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Re: [問題]想成為知識分子的我

看板book標題Re: [問題]想成為知識分子的我作者
Vassago
(單身真是一種罪)
時間推噓 6 推:6 噓:0 →:2

※ 引述《victoryarmy (moon)》之銘言:
: 安安
: 今天跟同事聊天,聊到我在網路看到的資訊
: 同事指出我缺乏判斷能力
: 無法分辯正確或錯誤的資訊
: 表達能力也不行
: 一開始大家專注傾聽我要說什麼的時候
: 結果常常引述錯誤
: 大家常聽不懂我要表達什麼
: 請問該如何透過書本來改善?
: ps 我真的是認真的,不是來亂的
: 拜託

看原PO過往一連串的文章
想到以前自己也沒有甚麼判斷能力

以前踏入書店
總是先看暢銷書
暢銷書總是很能夠勾起我的好奇心
又自以為看暢銷書很能夠"跟上潮流"
好一陣子都胡亂買暢銷書來看

不過看久了覺得暢銷書都很乏味
沒有太多知識能夠被沉澱下來
而且亂買也很浪費錢

像是因為《M型社會》聲名大噪的大前研一
他有一本《低IQ社會》
其中提到
日本人對食品安全很講究
因此要求政府對食品安全嚴格把關
嚴格把關的代價就是成本提高,食物變貴
日本人又要求政府想辦法
大前研一就批評日本人對食品安全太過敏感
有些非洲國家的人民甚至連腐敗的魚都得吞下肚
我就覺得奇怪
大前研一怎麼會將日本這樣高度發展的國家跟非洲國家相比?
他的書我此後敬而遠之
幾年後又看到他的《一個人的經濟》
好奇他在獨居的社會現象中看到了何種經濟脈絡
結果又是重述他的新自由主義理念
確信以後再也不看了

諸如此類的懷疑逐漸增多
(可以A我以前的發問)
開始漸漸遠離暢銷書
轉向比較艱澀的學術書

不過我不太清楚在那之後轉向學術書的契機是甚麼
可能是rainreader的blog
可能是當下正紅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也有可能是巨流出版社的《流行文化社會學》

無論是何者造成
我認為它們都有同一個特徵
就是把日常生活充分與艱澀的學術領域緊密連結

雖然這類的書在書店裡似乎很多
天下文化的科普系列
或者是見樹又見林、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社會學動動腦
好像都不太適合我當下的需求
只能說原po可能還需要多翻閱看看吧

只是自己的一點經驗分享
希望能有點幫助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49.244 (臺灣)
PTT 網址

victoryarmy03/01 09:54暢銷書很多都不值得一讀嗎

暢銷書不是不值一讀 而是進入閱讀領域的開始 同時也是一個過程 就像你我幾乎不會回頭翻閱漢聲小百科 但漢聲對小孩子卻有關鍵性的啟發 就這個角度來說我無法否定暢銷書的作用 總之 讀書作為一種興趣 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首先 要知道自己為什麼想看書 再確定自己有興趣的領域 接著 找到適合自己的入門書來看 從這本入門書中應該可以來幫助你建構出一套看待世界的角度 再繼續讀下去 可能會發現自己從入門書所學的知識並非絕對正確 因為還有其他反對的聲音正在某處發聲 到這邊應該會覺得這是諸神之戰 各種理論百花齊放、群學爭鳴 可以做為旁觀者欣賞 也可以加入某一陣營 或者是綜合雙方,甚至是多方說法提出自己的結論 當然以上的過程是一個理想狀態 過程中發生的意外太多了 像是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想要看書 找不到入門書 死守著一個看待世界的角度...等等 而且這個過程之中還會發現哲學的影子一直都在 像是應然與實然(相對與絕對) 在知識追尋的過程之中一直搔你癢 如果當你有搔到癢 下次版上發文大概會是比較進階的問題 甚至是心得文了吧?

furbyyeh03/01 10:24

winken200403/01 11:06值不值得是看你,讀完後有收穫就是值得。

※ 編輯: Vassago (36.238.44.61 臺灣), 03/02/2020 10:31:03

qien03/03 13:39推推推

victoryarmy03/03 19:48一定要針對特定的主題嗎?

victoryarmy03/03 19:48可以都讀嗎?

選主題來看書也是一個過程 你當然可以毫無目標的都讀、都看 日子一久 你應該會發現怎麼老是都到書店的某櫃子找書看 就算你會到好幾個書櫃找書看 那也會有一個書櫃你會買過最多書、駐足最久 此時會發現 最終仍會選個特定的主題來看書 如有問題再問吧 怕講太多你會更加混亂

hmcedamon03/04 08:24可以都讀嗎真是大哉問

hiimlove03/04 10:51

※ 編輯: Vassago (36.238.44.61 臺灣), 03/04/2020 1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