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完成」3部曲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完成」3部曲作者
pket503
(周星星)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對自己的認知也跟本書作者一開始一樣,總是覺得自己虎頭蛇尾、缺乏恆毅力,甚至不夠努力。每年的1月總是興沖沖的立下遠大的新年目標,像是我曾經立下:要在一年的時間裡,達成學會烏克麗麗、減重6公斤、閱讀50本書還要學會做料理,而且是在有一份全職工作的前提下。光是想像完成這些目標的那一天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但事實上我們無法單純仰賴一股熱血支撐自己完成目標,常常到最後是以過程中遭遇困難導致進度不如預期而選擇放棄,直到來年再度立下新志向。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原來我過去的認知錯得有多離譜,沒有完成目標不是我們缺乏天分或是十足的耐心,我們只是不小心踏入「完美主義」的陷阱裡。「完成」這件事從來不是靠蠻力硬拼,撐不下去就是自己意志力薄弱,反而我們應該設計一套讓我們可以樂在其中的策略來協助我們「完成」。

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本書提供的策略。

把目標砍半

「在預估得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未來的某個任務時,表現出樂觀的偏見,因而低估了所需的時間。」這個規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概念最早是由丹尼爾.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阿莫斯. 特佛斯基(Amos Tversky)提出。

「完美主義」的謊言:「你的目標應該要大一點。」

不管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總是不免會遭遇困難及阻礙,進入瓶頸期。但我們卻很少也沒辦法把這段瓶頸期納入時間預估當中,正是這個原因,導致我們的時間預估常常過於樂觀。本書提供一個簡單易行的技巧,幫助我們解決規劃謬誤這個難題,那就是「把目標砍半」。如果預計1個月內想閱讀4本書,那先試試以2本書為目標、想養成一個禮拜運動2次的習慣,那也先試試每個禮拜是否能持續做到運動1次,此時此刻你心中很可能會冒出一個想法「你的目標應該要大一點,砍半的目標也實在是太沒有挑戰性了。」,要記得這是「完美主義」所設下的陷阱,企圖讓你設下完美但卻難以到達的目標。你也很可能心中會冒出一個疑問「把目標砍半,不就表示我少做一點。」事實上這麼做反而可以幫助你做更多,把目標砍半你依然可以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你會渴望持續下去,「實踐目標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因為好玩,才會想做完

「為我們不在乎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我們所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賽門 西奈克(Simon Sinek)

「完美主義」的謊言:「開心不算數。」

開心真的不算數嗎?玩玩具對每個小孩來說都是無法抗拒的,而且小孩子在開心玩玩具的同時還可以鍛鍊手眼協調能力、提高專注力、培養創造能力等。美妝、旅遊、理財等各種題材的youtuber,若他們本身對自己拍的題材根本就不感興趣,那這整個受罪過程,很可能會讓他們在一開始根本就沒什麼人關注的前期就選擇放棄。唯有你能在過程中自得其樂,你才有辦法持續下去。但若是你想完成的目標就是不有趣,那該怎麼辦?「如果你想完成某事,就把它變有趣。」,我想沒有人會認為減肥很有趣,那我們該如何著手改造,讓它變得有趣,書中提出2個方向:1.獎勵動機 2.恐懼動機。想像你終於穿上多年來都穿不下的牛仔褲,並被眾人以驚嘆的口氣詢問:「你的身材怎麼這麼好,究竟是怎麼維持的?」,透過這種刻畫未來美好藍圖的方式,刺激我們行動。這樣的方式如果對你有用,那你的動機類型就屬於「獎勵動機」。
肥胖引起的疾病除了三高、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還會引起痛風、退化性關節炎、脂肪肝、膽結石、胃食道逆流、不孕症…等等許多慢性病。去服飾店試穿衣服時,熱心的服飾店員還會好心的建議你:「這件褲子是M號,你穿不下,直接試試XL號吧。」,當以上的假想情境可以促發你少吃一點或馬上衝去操場跑3圈,那你的動機類型就屬於「恐懼動機」。總之,要找到可以促發你行動的動機類型。在這本書中,作者也舉了許多有趣的應用例子,還滿建議可以實際翻看看,或許你也可以得到不少靈感。

用數據慶祝小勝利

「盯著終點前進,常會忘了已經走了多遠。回頭看看起跑線吧,看見自己的力量。」

「完美主義」的謊言:「一旦你看到秘密數字,你就會被失望擊垮。」。
這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曾經掉入的陷阱,拒絕記帳,因為害怕發現自己已經花光一個月薪水的事實。拒絕量體重,因為害怕承認自己的體重已經來到史上高峰。這樣的鴕鳥心態,或許當下能讓我們感覺舒服多了,但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而且恐怕是加倍奉還。實際上數據的觀察有許多面向,例如:減肥,你可以記錄的數據有體重、體脂肪、褲子尺寸、跑步的次數、飲食日記,如果執著於單一數據,恐怕我們會無視自身的小小進步,而這些小小的進步,卻是支持我們繼續往前進的動力。

以上3個策略是目前我已運用在自己的目標實踐上,執行了一個月,仍舊持續中。書中出現的「最重要的一天不是開始的那一天,而是不再完美的那一天。」這段話,常常在我想偷懶放棄時浮現在我腦海中,進而提醒我不再持續的這一天是決定是否能完成最關鍵的一天。但如果因為連續紀錄中斷,就失去動力不想再繼續,那我們就又中了完美主義的陷阱。實際上你的目標不會是完美的,在過程中也許會「失敗」很多次,這都是正常的,但只要我們持續下去終究有機會可以達成我們心目中的「成功」。

這篇文章是我首次完成並發表的閱讀心得,雖不完美,但卻是完成的重要里程碑。假使我執著於完美,恐怕我不論怎麼修改內容,我還是沒辦法按下enter送出發表,也就永遠都不會有產出的一天。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43.173 (臺灣)
PTT 網址

viaggiatore01/31 16:29推個

kevinapo01/31 16:47恭喜你

mintiest01/31 16:57很棒的分享,謝謝你!

elaine19907902/01 01:51推!我跟你一樣看完"完成"這本書才開始有紀錄自己閱

elaine19907902/01 01:51讀的習慣,也許不完美但完成的感覺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