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媽媽勸「不要買房」她疑惑!過來人曝經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父母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未來有出息跟好的前途
這是大部分的情況,但仍有少部分的例外
也有那種父母,是希望子女不要那麼優秀
最好他們平庸平凡,乖乖待在家裡,無法獨立自立,但也不能太差,不然反而被啃老
這樣的父母,之所以會有這種心態,有幾個原因:
一、自尊低下
父母平常在現實社會受盡各種鞭打羞辱
只有在家裡,在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小孩面前,才能得到自信
他們唯一能得到成就感之處,就在於「家庭地位」
如果小孩離家,不就代表小孩不需要父母了?
那他們就會覺得自尊心的基礎破滅,覺得自己不再有價值
二、情感需求
父母對老年的恐懼、親情的情緒價值等
他們私心希望子女不要離開自己,最好陪伴著他們到老死
如果子女買不起房離不開家裡,那不就能一直陪伴自己了??
三、嫉妒
其實,父母也是會嫉妒子女的成就的
這個嫉妒沒人會承認,但這是潛意識的心態
因為子女比自己強,不就顯得自己很差?
所以無論子女做出了什麼成果或成就,都難以得到父母的認同
比如說無論考幾分考第幾名,永遠都不夠好
取得了學位,說找不到工作有什麼用
找到工作,說你這才賺多少
薪資高,就說都幾歲了還不結婚
結婚了,就說你都沒生小孩
生小孩了,就說你都幾歲了才生一個,別人家都幾個了,最大的都上學了
反正不管怎麼樣,就是否定再否定
不否定,又怎能顯得出身為父母的自己高高在上?
又或者是直接阻斷子女的發展
比如說子女考上外地的好學校,或者打算離家去大城市打拼
但父母不希望子女跑太遠,就說什麼你一人在外我們很擔心之類
要求他唸家裡附近的學校、住家裡做附近的工作或通勤
無形中,原本有更好的機會與可能性就被斷絕了
養育過程中,父母對子女的付出實在太多,以至於形成巨大的「沉沒成本」
這所謂的「愛」,其實是自己經年累月投入的青春甚至生命
如果子女長大了就跟自己斷開
那不就等於父母這二十年來付出的勞力、精力、心神通通打水飄了?
所以當子女「翅膀硬了」,有些父母的「戒斷反應」就會變得很強烈,道理就在這
他們就覺得:「我把你養這麼大,你長大卻不要我了!!!」
東方家庭中,很多親子之間的關係是單向的、權威式的
父母千方百計地用自己的方式自以為的對子女好
有投入心血,當然會有感情
但子女並沒有感受到相對等的互動,那怎麼會有感情呢?
就算有「感恩」的情緒在,那也只是基於「為求生存、保全性命」所以「不得不依附」
並搭配長年來的教育洗腦出來的罷了
說到底
自然界的動物為求物種延續,都嘛會扶養子代到得以自立
這個是為求族群繁衍而崁入在基因中的天性,非人類獨有,更稱不上什麼「偉大」
所以孔融不就說:
「父親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
子之於母,亦復悉為?譬如物寄瓶中,出則離矣。」
王充亦表示:
「父母合氣,非當時欲得生子,情慾動和合,合而生子。」
他們早就看透了,看透子女不過就是父母情慾的產物罷了
這個道理胡適說得更透徹明白
他的長子出生時,他寫了一首《我的兒子》,如下:
「我實在不要兒子,兒子自己來了。
『無後主義』的招牌,於今掛不起來了!
譬如樹上開花,花落偶然結果,那果便是你,那樹便是我。
樹本無心結子,我也無恩於你。
但是你既來了,我不能不養你教你,那是我對人道的義務,
並不是待你的恩誼,將來你長大時,莫忘了我怎樣教訓兒子:
我要你做一個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順兒子。」
所謂生育,就是基於生物繁衍的天性,情慾作用的產物
再本於天性、法律、道德、社會規範的行為,如此而已
扯太遠了,拉回來下結論
有句話說:
「族望留原籍,家貧走他鄉」
心態匱乏、會去情勒子女的父母,我看也沒什麼好指望的
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詩與遠方
有能力了當然趕快離家
不然要繼續被父母控制,每天被PUA吸取能量,最後變媽寶廢人嗎?
※ 引述《yokann (PTT和平大使)》之銘言:
: 媽媽勸「不要買房」她疑惑!過來人曝經驗:有好有壞
: 連結:https://reurl.cc/0KlA4o
: 內文:如果有一定的存款,到底是租房好,還是買房好呢?近日有網友發文透露,她和媽媽討論
: 這件事時,對方勸她不要買房,否則就要背一輩子的房貸,但為什麼租屋卻不等於一輩子: 付房租呢?貼文曝光後,引發底下網友討論。
: 有網友在Dcard上,以「買房還是租房」為標題發文,提到她現在快要30歲了,日前湊巧: 和媽媽討論到買房、租房的話題。當時媽媽非常堅持,要原PO千萬不要買房,因為一買房: ,就要背一輩子的房貸了。
: 原PO當下納悶,如果一輩子租屋的話,不也是要付一輩子的房租嗎?然而媽媽卻直搖頭,: 還說現在她解釋了,原PO也聽不懂,接著兩人的話題便結束。因此原PO事後便發文拋問,: 為什麼一輩子租屋卻不等於一輩子付房租呢?
: 貼文曝光後,底下網友紛紛回應,「聽父母的話長大,90%只是階級複製」、「我只告訴: 你身為房東,年紀超過40歲後,租房是無比艱難」、「有錢買,沒錢租」、「就跟你不生: 小孩,你媽要你生(舉例而已),然後丟一句現在解釋你也不懂,來壓制你之後的任何提: 問」。
: 也有網友直言,「其實媽媽不解釋的話,也不知道媽媽在想什麼。我租過房也打算買房了: ,只能說原因不是只有錢這麼單一,買和租一定有好跟壞,如果原PO認真想過,自己可以: 承受風險,那就不要受別人左右」。
: 心得:自住第一間房除非買在歷史最高點,不然基本上不太會虧錢
: 如果媽媽不是幻想文的話,那財商真的是堪慮
--
文筆真好 Asian parents: first time?
文組的?文學底子深厚
現在講龍鳳不是會被出征性別歧視
我媽就是啊,哈哈,講的真貼切
我剛剛才跟我女兒說妳到底有多幸運
你光生為台灣人就已經是抽稀有卡了,
機率才0.29%,
也就是每1000人只有不到3個人能當台灣人,
而如果妳註定只能當女生,如果抽到印度妳知道妳會
過的多悲慘嗎?
他們對待女人就像在對待商品一樣,
男女根本完全不平等,
而抽到印度的機率高達18%,中國也差不多18%
還記得我帶妳們去柬埔寨玩過嗎?
那裡有一大堆沒穿上衣的黑皮膚男孩子
都會在各觀光區拿著商品在那兜售,
叫賣著1美金1美金
你覺得他們的未來可以期待嗎?
妳不覺得妳幸運太多了嗎?
而且,妳很幸運的當了我的小孩
妳從小就是被富養,妳要知道妳真的很幸運很幸福了
,
所以遇到任何困難任何讓心情不好的事時
妳可以一時的抱怨發洩ok的
但短時間內發洩完即可,當然更不用去選擇哭泣
因為哭泣是沒用的,妳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當然如果妳以後交了男孩子,
在他們面前哭泣是女人相當大的武器(笑)
但還是要記得,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去抱怨問題
,
如果這問題讓人感到太煩悶,不妨學你老爸,
看看動漫小說漫畫,把自己投入到裡面去,
把自己化為裡面的主角,與主角共情,
他開心你開心,他難過你跟著哭,
他憤怒你跟著憤怒,發洩成功你跟著爽,
等看完後妳再回到現實看待同樣的問題,
妳會發覺妳不再像之前這麼難過了
以上大略是我在接她芭蕾舞完回家的路上講的,
分享給大家
PTT大還缺兒子ㄇ
你要和他說 她抽到你就是SSR +特別版鑽卡
等下去玩機台知道嗎
PTT大推推 已筆記
這一篇是不是在回答之前有一篇說我我們可以在這裡回文,
都是因為父母的DNA?如果沒有父母願意繁衍後代就沒有我們
,事實上父母不是為了生小孩,所以有我們,只是一時情投意
合?!
阿 就繁殖阿
還以為來到婚姻版
沒想過這個方向 同溫層真的比較沒有這狀況
但想想某些網路上看到的人 頗有道理
這邊很多人思維言談當家長都是很好的榜樣,真羨慕這些
人包括PTT大的小孩,這輩子我爸媽從沒跟我講過一句類
似這些的話語,也祝福您的孩子
我趕快跟其他親戚借錢買房,終於明年可以逃離恐怖的情
緒勒索地獄
被嫉妒的孩子真的可憐。就算有點成就,看起來
仍然像是內心有個洞。
越重家人,越看不開,越慘。
以前人是沒有避孕方法
現在如果小孩是情慾的產物,哪可能少子化啦
現在都計畫生產,好嗎
你說得這種父母極少,正常父母都希望子女成就越高越好
就好吃懶做跟後代要錢的老害 買了房要繳房貸 怎麼給
這種破幹錢爽
都沒想過講那一長串就是情勒嗎?
正常家庭長輩過世是真的喪事 但少數死老人真的是樂事
你作文是不是都很高分
太優秀,有些直接在美國唸書就不會回來台灣了
這樣的人不要說父母,甚至作為親朋好友也是惡夢,
我在宜蘭農村地區看過不少知識見識不高的人他們的
價值觀真的是讓你知道什麼叫「倉廩實而知禮節,衣
食足而知榮辱」
有點偏頗捏
講的真好 我前兩年也有所感。但寫不出這麼有學問的文
筆
3
媽 : 這件事時,對方勸她不要買房,否則就要背一輩子的房貸,但為什麼租屋卻不等於一輩 子 : 付房租呢?貼文曝光後,引發底下網友討論。 : 有網友在Dcard上,以「買房還是租房」為標題發文,提到她現在快要30歲了,日前湊48
看推文真的很有感 這個真的是看講話的人的成就再來說吧 我結婚那年買了1000出頭萬的房子 那個時候房子普遍都還幾百萬 我爸媽很支持我買 甚至還想幫忙一點錢 結果我丈母娘很誇張 一直說房子可以住就好 買到幾千萬 說我頭殼壞掉 天文數字的房子9
: : 怎麼總是有這種似是而非的言論 房地產能抵押應該知道吧?甚至連賣都不必就能借上千萬出 : 來 馬上就來了似是而非而且看起來很厲害很有道理的 還是要講一下啦
22
[問卦] 有沒有對子女感情不深的父母?好奇問一下 有沒有對子女感情不深的父母? 因為我是單身狗 我也沒有結婚生小孩 所以我也不太能體會父母對子女的感情9
Re: [新聞] 禾馨創辦人蘇怡寧遭爆棄養雙親 父怒檢舉對這位蘇醫師其他的行為不多做評論 但就他被父親告遺棄的事 我是比較支持蘇醫師 首先如果父母本身有生活自理及經濟能力的話 遺棄罪根本不會成立13
Re: [問卦] 美國竟然比台灣更看重家庭!?不意外呀 看看作父母的台灣人 一方面覺得養小孩剝奪他們的自由 一方面期望小孩長大有出息 期望小孩長大能孝順6
[問卦] 有些美國人成年後就不太跟原生家庭互動?美國的觀念是這樣,小孩養到成年,養到大學畢業能自食其力後, 基本上父母的責任就已了結,子女搬出去後接下來好或不好, 都是子女自己的責任了,有些子女成年離家後,甚至就不太跟原生家庭的父母互動, 父母過父母的,老了他們自己處理,子女過子女的戀愛與婚生生活, 父母也不介入,真是如此嗎?2
Re: [求助] 該如何跟媽媽溝通這不是溝通可以解決的,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需要專業的心理師協助 這種心理疾病叫作共依附心理 這是一種父母會傳給子女的心理疾病 父母將自己的價值觀,灌輸在子女身上,並試圖控制子女 造成子女身心痛苦的心理疾病2
Re: [問卦] 不婚不生,人生真的很快樂嗎....?師範大學有篇論文《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 父母有控制狂人格,會影響子女上大學以後的兩性交往品質,很多最後都不婚不生 我就有朋友,媽媽是那種堅持高中以前都不能談戀愛,不能有性行為, 甚至連牽手親吻都不可以的(灌輸單一價值觀) 搜兒子的手機訊息、翻兒子的日記(對子女友的一舉一動有焦慮感)1
Re: [問卦] 有可能會有醫生會後悔自己選從醫的路嗎??有的,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共依附心理」 最近在教育圈裡常常被討論的現象, 怎麼有學生,明明補很多習,每天被父母逼著讀書到半夜兩三點,成績不進反退 「共依附心理」 當父母將自己童年的遺憾,強迫加在子女身上,X
Fw: [問卦] 有可能會有醫生會後悔自己選從醫的路嗎??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可能會有醫生會後悔自己選從醫的路嗎?? 時間: Wed Jan 26 15:35:38 2022 有的,這個在心理學上稱為「共依附心理」 最近在教育圈裡常常被討論的現象,1
Re: [閒聊] 如何面對控制狂的父母其實古代也都這樣玩的 家族 父母孝道 長幼有序 後面的聯姻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