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阻止亞馬遜毀滅書店!」他號招書店老闆
※ 引述《luciferii (路西瓜)》之銘言:
: ※ 引述《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之銘言: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7120354.aspx
: 有篇老文講到Bookshop.org在德國成功對抗了亞馬遜,臺灣出版商提
: 定價制可能是想抄襲這種成功經驗。
: 但是他們可能忽略了,德國跟臺灣歷史大不相同,德國人並沒有在進
: 入資訊時代後少買書,不像臺灣的書市是一夕之間雪崩。疫情期間,臺灣
: 衝書店和買書的人也沒比較多。
台灣對於國外經驗都只是拿正面的論點來用,往往缺少全面的理解。
日本也遇到書店減少的問題,有朋友傳給我這一篇:
ドイツ図書流通連盟、書籍ビジネスを支える業界団体
https://www.bunkanews.jp/article/118185/
作者是日本出版數位機構 新名新 社長。出版數位機構是日本官股成立的
第一大電子書經銷公司,後來被民營第二大MediaDo併購,官股獲利退場。
新名新也來過台灣,在日本出版研究中有一定的名氣,這是他去德國的考
察報告。
如果讀得懂日文就直接讀,這邊大致提一下「德國書業協會(BDB)」的
結構。
德國書業協會是德國產業公協會中非常強的一個全國組織,首先他們旗下
有:
- BBG這家公司,由全國協會與地方協會出資,主要負責政治遊說。
- 法蘭克福書展公司,BDB全額出資,負責舉辦書展。
- mvb,BDB全額出資,負責ISBN發號、建立書訊資料庫讓會員書店訂書。
如果書沒在這邊登記,就不在定價制度的保護內。
- 法蘭克福媒體學院,mvb與BDB各出資一半,作為出版編輯、書店店員等
所有職業相關的訓練學校(還有考證照)。
為什麼他們行會要另外出錢設立子公司?主要是避免某些會員太過於強勢
或者聯合起來介入經營,所以要獨立出去不讓業界干涉。台灣各種協會就
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理事長有腦袋就會做些實事;有些就只會想拿政府補
助。
所以德國書業協會在專業以及各環節的相連上非常強,像是出版資訊很早
就會透過mvb送到書店,有證照的書店店員會看狀況進貨,所以退書率低。
然後政治遊說方面,本來BDB就有自己的業內定價制度。但是因為德國要
加入歐盟,這種行為會被視為壟斷,所以強壓著德國立法。讓國家去面對
歐盟的壓力。
電子書的部分則是Tolino為代表,Tolino是德國幾家電子書公司一起聯盟
起來對抗Amazon的平台。然後他們也讓地方書店可以自己在平台上開白牌
店,只要讀者透過書店自己架的頁面買書,書店就可以獲得一部分的收益
。然後他們過去基礎建設是德國電信負責,後來交給Kobo經營。
像德國這種地方聯合中央、從出版到經銷到書店、從政治遊說到職業訓練
,包含紙書電子書都在行會組織下面的作法,本身就強到不行,台灣現在
折扣問題就是內部環節問題,是要怎麼學啦?
--
推
這無法一朝一夕啊
就是只看好的不看壞的,覺得抄一兩個政策就可以有相同
收效,但不管是商業策略或是文化政策,牽涉層面都很廣
我覺得因為政治和社會風氣影響,臺灣缺乏這種廣度分析
等到發現又是一個蚊子館政策才發現空擲了金錢和時間
推
推
36
[問題] 購買電子書的情況下,如何支持實體書店?----------更新----------------- 感謝各位的回應! 實體書店不只有賣書的功能,它也有推廣書籍的功能,而前者能被市場評價,後者卻缺乏市場評價。 從推廣的功能來講,實體書店的存在顯然對電子書商城有好處──讀者在書店看到心儀的書之後,有可能會選擇購買電子版。 也就是說,實體書店產生了外部效益(電子書商城的業績增加)。19
[討論] 從網美書店貨款事件來看出版業的結構問題陳嵩壽 從網美書店貨款事件來看出版業的結構問題—— 一本書能到實體書店需要多少的人力物力 前言 首先製作一本書的流程是這樣的:10
Re: [討論] 11/11歇業潮多年前獨立書店們就曾出版專刊討論書籍是否可以單一定價 但直到今日這個問題依然無解 折扣戰還是存在 (書籍打折的狀況越來越嚴重 最近出版的翻譯小說定價動不動就400起跳了)1
Re: [問卦] 以後新書出版會有售價規範?以下個人淺見 台灣的書市已經不光是售價的問題了 新書在前六個月內限制售價 1. 消費者會把想看的新書放進清單 等有折扣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