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思考整理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

看板book標題[心得] 《思考整理學》這樣思考,人生就不一樣作者
Murphy69
(Vio)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1

網誌好讀版:
https://amberhsiaonote.com/shikou_seiri/


2007 年,日本岩手縣澤屋書店。不到三十歲的店員松本大介,最近有個煩惱,那就是「思考」到底是什麼?突然間,他的目光停在架上的一本書。好奇地拿起來翻閱,翻著翻著,他覺得腦海中有什麼開始清晰了起來。

如果早點遇到這本書,該有多好!

他把這句話寫成文案,向來書店的人們推薦這本書。這句話的魔力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後來連出版社也把這句話印在書腰上,結果在日本全國書店引爆銷售熱潮,銷量從 17 萬本激增至 50 萬本。

這本書就是思考整理學。

距離當時十五年過去了,為思考而苦惱的人應該不減反增,因此這幾年網路社群的閱讀心得中,各種筆記術、學習法、輸出法的書籍,才會討論熱度這麼高吧!

一開始以為這本思考整理學,也是在網路資訊洪流下的反思。結果看到作者外山滋比古
是 1923 年出生,這本書於 1986 年出版時,真的非常驚訝!三十幾年前就醞釀出的洞見跟想法,至今來看都是相當受用的概念。

從中歸納出五個關於思考整理的小訣竅,與你分享。

抓時間,覺察自己的清醒時刻
你有觀察過自己的一天中,思緒最清晰的是什麼時段嗎?宋朝文豪歐陽脩說最容易文思泉湧的三個地方是馬上、枕上和廁上。此處的枕上或許不是指躺好準備入睡的時間,而是早上醒來時,腦中的訊息經過了一個晚上沉澱,浮現出意想不到的排列組合。

有意識地使用自己思緒最清晰的時段,靈感跟解方可能就在那時出現,別讓它溜走了。像是作者認為吃早餐前是一天當中頭腦最清醒的時刻,因此他二十多年來都不吃早餐,讓每天第一餐前的時間盡可能拉長。

稍微做個紀錄,找出一天中自己思緒最清晰的時段,在那時處理需要好好思考的事務吧!

等醞釀,每個人的思緒反應槽都獨一無二
作者分享自已的筆記方法,將點子都寫在筆記本上,過一陣子後再次檢視,把仍然有感覺、有更多延伸想法的點子再抄到另一本筆記本,這樣檢視、抄寫的過程,就像觀點的發酵槽。每個人的觀點都是層層建立在自己的所見、所學、所聞上,獨一無二。

這樣的方式也讓我聯想到最近很紅的卡片盒筆記法,記下每一個消化完的觀點,建立自己的全方位個人資料庫,並有意識地思考觀點之間的串接,進而尋找更多的資料,收斂出想解決的核心問題,更積極地串連學習到的知識。

懂編排,順序也是一種藝術
「編輯」是知識處理的一大關鍵。如果我們只是把有趣的想法記下來,沒有加以整理,那只會停留在「我們知道很多事情」的階段,而無法延伸出「我們自己的想法」。延伸出想法沒有想像中困難,其實光是編排順序,就能讓同樣的內容呈現出不同價值。

想到有一次朋友向我推薦BTS的專輯,特別叮嚀說「你一定要照著曲順聽!!」,就是因為歌手為了完整呈現世界觀,精心編排曲順。如果隨機播放,可能就無法好好接收整張專輯想要述說的故事了。

勤整理,不需要的就乾脆捨棄
你或許跟我一樣,看到學習直覺就是想到吸收。然而很有趣的一點是,書中強調學習最重要的,其實是遺忘。利用自己的價值觀判斷,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值得留下來的。全盤接受,只是在舒緩知識焦慮。當知識量愈大,反而就會愈迴避整理。

資料不會永遠都有參考價值。透過整理、抽象化,提高思考的層次,思考就會更有深度、更具普遍性。

學發散,思考的真正價值所在
思考不只是記憶跟收斂,這樣其實電腦就能輕易做到。發散、創造出更多的想法,是電腦不一定能做得好的地方,這才是我們進行思考的最大價值。

我想這邊的發散、創造,同時也可以套用在知識的活用。看了一本書,如何將所學轉化為實際行動;上了一堂課,如何真正套用在工作或生活中。由於每個人所遇到的問題不同,每一次的落地應用,都不會是完全複製,而是一種創造的過程。

後記:學習之路,從學會思考才開始
這本書一開始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在學習的路上,你是滑翔翼,還是飛機?

其實兩者遠看很像,也都能在天空翱翔,不過最大的差別是,滑翔翼無法獨力飛行,也無法自己決定要去的方向。

我回顧自己從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十幾年的學習歷程,幾乎都像滑翔翼,學校老師教什麼,就記下來。考試會考,就記下來。雖然考試通過了,但之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卻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我並沒有自己消化理解過。

真正感覺到「飛機」的存在,是在研究所時期。要自己找出一個值得解決的題目,規劃具邏輯性、足以驗證假設的實驗架構,進行實驗方法確效,判讀及規劃結果。一開始對於找題目實在毫無頭緒,因為我已經習慣了等到題目自動出現在眼前,代入背誦的知識。

期許自己能在思考之路更進一步,於是在寫這篇心得時,刻意不用劃線功能作電子書摘,而是看完一個段落後用自己的話記錄心得,也是種不錯的練習!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2.90.219 (臺灣)
PTT 網址

leepanda08/13 23:42感謝分享 很用心的心得 讓人想讀

Murphy6908/14 18:27謝謝lee大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