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南北戰爭:安提坦姆會戰中的火炮

看板Warfare標題[閒聊] 南北戰爭:安提坦姆會戰中的火炮作者
jimmy5680
(If Penguins May Fly)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9

Battle of Antietam是美國歷史上單日傷亡最高的戰役。
戰役發生於1862年九月17日,戰術上無決定性,北軍戰略上取得優勢。

雙方火炮種類與數量如下

南軍 北軍(*)

滑膛炮
六磅炮 45 0
12磅拿破崙炮 27 108(+4)
12磅榴彈炮 34 14(+2)
24磅榴彈炮 4 0
12磅海軍榴彈炮 0 5

線膛炮
三吋線膛炮 40 94(+8)
10磅派羅特炮 36 42(+16)
20磅派羅特炮 4 30
3.5 吋布萊克利炮 2 0
2.71吋惠特沃斯炮 2 0

其他($) 52

總數 246 293(+30)

*:括號內的火炮部署到戰場附近但未投入戰鬥
$:南軍沒紀錄十三個連的細節,估計為每連四門炮,種類不明


可以看到南軍不但在火炮總數上呈現劣勢,而且在種類方面也較落後,其中有至少四十五門的六磅滑膛炮,這門炮是美軍在1840年代的主要火炮,但是到了1860年代已經落伍,在開戰前夕就已經準備將其逐步汰換。北軍在開戰一年內就把六磅炮從東線主力波多馬克軍團中完全汰除,但是南軍北維吉尼亞軍團直到隔年蓋茨堡戰役中都還有一門六磅炮與役;南北雙方在西線的部隊汰換六磅炮要更遲一些,1863年秋季時,北軍坎伯蘭軍團還裝備著六磅炮──不過這不是北軍新式火炮產量不足,主要是運輸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北軍對於己方過半火炮是線膛炮並不滿意,炮兵軍官的意見是應該把線膛炮的比例壓低到三分之一。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線膛炮的技術還不完全成熟,而且在近距離的戰鬥中,滑膛炮的大口徑霰彈對付人海衝鋒更為有效;線膛炮的主要優勢體現在反炮兵能力上,安提坦姆戰役中的南軍幹部形容此戰是己方「炮兵的地獄」,就是因為北軍線膛炮從高地對南軍炮手實施狙擊所致。

但是南軍也不是全無應對方法就是,無論是躲在掩體中或是分散迴避,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北軍反炮兵射擊的效果。這點北軍自己也很清楚,蓋茨堡戰役的皮克特衝鋒前一刻,北軍也是躲在掩體中,南軍的掩護炮擊就沒什麼效果。

至於八里橋清軍躲在掩體裡面卻還是被炮轟到崩潰,我估計主要是掩體設計太差,英法聯軍當時紀錄好像只是簡單的地上泥土構造。清軍從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過了二十年依然全無長進。

布萊克利和惠特沃斯都是英國生產的火炮。南軍的受限於比較孱弱的工業能力,戰爭期間努力向英國購買槍炮彈藥。布萊克利火炮很類似阿姆斯特朗炮;惠特沃斯炮則以遠距離的精準度著稱,但這門炮的彈藥很特殊,邦聯政府無法自己生產......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2.251.25.129 (美國)
PTT 網址

QuentinHu07/02 19:38

hgt07/02 21:07所以清軍掩體也是中國傳統的夯土???

articlebear07/02 22:34

roseritter07/02 22:41push

saltlake07/03 00:16真的有夯嗎?

saltlake07/03 00:16夯土和單純堆土很不同的

hgt07/03 00:59我不知道阿 所以我才問

gundamwind07/03 08:55夯土能作成有遮蓋的掩體嗎?

我不清楚八里橋的清軍掩體怎麼蓋的,不過鴉片戰爭吳淞之戰的清軍是把泥土堆到堤防上 增高,像是城牆一樣,又用泥土再推成類似城垛的樣子,可能是夯土築城吧。 夯土要有頂部遮蓋就用木材當骨架啊,不過當時清軍沒這概念,連磚石炮台都沒有天花板 ,被「飛炮」(榴彈炮或臼炮)當靶子打。

reinherd07/03 10:23會不會是因為傳統掩體對於線膛炮的防禦效果太差,導致

reinherd07/03 10:23清軍砲兵被英法反砲兵徹底壓制?

鴉片戰爭和英法聯軍時,清軍的問題是不知道什麼是地下掩體,都是在地面上堆砌,所以 被炮轟的時候根本是靶子,只有磚石建造的炮台比較耐打。 另外英法聯軍是逼近到清軍射程內進行對轟,沒怎麼發揮射程優勢,不過清軍的命中率在 較遠的距離簡直不忍卒睹......英法聯軍自己的步兵排槍也非常不準就是。

allergy07/03 12:29記得以前看到一種說法 說滿清真正的閉關自守是在第一次

allergy07/03 12:30鴉片戰爭以後的這二十年間 看來這說法並不假

※ 編輯: jimmy5680 (172.251.25.129 美國), 07/03/2020 13:01:53

zwx07/04 00:44清軍那種地上掩體,在鴉片戰爭英軍攻定海時就已經被證明對洋人

zwx07/04 00:45的炮轟不堪一擊

zwx07/04 00:54不過連甲午戰後,維新提出武科改試槍砲,都被舊勢力以"我大清素

zwx07/04 00:55以弓馬立國"大力反對,就知道要進步改革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