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It's ok to be angry about capitalism

看板book標題[心得] It's ok to be angry about capitalism作者
joowei
(瓜g)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1

網誌圖文版:
https://reurl.cc/8qZOYM

書本資訊:
It's OK to be angry About Capitalism
對資本主義感到憤怒是沒問題的
作者:Bernie Sanders
推薦指數:☆☆☆☆

前言
最近看的幾本書有滿多都在講現在社會(尤其美國)出了什麼問題,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以及右翼與左翼的對立及掙扎,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就很有興趣,而試閱了一下就覺得作者是一位很有理想抱負的人,也提到了非常多美國人民現在所面臨到的困境,身為一位左翼政治人物,他在書裡提到的很多問題以及相對應的政策都很值得台灣來學習,當然不是說他講的就一定對,也不一定是適合台灣的,但所面臨的問題確實是都大同小異。

這篇心得會就幾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議題來做探討,但在開始講之前先來介紹一下作者本人,Bernie Sanders,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也曾代表民主黨在2016跟2020參與黨內總統初選,並在2020年與拜登競爭到最後以些微差距輸給了拜登,這些內容以及選舉所遇到的一些故事在書中前段都有提到,但這邊特別要提的是,他競選的方式以鞏固基層選民、勞工階層為主,是一個認為美國「必須」由下而上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才能改變越來越M型化的現象,且「健康、工作、教育、足夠的薪資是人民應得的權利」,非常站在勞工這邊,非常值得讚許。

資本主義怎麼了?
資本主義造就了美國的繁榮這無庸置疑,但最近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根據書裡的內容,美國前1%的有錢人涵蓋了90%的美國財富,而這些人擁有的財富相當於底下1.6億美國人財富的總和,更扯的是,在過去COVID發生最嚴重的一年期間,他們的財富瞬間翻倍,從2兆多美金變5兆多,這種財富極端的往財團、富翁的現象導致富者恆富且中產階級不斷縮水,我們認為的「公平」社會就也變得不再公平了。

造就這種結果的原因其實是環環相扣的,首先是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提升進而大幅降低了企業的成本,但這些省下來的成本進入的是企業家的口袋,為了提高毛利而裁掉人力,且許多底層勞工所領到的薪水其實只夠他們過一餐是一餐,因此他們也不敢有怨言,而這也反應到了健康上,因為美國的健康保險不像台灣的是適用給全民,而是有各種不同的保險且非常雜亂,提供的保障也不一定會是他們需要的,突然生病結果發現自己保險沒有給付時就會導致經濟來源出問題,想當然,要翻轉這樣的命運必須靠接受到良好教育來改變人生,但就會面臨家裡付不出學費,或者貸款了百萬美元的學貸,一畢業就欠債累累的無限循環,因此那些有良好經濟基礎的家庭因為不必擔心健康突然出問題、也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自然而然地能把財富不斷往他們口袋裡放,且絕對不會失敗,這也是為什麼作者認為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國家根本不該有超級資本家(uber-capitalism)的存在。


健康保險

講到健保,就不得不提台灣健保有多麼好用,一年的費用萬元上下,且適用於全體國民,走進醫院基本上大部分的病都有包含到了,你只需負擔幾百塊錢的掛號費即可,當然這也是會引發一些問題,譬如不道德的市民會認為自己繳了健保但都沒有去看病「很虧」,所以即使沒病也要去看一下,或者醫師因為某種藥的利潤比健保處方箋還高很多,所以極力推銷那款藥等等,當然更重要的是台灣健保目前處於虧損的狀態,因此想要維持下去必須要靠大家繳更多的錢。

這時候就要來看美國,美國也有健保,但它卻有非常多種不同費用,且涵蓋的項目也都不一樣,一般消費者想要了解它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有些時候只是保險公司想要多賺點錢而把不必要的保險項目算進去,但這些消費者不會知道,另一方面,美國政府跟藥廠之間比較少去針對一些「民生必需藥品」來進行談價,譬如糖尿病、高血壓藥等,因此藥廠可以根據自己希望賺取的錢來進行定價,進而導致消費者必須負擔沈重的成本來維持健康,以上這些都是作者希望可以改善的,他希望美國國民(不是只有最有錢的那些人)都能享有一體適用的Medicare,並在他們走進醫院之後不必負擔任何的費用健康的走出來。

我認為這個想法很理想,因為看看台灣就知道,要做到這樣一定也會面臨到一些實施之後的問題,但我這邊就會想提出一個疑問,假設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健健康康地走出醫院,那我們是否就該提供病人最佳的療法來治癒他們?我以我自身來舉例,我在2020年時得了罕見疾病GBS(格林巴利症候群),而醫學上說明目前療法有兩種,一種為血漿置換、一種為免疫蛋白注射,我的印象是免疫蛋白注射的治癒力比較好,但先假設一樣好了,血漿置換的風險比較高,因此選擇免疫蛋白注射會是比較合理的,但因為這部分健保沒有給付,所以我最後也沒有選擇這種療法,因此我這裡的問題就是,健保該涵蓋的是最佳療法?還是最基本的療法即可呢?



勞工權益

勞工是我心中最軟的一塊,「嗯,好喔!」,這句話聽在我們這一代真的如鯁在喉,我常常說,加班就要付加班費呀,休假就是休假、老闆打來都要付錢等等「自以為」自己是勞工鬥士的言論,但台灣勞工面臨的問題其實跟我在前言提到的一樣,當多出來的利潤是進了老闆的口袋時,勞工難道就沒有權益出來為自己喊聲嗎?

作者有提到一些我沒有想過的政策跟做法,首先是工會的存在,台灣的確有工會,但工會的力量不像歐洲國家那麼強大,藉由工會的力量才能把勞工的心聲拿出來跟資方對談,且如果要和平對談的話更要有勞工代表在董事會名單裡,畢竟董事會才是公司內部「最高層」決議的代表團隊,再來是AI、自動化所帶來的效果,因為ChatGPT的出現,現在討論AI的議題越來越熱絡,且有很多跡象指出,AI所帶來的革命不會像工業革命那樣,只是工作內容的調整,AI所造成的失業潮是內容轉換彌補不了的,因此,AI、自動化的目標必須先跟工會討論過,相關議題如可能受影響的員工要怎麼安排以及是否有必要自動化等等都需要安排妥當才能執行,除此之外,其所帶來的效益必須增收稅賦,並把這些錢拿來教育那些受影響的員工去學習新的技能,如此才不會造成不斷多出來的毛利只跑進老闆的口袋裡。

這一部分作者還提到一個很不錯的觀點,今天我們因為自動化而提升了生產力,除了賺錢,我們是否也該讓人民的生活過得更美好,因此工作天數是否應該效仿歐洲部份國家進行減少呢?畢竟那些生產力提升的員工即使從五天變四天,他的生產力還因為自動化而提升,這麼做企業不虧,員工還得到更多福利豈不是兩全其美?而這也讓我想起我之前某一份工作的自動化專案,我當時沒想那麼多,只覺得自動化能提升其他同事的工作效率,但這麼做是否有可能間接造成他們失業?我們是否有先跟他談論過這些可能性呢?


教育體制的崩壞

跟台灣不一樣的是,美國的教育「大致上」還是比較偏向開放式的教育,也就是不會只教你怎麼考試,而是會教你怎麼去「思考問題」,他們面臨的是學費的高漲導致教育的不平等,而台灣呢?台灣面臨的是無法擺脫的填鴨式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就要雙語,小學就要補習補到高中,有的甚至大學還要補習去考研究所,且學校的教育只在乎國英數自社(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多其他科目),體育、美勞、家政、音樂等一學期不知道只上過幾堂,且你的目標不是台大醫學、台大電機就是台大法律,即使你根本不知道你喜不喜歡那些東西,填鴨式的問題就是他只教你怎麼解決問題但無法發現問題,但我們的未來不缺的是「解決問題」的才能,因為電腦逐漸往這方面發展,我們缺的是發現問題的才能。

作者借鏡芬蘭的教育,因此我除了書裡的資訊,也查了一下芬蘭是怎麼實施它的教育政策,簡單幾個字來形容的話就是,平等、小班制、自由且高中之前都由政府支付,你在
Google打芬蘭教育就能查到一堆相關資訊,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因為老師能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進度進而做適當安排,且沒有精英制的「資優班」問題,加上評鑑不會過於頻繁導致過多的壓力,進而使得大部分學生能喜歡去學習並從中探索問題的本質,以上這些「不可能」在台灣看到,愛上學習除了少部分的人之外根本是無稽之談,而我認為要在短期之內變成芬蘭的樣子雖然是不可能,但我們可以藉由多讓學生去觸碰不一樣的課程,如我前面提到的體育、美勞、家政、音樂甚至是程式設計等,且把這些課程的重要性提升到跟國英數自社一樣重要,多元的發展,去讓學生了解到學習的美好才能慢慢改變台灣的教育體制。


媒體的作用

這一部分我必須承認是我本書中比較看不懂的地方,因此我先講我懂的,首先就是現今的媒體,不論是美國或台灣,基本上都是被「財團」所控制的產業,因此當我們希望三立或者TVBS做出「中立」的報導時根本是不可能的,不只是政治上,就連一些探討財團問題的報導都不可能中立,因為公司的老闆就是那些財團,而這些大型媒體因為他們雄厚的資金,他們可以去併購或者慢慢消滅掉一些獨立報導的小企業進而導致寡頭產業的結果,最後就是媒體其實就是「財團」與「政客」的打手,而非優良且中立的資訊來源。

接下來是我比較不懂的部分了,作者希望能借鏡挪威來改善這樣的情況,挪威的操作方式基本上就是由政府來補助媒體報導,我稍微看了一下網路上的文章(連結)來了解一下他到底是怎麼操作的,但我覺得本質性還是在北歐人本來就覺得該就事論事,即使拿了總理提供的補助,但總理發表了智障政策就還是該鞭,反觀台灣,你看不到三立罵蔡英文也看不到TVBS幹郭台銘,即使變成不再是由財團操弄而是靠政府補助,那些拿到補助的媒體敢批評提供補助的執政黨嗎?我想很難吧...


總結

這本書其實滿不錯的,從一個左翼人士的角度去看如何去改造當前資本主義的貪婪,雖然不是說每一個觀點我都認同,但作者確實有想要為美國做一些改變,且這些改變都滿大膽的,可惜的點則在於,台灣在政治上討論這些議題的可能性都好低,主因是我們的話題只能圍繞在統獨、九二共識、中共與中華民國等主權的問題,畢竟沒有這個,怎麼去談其他事情呢?台灣的政治不像美國左右翼,可以去討論市場是否要自由、政府是否要介入、移民是否要管制,儘管一定存在著無聊的政治抹黑,但比起來,台灣的藍綠話題多樣性真的是少得可憐啊,這本書目前沒有中文版,我建議有興趣了解資本主義改革的人可以去讀它的英文版試試,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籍。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49.100 (臺灣)
PTT 網址

Jimmykaz4504/23 21:39Bernie Sanders wwww

joowei04/23 22:45請問樓上對他有什麼感想嗎?

timonting04/24 18:27網頁圖好好笑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