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讀後感

看板book標題[心得]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讀後感作者
bekeing7
(^^)
時間推噓 推:0 噓:0 →:1

本書標題太長了,本來書標是: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


全文好讀版 :https://bit.ly/44RV9Wf



https://i.imgur.com/vnyxrTx.jpg


一開始看這本書的標題之後,我真的覺得看起來就是那種很廢的教養書籍。可能就是充斥著很多口號式的說法,什麼讓孩子做自己之類的。但是好奇心驅使之下,開始閱讀。一讀之下不得了,這本書用了另外一個角度回答了某些問題,也看到不同國家或是文化對於小孩教養的方式或是理念。

這本書一直環繞著這個主題,究竟有什麼是可以把累得要命父母拯救出來?怎麼樣才可以在規範與創意間讓孩子成長?


小孩需求不是唯一

作者在書中提到的美國的『子女至上文化』,指的是社會將母職的極大化期待。

但是,小孩也是家庭的一部分,應該是在合理範圍內,不讓小孩需求的優先順序總是排在其他人之前。如果我們這樣有求必應,對孩子真的是好事嗎?不僅對孩子教養沒有很大幫助,很大一部分我們也會因為老是無法滿足父母自己的需求而感到精疲力盡。

反觀法國父母,他們很愛孩子,卻不會過度投入。他們認為再怎麼樣稱職的父母,也不該有求必應、隨傳隨到。


然後跟著感覺走

作者在書中一直鍥而不捨的去詢問法國媽媽有什麼技巧?為什麼他們孩子都看起來特別乖巧?所有的法國媽媽都一臉問號的看著作者說『沒有啊,我沒有什麼特別教養規範,我就是跟這感覺走』

叮咚,這句話彷彿啟發了作者什麼,這些法國父母給的第一堂課就是,小孩沒有什麼特別教養規範,小孩不能照書養,要跟著自己的感覺走。雖然拿捏教養的尺度是一們艱深的學問,但是我們隨時要做滾動式調整。


設立教養框架

雖然法國父母非常隨心所欲,但是他們對孩子的態度是非常是非分明的。

作者提到,法國父母會先界定一個必須嚴守的形式界線,小孩在框架的範圍內可以紫由自在,隨心所欲。法國父母希望培養出孩子自己的品味及意見,小孩必須先學會尊重規範、控制自己,才可能進一步發展自己的性格。我們要傾聽孩子的聲音,但是拿捏規範的是我們。


作者用了很多章節,去理解法國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我們常常會半開玩笑的說我們面對的孩子是半獸人,但法國父母則把孩子當成一樣,他們必須學習社會的規範。他們小孩有很好的認知能力,但大人要給機會讓小孩實踐這件事。

法式教養到終極理想,真心傾聽孩子的心聲,但不須一味屈服在孩子的意志之下。在危急時刻,父母還是做決定的人,在框架之內放手讓孩子自由行事。

我認為這本書很特別的是,

本書的觀念其實介於美國與華人社會之間,法國教養嘗試在過於放肆與過於緊迫中間抓出一條道路,教導孩子可以適應社會規範,並且做回自己。

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有點老套,但裡面的內容其實非常實用,有很多新的做法與觀點是我之前沒有想到過的,推薦給大家。


更多關於黃KK

黃KK Blog : https://bit.ly/3GHdEDw
黃KK Facebook:https://bit.ly/3AmVIup
黃KK Instrgram : https://bit.ly/2Va8fA8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5.29.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bekeing7 (114.25.29.4 臺灣), 09/13/2023 12:48:47

dogbydog09/13 14:09樣本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