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Fw: [新聞] 福斯 9,410 億元預算備戰鋰電池,簽大約

看板car標題Fw: [新聞] 福斯 9,410 億元預算備戰鋰電池,簽大約作者
saiulbb
(#KEEP MLB GREAT!)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3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XiVXLPA ]

作者: saiulbb (#KEEP MLB GREAT!)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福斯 9,410 億元預算備戰鋰電池,簽大約
時間: Thu Dec 9 20:36:35 2021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 例如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請參考版規下方的核准媒體名單)
科技新報

2.記者署名:
※ 若新聞沒有記者名字或編輯名字,請勿張貼,否則會被水桶14天
※ 外電至少要有來源或編輯 如:法新社
作者 Chen Kobe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09 日 10:49 | 分類 汽車科技 , 財經 ,
鋰電池

3.完整新聞標題:
※ 標題沒有完整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福斯 9,410 億元預算備戰鋰電池,簽大約綁住供應商

4.完整新聞內文: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可詳看版規福斯汽車宣布與三家電池供應商簽約,確保未來鋰電池供應無虞,準備全力衝刺電動車銷量,縮短與特斯拉的差距。

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供應鏈問題是今年全球車商最痛也最寶貴的一堂課。福斯汽車為了確保在接下來 5 年衝刺電動車銷售時,不會受到供應鏈短缺影響,昨天一口氣宣布了三紙電池供應商合約,總價高達 340 億美元,約新台幣 9,410 億元。

這三家電池供應商分別是 Umicore、Vulcan 和 24M,各自以不同形式提供福斯 ID 系列電動車所需的電池和原料。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利時化學企業 Umicore,將與福斯合組公司,提供鋰電池負極原料。

為什麼只給原料?因福斯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在歐洲完成多座電池廠,提升在地生產比例穩定供應鏈。最先開跑的會是德國薩爾茨吉特(Salzgitter)電池廠,是福斯與中國電池廠國軒高科合作設置的第一廠,2025 年起開始供應每年 20GWh 電池芯給福斯電動車。

福斯與 Umicore 合資公司的目標,是要協助福斯 2030 年前,達成年產 160GWh 鋰電池的目標,相當於 8 座國軒高科合作廠,這產能足以讓福斯製造 220 萬輛純電動車。

「對於鋰電池,福斯會持續且快速推動相關戰略。」福斯董事會成員 Thomas Schmall 表示,與 Umicore 合作,將讓福斯在歐洲擁有最先進的鋰電池供應鏈。Umicore 對於電池回收技術也有長期研究,雙方將會在提升產能的同時,持續研發電池回收技術,降低環境衝擊,同時也可望減少成本。

鋰電池是未來的石油
福斯簽下的另一家供應商 Vulcan Energy,負責提供鋰金屬原料,然而充滿爭議又極具價值的關鍵在於,Vulcan 計劃在德國上萊茵河谷地區用地熱發電技術開採鋰礦,不僅降低污染和碳排放,同時又將供應鏈留在境內。

然而 Vulcan 尚未實現地熱挖礦技術,福斯並未提供合約細節,只表示 Vulcan 會從
2026 年開始供貨,合約為期 5 年。

最後一家是 24M,是麻省理工學院技轉的新創公司,研究目標是半固態(semi-solid)電池技術,嚴格來說這不是新電池,雖然聽起來很像固態電池,但其實是製程改善方法。

鋰電池製造過程的乾燥塗層(dry coating)步驟,將材料塗裹電極再乾燥。這過程是電池製程消耗能源的原因之一。半固態電池製程重點就是跳過乾燥塗層及其他幾個步驟,降低成本與能源消耗。

內燃機帶動石油成為黑金,影響人類文明將近一世紀,如今電動馬達準備革命,鋰電池也視為新時代的石油,福斯汽車預計 2030 年前投入 300 億歐元,打造自己的電池供應鏈,將是未來發展電動車市場最重要的基礎。

Volkswagen secures raw materials as part of $34 billion battery push
(首圖來源:福斯汽車)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12/09/volkswagen-battery-supply-24m/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查了一下科技新報5月的新聞(2021年05月10日),福斯跟Tesla與去年同期差距有縮小欸,

2021Q1銷量 2021Q1市占 2020Q1市占
Tesla 184,500 16% 19%
SAIC 145,034 13% 4%
Volkswagen 130,563 12% 13%
BMW 77,873 7% 8%
Stellantis 66,613 6% N/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56.143.14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Gossiping/M.1639053397.A.64A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saiulbb (61.56.143.149 臺灣), 12/09/2021 20:36:42

toto123 12/09 20:48福斯妥善率 會因為電動化飆高吧? 沒有DSG了簡單一點

toto123 12/09 20:49或許?

hanchueh 12/09 21:00跟隨特斯拉的腳步 一起邁向未來

hanchueh 12/09 21:02這個數字應該是有包括 PHEV

leaveleft 12/10 04:51美國車也沒因為電動化後車身公差變小啊

Zoanthropy 12/10 07:45絕對會 電動車構造太簡單了

mingchaoliu 12/10 13:23公差是組裝與模具加工問題,妥善率是品質管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