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09化工所考試心得(代po)

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109化工所考試心得(代po)作者
doggy0116
(狗額)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一、背景
中正大學化工系,班排大概60%左右吧,大一到大三都秉持不要被當就好的原則讀書,也沒太認真讀專業,一直到有心準備研究所才開始認真讀書。

二、成績
學校 單操輸送/工數 化熱/化動 英文 結果
清大 50 67 X 正取
成大 57 74/64 28 正29
中央 58 69 X 正28
台科 55 74 X 正10

我只有報台清成台科中央,但台大考太爛了,索性不打QAQ

三、準備時間
大三到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開始
基本上我在這段時間就是看帶子,也不是說瘋狂看,因為每天都還有課,有時候也有一些自己的事情要做,但就是能看就看,不想看就耍廢或是去打麻將,就這樣慢慢看看到7月中,這時候我單操跟工數差不多快補完,但化動化熱0進度。

7月-9月底
因為我化動化熱都沒有開始補,所以我基本上都是一天選一個200分鐘時時段補化動化熱其餘時間就拿來看單操跟工數,一天讀書時間大約是5-7個小時(包含補習),非常不一定,那天想看的話就看多一點,不想看就早點休息打戰棋,而且我都是在家睡到11.自然醒那種人,基本上要早起對我來說比吃屎很困難,這段時間我是讀得很開心沒啥壓力,到9月中的時候我已經把化動化熱完全補完但還沒開始看講義,單操工數已經快看完一次了。

10月-12月
我開始意識到我可能看得有點慢,所以我加緊努力看書,基本上就是每天瘋狂看,我也沒有排進度表,就是看講義,把講義2/3的題目都寫一次,這時候一天看書時間大約來到了9-12小時,因為不用補習,所以看書的時間變多了,基本上我是睡到自然醒然後吃個早餐12.開始看書,看到17.吃個飯洗個澡耍個廢,然後19.再開始看看到12.-1.,有時心血來潮會讀到1.多,但基本上次數不多,這時候也算滿累的,因為除了吃飯洗澡基本上就是看書,但我看書也不是全神貫注,讀累了就休息10分鐘這樣,每天這樣反覆,不想讀的話就會一整天不讀書跑去打麻將之類的,滿free的,但每次廢完一天第二天就會罪惡感超重……,這時候12月大概把
全部所有講義都看完3次了。
12月-1月
基本上就是刷考古題啦,因為林隆講義包含了104年之前的題目,所以我只從104之後的木開始下手,我只寫台清成而已,中央只寫過105年,這時候會發現每所學校的考試出題方向,和自己不足的地方,這段時間就是一邊寫考古,一邊把自己不足的地方讀熟。這段時間我比較沒花那麼多時間讀書,因為我發現時間感覺綽綽有餘,會比較放鬆,但一天至少也有讀到7-8小時,基本上作息還是一樣自然醒,12.開始讀到17.耍廢洗澡吃飯到19.,再讀到22.-23.,一樣想耍廢就耍廢一整天然後隔天再罪惡感很重的看書,然後偶爾跟同學打個麻將轉換心情。
1月-考試前
能讀的大概都讀完了,每天就是看著自己整理的筆記把該背的公式背一背,解題方法再多想幾次,然後所有的講義再看兩次(共五次),考古題也在寫一次(因為講義已經看過三次了考古題也寫過了,所以其實很快就讀完也寫完),就差不多是這樣。

四、科目準備
考試準備主要分兩化動化熱,單操輸送
1.化動化熱
參考書籍:林隆6本講義(含物化),FOGLER(輔助用),各校考古
基本上核心還是以林隆六本講義去讀,這佔了80%吧,而化熱有兩本,化熱第一本會相對第二本簡單,基本上就是為了第二本作鋪墊,剛開始寫可能會覺得處處碰壁,但沒關係,不會寫才代表有進步空間,當初我也是處處碰壁,但到後來都是迎刃而解。第二本會相對第一本來的難,因為相對抽象,而且奇怪的公式非常多,一開始我也是覺得好難,但我最後採用土法煉鋼的方法,把每一條公式都背到夢話都會講,假如真的到了這種地步,通常看到題目基本上就會知道要先用哪種公式套套看了,化熱基本上就是這樣。化動的話我覺得又比化熱簡單了,因為他的概念不像化熱很模糊,基本上就是有心讀就會懂得怎麼寫,但還是有難的地方,那就是觸媒,成大基本上非常愛考觸媒,有包含到單3的質傳要配合單3讀,基本上林隆觸媒這塊比較少教,要靠自己去寫題和寫考古題去累積經驗,再配合FOGLER觀看,基本上寫熟了觸媒也就只有那樣,只是剛開始看會嚇到而以。還有物化,物化清大特別愛考一定要看,基本上不會考很難,有看有分,電池也建議看,都沒到很難。
2.單操輸送
參考書籍:林隆5本,各校考古題
幾本上核心也是以林隆五本講義去讀,流力能變化的題型較多,基本上shell-balance的題目就是那樣,沒有太難,BC找出來工數懂一點基本上都是輕鬆解,只是過程非常麻煩,再來是NS equation,這邊能考的題型變多了,因為不限於直角坐標,剛開始接觸可能會覺得偏難,主要靠做題目增加熟練度,無因次群也要熟練。熱傳我覺得是三傳中最簡單的,幾本上講義看熟就好了。質傳是我覺得三傳中最難的部分,因為題目變化可以很大,剛開始會不太懂英文命題想要表達的事情是啥,但寫久了會發現其實只要把幾個重點濃度找到,再套到general equation基本上很快就完事,我建議質傳以多寫題目練感覺為主,還有觸媒質傳一定要看,就是跟化動觸媒一起考的東西,雖然林隆沒教,但還是能自己讀自己看,沒有太難。再來是單操,基本上也沒什麼捷徑啦,主要是蒸餾塔、熱交換器、吸收塔和piping system,這4者算是熱門考題,一定要讀熟,其餘的不是不重要,也是要讀,基本上就跟物化一樣,有讀有分的東西。
總結:我在寫第一次講義的時候都會把不會得題目做記號(一開始寫一堆題目都做記號,真的很難),然後第二次寫講義就把做記號的題目再寫一次然後把第一次沒寫的題目再寫一次,不會的題目一樣做記號,第三次就把所有作記號的題目再寫一次,而第四五次就是照著跟第三次一樣的做法去讀。化工考試科目真的很多,要記的東西真的是一堆,建議一定要做自己的筆記看。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千萬不要背方法,因為題目是活的,要把方法變成是你的東西,每次在看林隆的解法時就要想,為什麼他會這樣做?是出於什麼原因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是?去思考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解,簡單來說就是要知道每一步的原因,而不是因為他這樣解,我們就跟著照做,我認為只要有心,多看幾次,一定會有所領悟。
大家可能會覺得看到第四第五次根本是在浪費時間,因為都是一樣得東西,看了也沒用,我只能,這種想法大錯特錯,每一次看同一個題目我都會有不同的想法出現,我認為這就是進步,表示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了,有更多經驗去解更多活得題目了。

五、總結與心得
我覺得基本上大家讀久了自然會知道哪邊重要哪邊不重要,歷屆學有上的長姊也一定有在ptt或是Dcard說哪邊愛考哪邊不愛考,基本上我覺得都大同小異,所以考試準備要領我就不多著墨,我覺得能差最多的就是自己的讀書方式和筆記的準備,我覺得作筆記是很重要的一環,我不是指在上課抄的講義,而是自己另外再作的筆記,基本上只要遇到比較奇特的題目,用比較突破常規思維方式解的題目我都會另做筆記,把解題的想法用幾句我能看懂話寫下來,沒事就想想為何他能用這種方式解我卻想不到?那他用這種方式解的動機是什麼?每次想每次都有不同的解答,想久了自然就會對這種解法了解的很透徹,基本上這就會變成你的東西了,遇到比較新穎的題目我都會這樣去破解它。
雖然整個過程非常的累,要熬過來可說是要有非常強大的意志力,或許考研究所比的正是這些東西吧,假如累了就去找朋友玩也沒差,打個麻將或是耍廢一整天都無妨,但要記住,既然廢了一天,那明天要再加倍努力看書,把該補的補完,祝未來要考研究所的同學共勉之。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16.135 (臺灣)
PTT 網址

simpleli0924 03/20 01:30此篇貼文有堤斯康

delvinnew200 03/20 21:37推 強者我朋友 雖然是爛咖..

kevin00315 03/22 05:41推 4

NBTD1124 03/24 12:04推,麻將不是偶爾打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