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刻意練習》讀後心得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刻意練習》讀後心得作者
a102740826
(Ling)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0

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圖文好讀版
臉書:https://reurl.cc/8jEr47
IG:https://reurl.cc/gDVgkL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
1. 已經很努力了,但好像看不見成效…
2. 我的孩子學習進度總是落後,是資質不好嗎?
3. 要了解自己,找到天生擅長的事情,才有機會成功嗎?

【我學到的3件事】
1. 成功與否和天賦高低沒有絕對的關係!
奧運天才、音樂神童、數理資優生…新聞媒體上那些關於「天賦異稟」人士的報導,彷彿訴說著他們的成功來自於天命。其實,真的有「天賦」這東西,只是大家常常誤解成:他很會背數字,所以他有「記憶數字」的天賦、他很會唱歌,所以他有「唱歌」的天賦。

事實上,人的天賦並無針對特定領域,而是指「大腦可塑性/適應力」,天賦好的人在學習新技能時速度會比一般人快,不是因為他們比較「聰明」,而是因為找到對的方法。

舉例來說,以前莫札特在5歲公開表演時,就已被譽為世紀神童,但現在5歲,甚至4歲、3歲的孩童,琴藝精湛的數量明顯比18世紀多出許多,正是因為在這幾百年間,音樂領域已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教學方式,依循對的方式訓練,就能像在鍛鍊身體肌肉一樣,逐步強化它。

有天賦的人在一開始學得快,但要成為佼佼者還是得靠大量且正確的「刻意練習」。所以,不用太羨慕有天賦的人,天賦反而是個「標籤」,讓人在一開始嘗盡甜頭,而忽略了「練習」的重要性。想想那些國小、國中成績優異的同學,在高中、大學後「迫降凡間」的故事就知道了:p

2. 做得多不如做得巧!
你是否有聽過:「想把一件事情做到頂尖,至少要花費1萬個小時的練習」?換算起來,大約是每天工作8個小時、一周工作5天,在同一領域耕耘近5年的時間。

但,「1萬小時練習法」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練習的關鍵,並不是在於「時數」,而是在於「品質」。當你想突破瓶頸時,所要做的不是更加努力,而是要找出專家們都做些什麼,並改變你的練習方式。關於正確的練習方式,本書提出「目標練習法」,重點如下:

#1 明確具體目標
#2 意見回饋:無論是自我檢討,或是由頂尖者提供意見(老師很重要),關鍵是有意識的練習並隨時修正。
#3 跨出舒適圈:人體本身具有恆定性,當你挑戰極限時,會發生代償性變化(也就是身體會改變,以達到新的平衡狀態);一次只需向外挑戰一點點就好,若一下子脫離舒適圈太遠,也可能會造成反效果。
#4 專注

作者舉例高風險的工作(如醫師、飛行員),也常利用此方法進行實境模擬訓練,並已證實可有效提升專業技能。例如:蒐集過往病例影像檢查結果,供醫師練習判讀哪些案例在一年內會發展為惡性腫瘤,並透過大數據資料即時回饋真實答案。

3. 「心智表徵」是將凡人變成專家的秘密武器!
本書的精髓,也是刻意練習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出高效率的「心智表徵」。什麼是心智表徵?它是一種大腦反應,也是一種心理過程,是將某物品、某概念、或一系列資訊相互關聯的能力,能幫助我們從凌亂的事物中辨認出「模式」並賦予「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你看到「貓」這個字,會知道它對應到的是一種動物,或許你會想到毛茸茸的小東西、尖銳的爪子、貓砂味、咕嚕聲…。大部分的人都具備基本的心智表徵,差異只是在資料量的多寡,以及連結範圍的深淺。

新手與專家的差別,就在於心智表徵的發展程度,清晰的心智表徵對於突破短期記憶、理解資訊、找出答案、制定計畫以及學習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運用在企業管理上,領導者的腦中會有一幅公司運作圖表,清楚展現目前重大專案執行情形,他能有效率地找出其中的關聯性,以及可再加強的環節,幫助公司更上層樓。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本書主要在闡述作者多年來的研究結果,推翻人們對天賦以及努力的看法,但對於「實務上」要如何刻意練習的著墨較少,還是需要靠自己多嘗試。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7.90.123 (臺灣)
PTT 網址

LisaGi08/22 16:29感謝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