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討論] 朱敬一欺負小編輯...

看板book標題Re: [討論] 朱敬一欺負小編輯...作者
medama
( )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4

我沒看原書
剛去看朱敬一fb
寫得還有理有據的啊

編輯寄書請人惠賜指教
結果當事人真的指教了
編輯反而不爽?
感覺編輯不太有風度吧

以下轉錄朱敬一fb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b3kebddxerJJ2CPA/
底下的留言也值得一看:

《非驢非馬》探索百年前中醫在面對西醫衝擊時的不斷「變種」

此書是一本醫療史的著作,英文完成於 2014,中文版竟然相隔十年才完成「出口 內銷」。作者雷祥麟,大學是台大化學系,後來「棄暗投明」,現在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我上週六才跟他開會,兩天之後就完成書評。

中醫與西醫之不對盤,幾乎大家都耳熟能詳。本書從 1910 年代「滿洲鼠疫」談起,述說中醫在當時是如何一敗塗地。西醫派大獲全勝之後,該派試圖廢掉中醫,卻反而激起中醫派大團結。當時的中國其實西醫根本沒有多少人,廣大農村全都是中醫的天下,串連之後聲勢驚人。團結之後的中醫已經不可能被「消滅」,而中醫們也自知學理之不足,於是中醫遂在西醫的嘲笑與壓力下不斷「變種」,例如中醫也開始做「臨床實驗」、也呼籲「中醫科學化」。幾經折騰,就弄出一個「非驢非馬」的東西。

此書就史料整理與主題切入而言,都是良好的學術著作。但我對若干討論有以下的看法:

一、本書「非驢非馬」的主詞究竟是什麼?原本的成語情境,主詞當然是「騾」,說騾子非驢非馬,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龜茲強學漢式建築,弄成一個風格唐突的成品,主詞是那個「唐突的建築」,說它非驢非馬,大家也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就本書而言,非驢非馬的主詞顯然是「中醫」。但是全書沒有一個地方定義究竟什麼是「中醫」。是把脈針炙嗎?是中藥治療嗎?包括氣功嗎?包括陰陽五行等理論嗎?我不是在這裡找碴,但是我真的不知道主詞的定義是什麼。不了解定義,閱讀推論就很吃力。

二、作者把 1930 年代要求中醫「科學化」的外界反應,劃分為三類。其一,中醫不需要科學化;其二,中醫可以科學化;其三,中醫沒辦法科學化。我認為這個分類未能窮盡。我的看法是:至少在 1930 年代,中國沒有幾個人真正理解什麼叫做「科學化」。當然,大家都了解中醫對於細菌學、解剖學的知識,相較於西醫弱了許多。但這種知識的不足補足即可,並不涉及「科學化」。補足一些知識,離「科學化」還很遠。

三、就醫藥而言,我認為「科學化」的最關鍵因子就是:說 A 藥對 B 病「有療效」,必須是個「科學論述」。陳立夫用朋友患者做中藥的「臨床試驗」,拋開現代的倫理檢測不談,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實驗組、沒有對照組、只有一個樣本點,根本無法下科學結論。作者指出(p. 35),1930 年代對中醫的批評,「不是指控中醫無效」,而是指中醫理論無法再現已知的自然界。我不同意這個觀點;A 藥對 B 病究竟有效無效,是一個「科學論述」。沒有辦法通過科舉檢證有效,就是無效啊。此外,作者批評陳立夫的實驗「次序顛倒」,竟然是先做人體試驗再做成分檢測,我認為也還好。歐洲也有科學家自己「以身試菌」,以測驗疫苗療效。在當年,大家說不定還會贊揚科學家「生猛可欽」呢。

四、當然,統計科學也是 20 世紀慢慢發展完備的,美國的 FDA 雖然設立於 1906年,其現代化的檢驗與管制科學,也是經過幾十年發展才大備。我倒不是要求 1930 年代的中國能夠「超英趕美」,但是感覺:中醫即使到今天,還是缺少「論述科學化」的訓練,非常可惜。

五、舉個例子吧:前一陣子 COVID-19 大流行,許多人家(包括我自己)都備有「清冠一號」。大家害怕上醫院,又「聽說」清冠一號非常有效。我完全不理會它背後的藥理,但是要科學化檢證清冠一號有沒有效,其並不困難。一組實驗組、一組對照組、多少樣本數、統計檢定,了帳!但是為什麼不做這個實驗呢?是我們的管制措施太擾民?還是,「科學化」根本還沒有深入中醫界呢?

六、也許正因為科學方法還沒有在中醫生根,我的中醫看診經驗實在是不愉快。三年前去衡陽路附近一家中醫,醫生把脈,然後堅持要在開始治療之前先「調理」。我問調理什麼?他說:你有「宿便」。蛤?宿便?我狐疑:媽媽咪啊,我過去七八年毎天排便順暢,這「宿」難道是八年前的?或是神奇的糞便在腸中依照「後進先出」的存貨邏輯在運作,以致有「宿」之積?但我不敢抗辯,mer mer 幾聲後就依方服藥。接下來十幾天,腸胃怪的不得了。三週之後,我還在調理、似乎還是「後進先出」,我就火大認賠殺出了。我真的不懂:宿便的定義是什麼?X光檢查或超音波檢查看不出來嗎?你的把脈判斷,為什麼勝過我七八年的自我觀察?這個例子中,只有「你有宿便」一句論述,沒有證據、沒有治療前後的比較、不理會病人,這是驢還是馬?

七、中醫說的氣,我打太極拳四十餘年,是有些體會。太極拳經上說:打拳的時候氣遍週身,收勢之後氣歛入骨,那個斂入骨的熱氣慢慢冷卻,會增加練拳者的骨強度。最好的驗證,就是「對磋骨頭」。過去數十年,如果不是我心存仁厚,差不多所有對磋的人都會以(大聲)慘叫收場,有時候餐廳客人側目。要驗證這個「氣遍週身、氣斂入骨」的假說,恐怕要十幾年,我還想不出什麼替代辦法。另外,如果前一天晚上酒食略多,我第二天早上打「雲手」的時候,會感覺有兩隻手一上一下在按摩我的胃,非常療癒,非常舒服。這個感覺不是我「要去」體驗的,而是忽然出現的。這要怎麼科學檢定?最後,心夠靜、虛靈頂勁夠好,打完兩套拳就有後頸的熱氣緩緩上衝,頭部的感覺像是「冲淋浴」,只是沒有外面的冲水。這些氣的感受,要怎麼「科學化」檢證?我完全沒有概念。

雷同學的老師是牟中原院士。雷同學回答不了的問題,懇請牟院士做「科學化」的回答。

※ 引述《goetz (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吧?)》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cAiwUvQ ]
: 作者: goetz (這世上還是有正義吧?) 看板: HatePolitics
: 標題: [討論] 朱敬一欺負小編輯...
: 時間: Fri Apr 26 05:43:56 2024
: 最近出版界鬧得很兇的一件事是,朱敬一因為一個編輯說了些讓他不爽的話,
: 就公然謾罵那個編輯,還罵得很難聽...
: 其實我幾年前就看穿朱敬一的嘴臉了,
: 當時他為了求官去做馬英九的政務委員,在任內完全不敢出聲,
: 他的理由是: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1/article/1621
: 一、為文儘量不要批評老同事閣員其人其事;
: 畢竟同僚一場,能不留下疙瘩就不留疙瘩。
: 二、自己在任時就已經參與討論的政策,即使現在仍舊有許多不同想法,
: 也不出異聲,否則若要解釋「當初為何沒講清楚」,難免越扯越複雜。
: 三、年近還曆,總是儘量慈眉善目,下筆時對於官員所受限制與侷限,多所包容。
: 他對馬英九政府的官員都是這副"溫良恭儉讓"的態度,
: 結果看到一個小編輯對他不太禮貌,就立刻變臉大罵人家,
: 這種欺下媚上的人,噁心。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76.197 (臺灣)
PTT 網址

goetz04/26 17:42直接叫人家老師出來,這叫做有禮貌?

kantantantan04/26 17:46點名作者老師回答,真的很有禮貌,更不用說原書評

kantantantan04/26 17:46自己誤讀在亂噴

medama04/26 17:47點名作者老師確實沒禮貌

K01PTT04/26 23:19徐州路21號應有不少是他的學生,有事叫老師出來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