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Re: [討論] 由聯賽制度導致長人被低估而後衛被高估?
手機回文所以排版應該很亂
其實原原po說的理論其實沒錯,但是有些論點應該要反過來
當初阿根廷黃金世代的驕傲之一Scola去打歐聯的時候其實說過,洋將限制解放是提升競爭力的,因為國家隊需要的是12個人而不是120個人
洋將增加反而可以更加淘選出國際等級的球員,因為只有面對洋將競爭還能有對等表現的人才足以面對國際賽,就像是T1的龍貓跟小安一樣
所以比起全本土,反而應該增加洋將名額,這樣的狀態下還能有穩定上場時間的球員,打國際賽就不會有高估或是低估的問題了,就算是功能性球員也沒關係,因為主力都會是CBA幫,功能性明確到足以搭配洋將的球員相比國際賽也能跟CBA幫良好搭配,單純淺見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KD.
--
但你本土全變成功能性球員就不利於聯賽本身的發展
夠強就不會是功能性球員啦...
其實現在台籃球星大部分嚴格來說也都功能型的吧,
一樣能捧阿
??
我之前也有發一篇就是在講這個 被狂噓
我們的上限就是比不上洋將,所以功能性明確是重要的
,洋將限制放寬,然後把本土往劉錚那種類型去養成,
就可以到哪裡都很管用,真的有足以媲美洋將的持球手
也會在CBA,就像林庭謙跟陳盈駿一樣,國際賽本土聯
賽只要有辦法挑選出足以抗衡洋將的功能性去幫CBA主
力就好
放寬洋將一定能讓國際賽進步 但是會犧牲掉比較沒那
麼厲害的球員 強的會更強 爛的直接沒球打 這樣變成
洋將聯賽觀眾也不一定喜歡 聯盟發展跟商業發展也不
一定會好 要怎麼做取捨跟平衡真的是一大難題
這個就要看我們聯賽和國家的目標到底是什麼 究竟是
為了國際賽的成績還是國內聯賽的經濟發展和本土情感
洋將可以增加本土競爭力本來就是事實 但有人比較喜
歡看本土互啄
聯賽不是為國際賽服務
平時聯賽都在抗洋將 自然比較接近國際賽強度
三聯盟17隊,不用為了那些上不了檯面的本土限縮洋將
名額或亞外啦
6樓,可能時間點問題,我發文的時間點算是還滿剛好
的
我覺得開放亞外會是個好選擇,畢竟可以吃周邊市場
的球迷,另外也增加球賽精彩度,畢竟國內聯賽的幻
神多到炸掉,已經稀釋掉職業球賽的精彩度。目前國
內市場已經有個雛形,多吃點國外市場,才有辦法繼
續做大
開放一堆洋將包括亞外絕對是爛方法 看看CBA、ABL之
前都是洋將在打 有什麼好看的?
洋將拿球洋將自幹 那我看NBA就好幹嘛看你這本土洋
將聯賽
然後就算有用培養幾個強的本土出來能幹嘛 能打贏中
國、日本、韓國嗎 還不如繼續自爽在國內造球星就好
才兩年就在那邊嘴聯賽制度真他媽可笑
推薦適合跟信徒哥一樣 爽護航協會躺著賺
沒有洋將的話,聯賽就會出現像碰碰這種矮內線肆虐
禁區,但出國一點用都沒有的狀況,倒不如趁早適應
國際強度,身高不夠的就好好練外線,進攻天份不足
的就好好做苦工
等台灣球員都跟美國本土一樣強再說吧
説真的台灣功能行球員太少才會很廢啊 沒幾個稱的上
3D的
球隊主軸確定了又塞一堆持球幹嘛
福祿壽噁心就在他們都不吃球權啊 每個都能空切
你看現在有幾個會的 整天原地等三分 擠壓空間 打擋
拆射手位的不會去接應
46
Re: [討論] 吳志偉過去球員時期是怎樣的球員?吳志偉其實從台灣籃壇90年代到現在所有的200的長人當中,雖然稱不上頂級,但是也絕 對不算差,至少有中段班的等級。如果目前幾個新生代長人如林正、孫思堯,能夠打到他 巔峰時期的程度。其實真的對中華隊來說就很夠用了。 其實吳志偉在臺灣成名的時候算是蠻早的,在CBA中華職籃元年的時候,他是幸褔隊三大 年輕長人(賴國弘、林信華、吳志偉)中最年輕的。但是職籃元年資歷最好的賴國弘受傷,33
[討論] 由聯賽制度導致長人被低估而後衛被高估?這個問題我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很久了 這次亞洲盃完全展現出來 所以來跟大家討論看看 首先講一個首要條件 在低層級比賽能做的動作34
[專欄] 欲撕掉「洋將聯盟」標籤,T1洋將制度是否《T1 League》欲撕掉「洋將聯盟」標籤,T1洋將制度是否需做修正? T1聯盟在成立的首年,因為整體的籌備都比較倉促,因此透過洋將制度來彌補本土球員素 質參差不齊的缺陷,採取了洋將每隊可註冊四人,第三類球員每隊可註冊兩人,上場規定 則是採取「四節十人制」。大量的洋將出現在場上,也讓外界給予T1聯盟「洋將聯盟」的 稱號,究竟T1的洋將制度是否需要做出改變呢?33
[討論] 國際賽成績跟國內聯賽沒有關係吧國際賽說白了就是需要球星 如果要提升最好辦法就是 迫使國內聯賽的人,去國外提升自己 因為台灣的聯賽不論你怎麼變,強度都是有限的 不論是去cba,去日本,甚至去澳洲nbl10
Re: [閒聊] 台灣的球隊多,有助於籃球發展吧有助於籃球產業的發展是一定 不過對於國際賽成績的效益卻是負的 球隊增加了快三倍 等於現在台灣籃球圈有三分之二的球員 在以前的環境根本不夠格打SBL31
[閒聊] 職業比賽對台灣球員的提升二軍讓歸化兩個本土,還能跟中國一軍打成這樣,真的蠻感動的 只是這樣的拼搶和身體碰撞,其實體能下降是很快的 命中率也會急速墜落,專注力失誤就隨之而來,比分就拉開了.... 今天看完球簡單心得 1. 台灣的職業籃球真的幫助球員提升,相信未來國際賽會越打越好24
[討論] 少子化缺乏人才+疫情國際賽少是根本原因因為台灣少子化的關係,造成台灣學生人數銳減 導致相對打籃球的學生就變少,在數量變少的情況下好的條件的就更少了 另外一個是2020年開始的疫情,導致國際賽受到限制,然後瓊斯盃停辦 國際賽一個接一個取消,難免在訓練誘因跟必須性上減少很多 雖然瓊斯盃一直被說是自爽盃,但一直是很好鍛鍊的舞台,至少能多接觸不同國家風格22
Re: [新聞] CBA兩大台將陳盈駿林庭謙入選明星賽沒記錯的話今年應該是歷史上首次有複數台灣球員同時入選CBA明星賽 CBA明星賽將上演台灣德比! 查過資料後,歷史上 鄭志龍在2000年進過 周俊三在2002年進過7
[討論] 其實開放洋將無上限也是遲早的事吧?其實開放洋將無上限也是遲早的事對吧? 因為如果像大聯盟沒有外籍限制這樣才強阿? 如果都像自己國內自己玩? 那這樣進步不了的呀? 如果直接開放不僅薪資大提升?2X
Re: [討論] 把球員送去美國 是不是要先好好評估(僅指去美國讀書,非打國外職業聯盟) 說實在的,方向真的錯了。 台灣這麼小的國家,其實目的性要更強一點 因為每個世代能用的材料就只有那些 養壞一兩個,這個十年的天花板就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