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閱讀小說常見的誤解與困難
這篇寫給在文學大門之前躊躇徘徊,不得其門而入的新手。略感興趣卻大受挫敗的人。
著重的對象是「現代文學小說」(不討論不是文學的小說,也沒必要多解釋)
首先我要先一錘一錘打掉你們心靈上僵化自我窄化的圍牆,是個大工程。
所以我要先談「小說『可以是』但『不是』什麼」,用這個「不是」拆除各位新人的誤解、錯讀、疑惑、偏見。
1.小說不是歷史:小說時常會出現淺而易見的歷史背景,甚至就有歷史小說這種分類。
但小說與歷史有著根本性的差異。歷史只記錄大人物大事件,大部分的人不在存
在史冊中。
但是有一定歷史背景的小說,可以描寫小人物、一般人,「在這個歷史背景下的處境」,反而可以有助我們切深感受某段歷史當下的實際狀況。
其次是就算某本歷史小說的角色是歷史大人物,它依然不是歷史,因為「歷史不描述
心理狀態」,如果有某個史學家像記者一樣,自以為是的描述某個人物的心理狀態,就
會被吐槽:「你怎麼知道?是在寫小說?」(當然,史學家是負責任的,記者不負)
所以任何試圖以小說為歷史的作家,或從小說中指責不符歷史的讀者,都算是搞不
清楚狀況。
小說如果要記錄歷史,為歷史負責任,為什麼作者跟讀者不去寫(讀)史書就好?
歷史背景只是小說的手段與材料之一,並非小說的「目的」。
2.小說不是社會學
小說裡面有社會關懷,揭露社會的不公與殘酷,但這不是小說的義務與責任。
一篇描述底層社會的小說,不比直接去當社工對社會更有幫助,也不會比一篇
社會學專家的論文更能離析社會。
這個小節我們可以引申,小說也不是「現實」,一篇小說詳實記錄、描繪現實的林林
總總,意義何在?不管用多少文字都無法複製現實到書面上,豈不是徒勞又不實?
所以一篇小說對於非法性工作者的關懷,絕對不會比一個記者深入追查的專訪更能
接近現實的情況。
小說的材料會來自某種現實情況,但不對現實負責。
3.小說家不是道德家
這個誤解淵源久矣,我拿離我們最近的經驗來說,求學階段寫的「滿分作文」,
不管你前面怎麼寫,最後都會要求「正能量」,總結成一個寓意、一個警語、一個教條
、一個理念、或一個鼓舞人心的話、或一種道德訴求,各種意識形態當結尾。所以
它是作文,不是「創作」。所以什麼李昂的殺夫是文學作品,而百依百順的傳統婦德
是封建時代的「滿分作文」。
文學最美的是理想,道德高尚的人品或世界,或美的追求等等,作為理想追求的其
中一種,常常出現在小說之中,但好的小說絕對不是長篇大論最後只要讀者心滿意足
的努力學習當一個好人。(那幹嘛寫這麼多?)更何況,小說家寫出的一種追求,自己
未必能做到,可以視為一種理想,而不是小說家本人與筆下的人物一樣高尚偉大。
如果你要在一篇小說中得到激勵、鼓舞、啟發、道德薰陶。為什麼不去讀聖經、佛經,
或者心靈雞湯?
搞不清楚狀況的讀者會抱怨,為什麼結局這麼悲慘?為什麼沒有救贖?為什麼壞
人得勝?為什麼不給人一點正面的思想? (我反問:為什麼一定要這些?)
4.小說不(只)是娛樂品
看小說會有生趣、情趣、樂趣、意趣、或其他種種感動。但如果把它視為單純的
娛樂商品來看待。現代文學小說(甚至通俗小說)很早就被鋪天蓋地而來的聲影世界
擊潰。看過金庸電視劇的人,絕對會比看過金庸小說的人更多。
電影、電視、TV秀、連續劇、舞台劇,甚至RPG遊戲。這些作品的形式,跟小說都有
一個共通點,那就是有「故事」,沒有人不愛聽故事,八卦不也是一種故事?獵奇
的社會新聞不也是一種故事?
在各種五光十色的精彩聲影,如果單純只看娛樂滿足的話,作為也有故事的其他類型早
就把小說狠狠甩在後頭。
給你一支有網路的智慧型手機,跟一本精彩絕倫的小說,作為娛樂品,大多人毫不猶豫
會選擇手機。
5.應該可以不用繼續詳列了
但可以繼續以此類推,小說不是政治、不是哲學思想、不是........
希望點到這裡就能把各位的既定誤解全部打消掉。
三、那小說是什麼?為什麼存在?有什麼價值?與我何關?
但我要特別提醒一點,你當然可以在小說中找到道德模範、娛樂性、哲思、歷史、
現實、政治主張、意識形態、社會關懷等面向。但千萬不要指責一個優秀的小說家,清
楚自己在做甚麼事情的人,沒有給出「你想要的這些」。因為這個質疑本身就是錯誤。
1.
我們終於可以進入正題了(攤軟),進入正題之前要先解釋「現代」小說的特性。
現代藝術有一個特點是,「不做自己以外別人也能做的事情」,舉例來說,相機
技術發明之後,繪畫這門藝術,就漸漸不做維妙維肖,不做逼真與模仿,就算你繪技
高超,可以近乎相機的相似度,但,這意義何在?一個快門解決的事情你幹嘛勞心費力。
所以興起了許多流派,而且外行人越來越看不懂在畫什麼(如畢卡索),因為他們專注做
只有繪畫能做的事情。我對繪畫藝術不熟,有謬誤請包涵,但意思大致不錯。
2.
現代文學小說也只專注於只以小說能做的事情。
這件事情就是:「專注探索與發現。」這是小說家唯一的倫理。
舉個例子:有個評論家看完包法利夫人寫信給福婁拜,說藝術不只是有諷刺批評,
為什麼你不寫點寬慰人心的話?
福婁拜回應:「我不想批評也不想諷刺,我一直都努力要深入探究事物的精神而已。」
用伊格言的話簡單來說,如果現存的孤獨有35種,我的責任就是找到第36種。(太帥了)
這種小說精神是一流作家公認的(也許講法會有點出入),不是我發現也不是我亂掰的XD
3.
搞清楚小說的精神之後,就可以更進一步來看小說建構的世界。
小說的材料來自於現實,各種材料就是我們第一部分講的那些,作為「手段」而不是
「目的」。
前面也說了小說沒必要用現實材料打造一個現實世界。(畢竟他有Fiction(虛構)的特性)
那小說打造什麼世界?
答:「有真實感的心靈世界。」
這也是為什麼我前面要花這麼多篇幅打掉各位的心靈上土牆。
這個心靈圖像用來探索「尚未被發現的」人存在之謎、生命的未知部分,他是複雜且曖昧的藝術,可以說,人的內心有多複雜,小說的心靈世界就有多複雜。
我強調「尚未被發現的部分」,所以為什麼p開頭的 su 對我來說不是文學。昆德拉
給我一個方便的公式套用「媚俗的定義是,把既有的東西,透過有美化效果的謊言濾鏡,達到自我感動自我滿足的效果。」
簡單來說,這個出版品(對我來說他不是作家),只是把「既定的概念」,透過非日常的語言、美化的語言,讓別人覺得很「文青」,而這些既定的概念,比如說我好想你啊,你不在我身邊,是大眾很容易不假思索得到共鳴的內容,透過美化的語言(雖然也沒多美但讓普通人看懂就行),讓一群人在美化的濾鏡面前矯揉造作的自我感動。
舉例而言,好的作家不會賣給我一套既有的孤獨,他絕對不會寫一個人宅在家裡,我好孤獨阿。而是會寫,在人群之中,沒有人懂我,甚至沒有人願意理解我,所有的朋友與親
人都只認識在表面,這種我不知道的孤獨,生命的其他未知面向。
楊過的孤獨不「只」是見不到小龍女,而是我對你的愛情不介意你的身體是否遭到玷汙,你卻不理解我的真意,一個人跑掉,於是在找回小龍女的過程中,楊過除了孤單以外,
也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獨感。
所以說,你去寫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幹嘛?你去閱讀早就知道的事情幹嘛?
4.
小說家、作品、讀者是三種心靈,你是透過心靈閱讀,而不是小說家炒了一道菜
讓你用嘴巴吃下去,用消化系統消化。小說家用心靈寫作,造就心靈世界,你
當然得用心靈閱讀。
所以為什麼我要一步步敲掉各位的既定框架,因為只有打開我們的心靈,才可能
「進入」小說的心靈世界。
因為一個心靈狹隘偏執的人,他以為他所認識的生命面向就是全部,所以當他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時,他當然看不懂,為什麼?
因為他想用既定的理解,來詮釋生命中的未知部分,前面說過小說家的唯一精神與倫理
是找到另一種生命中未知的部分,努力探索。那你怎麼可能用既定的概念去理解?所以
造就很多人「不知道在寫什麼」的困境,好一點的敬而遠之,無知一點的就說寫得很爛。
有一點以管窺天的意思。所以我不斷強調要開啟心靈。
因為我們活在一個高度簡化、概念化、標籤化的世界,所有的價值都可以量化成金錢。
與其費盡唇舌告訴你這次風災有多嚴重,災民有多痛苦,不如直接告訴你死傷多少,
經濟損失多少,全部數據化。
我們想要把所有複雜的事件都簡化成一個「說法」,這就是我們媒體今天做的事情。
所有的社會事件都簡化成不是為了錢就是為了情慾。絕對不要寫既定概念之外的可能性。
這也是為什麼記者提供了一個說法,會不斷有當事人上來發文澄清。(渴望被理解)
現代人的悲劇內核是孤獨,渴望被理解的同時卻又不斷簡化標籤化他人,以方便自己理
解。記住,簡化他人就是簡化自己。不試圖理解別人的人不會被理解。
5.
而現代文學小說之精神正好是跟我們時代精神完全悖反的存在。
昆德拉的名言:「好的小說告訴你事情永遠沒有那麼簡單。」他是複雜曖昧的藝術。
所有的人,在這個心靈世界裡都有被理解的權利。小說家不是上帝不是法官不是國王。
小說只有一大堆相對而言的真理,沒有任何人佔據絕對真理的地位(宗教、法律、政治)。
一個壞事做盡的人會被法律處以死刑、公眾唾棄、教會判下地獄,可是在小說的世界
他依然有被「理解」的可能。
小說提供你原因,不提供理由,前面說過,小說不是社會學,小說家更不是人權鬥士,
他就算寫了一個死刑犯的複雜動機,也不代表作者的意圖是:因為以下原因,所以
都是社會的錯,他沒錯,所以法律應該赦免他。
6.小說的邏輯
小說講邏輯,但小說講的不是現實世界的邏輯,而是小說「自己的邏輯」,
一部小說自己邏輯前後不一,絕對不是好作品。
楊過絕對不會因為金庸覺得他好可憐就讓他娶了那些漂亮的妹妹們,這不違反
現實生活中鰥夫的邏輯,但違反小說的邏輯,楊過不可能娶其他人,因為他是楊過。
(連載作品最大的問題就是作者掰不下去,前後邏輯不通侮辱讀者智商,所以我們都對
權力遊戲最後一季感到憤怒XDDD)
7.心靈世界認識之判斷是有高下的
同樣是政治犯遭到勞改三種作家提供了三種救贖的可能性。
A作家寫一個被劃為右派的政治不正確,在意識形態下「犯了錯誤」,下放農村勞動
覺得自己這輩子沒救的知青,作者用原始情感力量,目不識丁的農婦,以最單純的方式
解救他,「犯了錯就改,咱們以後不犯就是。」
這個意思是農婦用日常語言的「犯錯」消解掉青年心中 意識型態語言的那個「犯錯」。回到最樸實無華的日常生活與人性中好好過日子。
B作家一樣寫了一個知識青年政治犯,遇上另一個女知識份子,試圖用理性的力量
互相救贖,而不滿足於原始的情感,企圖在理性的位置上解答人生的困境。他是
A的更進一步。
C.托爾斯泰的《復活》
前面說過,小說邏輯不是現實邏輯,復活的世界是一個罪人的世界,這個世界
懲罰別人的行政機關,自己也在犯罪。
所以這本小說的邏輯評判不是上帝的原罪,也不是法律的罪,而是作者站在
人性的角度來定義這個罪。
《復活》是講述一群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政治犯,這些人在過程中,不依賴他人的救贖。他們傾向自救,而且不只救自己,他們還想要拯救這個國家的未來與他人。
想要終止不斷產生罪人的腐敗制度,這是何等宏偉的心靈圖像?
所以托爾斯泰的心靈認識與建構走得比A.B作家更遠更大。而不是因為托爾斯泰很
有名所以好棒棒。
三、以老人與海為例
前面解釋了這麼多,現在讓我們用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重新閱讀一次。
(對了好的小說不太怕劇透,你永遠可以讀到更多內容。)
老人與海的故事的扼要是:一個長期捕不到魚的老人,架著小船獨自在海上與一條大魚
奮鬥,用盡全身力氣與船上器材,終於打敗大魚,回程的時候魚肉被鯊魚吃光,到港口
的時候只剩下一架魚骨,老人回到屋子熟睡,男孩看到之後獨自痛哭,故事結束。
一個只看到成敗與利害的狹隘之人會把這個故事簡化成:老人就是一無所獲的魯蛇,
寫這種故事的意義在哪裡?諾貝爾文學獎過譽了!
我要反過來,不說這篇小說的價值在哪,而是透過幾個簡單的更動取消小說的價值。
1.
首先:故事的結尾改成,擊敗鯊魚,滿載而歸,全村轟動,到處講述這個傳奇故事,老
人覺得很驕傲!
於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定勝天,老而彌堅,小學生又有新的作文樣本了。
所以我認為老人與海不是在講人定勝天。
2.這部小說的設定裡面,老人是個鰥夫,而且作者沒有提到任何子女,是個孤獨老人。
如果我把它改成,有妻兒在家等待老人,這個故事會變怎樣呢?
這是一個丈夫、父親為了一家溫飽努力工作奮鬥的故事。所以大家要向老人看齊
堅守工作岡位,天天加班。
但海明威刻意把老人設定成無依無故。所以他不會是一個漁夫生為丈夫與父親
努力工作養家的故事
3.這個故事中除了大馬林魚,第二重要的角色是誰?男孩!
男孩在過去老人還沒那麼老,運氣也還不差的時候,在船上學習許多技術,
而且故事中男孩一直堅持要上老人的船幫忙,但老人拒絕了。
如果我把它改成,男孩登上漁船,跟老人一起克服萬難捕獲大馬林魚,平安歸來,
這個故事會變成什麼?
會變成學徒小說、成長小說,男孩見證老人的捕魚技術與精神,成長為男人。
但是捕獲大馬林魚出港的那一次,海明威故意安排讓老人婉拒男孩,單打獨鬥。
4.總結以上,我們漸漸掌握這部小說的核心與價值
海明威把一個老人放在孤立無援的位置與環境當中,一番努力之後的結果是徒勞無功。
如果是你,你會在哪一步就放棄?
A.我老了,沒力了,算了,不出海了
B.又沒有妻小要養,我這麼辛苦幹嘛?
C.有人要上船幫我太好了,有個同伴一起努力。
D.這條魚太大了,我的船太小,設備又老舊,還是假裝沒看到吧
E.E04!我又傷又累又睏,魚具都損壞了,還遇到一堆鯊魚圍剿,算了把馬林魚鬆綁。
你現在知道老人偉大在哪裡了吧?
這部小說中間寫了很多老人豐富的捕魚經驗,請問他第一眼看到第一隻鯊魚,他
是不是就知道會來「一群鯊魚」?而且他「一定」知道他僅存的力量無法與之對抗,
最後馬林魚會被啃食殆盡,自己徒勞無功。
可是他並沒有向鯊魚認輸!
大馬林魚的價值不僅僅是這麼多磅肉可以賣多少,當然,老人已經算過他的經濟價值,
海明威如果寫老人完全不在意大馬林魚可以賣多少錢,這部小說就會淪為矯情做作。
但除了這個價值以外,還有其他的價值。
老人在與大馬林魚奮鬥的過程中,心裡對他講了很多話,甚至把他當成兄弟,
一個值得尊敬的敵人。
在我看來,老人與大馬林魚的關係不是漁夫與魚。
——而是一個強大的生命與另一個強大的生命的直接對決。
老人的強大在於意志力與捕魚的智慧,大魚的強大在於體型與力量。
老人將大魚視為生命與生命之間「對等」的位置看待。
所以老人面對鯊魚,保護的不僅僅是大魚的經濟價值,也是保護自己的尊嚴,
與這場對決的偉大對手。
一個人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之下,進行著一場徒勞的事情,可以有多偉大。
(人最後都會死,難道不是一種徒勞?所以,你就要認命放棄一切努力?)
老人做了他「應盡的事情」,「人不是為了被打敗而生的」,在你把你應盡的
事情都做完之後,才對得起你自己的生命,於是他疲憊而香甜的睡著,夢見獅子。
老人沒有向人吹噓自己有多了不起,他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情」,但除了痛哭
的男孩,沒有人知道老人經歷了什麼。(除了讀者,讀者難道不是海明威眼中的男孩嗎?)
四、結語
我講的這些僅僅是文學的入門,盡量用大家熟悉的作品舉例。
我只講我比較有把握「是錯的」的觀念,不講什麼是對的,畢竟他本來就是複雜曖昧
的藝術。希望對大家進入文學作品,擴展生命、心靈的種種面向,有些許幫助。
至於進入之後如何更進一步,道破不值錢,修行在個人,個人能力有限,只能
談談粗淺的部分。
最後談一下我個人的偏見:
1.什麼是道破不值錢。
速食時代,居然連電影也不意外,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可以3分鐘、5分鐘講完,
我向來厭惡這種簡化、概念化。
請問一部三分鐘就能講完的電影,還值得你去浪費兩小時看嗎?
其次是某些電影會有一些謎底與不好理解的部分,你不經思索跑去看專業人士給
的答案,那下次呢?你還是會去找答案,變成一種慣性,那你看這部電影的樂趣在哪?
道破不值錢的意思是,如果我告訴你答案你就會失去成長的機會,就會一直依賴別人
整理過的答案,自己想通才有意思阿。(你會獲得下次自己也能看懂的能力)
2.幻想不是想像力
想像力是基於現實的再造。幻想是脫離現實,很容易走向意淫與遐想。
幻想作品有一個特點是,你把書闔上,把螢幕關掉,就跟你毫無關係了。
但有想像力的作品你把書闔上,他還在,他已經深深影響你了,因為他就是基於
現實的再造。
比如說,權力遊戲就是有想像力的作品,喬治馬汀創作的「多斯拉克人」的形象。
很容易就讓我們聯想到現實世界的遊牧民族,作者肯定在相關民族史上做了很多功課
,有一定的邏輯與系統,但是又是原創的,這才是驚人的想像力。
強大的戰士蓄長頭髮,戰敗者削去頭髮,而領袖是頭髮蓄得最長的人。(讓我們有真實感的想像)
幻想作品沒有真實感,不基於人性,不基於現實,只基於怎麼滿足讀者的各種YY,
各種獵奇情節,色腥羶,怎麼誇張怎麼來,各種巧合與奇遇,美麗的女性角色準時出現
,準時愛上主人公,只要有趣夠能娛樂就行。
所以這些作者對我來說不是有想像力的人。
暫時談到這,佳節愉快!
以上參考資料:昆叔《小說的藝術》、《簾幕》,畢飛宇《小說課》,王安憶《小說家
的十三堂課》,周芬伶《小說課》,伊格言《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
--
推~有趣又實用分析
謝謝分享
好
第一點的經典案例就是三國演義了 一堆自以為的專家糾正
內容的不是 笑死
哈哈哈確實
※ 編輯: LeoRivers (175.97.16.213 臺灣), 10/02/2020 23:12:39推
推推
想問最後一段講的部分,能快速說完一部電影不是應該代
表他的主題明確、核心價值有其道理,才能簡單描述嗎?
當然不討論什麼快速將故事念過那種狀況,但像前面提到
的老人與海,文中也是三句話帶過,但不代表他不值得一
看吧。
這個問題很好欸!我反對的面向比較是你講得後者「快速帶過」的簡化、還有標籤化。可是我文中舉的老人與海是詮釋冰山(小說內容)水面之下的其他部份,等於說我的講解不是讓老人與海變簡單、變少,而是讓它更豐富。用它舉例就是因為這故事非常簡單,但蘊含著很多可能性,我只是揭露其中一種可能。 所以前者是從多變少的講法,後者是從少變多的抽譯。 這解釋可能不太讓人滿意,畢竟是我的偏見才放在文章之餘 感謝你的提問,值得重新思考
※ 編輯: LeoRivers (175.97.16.213 臺灣), 10/03/2020 10:06:56推
感謝回覆
獲益良多
寫得太好!
段延慶剛好就是你所說壞事做盡但是下場不錯的惡人
大推!我很愛看小說,但說不出什麼所以然..
你這篇讓我對自己讀書時的感動多了一些理解 >////<
有一點點幫助我就沒白寫了:D
推推!
舉例的時候讓我對老人與海有另一種觀察角度。
38
Re: [問卦] 大一國文是用來幹嘛的掛????????????????也許每個人看法都不同 但是對我來說 我覺得我當初上的大一國文真的是影響我最大的一門課 我是念理組的 大一之前其實不怎麼閱讀文學39
[問題] 求推薦真實歷史背景的小說版友們好, 小弟最近開始對世界歷史很感興趣,才剛剛看完《歷史,就是戰》,很想找故事之中融合 了真實歷史背景的小說,舉例來說: 1. 《莫斯科紳士》描述了很多1920-1960年代蘇聯統治時期的莫斯科 2. 《彼岸之嫁》一開始是1890年代的馬來西亞麻六甲市22
[問題] 可否推薦歐洲歷史背景小說一直都很喜歡歷史 舉凡政治 軍事 社會 外交等等等很感興趣 以前都是看敘述性為主 像史景遷的作品 或是槍砲彈藥 繁榮背後 八月炮火 種族戰爭這類的 但可能因為工作已經很煩了20
Re: [閒聊] 大家有希望哪些專業知識、融入小說的嗎?一個都不要。 看小說不是來學習的,看小說很重要的心態就是要與現實切割,很多人沒搞清楚這點,看到 作者說的煞有其事,就以為這是真實情況,這是大錯特錯。 比起空想出一套理論,融入現實知識的作法明顯的省心力,但這有一個問題:小說是故事優 先的。為了故事性,小說,乃至於漫畫電影作品,總需要誇大或是無視部份現實。17
Re: [閒聊] 中國小說的專有優點?知識性和積極性。 除了科幻小說之外,就是網路小說最重視知識及知識的力量了,其實我本來是 比較關注台灣文學的,但看多了充滿情緒渲染的作品,那種既缺乏真實又沒有 用處的感覺愈來愈重,幾乎所有的角色都好無力,只能隨著環境而生存,無論 搞笑或悲嘆,都是一樣的隨波逐流,就算有少數在小說前面特別活躍的角色,10
[討論] 要讀西方文學是否先要具備歷史背景知識?很多名著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故事常常是依附在大時代的背景之下, 虛構人物和歷史事件互相穿鑿附會而編織而成的故事, 讀者如果沒有具備一些歷史方面的知識,是不是讀起來會不太容易投入? 譬如說最近想讀《雙城記》,開頭就提到哪些國王如何如何或是引經據典, 這些對百年後的外國讀者來說,大多應該是陌生的吧。2
Re: [討論] 大家會很在意小說中的細節嗎看情況 我會根據以下三個情況提升對細節的重視程度以及閱讀小說的用心程度 一、體裁、分類 如果是搞笑、輕鬆類型的小說,那當然就是不會在意那些東西 畢竟搞笑才是本體,不會本末倒置去注意小細節1
[心得] 《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應該算是書摘啦 《讀:因為有小說,我們得以自由》【金英夏散文三部曲3】 作者: 金英夏 譯者: 盧鴻金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大港的女兒》隔著海與時代的故鄉 作者: 陳柔縉 出版: 麥田 有讀: 原本想先寫《神也鬥不過愚蠢》或《女巫瑟希》,但這幾天一口氣把《大港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