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閒聊] 靖難之變和英國內戰

看板Warfare標題[閒聊] 靖難之變和英國內戰作者
jimmy5680
(喜歡鯊鯊的企鵝)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21

看到有趣的文字,來比較一下。

靖難之變最有名的話,當然是建文帝說的「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類似的話語在英國內戰中也有出現,第二次紐伯瑞戰役後,
曼徹斯特伯爵(時任議會派下屬東部聯盟主將,圓顱黨鴿派人物)曾以下列的話語,
為自己不敢放手一搏、任由國王在劣勢下成功撤退的決定開脫:

The King need not care how oft he fights, but it concerns us to be wary, for
in fighting we venture all to nothing. If we fight a hundred times and beat
him ninety nine times, he will be King still. But if he beat us once, or the
last time, we shall be hanged, we shall lose our estates, and our posteritieswill be undone.

國王無須在意作戰之勝負,只要能使吾輩疲乏即可,此因吾輩作戰是孤注一擲。
倘若吾輩與王交戰百次,得勝九十九場,王仍是王。
但只要他擊敗吾輩一次,或最後能勝出,吾輩全都得被絞死、失去領地和財產。


不過曼徹斯特伯爵的副手,日後的護國公克倫威爾,對此論點非常不滿,
回應道:

"If this be so, why did we take up arms at first? This is against fighting
ever hereafter. If so, let us make peace, be it never so base."

若是如此,吾輩起初為何舉兵相向?縱是此後亦不當再戰。
若此,吾輩當議和,此事顯而易見。

=====

這個事件發生之後,克倫威爾與其同黨隨即發動「自抑規章」,
要求所有兼任國會議員和軍隊職位的人員,必須停止兼任,只能擇一,
從而迫使許多因為貴族身分而自然為上議院議員的鴿派將領脫離軍隊。
上述的曼徹斯特伯爵等人就因而被逼出軍中。

利用此一規章進行大清洗之後,克倫威爾等人接著又推動新模範軍的構成,
對原本的各地軍系進行整編,最終達成手握絕對軍權的目標。

最後,克倫威爾俘虜了國王,然後告訴法官:
I tell you we will cut off his head with the crown upon it.
我告訴過你,我們會把他還戴著王冠的首級斬下來。

====

不知道建文帝手下如果有意願幹掉朱棣,到底能不能像克倫威爾那樣,
成功把Judy擊斃呢?

--

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world who really don't understand, or say they
don't, what is the great issue between the free world and the communist world.

~John F. Kennedy, 1963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93.54.28 (美國)
PTT 網址

coober11/23 17:16你的敘述恰巧回覆了上一篇 REE的問題

gary7611/23 18:42建文帝實際上就是想讓將領自願出來為他背鍋

gary7611/23 18:43估計當時的將領聽到心都涼了,恩都沒有先背黑鍋,誰願意

gary7611/23 18:43

Edison117411/23 19:49皇帝自己都沒種了 下屬哪敢出來坦 當代罪羔羊沒好下場

saltlake11/23 19:57開國皇帝朱八八早就多次公開宣導官吏要枵腹從公一心為國

saltlake11/23 19:58皇明祖訓就是這樣。老豬家家訓如此,奈何? 後世崇禎帝

saltlake11/23 19:59不也是? 想和蠻族議和,自己又不肯擔責。

saltlake11/23 19:59想南狩,自己也不肯擔責任

mikamikan11/23 20:16把臭頭朱的名字遮起來 還以為是南部傳產家族企業老闆

mikamikan11/23 20:18幹部都是家人或親戚擔任 小老闆開豪車 員工低薪又血汗

mikamikan11/23 20:19白手起家的第一代老闆掛了 還會發生家族爭產內鬥(靖難)

chewie11/23 20:40這真的讓將領綁手綁腳

chewie11/23 20:40不過國會軍輸好幾次啦

iamoldtwo11/24 00:27

fw190a11/24 00:29可是單看這段文字,真的是怕對國王下手的意思嗎?

fw190a11/24 00:30感覺比較像用小心謹慎,來當延誤軍機藉口的推諉之詞而已

karl723811/24 08:31克倫威爾真的很強

gary7611/24 10:48英國和明朝時的政治背景不同,克倫威爾是真的不顧忌,真

gary7611/24 10:48的要剁了國王,建文帝是想讓忠良之士主動出來為他背鍋,

karl723811/24 14:27主要是克倫威爾本身人格太過完美,政敵幾乎找不到什麼理

karl723811/24 14:27由反他,可能就像三國的諸葛亮一樣

karl723811/24 14:29他覺得國王做得爛宰掉自己來還真的做得更好,還沒有什麼

karl723811/24 14:29個人慾望,搞得死了大家還要鞏他兒子繼位

我不認為克倫威爾是聖人,事實上他的統治高度仰賴充斥激進份子的軍方來維持,而不能 取得社會上的普遍支持。他的施政也是頗多瑕疵,綏靖區制推行兩年後破產,連他自己都 不敢繼續推行,這種慘不忍睹的內政方針豈能與諸葛亮比擬,和號稱聖人結果被推翻的那 位穿越者王莽比還差不多。 另外他兒子根本沒威望,一上台就被趕下台,與其說是靠父親名望被拱上去,倒不如說是 一開始沒人想當所以推他上去當墊背。事實上他也跟著找自己合作的議會勢力一起被軍方 政變掉了,就是個替死鬼。

※ 編輯: jimmy5680 (76.93.54.28 美國), 11/24/2021 16:33:02

bce11/25 13:41Judy:勿使朕有殺侄弒君之名

bce11/25 13:41Judy手下:好吧,那我們只好讓他被消失

bce11/25 13:42反正是逃往海外還是出家找不到人了,隨便啦XD

saltlake11/25 14:13樓上...也許是手下人一人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