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低端人口
很同意這位板友的心得
覺得作者面對這樣的題目處理得有點輕率
當然能理解以一個語言不通的西方人,要採訪底層會有多困難
但全書只憑受訪者的隻字片語拼湊,缺乏系統性的整理和分析,和受訪者之間也確實存在倫理問題
相信他是出自好意,但有時帶著中產罪惡感寫蟻族,有時又用西方眼光嘲諷中國上流社會文化資本的薄弱,看到最後有點不耐
看這本書讓我更深刻感受到有人類學、社會學訓練或紮實田調的重要性
我覺得要了解中國問題,應該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像何偉、張贊波和劉紹華的書都很值得推薦
引述《B123 (FAY)》之銘言:
: 這本是詳細去採訪農民工的報導紀實
: 農民工的問題就我記憶裡有一段時間,
: 但可能是近幾年大陸在農民工方面有許多相關作為,所以被炒了起來
: 這本書的內容上,其實並不算太深
: 在討論上會比較偏報導揭露的方式
: 但若作為一本入門開始了解這一類族群的方向來看
: 其實算蠻值得推薦的
: 我這邊用研究或深入性角度上看
: 個人認為本書比較大問題在於情感建立上
: 洋人跟華人本身在文化脈絡有差距
: 但作者比較忽視這南轅北轍的文化差異及對大陸制度有許多的不瞭解
: 在遇到許多值得探討問題的地方
: 使用有點直接的理所當然去下結論再做申論
: 包含大陸文化上的愛國主義、富人炫富
: 以及共產政治體制這些都蠻涉及非常大的層面
: 但這些較深的內容多仰仗政府官方數據或是片面評斷介紹並直接做批評
: 對於這些大議題掌握度會非常不夠甚至也導致內容有些片段及零碎
: 而書中某些地方涉及研究倫理的問題
: 例如造成受訪者在工作危機甚至情感上不舒服
: 或者餽贈太過不符合其生活的物品
: 這邊吸收起來要注意一下
: 在書中有瞭解到這些處境是農民工有他不得已的問題
: 性別上、政治經濟角度等等,衍生到下一代及階級貧窮等等
: 這是互有關聯的包裹性問題
: 但就採訪角度是偏片面式的夾敘夾議去做討論跟結論
: 有些偏情緒性,結論下的也有些危險
: 所以
: 這本可能作為故事書來看會比較適合
: 若要深入探討的話,做為初步理解、單純介紹用途還可
: 若當作真正的研究專書去做推薦的話,在閱讀上需要多加思辨會比較恰當
--
真正的低端人口,要去採訪三和大神吧。
三和那部不錯,中國渣滓蟑螂般的人,多得去
11
[心得] 丹尼爾康納曼「雜訊」心得這本書是丹尼爾康納曼最新關於決策的書 老實說我個人喜歡這本書更勝過快思慢想 尤其是想法的突破性 康納曼的靈感來自於他擔任公司顧問的時候,他發現同事之間的決策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更可怕的是,大家都以為自己跟同事的想法應該差不多10
Re: [心得] 後悔當媽媽前陣子看了這本書 這本2016年初版發行 後來2019年出第二版 目前兩種都絕版了 如果有興趣的人可能要去圖書館找 我也是在圖書館借的 不過有打算收這本7
Re: [寶寶] 如何調適心情看到第一句秒想到《後悔當媽媽》這本書。 如果媽媽還有力氣看書,我覺得看這本說不定心靈會得到慰藉。 但它無法替你找調適法,只是讓你知道,你不孤單... 作者是以色列社會學家Orna Donath,訪問了以色列二十幾位媽媽,7
[心得]《讀懂一本書》心得筆記圖文心得: 你是否總覺得書都讀不進去呢?明明就努力地讀了,但卻往往像是船過水無痕般,看完就 還給作者了呢?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個強效的方法:講書。 今天要談著這本《讀懂一本書》,作者樊登是中國著名的講書大師,創辦「樊登讀書」, 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是個名副其實的知識網紅。3
[心得] 《編劇,我想當個好人》輕鬆入門道德倫理《編劇,我想當個好人》讀後心得:輕鬆入門道德倫理學 美國知名編劇帶你經歷一場政治不一定正確的道德思辨之旅 圖文好讀 你有沒有遇過那種「道德魔人」?他們經常指責別人做事情沒道德,然後用很高的標準去 要求別人。但是,如果能當一個好人,誰不想當啊?可是當好人是很累的,我們想對世界1
[心情] 面對歇斯底里的媽媽,我用諮商幫我自己我們是一群諮商心理師,訪問了幾位有諮商經驗的受訪者,並在他們的同意下分享這些 諮商經驗(部分個人資料有調整),希望透過這些真實的經驗分享,讓大家更認識心理 諮商。因為不是要推銷特定的諮商所或是心理師,所以請大家不要敲碗受訪者是去哪邊 諮商的啦~ C / 30多歲 / 女性 / 業務1
[心得]《片斷人間》讀後感讀後感 很可愛的一本小書, 內容文字不算多,認真讀的話,一下午即可完食。 但是字裡行間的情感含量豐沛,常停下來思考其中。 雖然是學者寫的書,也有運用到領域內的專有名詞,- 「新聞與田野工作的迷人處在於,不到現場,永遠不知道會遇到什麼。」 《日常的中斷》中阿潑爬梳三大天災:日本311海嘯、中國四川大地震與南亞大海嘯 後重建和重生的過程,她分別以記者身分前往日本、以志工角色拜訪四川、以旅人的方式 踏上印尼。 翻開日本篇,就被阿潑筆下身為記者、在採訪前的掙扎所震懾;也想起那些在媒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