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討論] 故事經濟學 新意足夠但立論不足

看板book標題[討論] 故事經濟學 新意足夠但立論不足作者
manymuch
(天行)
時間推噓 2 推:2 噓:0 →:0

這本書是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的著作,書本原文名稱是Narrative Economics。
https://i.imgur.com/T5JrFeM.jpg


先說我沒有看完,看完Part 2就真的看不下去了... 不確定是個人問題還是他真的有點不知所云,以下簡述我看完一半後的心得~

所謂的故事經濟學,或者翻譯成敘事經濟學,主要是想探討「非數據資料」對於經濟的影響,而非數據資料泛指各種思想、觀念、故事等等具備傳播能力的文字內容,理論如看不見的手、供需理論或是一些想法例如虛擬貨幣能讓人重掌個人金融等等都算是一種非數據資料。

我認為要能達到影響經濟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1. 敘事的傳播
2. 人們因敘事改變行為
3. 這些改變的行為造成可觀的經濟影響

一. 敘事的傳播

第一點作者套用流行病學的模型及Google Ngram的資料來說明敘事的傳播很類似病毒的傳染方式

最基本的流病模型中可以將人分成三類:感染者I、易感者S、康復者R,構成所謂的SIR模型https://i.imgur.com/crCVpPc.png

圖中Beta即為傳染率,Gamma為康復率,不同的病毒、公衛條件等等會有不同的數值,但大致上感染者會呈現右長尾的鐘形曲線。

以敘事來說,人與人之間會透過口耳相傳、新聞媒體、社群媒體去接觸到新敘事,有些人相信了就成為感染者,而這些人經過時間總會慢慢淡忘這些概念,慢慢的成為康復者,作者使用Ngram的圖表來檢視各種詞組出現的頻率來印證這個概念。例如Bimetallism 這個詞就曾經風行一段時間
https://i.imgur.com/93TABtW.jpg


透過詞組的出現次數就可以將非數據的資料數據化,但透過Ngram有潛在的問題--不是所有的敘事都會被文字記錄下來。

二、因敘事改變行為

書中這個部分的論述我認為普普通通,但看過其它書諸如雜訊等等心理學的研究,我是相信人類很容易因為近期聽聞的事而改變所作所為,就不多做討論。

三、這些改變的行為造成可觀的經濟影響

作者在這個點上的立場也是一直風中凌亂...

第8章直接寫到“我們已經看到,爆紅瘋傳的流行敘事會有經濟後果”,而在此之前舉的例子例如:拉佛曲線導致減稅派的當選及減稅的行動或是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降低美國的賄賂及腐敗都......很沒說服力。

又作者在不同的章節又時不時會說道“我們最終還是無法提出確鑿證據證明因果關係”。

我看到Part2完也是沒有看到任何的證據可以說服我特定的敘事造成經濟後果的因果關連是確實存在的。

請問有看完這本書的大大,Part 3以後的內容到底有沒有繼續啃下去的價值呢XD

個人認為的其它缺點:
1. 很多句子都相當難理解,不確定是翻譯問題還是原文就是這麼奇怪

2. Reference 很多都只列個名字跟年份,是還要讀者自己去查查作者到底是參考了什麼鬼東西嗎,好歹附上參考資料的全名吧

3. 神經科學及醫學的例子許多都是錯誤觀念

--
腦子是個好東西 希望每個人都有
不負責任推薦 https://reurl.cc/7jZ7gN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0.70.135 (臺灣)
PTT 網址

arsl40002/09 18:58想看原概念去看“非理性繁榮”雖然更難懂

boombastick02/09 19:14Robert Shiller的書都很硬很難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