葫蘆。換言之,剛好與炮尾橫炮口豎的蘭開斯特炮相反,但以螺旋而上的橢圓截面帶動炮子旋轉的作用是一樣的,所以崇璋的鐵心銅炮雖然沒提到膛線,但確實寫道炮子是旋放射出。崇璋特意描述的發炮聲也很有趣,那可能是指火藥引燃後炮子一邊被推進、一邊在炮膛內旋轉的特殊聲響,不過也可能與英軍使用蘭開斯特炮時聽到的炮聲類似,只是聽到的順序似乎反了過來(假如敘述無誤)──據英國砲手的描述,蘭開斯特炮發射時,破空的炮子會伴隨著一聲躁響
和一串律動("rushed through the air with a noise and regular beat"),彷彿一列特快車,砲手們於是給蘭開斯特炮取了「快速列車」的暱稱 。
如以上所言大體無誤,那麼康熙朝鑄造的鐵心銅炮其實是同時代非常罕見的線膛炮,罕見到文獻的記述者不能理解,只含糊地寫道「口如螺旋」或乾脆就不寫;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保密的關係故意含糊其辭,直到民國時期此等秘密已無保留的必要,崇璋自然和盤托出。遺憾的是崇璋留下的文獻歷來乏人問津,幾乎沒有史家留意於此也未察覺其史料價值,直到最近才由學者鄭誠蒐羅發掘重新校排出版,鐵心銅炮極具革命性的特質也才終於讓人窺見。
雖說鐵心銅炮比蘭開斯特炮的出現還要早上兩個半世紀,但以現有文獻紀錄來看,最早給火炮刻上膛線的試驗是歐洲人作的。19世紀聖彼得堡的軍火庫內藏有1615年鑄造的火炮,後膛裝填,刻有九條膛線。大約同時期法國也還有數門刻上膛線的火炮傳世。1661年普魯士人在柏林曾製造刻有13條膛線的火炮,1694年在紐倫堡也造過線膛炮,八道膛線,經過多次試驗。至遲在1696年橢圓截面的炮膛也開始出現,日耳曼地區曾進行過許多實驗。1745年英國也嘗試過線膛炮,大約同一時間瑞士也已擁有線膛炮。1746年,慕尼黑繼續試製線膛炮,而在1776年,英國測試了線膛2磅炮,發射橢圓炮彈,在1,500碼(1.37公里)外只偏離目標2英呎(0.6公尺),非常精準,此等射擊精度遠超過同時帶任何其他歐洲火炮。19世紀以後的實驗就更多了,茲不贅述。歐洲的線膛炮試驗紀錄有跡可循有文獻或實物可查證,相對來說中文文獻幾乎完全沒有相關的記載,缺乏技術發展的脈絡和實證證據,有鑑於此,康熙的線膛炮或許如崇璋所言,比較可能是傳教士引進歐洲經驗設計監造的,儘管康熙的橢圓截面炮(1685年)比歐洲同類型炮出現的時間還早出現十年(1696年) 。
然而即便與歐洲經驗相比較,康熙線膛炮的出現仍顯得特立獨行──歐洲的線膛炮全
部只停留在實驗中,從未有列裝紀錄,遑論實戰;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開始給炮兵裝備線膛炮,到該世紀中葉法國線膛炮才在義大利統一戰爭中大放異彩,加速滑膛炮的淘汰。相對來說,康熙線膛炮不但在中國橫空出世,第一次鑄造便多達85門,沒隔幾年便投入與漠西準噶爾汗國的交戰中,列裝規模與實戰紀錄在歐洲罕有其匹。中西間如此差異大概有兩方面的理由。首先,製造線膛炮的罩門主要在於炮膛,逼使炮彈繞軸旋轉必然磨損炮膛,使其終歸無用,因此炮膛的金屬材質必須耐磨;另一方面,不斷摩擦會使得炮體急速升溫,以至於火藥剛裝填便自行引燃殆盡,也就無法再裝填,所以其金屬材質又必須易於散熱,才能運用於實戰。而這兩項要求其實是互相衝突的──銅炮散熱較佳,但青銅材質較不
耐磨;鑄鐵炮更耐磨,但散熱速度比銅炮慢了許多。
而康熙線膛炮則是所謂的鐵心銅炮,中央炮膛的部位用的是硬度介於生熟鐵之間的鋼材,其外包銅,這一方面有助於炮膛抵抗膛壓、更加耐磨,另一方面,外層包銅也使其更易於散熱,利於實戰中連續射擊。此種複合金屬炮在明末清初已鑄造無數、經歷過不少實戰洗禮,技術相當成熟,故而選用此種複合金屬結構來造線膛炮也只是運用現成的技術,無煩技術突破。西方雖然也曾試驗過一段時期的複合金屬炮,但那是在海軍以鑄鐵炮逐步汰換青銅炮的轉型期,為的是在便宜但不太可靠的鐵炮、可靠但昂貴的青銅炮之間尋求平衡,鑄鐵炮的性能越來越可靠以後便越來越不需要銅鐵複合炮,因而始終沒有大量製造大量運用的場合。缺乏成熟的複合金屬炮製造技術,自然不利於歐洲走上與清代中國類似的線膛炮發展路徑──荷蘭人曾裝備的部分複合金屬炮與中國相反,以銅為炮膛、以鐵包覆
,與線膛炮的技術要求正好反其道而行 。
另一項因素則在於,歐洲的炮兵很早就分家成為獨立的兵種,主要使用較重的火炮,即便是野戰火炮,彈重一般也在6磅至12磅之間,更小型的3磅炮則配屬於步兵當中。在16世紀,6磅炮的炮身重量從2,500磅(1,125公斤)起跳;即便到了18世紀中葉
,經過提升各種炮兵數值的Gribeauval改革後,法軍12磅炮仍重達880公斤。
可以看出在經過近兩個世紀的改良後,歐洲的火炮也越來越輕便,從16世紀3磅重炮彈隼炮(falcon)的675公斤炮身,降到了18世紀4磅重炮彈的290公斤,少掉近一半。但相較於中國,歐洲的火砲仍偏重──明代盛行的火炮主要是配屬給步兵使用,重量很少超過
500斤(360公斤),大部分甚至只有百斤(60公斤)上下 ;清代大體繼承了類似體量的火炮。
換言之,整體而言明清使用的火炮主流,其體積重量比歐洲少了一個數量級。無庸贅言,將火炮截面製成橢圓形或刻上膛線,在小型火砲上要容易得多,也更適合多用小炮的明清中國;但在歐洲,有實戰意義的是更大型的火砲,刻上膛線更為費工費力。實際上,17世紀以來歐洲的實驗線膛炮都較小──前述1615年藏於聖彼得堡的那門炮,口徑僅
2.75英吋(7公分),長僅62英吋(1.57公尺),1694年紐倫堡的那門炮口徑僅2英寸(5公分),這2門炮的口徑都僅相當於18世紀中葉的4磅炮;而1776年英國用來作實驗的是2磅炮。這些實驗火炮的口徑已逼近歐洲火炮實戰上的最低要求,似乎很難再往上提升。相對而言,康熙朝製造的鐵心銅炮,重量僅110斤(66公斤),小鐵心銅炮才40斤(24公斤),在歐洲缺乏實戰意義,卻合乎清代戰場的要求而被用於實戰。
這也意味著康熙的線膛炮雖然很有革命性,但如果著眼於長遠的發展,其實是走進了死胡同──橢圓截面結構的線膛炮適合小型火器,但用在大型火砲上很成問題。這也是兩
個半世紀以後蘭開斯特炮的窘境。在製造火砲之前,橢圓截面被蘭開斯特運用於各類使用鉛彈的線膛槍當中,表現良好;但蘭開斯特炮則是另一回事。其炮口裝填的熟鐵炮彈必須邊塞邊旋轉才能恰當地塞至炮膛底部,非常難裝填,熟鐵炮彈易於解體,還經常炸損炮口──而較小口徑的火器使用質地較軟的鉛彈,比較沒這類問題。當蘭開斯特炮現身克里米
亞戰場、運抵塞凡堡時,佈署的7門火砲中有3門無法使用,1門炸壞,最終投射的炮彈僅1,542發,還不到英法聯軍投射量的1%。這以後蘭開斯特炮便被打入了冷宮,儘管橢圓截面的小口徑槍械隨後仍流行了好一段時間 。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21
Re: [問題] 中國常見的兩個觀點我個人認為其實日本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補給有限和騎兵比較差 而是缺乏重型火砲。 因為大家可以看一下整個萬歷朝鮮戰役,或是後來江戶時代的眾多戰役 日方的重型火砲,我說的是有砲架,需要用獸力機動的火炮 大筒這種可以單人操作的"超大口徑火繩槍"不算火炮,雖然口徑很嚇人。21
Re: [問題]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原文吃光,順便請幾位板友避免太針對彼此。 基本上我的觀點是傾向於明代軍事科技落後的最大關鍵與象徵是「粒狀火藥」的不普及, 歐洲大抵來說在十五世紀初開始逐漸普及粒狀火藥的運用,可能也是1440年代重炮崛起的 基礎,不過似乎直到十六世紀才完成轉換就是。 粒狀火藥傳入明朝是嘉靖中期的事情,大約1540年代就有相當數量的紀錄,但是直到明朝21
[閒聊] 17世紀的鑄鐵與鍛鐵火炮價格以前古王子板友整理過晚明清初的鐵炮價格: 我在'The Furie of the Ordnance': Artillery in the English Civil Wars書中有找到 類似的幾個火炮價格數據,可以用於比較。 1630年代英國鑄鐵火炮,每擔(一百磅)市價為12古爾登(金幣),6
[閒聊] 南北戰爭:蓋茨堡會戰中的火炮蓋茨堡戰役是南北戰爭中傷亡最高的戰役,南軍在戰役第三日遭擊退,被視為李將軍整場 戰爭中最靠近勝利的一刻,也被認為是戰爭的轉折點之一。 以下列出雙方在戰役中使用的火炮,可以與前一篇列出的安提坦姆戰役稍作比較。 南軍 北軍 滑膛炮6
Re: [問題] 中國常見的兩個觀點騎兵劣勢是很嚴重的,但不是單純的騎兵劣勢問題,而是整個戰爭環境缺乏騎兵威脅, 導致的缺乏應對手段。 : 因為大家可以看一下整個萬歷朝鮮戰役,或是後來江戶時代的眾多戰役 : 日方的重型火砲,我說的是有砲架,需要用獸力機動的火炮 : 大筒這種可以單人操作的"超大口徑火繩槍"不算火炮,雖然口徑很嚇人。3
[心得] 17世紀的西歐金屬複合大砲圖文版: 巴達維亞號是一艘長50公尺,寬10公尺的4層商船,它載有340人,其水手與士兵加起來有 288人;它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以下簡稱VOC);按原定行程,它要航行8個月,繞過好望角 ,從荷蘭去亞洲的巴達維亞(雅加達),但卻在澳大利亞西岸地區遇難。 巴達維亞號上面有30門火砲;22門鍛鐵炮,6門青銅炮與2門傳說中的金屬複合大砲;19732
[閒聊] 南北戰爭:培里維爾會戰的火炮培里維爾會戰是南北戰爭期間,肯塔基州境內發生過最大規模的戰役,雖然因為戰略部署 的因素,雙方實際投入戰鬥的兵力只能算中等,但是傷亡比例卻是相當高。 考慮到這場戰役在戰術上缺乏決定性,而南軍密西西比軍團在後續的對峙中受困於後勤的 狀態,最後被迫撤出肯塔基州,北軍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 培里維爾戰役的時間點與安提坦姆會戰相去不遠,以下列出的火炮序列可以用於比較,很2
[閒聊] 南北戰爭:北軍坎伯蘭軍團的火炮建設坎伯蘭軍團是南北戰爭期間,聯邦陸軍在西部戰區的主力軍團之一,其前身是俄亥俄軍團 ──聯邦軍在戰爭末期另外又組織了一個新的俄亥俄軍團。 在幹練的羅斯柯倫斯將軍的領導下,坎伯蘭軍團在1862年底到1863年秋季間於田納西州頗 有斬獲,但是於奇卡莫加戰役因指揮失誤而遭到挫敗,一度被圍困於查塔努加,聯邦政府 也因而下令格蘭特前往解圍。羅斯柯倫斯將軍解職後,後繼的指揮官是「奇卡莫加之岩」- 經過1862年夏季的半島戰役和秋季的北維吉尼亞、馬里蘭系列戰役後,林肯將波多馬克軍 團司令官麥克萊倫撤職,以伯恩賽德將軍代之,並命令他向南推進,不可重蹈麥克萊倫在 戰場上躊躇不前的覆轍。波多馬克軍團南下時受到諸多困擾,最後在弗德里克斯堡向南軍 防禦陣地猛攻受挫,成為傷亡相當懸殊的重大失敗。 這一仗的雙方火炮序列如下。弗德里克斯堡是安提坦姆會戰後,波多馬克軍團的下一場大
- 問個問題,您提到的毒火飛炮等武器,就是一般提到明朝有開花炮彈吧。 不過除了您提到的幾個案例,好像就沒有什麼顯著的紀錄? 是因為這種早期的曲射爆破火力終究是不太適應明代戰場需求嗎? (雖然您說曾銑想拿來打野戰......戚繼光好像是拿來夜襲敵人) 到了萬曆末期以降,明軍幾次碰上守城戰(尤其是碰上恐怖的女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