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益] 獲利分配疑問
各位前輩好
最近我的朋友在買房後的獲利分配上遇到了一些問題,想來這邊請教各位
事情是這樣的:
今天我朋友他們兩個AB一起買房,房子770萬元,並以A的名義向銀行貸款550萬,後來房子賣掉淨獲利110萬。
他們從購買到賣出這段時間各出的金額如下
A:頭期(自有現金115+信貸70)+雜項支出(稅、修繕及其他)=185
B:頭期(自有現金+信貸)+每月5000房貸支出+雜項支出(稅、修繕及其他)=53
另外剩餘的房貸由租金支應
但這時候問題來了,A主張550萬是以他的名義貸的,所以要算進他的成本,所以兩人的獲利分配要以185+550:53而非B認為的185:53來計算。
現在兩個人為此感到相當困擾,想請問大家的意見,覺得這筆錢需要怎麼分才比較合理呢?
另外附上A的一位有在玩房地產的友人的說法
https://i.imgur.com/q0LIZuX.jpg
補充說明:
謝謝大家提供的想法,另外我這邊解答一些大家比較有疑問的部分
1、出資的錢的部分具體來說是這樣(原文也已同步做修改):
A:頭期(自有現金115+信貸70)+雜項支出(稅、修繕及其他)=185
B:頭期35(自有現金+信貸)+每月5000房貸支出+雜項支出(稅、修繕及其他)=53
另外剩餘的房貸由租金支應
2、B也認同要給人頭費的部分,因此也有向A提出調高他的比例的建議
--
就當作做生意啊 按照出資比例分
就說男女朋友買房不要合資
A的550沒有全部投進來 要全拿也不合理
假設B沒有借550的能耐 的確A該拿多一點
但B就算有 A也該拿多一點 畢竟人頭是他 好好談吧
如果是我,我會用770的成本看雙方的組成,畢竟就最原
始來說房子就是要770才買得到,但這個分攤方式 不應
該包含取得資金的成本。
Bㄧ定錯啊。如果事先沒簽好講好,那只是A向B借53萬而已
看他們借名登記契約書怎麼寫啊?
550都是繳給建商就等於是A出的沒錯啊,看文章B應該沒幫忙
繳貸款吧?
直接丟53萬給他不要拉倒
我覺得如果A有拿人頭費,就不該用185+550算
看吧
愛玩這種遊戲不事先品好還上來問 真可笑
上來問就是照法律走啊
賠錢的時候就有趣了
一開始模式就沒定好 登記人跟出資本來就要分開 人頭是要
成本的
想繼續當朋友就直接平分,為了幾十萬翻臉不值得
就說朋友不要談錢傷感情~~
B很可悲
不然你跟b說要嘛出人頭要嘛出龜頭
出資比例來算,不應該是185+550賠錢的時候A說法就變
沒事為了53萬零頭得多找一個人進來到底要幹嘛
看有沒有簽什麼東西 如果沒有 房子在誰名下誰就是對的
沒那個懶蛋還跟人玩這個 笑死
感覺A應該多拿一些 因為有利息支出+人頭費
按總出資比例去分吧
所以說獨資好
以前我們合資是這樣 所有的貸款稅費保險總之衍生的費
用都是按比例出
分潤也是稅後照比例分
誰去掛名貸款則是看誰條件好
你有個關鍵的地方沒有提到
這550萬 包含登記費用利息 B有沒有按比例出
如果沒有那就是185+550:53
如果這550的利息跟其他費用B有按比例分擔 那這550就不
能完全算是A出資
其實一開始就應該要說好 我們當初細到 連分潤後的贈與
稅都會扣
A是對的
訂婚分手嗎 不會再合作才會這樣www
同上面s26大,承受風險才能獲得報酬
關鍵:貸款利息與其他費用,B是否有一起分擔
想帶什麼風向。自己不多出錢怪誰
比較好笑的是貸款550,獲利110,呵呵呵。
A是對的阿,除非當初有講好,扣除所有費用後是以頭
款比例計算獲利分配
頭期238獲利110 怎麼會有人用貸款去看獲利...
550銀貸不能算進去 要算每月繳多少本息
不用管錢是不是借來的吧 出資都有機會成本阿
成本就是看你出資占比多少
不過你可以反過來想 如果說b全出頭期款 a本利和繳兩
個月就要賣 然後賣掉 獲利分配怎麼分? 如果照a的說
法總有點空手套白狼的味道
蠻有意思的 不知道最後會怎麼解決
賠錢的話A絕不會這樣講,但他確實承擔較大風險
貸款其實就是出資,誰貸事實上就是誰的
貸款是“欠債” A早就出資了
上面有人故意鬼扯
觀念超差
除了550萬 B 是連帶保證人
分錢一開始沒講好就開始投資啊
不然B 就單純看出多少而已
個人看法:550萬的利息誰付,就代表這是550誰出的錢
信貸 房貸 都是欠債搬錢過去投資的
這是事實
用總價來看較合理
故意講出多少 然後忽略實質欠債,那個才是空手套白狼
出問題拍拍屁股走人就好
這很簡單 當初B也開信貸下去 占比高不就沒事了
其實貸款的部分可以計算npv
如果是A開頭錢不夠找人 那些就在合夥時就要講好比例
賠錢的時候怎算 賺錢的時候怎算
假設一個房版魯空愛講的五折來看
房子剩385萬,B 絕對 53萬止血 拍拍屁股裝死
貸款是等同全部都是出資,當然利息都是A全額自己付
不列入占比
看利息支付 484 a自己處理 就知道 B原本實質心態了
投個50萬 自動變成槓桿不用利息lol?
事實上是B才是在空手套白狼的,找投資房地產的頭應該
是B,有些人故意這樣幹的
要看啦 我之前的算法是 不共同持有 而是分別持有不同
物件 各自貸款 但是本利和按比例付
如果要分配平均 就是房產上B 也設定 然後 再來銀行貸
款連帶保證
譬如 對方這個物件頭期出200 我出100 不管用誰貸款 貸
款都是2:1 對方付2 我付1
另外一個物件 假如我出資100 對方也出資100 那貸款就是
1:1
交易成本也是按比例去分
所以很關鍵的是 那550萬的貸款 B有沒有出到
如果A全出 那550就是他單方面出資
至於那時候為什麼要合股 就看到物件不夠錢吃下來 我們
分的都很公平沒爭議 有意見的反而是 該不該獲利了結
我認為可以在放賺更多 但其他股有些想要拿去爽或者買
自住房或小孩要用錢 就投票
例如 550萬要均化 成183:53 就是 53*2.33的設定然後
連帶保證本票也壓一樣再來貸款本利合要一起付
不是利息而已 還有本金
用本票一起在貸款保證內
這樣是最公平 風險照原始出資攤
信用槓桿本身就是出資,實質上B才是空手套白狼的很明
顯
投票也很公平 按出資比例投 也就是如果有人出資過半
那他可以自己決議要不要賣
本票連帶擔保等同信用分擔 懂嗎
以現金為主,人頭信用可算成本,看價值多少啊,佔比先說
這個叫票據擔保
但絕對不直550萬,有人說沒有A就沒這間房,但沒有B一樣
而且不是保證而已 要連帶擔保
沒這間房,沒有B的頭期,也不可能買到這房,現金是王道
而且朋友共同買房,B絕對是連帶保證人,也就是說他有替
再來 AB 支付內有現金 大概就是用在本利和上面
房貸擔保,出事A跑路他也是要扛的
計算上每次付出扣除原始A的貸款占比投資額就好
沒有連帶
只出錢和寫獲利合約 你以為會有連帶保證啊
出錢 分配收益低 資產掛名別人 我是不會想當b這角色
鬼扯嗎?
B一定有設定在房地產上才是真的 其他應該都沒
a如果要賣房子 b也保不住 怎麼看b的角色都是個傻子
上法院大概率就拿回53萬而已 慘
講好聽叫做一起投資 實際上就是被無息融資
你沒連買過對不對,銀行會要求B為擔保人
剛好相反 每天喊跌的現在說會漲了?
跌的時候只有A會超額負債
他們沒連買只說一起買房
然後用A的名義房貸
沒有連帶保證 看就知道什麼屎都沒
那就是B笨了,花錢買房還不登記一份
這種B騙投資的很多喔 A是後來有人提醒才注意到
這麼笨一開始就被A騙了,A一開始就算計好了
我想啊板上應該不少B 騙人說槓桿他也算入 然後其實只
有出本利和和部分投資 再來設定 完全沒有擔保
這一定會講好,每個月的房貸誰出阿
很多騙人當人頭的手法 在信用卡上更多
細節線索太少,原PO再去多問一些再來問吧
設定和連帶擔保 在文章內完全看不到 我前面也說了
既然是投資,成本多少,月收多少,支出多少都有帳吧
連帶擔保還要看有沒有錢勒,沒錢入夥 笑死
本票擔保 是剛好而已 而且不會溢價
A缺B買不下,B沒A也不能買,兩個離不開啦
硬要扯還要分這房誰找的?誰賣的?功勞誰比較大
要找到好標的可不是件簡單的事
基本上AB應該當不成朋友了,那就比狠看誰搶的厲害
B 如果信用有很多狀況完全沒辦法房貸也可以進去寫個
擔保,因為房貸是A來辦的 A已經過了
我是覺得A贏面大
但我投B一票
我說那種騙進入吃投資的喔 很常見 比正常分好風險的
還多
用話術騙人的一堆而且通常都是親戚,最後都說有人說XX
X 不會害你的
A的風險比B大 分比較多合理
至於要怎麼分配還是只能橋
嘿 既然知道上法院拿的回53萬說是借的,當然也知道房
地產跌了還是可以上法院說是借的拿回來,這就是空手套
白狼
賠錢時,A:55分
光看A說的550萬是他貸的就知道B有很大機會 完全沒有
擔保
出資為0槓桿 和投資增加比例可能在本利和上面 就都列
入本金就好,
我會想當a 完全不會想當b
合資超麻煩。我朋友甲乙合資買1500萬的預售,結乙繳了幾期
工程款就不繳了。成屋要賣時又嫌獲利太少,要高賣。然後掛
賣9個月,讓甲多付幾十萬利息。最後獲利還均分。甲是冤大頭
。他們還繼續合買第二間預售,這次經驗更糟,乙看房市不好
,直接說家裡要用錢,於是跟建商轉約給甲。
我覺得一千萬以下的生意都沒什麼合資的必要性 房地產
啟動資金幾十萬都湊不出來到底是在合資什麼
貸款550 ,770萬 總價 220萬頭期 , A 183 +b53=236萬
本利和出來 550萬的只有16萬,覺得有問題很簡單 設定
連帶擔保 然後延長時間到兩年後出售,再來之後的本利
和約定,這個投資頂多才9個月上下 ,要超過兩年才會增
加獲利,B覺得投資占比太低就後面的本利和讓B去繳
現在按比例看就是出50幾萬的沒負擔貸款部分 寫頭期感
覺像是頭期都他出的一樣
那個10幾萬差不多 比你債券還高了
9個月快20% 數字敏感的這麼低笑死
說只有利息而已 呵呵
A算法是對的吧 貸款都A在弄 風險A也比較大 負債都掛在
A下面 當然算A的出資 除非B有幫忙繳 不然覺得A算法合
理
可能無槓桿的人9個月20%獲利在哭要40%獲利 好棒棒
而且開頭喊投報喊到80% 目標應該是40%喊到就有了
贊成A的算法,風險是他在擔的。而且B的獲利20%已經很高了。
如有下次,B可以自己信貸房貸……
辦理完貸款後,B有跟A對半繳納嗎?若沒有,那A是對的
是說會一起買應該是有一定交情吧 我們當初最多就留匯
款紀錄 沒有去做過多的設定 但是就是彼此物件都有彼此
的資金 類似交叉持股
賣掉後也都是按比例分配 每人耍賴
沒人
但我們其中有一人是代書 有稍微簽一下彼此同意的文件
但我們即便買賣的時間點出現分歧 但不影響交情 現在彼
此都獨資 有得退休買個改套就沒在踏足了 還是常常聯絡
550已經付給建商了,當然算成本
如果房貸不算出資,信貸也不能算吧,都是銀行的錢
要把「已繳房貸」的部分算進去,如果是收租件,自己養
自己,那也不能算A繳的。如果不是收租,那就看誰繳房貸
、利息誰繳的。不能只看頭期款,但未實現的房貸不能算
進去(例如剩餘15年的未繳房貸)
550是給了建商,但A跟銀行端又還沒還款完,不能連未來
債權都算進去吧
樓上,“未實現的房貸”當然要算呀
因為即使房價腰斬,A還是要還550
房貸誰在繳?
用總價比例算嘍
(185+550):53
我覺得租金能cover的話都好說,畢竟貸款名義雖然是
A但是償還貸款
是租金收益,除非無法cover你們再另行說明價差的部
分是要個半分
還是按比例分,沒那麼複雜其實
A 用 B出的
53萬/(賣價-770萬-稅-代書費-仲介費)
這樣算給B呢?
也不需要告知A到底出了多少信貸房貸
貸款B是連帶保證人嗎 房子只登記A嗎 滿有種的 就算再好
的朋友我是不會搞這個啦
如果有出房貸的話 A憑什麼 說那550都算他的 那個資金
成本B也有出到
談人頭費有道理
要說成550都算A支出叫做不要臉
房產這種東西真的還是獨資最好...
而且一開始應該就談好分配比例阿...事後才吵架真的傻
平白少了一個朋友,何必勒~~~!!當初直接借錢算利息都比較單純
爆
[討論] 這樣是我的問題? 婚前買房的分配我有個朋友 最近遇到問題 以下皆由第一人稱表達 ------------------------------------------------------------------ 是這樣的 我有一個女生朋友 A 認識超過十年 我的女友 B , 交往近三年 目前我與B 皆有買房的想法, 兩人一起看了很多房子48
Re: [請益] 存股獲利的迷思前面兩篇參考: 上一篇講一半,這篇接著補完 1. 【每個人的成本心理帳戶不同】43
Re: [閒聊] 投資客,自住客差別30坪 40萬 總價1200萬貸款8成 需準備頭期240萬 單價漲成50萬 我們賣掉舊屋1500萬 償還債務剩下540萬 接著買 40坪 50萬的房子 我需要負擔1460萬貸款 單價跌成30萬 我們賣掉舊屋900萬 償還債務後 還要倒貼60萬21
[請益] 買房出租年報酬率是不是有10% ?在新北市看到大約550萬的房子, 頭期款只要120萬左右, 預估可以租人12,000元/月 (因為預計要租給同事, 所以不會有遇到奧房客或房客自殺等風險) 那麼算起來就是12,000元*12個月/120萬=12%的年報酬率(還不用繳稅) 扣掉1%多的房貸利息, 大約還有10%的淨投資報酬 是不是比起最近很熱的存股, 無論是金融股或ETF的5%要強多了?16
[閒聊] 資產的累積方式?嗨 各位老闆好 想請教一下資產的累積方式和分配 當然目前錢沒有多到給財富管理這種等級 想探討如何在拓展公司和個人財務上取得一個平衡 這麼說好了6
[討論] 現金買房還是貸款買房?在有錢現金買房的前提下 (現金買房後不影響基本開銷,且有高薪工作) 你會選擇全額現金買房還是部分貸款? 我的想法是部分貸款, 然後貸款的錢可以拿去投資,7
Re: [討論] 股票獲利分配問題不好意思~用手機發文,排版有點亂請見諒 建議原po 別考驗人性,利益當前,就算是摯友、兄弟姐妹、男女朋友甚至是夫妻,所有 的感情其實都是很脆弱的。 我先講2個真實的案例 1、委託友人購買威力彩,中7億頭獎遭侵吞3
Re: [閒聊] 剛賣掉房子馬上被重新抬價上架考古專區又來了 1620賣出,仲介費當60萬,過戶契稅等等抓五萬 房地合一不知道能不能列5%裝潢成本(跟仲介費是合併計算還是可以另計?) (1620-1400-60-5-81)*0.45 =33萬- 目前31歲 已在股市專職交易多年 努力存了一筆資金想買人生第一間房 平均每年保守看都有1-200獲利 目前現金存款有千萬元
18
Re: [新聞] 中產階級消失根源在高房價18
[閒聊] 三重右岸 環泥水澐 開案資訊27
[心得] 聽說金龍這堂課,在12月.....15
[請益] 現在二樓獨立管線可以買嗎?38
Re: [新聞] 中產階級消失根源在高房價6
Re: [新聞] 網紅醫太渣1/與妻家爭產黎雨青全都6
[閒聊] 2024年10月全國人口統計9
Re: [新聞] 中產階級消失根源在高房價4
[請益] 可以出比斡旋更低的價格嗎2
Re: [新聞] 中產階級消失根源在高房價24
Re: [新聞] 中產階級消失根源在高房價6
[閒聊] 央行第八波會不會開放比管制更恐怖6
[閒聊] 營建技術都沒進步嗎?價格怎越來越高X
[閒聊] 台灣中產階級誕生的根源在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