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關於出版的嘗試:小額贊助與書籍校正
各位喜歡閱讀的大大好,
先自我介紹,我的筆名是楚然,目前在台南開了一間預約制的書店「得時」。
藉著書店,我進行了兩個關於出版產業的嘗試,想聽大家的意見。
一、書籍小額贊助
我這個書店不賣書,賣的是我選書和介紹的服務。
來書店的客人可以經由我的介紹,決定贊助這本書的金額。
我抽成後,再分潤給出版社跟作者。
理想上是這樣啦,但出版社好像礙於會計規定,好像沒辦法直接拿錢。
所以目前我收到的錢,都回饋給作者,我自己也補貼了一點。
之前是推何玟珒《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以下簡稱《雞屁股》)
總獲益為2100元,共有十一位贊助者。
我分享一下自己觀察的有趣現象。
如果是以賣書的方式進行,一本書原價300元。
十一位贊助者之中,只有三位的贊助金額超過書的原價(分別是500、400、300)
如果沒有這個小額贊助的管道,只依賴目前的通路,只能賣出三本,獲得收益為900元。
但如果是小額贊助,由於訂價較為彈性,
讀者可以自由定價,有不少價格低於書的原價,所以獲得收益為2100元。
一來一往,總共差了1200元。
.
如果以版稅來看,抓10%,300元的《雞屁股》每賣一本,玟珒獲益是30元。
目前2100元,我只要服務11人,而且每個人的心理負擔不用太重,花一百元真的還好。
如果要依照目前買書的市場型態,我必須要說服70人都花300元,才能得到一樣的效果。
兩者所花費的心力,肯定是前者輕鬆許多。
.
成本上也減少很多,我不用進70本書,
然後頂著庫存壓力,在一定期限內賣完,賣不完還要退書。
我只要買兩本書,
一本我忘記內容時複習一下,另一本給讀者看即可。
即使別人也推薦這本書,
切入的角度不同,反而會各自拓展不同的客群。
對出版社而言,也不用要拼賣完首刷,
也不用只靠再刷獲利。
只要讀者有管道(圖書館或朋友借)接觸書籍,
以及確保有管道能贊助出版社或作者,
就可以穩定獲利了。
再加上是要大家自由贊助,
所以也不用怕有人花錢買流量或衝借閱率。
.
跟讀者互動的過程,我獲得更多回饋,
譬如哪些篇章獲得多數人喜歡,但贊助的金額不多。
哪些篇章喜歡的人少,但願意花大錢。
讀者也不用說很多高深的話,表達出自己的品味。
只要文字有觸動到他們的內心,願意為此付錢即可。
希望未來贊成這個理念的人越多,
小額贊助的對象可以擴及到編輯、封面設計、排版等出版產業的從業人員。
。
第二個活動是延續書籍小額贊助而來,
就是鼓勵大家針對書籍的內容、翻譯進行校訂。
譬如之前《源氏物語》的翻譯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用寫落落長的書評,
只要有人可以針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校訂,
就可以讓讀者知道哪些書該買、贊助,少花冤枉錢。
(譬如洪蘭的譯作)
提供校訂意見的人,也能獲得小額贊助。
等於有人可以藉由閱讀獲得利益,
也能利用勘誤累積本身的專業度。
(譬如我準備贊助勘誤《源氏物語》的人了)
如此一來,才能真正獎勵好的作者、編輯和譯者。
這兩個活動還會繼續推下去,希望大家多多給予意見。
可以丟水球給我。
或寄到書店的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也歡迎出版業或藝文產業的朋友多多交流,謝謝大家~~
--
很有意思的作法!想實際參與看看
讚喔
感謝兩位,如果有想贊助的作家/譯者也可以跟我說~
書店的部分,單純賣周邊或飲料小物都不準備嗎?多數
實體書局都靠這個延壽
滿有趣的 加油!
好有趣!加油加油!
提到洪蘭給推
很有趣耶
市場都數位行銷了,同質性YTer,Podcaster一堆
有點理解這種感覺 如果有管道我其實會想要小額捐款給
我在圖書館看過的書 有些內容並不想買來佔空間 但也不
是說內容不好 大部分都有收穫 就是覺得沒想收藏而已
對,而且有些書現在就絕版了,想買也只能買二手書,出版社也無法獲利……
我覺得跟YTer差滿多的欸 這種推薦方式很客製化
而且每個書店都可以做出區別, 即使選的書一樣,但不同角度切入就會有新的觀點, 再加上我以前當過別家書店店長, 發現不少店員都有自己的閱讀品味, 但現在書店的經營模式,只有找不到書或結帳才會找店員, 埋沒這些人太可惜了(雖然我的書店現在是一人)
怎麼寫得好像這段時間只會推薦這本的感覺
因為我目前有其他案子,以及這是新的嘗試, 所以都以我認識/聯絡的人為主, 免得收到錢但給不出的窘境QQ 其實我之前有針對一個領域,挑出幾本相關的書,類似策展的概念
※ 編輯: cvbnm666 (49.216.220.95 臺灣), 11/15/2024 07:27:4632
[討論] 灣生回家事件重演?臺灣漫遊錄造假爭議剛看到有人轉貼春山出版社的FB文章 春山出版社說明──關於《臺灣漫遊錄》 春山出版2020年4月上市的《臺灣漫遊錄》,首刷出版雙掛名作者青山千鶴子與楊双子, 並在網路書店及商品書腰主打「2020完整重譯版全新面世」,而實為作者楊双子獨力創作19
[討論] 從網美書店貨款事件來看出版業的結構問題陳嵩壽 從網美書店貨款事件來看出版業的結構問題—— 一本書能到實體書店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 前言 首先製作一本書的流程是這樣的:6
[討論] 黃士修:每月100元贊助,不造成大家負擔~黃士修臉書的介紹,呼籲大家每月100元以上小額贊助。 "定期小額贊助,挖掘事實傳播真相" "每月100元以上的小額贊助,不造成大家的經濟負擔, 確保內容的產出可長可久,參與民主才能讓社會變得更好。"8
Re: [新聞] 電子書借閱分潤低「出版社1本只拿9元」重新說明一下圖書館的電子書採購制度: 一、單冊授權 就是『同時可借數量有限』,讀者『要排隊』的書。 圖書館向HyRead等服務兼經銷商購買書的授權,價格是以「定價乘倍率」 (我這邊是五倍,也就是一本定價300元的電子書,圖書館採購一本永久6
Re: 文化部擴大電子書計次借閱這政策很好 大家都知道 買書的人不一定會看每一本買來的書 看書的人不一定會買每一本看過的書 對某些愛買書的人來說,3
Re: [問題] 有人買過編輯推薦但不知道是甚麼的書嗎?待過出版社,來聊一下「覆面書」 這文化是從喜愛手寫與手工宣傳的日本書店開始的 (有興趣可以看日劇《重版出來》) 好幾年前在台灣的獨立書店看過但沒有流行起來 靈感應該也是來自日本書店2
Re: [閒聊] 大家怎麼支持小眾漫畫作者現在網路金流越來越完善了,我覺得直接給錢都比你買這些作者的出版 品還來得有幫助,畢竟買出版品賺到錢的不只作者,還得分潤給出版社 跟印刷廠還有實體通路有的沒的。 (先不討論語言問題,畢竟要跟作者直接溝通怎麼贊助也很麻煩。最好 是自己學好日文再說。)X
Re: [閒聊] 書價統一,你會在網路還是實體買?電子書最大的問題是電子紙要追上書籍的閱讀體驗 設備通常又大又貴又脆弱,所以電子書適合看閒書或工具書 真正利潤高的書可以藉由提高印刷等級和印前投資拉高單價 比方說硬精裝的兒童繪本 真正在出版業工作才會認識到,1
Re: [新聞] 電子書借閱分潤低「出版社1本只拿9元」我不知道全台灣出版社多少家, 但就財政部統計資料庫,2023年出版業營利事業家數如下: 實體雜誌及期刊出版:1,077 數位雜誌及期刊出版:83 實體書籍出版:1,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