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自由書寫術》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

看板book標題[心得] 《自由書寫術》幫我們提升表達能力作者
together0812
(我愛小就)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大家好
這篇文章想分享的是「如何改善表達能力?」

我想從《自由書寫術》這本實用的工具書切入,談談表達能力這個議題。我會根據個人的學習和教學經驗,試著解釋為什麼自由書寫是有效的,同時也會舉出一些例子提供大家參考。當然如果你希望用寫作以外的方式提升表達能力,我也會在後頭分享其他的方式。


透過這篇文章你可以知道:
- 自由書寫為什麼有效
- 如何進行自由書寫?碰到卡住時怎麼辦?
- 如何增加書寫的內容和精準用詞
- 如何用其他方法訓練表達


首先,我們來釐清「表達」是什麼?

一般而言,要表達一段有品質的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程序。
第一步:進行「思考」並開始檢索「語言」(從抽象到具體)
第二步:提取並組合語言,形成粗略、或廣泛的表達
第三步:做出精準的表達

因爲思考是在表達前面的,所以想要提升表達,得先檢視思考能力。

先澄清一下,以上的思考指的是「以表達為導向的思考」。
這種思考最終是以語言的形式呈
現,例如:回答問題、口頭報告、或介紹產品等;而不是「數學、解謎、解魔術方塊」這一類的思考。

舉個例子,有一個題目,假設是數學好了。
如果你想得出來怎麼解題,那就是能「思考概念」;如果你可以告訴別人怎麼解題,那就是可以「把思考轉換成語言」。

所以得確認一下,你的問題是思考概念有困難?(例如解數學、魔術方塊),還是把思考轉換成語言有困難?(例如解釋題目怎麼做、說明魔術方塊的技巧)

如果你是後者,請繼續看下去。

後者常見的困擾是:
- 我常常沒什麼想法
- 我雖然了解一件事,但我很難用語言來解釋或描述
- 我跟別人解釋了,但他聽不懂,會說我講話太簡短、籠統、冗長或是沒重點
- 其他困擾(如果我沒寫到可以跟我說)


請注意,當有這些狀況時,練習表達的方式就要慎選,不能把語言、思考分開來做訓練,而是得練習「先思考A+把A轉換成語言」這整套歷程。如此,才能建立思考和表達的連結。


那麼,要如何把語言和思考「連在一起」訓練呢?
其中一個方式,就是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顧名思義就是透過「寫」的過程來練習思考與表達。

然而,市面上有那麼多訓練表達能力的方法,為什麼是用寫的呢,它有效嗎?

這個問題很好,你需要判斷對自己是否有效。所以我們做個小測驗,很簡單不需要花很多時間。


以下是體驗,你可以透過體驗來確認兩件事:
- 這個方法對我有沒有效?
- 我的表達可以改善的是什麼?

請回答這個問題:
「你最近學到了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呢?任何主題或範圍都可以。」

接著,請準備好3分鐘計時器,按下去後開始寫字或打字,把你想到的都記下來直到時間到為止。(註一)

我想邀請你試試看,只需要3分鐘就能評斷這個方法對你有沒有用。

此外,還有個亮點值得你嘗試,就是在時間到之前,你的筆和手指頭都不能停下來。不管文法對錯,要一直寫直到計時器響起為止。

就直接開始寫吧,寫到時間到為止。
「最近有學到了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事呢?」

--
--

結束


ok 謝謝你

接著請你回顧一下寫的時候,你的狀況是哪一種:
1. 寫得很卡、寫不太出來
2. 還可以,但寫出來的語句不通順,用的詞彙不精準
3. 寫得內容豐富,用詞沒問題也很順暢
4. 其他狀況(你可以留言或寫信告訴我你的問題,我一定會回信,但需要些時間寫)


如果你的狀況是覺得有點卡或是一片空白,我稱為「第一階段」,那麼自由書寫絕對可以幫助到你。
如果你不會卡住但是內容寫不好,你屬於「第二階段」。

我們先來討論第1個,同時也是最常見的初學問題:
「如果我什麼也寫不出來,或是一直卡住要怎麼辦?」



首先是要恭喜你!

為什麼恭喜呢?
因為這代表「書寫」對你來說有挑戰性,你有在思考。

人一旦開始思考,便會出現停頓的反應,停頓代表正在啟動思緒。而「思考」這件事,比我們預期的還更花時間。若平常很少做這件事,便會更難啟動。但請注意,難、有挑戰性,才是學習的開始;有難度才會有效果。

但是思考停不停頓跟表達有什麼關係呢?

別忘了剛剛前面提到的:
- 表達的程序是先進行思考,接著把思考轉換成語言的(我稱之為轉檔)。
- 換句話說,「語言」是透過想法編輯的,當想法改變語言也會改變;反過來也是,當寫出某個詞卻發現這不是我的想法時,我們就會更加細膩的去釐清思考,然後更改用詞。

簡單來說,表達=思考+語言

因此,[思考]是驅動語言的關鍵,絕對不能忽略它的重要性。

為什麼在自由書寫時,卡住了也要繼續寫下去?
因為「寫」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讓思考和語言之間的連結不要斷掉,更重要的是,它會迫使你用語言去做思考。

我們在日常雖然很常思考事情,卻很少將思考「編輯」成語言。所以當你開始把思考內容寫出來時,就會挑戰到你的慣用模式(只有想但沒有講出來的模式),而挑戰會帶來不順暢和停頓。我們不習慣以語言為導向的思考,所以這件事需要透過書寫來輔助。

此外,我認為「不停下來」這個原則,可以模擬「流暢表達」的感覺。所以即使說話不流暢,也可以透過書寫上的流暢(在心裡唸出來的模式)去揣摩口語上的流暢。


說到這裡,提一個常見的疑問:

練習繞口令可提升表達流暢性嗎?
答:不行

要練就流暢,並不是單靠唸繞口令或訓練口腔肌肉就能提升的。就像要表演一段舞蹈或流暢的換手運球,不是只靠肌力練習就能辦到的一樣。


但是,寫的時候是會卡住怎麼辦?

這本書的作者有提到,當你卡住時可用某些技巧讓書寫不間斷。例如當你快要停止了就如實的寫下「喔我卡住了真該死,真的是不知道......」。試著把「心聲」同步寫出來,就會比較容易繼續下去。而若是想不到要寫什麼了,就寫「我想不到了拉可惡,怎麼......」,就可以順著繼續下去。

總之就是,開始寫,一直不停的寫,直到時間到為止。



到這邊先做個小結:
一、思考是表達的源頭,思考非常重要。
二、書寫,可以把[抽象思考的模式]轉成[以語言輸出的思考模式]。


練習一段時間後,當你從幾乎寫不出來,進展到可進行自由書寫幾分鐘時,就是進入了「第二、粗略表達的階段」。

但是請注意,即便跨過了第一階段,到這階段寫出來的內容仍是「不能看的」,一般我們稱之為草稿。

那為什麼要寫出這些不能看的東西呢?

因為自由書寫在此的功用,是讓你先用「不怎麼好的語言(粗略表達)」把思考內容記下來。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通常我們都不太接受「不怎麼好的語言」,我們都希望表達是完整和精準的,所以一發現寫的不好就改掉,或怕寫錯而遲遲不下筆。可惜這樣做,思考便會被語言卡住,當思考卡住了,表達出來的語言也不會流暢。

所以,我們得先擠出「不怎麼好的語言」,先把想法記下來、形成粗略的表達,接著再練習把它提煉的越來越精準。

從抽象思考直接跳到精準表達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得一步一步進行。




我們來看一個常見問題:

增加詞彙量對表達能力有幫助嗎?

答:不一定。

比較好的做法是:先把思考粗略地書寫下來,接著開始延伸並做更精準的詮釋。

來做個體驗比較好懂。


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你的優點有什麼?你擅長的事有什麼呢?」

請想一想,在3分鐘內講出來(寫出來),越多越好。

開始

..

..

--

ok 謝謝

或許你會想起這句話:「其實你很好,你自己卻不知道」

對,沒錯。
所謂的「好」到底是什麼呢?是個性、是能力、是外在魅力,還是內在優勢?
「好」這個詞是抽象的;而「幽默、長得好看、誠實」則是較具體的。

大部分的人擁有許多詞彙,但問題是在要怎麼把「你的好」用你所擁有的詞彙呈現出來。說到要「找」詞彙,大多會想到查字典這個方案。但我想提醒,這時候要做的不是翻字典,而是「繼續粗略表達」你的好,我們來看這個例子。

--
問:你的好,是在哪方面呢?
答:我的好就是......有品味,就是品味蠻好的。(a)
問:嗯嗯,還有呢?
答:還有......會照顧別人,還有觀察力蠻好的,恩就這樣。

(這段表達內容呈現的問題很常見。那接下來,我們從其中一個詞切入,來改善「簡略、籠統」的問題。)

問:你說的品味是哪方面呢,是食物、設計、穿著?
答:就類似有美感那種,可以看出一些門道,像是有鑑賞力。(b)
問:原來是鑑賞力,有實際的例子嗎?
答:有,就像是能抓到流行的趨勢,就能對衣服銷售提供建議。(c)
問:嗯嗯,還有其他的嗎?
答:還有採購東西的時候我可以挑出比較有設計感的產品。(d)

--
以上是為了節省篇幅,所以用對話來呈現。
這也是在教學時常用的方式。


在對話中,從a到d,其實都是在表達「有品味」這個意涵。只是形式不太一樣。

要表達某種意涵,你可以選擇的語言形式有:
以詞彙為主:a
詞彙+解釋(描述):b
詞彙+舉例(敘述):c, d

「有品味」這個詞有太多不同層面的意思,當你「只用」詞彙表達時,你的有品味和聽者所詮釋的有品味就不一致。你必須描述的或敘述的多一些,才能更立體、更精準的傳遞你的意思。

所以,若你有「自己的講話太簡短」的煩惱,我會建議你輪流使用 a b c d,去練習在不同語言形式之間做轉換。從詞彙開始延伸、試著解釋這個詞彙、接著延伸更多並講出實際的例子。如此就能把抽象的事物描繪得更清晰和立體。

而如果你有「太冗長」的煩惱,則可以反過來練, 從d c b到 a。先講出很冗長、很瑣碎,很白話的內容,接著進行收斂、歸納和總結。多做這樣練習,你就越能在各種敘事情況下,做出漂亮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收尾。

針對以上的問題,當我用「粗略表達」寫出來,會像是這樣的murmur:
(我是有品味的人......有品味就類似有美感吧,啊想不到,疑這也叫設計師眼光啊,啊鑑別度,就是那種古董和畫的鑑賞力......,突然腦中浮出......內行看門道這句話。突然想法跳到......有品味也可以是跳脫世俗標準的那種,對那也可以說......有獨特的審美觀,像是......可以在很多物品中挑出一兩個最特別的......。)

接著,內容可以修改成更精準一些:
答:我的優點是有不錯的鑒賞力,也就是在辨識產品的時候有獨到的眼光,所以可以找出有特色又符合流行趨勢的商品。

最後,要有精準的表達還要透過「組織」,我們把一開始寫到的其他內容和以上做個結合,呈現一個完整的陳述:

答:我擅長的是照顧別人,還有對物品有鑒賞力。鑒賞力就是在辨識產品的時候有獨到的眼光,所以可以找出有特色又符合流行趨勢的商品。至於照顧別人,我想也跟觀察力有關,我可以察覺他人的表情和語氣中的不對勁,然後去給予他關注。這樣總結下來,我應該是對人的感受有一定的敏感度和觀察力。


--

在文章快要結束前,我用這段舉例來總結一些重點。

1.這個段落使用了詞彙、描述和舉例,這些素材是從粗略表達中擷取和延伸的。
2.先講出鑒賞力再講照顧並把兩者建立連結,這個叫組織。
3.品味被刪掉了,因為後面的鑑賞、觀察力更能夠詮釋。但是品味可以帶出很多詞彙(如眼光、美感、鑑別度),所以也是很重要的開始。


最後,我認為並沒有「最好的表達」,只有不斷的進行提煉,以求語言可以最接近你真正的想法。若你是初學者,這個過程是從製造粗糙的產品開始,然後慢慢將之處理越來越細緻。你可以透過兩個方法進行這個練習。
ㄧ、進行一段自由書寫,把想法化作語言
二、反覆編輯你的語言,將詞彙做解釋和舉例,再將這些內容組織,最後收斂

礙於篇幅關係,這裡只能提到書中的某些技巧,其他技巧我想以後有機會再用文章來說明,不然這篇已過長。


感謝你看到這邊,希望內容是好理解的。如有任何問題或討論都可以儘管跟我說。

(題外話,我很喜歡問別人擅長什麼,我很常問學生這個問題。所以邀請你試試看,方便的話也可以寫下來。如果你願意,不管是寫在推文還是寄信給我看,我都會很感激。)

--

【註一】
自由書寫步驟大致如下:
拿出紙筆或打字設備,準備好計時器,針對某個題目(例如:我最近學到的事,就是.
.....),按下x分鐘計時,然後便開始寫你的回答。這時要注意,在時間到之前,你的筆和手都不能停下來,要一直寫直到計時器響起為止。

【註二】
本文並非《自由書寫術》之內容。以我淺見,這本書本身更著重於思考的發想,他提供許多技巧幫助我們產生創意和喚起各種層面的想法。本文是藉此出發,從思考對表達的重要性談到如何改善表達能力。在後段提到的技巧,和書中的「詞彙解析」段落有些類似。




--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182.196 (臺灣)
PTT 網址

knmoonbd01/19 22:58這練習可能是我需要的,找機會試試看好了

aass557684301/20 00:09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