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大推!

看板book標題[心得] 再也沒有難談的事|大推!作者
YaXuan1997
(Meloooooooooon)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0

很實用、在各種不同情境都可以想到的書,來這裡推一下!
https://reurl.cc/loMj79

看到中文版書名本來完全不會想讀的書,在朋友的推薦下看完了,筆記比較多談的是對我有感的事,整本書提到的概念、舉例很多,在不同情境的高難度談話中,可能有更多讓你有共鳴的部份。

「我們不想傷害別人,但也不想委屈自己。」

一句話點出所有高難度談話的糾結,大多數人的意圖幾乎都不是惡意、帶有傷害性的,更多的是在自己的感受/目的與他人的做取捨,有時候不小心傷害了別人便像是壞人,傷害自我則會屈就了自己。

高難度談話 Difficult Conversation

高難度談話泛指許多談話類型,需要指出/被指出錯誤、上司要解僱下屬到伴侶之間的問題等等,都屬於高難度談話。

談話的三種類型:

談事實
談情緒
談尊嚴
| 事實


出自漫畫 勿說是推理
轉向好奇

每個人即使經歷了同樣的事情,認為的真相也是不同的,這也是為什麼說故事這麼迷人的地方,因為每個人看的視角是不同的,在事件發生當下除了問「他怎麼會這樣?!」,也可以換個切角問:「他們掌握了哪些資訊?」、「他因為什麼而這樣想」,好奇心可以幫助我們去突破自己的認知。

猜測別人的意圖往往是錯誤的

原因是我們會依據我們受到的衝擊而去猜測別人的意圖,我們總是用我們的假設去猜測對方(他為甚麼一直對我做的任務不滿意?他是不是根本不喜歡我?),在這本書裡提到可以用簡單的三個問題詢問自己:

行為:對方說了什麼或做了什麼?
衝擊:對自己的衝擊有多大?
假設:根據這樣的衝擊,我對他人的意圖做了甚麽假設?
分享自己的衝擊,並詢問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才不會一直陷在自己的假設當中。

| 情緒

高難度對話常常伴隨的是激烈的情緒,常見的誤會是要壓抑情緒、只處理問題。但情緒的存在本身就是事實,攤開情緒的過程很赤裸、有點不舒服,面對自己的情緒本身就是一個課題,要和別人說出口也是。

情緒是正常的、自然的,不需要抗拒:有情緒是正常的,我們可以感到快樂正是因為情緒的存在,在高難度對話中,心中產生不好的情緒也是自然的,我們可以做的是先觀察我們的情緒,試著表達他,但不是評斷或指責他人(常見的範例是:「我好生氣,為什麼你在孩子面前讓我難堪?」),單純說出「我好難過,因為你在孩子面前反對我,讓我覺得沒有人支持我的教養方式」
好人也會有不好的情緒:心中想一個你的 Role Model,再試著想一些情境,他聽到伴侶在碎念他的時候、想要享受個人時光身邊卻總有人干擾的時候,他感受到的情緒會是什麼?生氣、煩躁、難過……都有可能,有件事情是肯定的,人都會生氣、都會想哭、都會失
敗,也都需要別人的支持。
自己的情緒跟他人一樣重要:你有沒有面對過把別人的情緒擺在自己之前的情況(為了
A 的約會,定期的朋友聚餐只好改約到別的時段,但這其實會打亂你回老家的計畫),我們被教導著要重視別人的感受,但自己的感受一定一定也是重要的,如果在關係中不重視自己的感受,一次次地退讓、忽視,反而會腐蝕長久的關係。
| 尊嚴

一般人之所以不斷爭辯事實,是因為威脅到他們的自我認知,自我認知如果出現問題,會讓我們的生理、心理失去平衡。

三種基本自我認知:

我是好人嗎
我能勝任嗎
我值得被愛嗎
脆弱的自我評價:兩極化症候群

我們常常陷入光譜的兩端,分別為「我能完全勝任」、「我完全做不到」,兩極化的思維會讓我們的自我認知很不穩定,對於別人的回饋過於敏感,在「完全勝任」的那端時,如果接收到別人的回饋、建議時,很容易反駁、聽不進去,因為這危害到我們的自我評價。相反地,如果在「完全做不到」的那端,我們會誇大別人的負面評價,加深對自己的無力感。

確立自我認知

熟悉自我認知議題
自我認知議題是那些會讓你特別敏感的話題,即使他們對於大多數人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但會根據你經歷過的一切而加深對你的影響,像是如果你曾經因為父母的冷漠而受傷,那麼如果在伴侶關係中受到類似的對待或言語,我們會被觸動的範圍越大。
接受多元立場
想想真實的自己,我們絕對不會落在「完全勝任」、「完全做不到」的任何一端,我們在這兩端之間,同時呈現著正面、負面的特質,這是人們真實的一面,我們很容易用別人的話語定義自己,但了解自己才是重要的。
控制力 vs. 影響力

作者提到,高難度談話不是要控制對方的反應。而控制力是可以讓某件事執行,影響力是可以影響別人的能力,認識高難度談話的技巧是認識自己的特質、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是讓我們更可以去管理自己在談話的恐懼、焦慮,進而去影響自己與身邊的人。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5.87.166 (臺灣)
PTT 網址

jean1706/11 03:10謝謝推薦,感覺這本書很值得一看!

rfes532406/12 20:09感謝分享 內容剛好感覺滿需要的

viaggiatore07/12 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