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好雷]西城故事2021 前有古人而後無來者
不知道具體是什麼原因,近年的歌舞片/音樂劇電影似乎變多了,有些很好,有些很差,有些票房成功或失敗,雖然我不是真的很資深很有研究的歌舞片迷,但是回想一下近年台灣有上院線或上串流的歌舞片/音樂劇電影我幾乎都沒錯過。
而這些作品當中,我認為史蒂芬史匹柏重拍的西城故事是非常特殊的例子,很多部分是史詩級的優秀,但這些優秀卻又造成電影結構問題的缺陷。可以說他並不是做對了ABC三點卻做錯了CDE三點,而是史匹柏做了ABC三件事,同時極度的優異又導致不可挽回的失敗。
首先,光是想要重拍西城故事這個想法就非常瘋狂,就像想要重拍亂世佳人、羅馬假期、阿拉伯的勞倫斯…….任何影史上經典電影的一樣,也許技術上可能,但為什麼要做呢?
只能說也許史匹柏對他童年所感受到的震撼念念不忘,所以即使難度再高他也想挑戰。但即使他來到現在的地位才來做這件事,也沒有簡單多少。
近年來雖然歌舞片好像有復甦的跡象,但可能是斷層太久,當代好萊塢演員的培訓方向已經沒有這一塊,真正能演能歌又能舞的演員並不多。當代音樂劇電影的處理方式就是田忌賽馬的邏輯,演員不會跳沒關係,編好一段還勉強可以應付的舞蹈讓他們練,可以跳對、跳在拍子上就好,複雜的部份給後面的群舞伴舞來跳,歌舞片需要的流動和韻律感由運鏡和走位這些電影魔法可以處理的方式來操作,而電影演員最厲害的就是表情的演技和明星魅力,那就強調這個。加總起來也許有些資深歌舞片迷會不開心,但整體還是可以好看。
隨便舉幾個例子,<悲慘世界>安海瑟薇的芳婷,歌藝不用絕頂,只要對著她的臉拍,她的演技能處理所有部分,所以還是很感人。
<樂來樂愛你>仔細看真正需要男女主角跳的部分並沒有很多,難度也普通,讓他們把那一段跳對就可以。(當然萊恩葛斯林明顯更厲害一點,所以他的舞蹈難度比較高)至於編舞難度比較高的塞車舞還有女主角逛派對的舞主要是群舞在跳,男女主角用明星魅力和表情演技補上,一樣很成功。
最近最可愛的例子大概是<旺卡>,製作組擺明在說我們不會花任何一點力氣去刁提摩西的歌和舞,既然他的強項是演技、臉蛋和魅力,那讓他多練幾個月歌舞的意義在哪?歌曲不要寫太難,舞蹈用走位的走過群舞就好了。讓他用可愛的表情去營造甜蜜歡樂溫暖的感覺就過關,他不需要是舞王金凱利來讓大家微笑。
舉這些例子不是要批評,甚至我是佩服的。畢竟歌舞片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了,縝密計算怎樣用現在的電影語言繼續延續這個片型是必然,甚至是好事。
但<西城故事>絕對沒有以下駟對上駟再上駟對中駟來取勝的空間,因為這就是它經典的原因之一,極高難度的編舞,而且是主要需要演戲的角色來跳而不是交給伴舞。它的編舞和運鏡影響了之後多少的作品,這不能打折扣。選的演員不能跳<America>、<Jet Song>、<Cool>就跟要拍萬花嬉春結果大家不會跳<Singin' In the Rain> 和<Make 'Em Laugh>一樣,那乾脆不要拍。
我相信史匹柏也是這樣想的,<西城故事>要是演員舞蹈不行整個電影就不成立,所以他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從百老匯找人而不是在好萊塢找人。
而這個決定實在太厲害,幾個重要配角不是十幾年的百老匯資歷,就是東尼獎得主和東尼獎提名,怎麼編舞他們都可以吃的下來,而且也能演戲。
但問題就來了,當代歌舞片會選不會唱跳的電影演員來演也是有理由的,以院線大片的製作成本不能沒有幾個卡司的名字,找百老匯小生而不是提摩西來演旺卡,歌曲音域可以寫廣一點同時還可以跳芭蕾舞跳踢踏舞,但票房可能少兩三個0,在企劃階段就不會過關了。
<西城故事>雖然有經典地位,但誠實地說到了2021恐怕不是很有商業潛力的IP,就是音樂課老師會放的那種電影。就算史蒂芬史匹柏來拍,也沒有辦法全員使用在電影界不知名的演員,所以男主角竟然選安索‧艾格特,這是一個失策,但又是不得不的選擇。
他的舞蹈能力以電影演員來說算是很強的,比上面提到的幾個演員都要厲害很多。但很可惜西城配角都是百老匯演員,一起跳的時候還是差一點。前面提到上駟對中駟,他剛好相反,是中駟對上駟。歌舞輸百老匯演員,演技和名氣和銀幕魅力卻又不是很強大到能彌補的電影明星,但又還能選誰?電影圈比他有名演技更好的沒有他會跳,但這部電影又不能接受不會跳的主角,所以也只能這樣了。這個選角的結果遭致很多批評,但我想史匹柏已經盡了一切的努力,實在不忍苛責他選擇跟<Baby Driver>同一套木頭演技的安索來當男主角。
所以這是第一個同時是優點也是缺點的地方,史匹柏對編舞難度完全不放水,這很讚,但同時,這樣的難度讓他找不齊最有票房吸引力的卡司。
接下來要講的是角色塑造和劇本設定的部分,整個新版在故事上面,讓所有的角色背景都更加厚實,人物的動機都更具體,每個人的行動和情緒都有很明確的起因,故事跟舊版一樣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文本照拍,但是在新版當中,可以感覺史匹柏作為鐵粉對西城琢磨研究多年後,一個個幫角色想了一整個人生,除了人物,連時代和場景都更加清楚。
先從男主角東尼講起,舊版的東尼其實沒有什麼過去,他就是前噴射機幫的成員,跟噴
射機幫的老大瑞夫是一起長大的好朋友,但是沒有任何理由,總之現在就是不太想要跟他們混了,他想好好工作,他完全無法解釋這種改變,反正就是不再覺得當小混混好玩。
他有著也許他的人生會發生什麼的預感,但甚至都無法對最要好的朋友瑞夫去解釋這種感覺是什麼。
新版的東尼不是這樣,他因為在地盤鬥爭殺人未遂,差點把新移民的少年活活打死,被關了一年剛剛出獄。在牢裡他理解到自己做的事有多可怕,也無法原諒自己,所以再也無法跟噴射機幫一起鬧事,他想要成為更好的人,也能具體對瑞夫說明他為什麼會想要新生。
新增動機這個更動在我看來同時有好壞,留到後面再說。
接著是波多黎各的鯊魚幫這邊,女主角的哥哥同時也是鯊魚幫的老大柏納多和大嫂安妮塔在舊版的時候就是最有人氣的角色,也雙雙得到奧斯卡的肯定,原本這兩個角色的大方熱情積極在新版完全保留,而且一樣找了會跳又會演的帥哥美女來演。
https://i.imgur.com/Y9DbqKc.jpeg
舊版在故事的編寫上偏向波多黎各的鯊魚幫這邊,他們被描寫成只是想在紐約討生活的辛苦人,幫派也只是因為新移民要保護自己的社群和資產的自衛組織,他們不想主動鬧事。
而新版更是如此,波多黎各人是完完全全無過失的一方,史匹柏在訪談強調,他版本的糾紛從不是鯊魚幫挑起的。柏納多在新版被噴射機幫約地方鬥毆的時候甚至說「我們還要工作,沒有時間跟你們玩這個。」如果不是噴射機幫揚言你們不想打也可以,反正我們每天都去找你們,讓你們生活不下去,波多黎各人根本不想攪和進這些暴力事件。
不只如此,新版還增加了一個部分,大哥柏納多如果知道波多黎各的年輕人有好好念書當工程技師,不但會鼓勵他向上,而且還不准他加入鯊魚幫,這個大哥其實根本不是地痞流氓,而是波多黎各社群的支柱。
所以和前面新版東尼的設定合在一起看,就有種不妙的感覺。在原本的羅密歐茱麗葉故事中,羅密歐跟茱麗葉是被毫無道理的世仇阻隔的良善年輕人,而在舊版西城故事裡,東尼除了出身以外也沒有不好的地方。但新版的東尼加上了背景和動機,那瑪麗亞的大哥柏納多想反對不是很正常嗎?他不是因為門第、不是因為身分、不是因為偏執、不是因為東尼是白人、甚至不只是因為他是噴射機幫,而是因為這個男人是坐過牢的殺人未遂犯,哪個顧家的大哥想要捧在手心的妹妹跟這種男人交往?而且東尼是無法控制的暴力狂這個伏筆後面還回收了,觀眾看的時候完全沒有看羅茱故事對男主角的同情,只覺得大哥有道理而且很可憐。
不只如此,史匹柏好像嫌柏納多大哥還不夠正義凜然一樣,還加了一段台詞「你差點把一個深膚色的年輕人活活打死,去坐牢以後,突然就覺得一切可以重新來過,而你贖罪的方法是什麼?找一個深膚色的女生交往。只要娶一個波多黎各妹,你就覺得你贖罪成功了,一切一筆勾消,所以你就是一個好人了?得了吧。」很有道理吧!
而這是波多黎各鯊魚幫的部分,至於噴射機幫的老大瑞夫的部分呢?
史匹柏根本把他當男主角在寫!!!
https://i.imgur.com/AYljVSK.jpeg
史匹柏把所有的正義都給了鯊魚幫的柏納多,然後把所有的愛情都給了噴射機幫的瑞夫。
波多黎各方的柏納多和安妮塔如果是比照舊版的人設再補強,那白垃圾流氓噴射機幫的瑞夫就是一個重新寫過的角色。要說史匹柏對這個角色的愛有多深,那就是連整部電影的背景設定都圍繞著瑞夫這個角色在描寫的程度。
如果鯊魚幫是完全的正義,一點過失都沒有,那噴射機幫要怎麼寫觀眾的觀感才會平衡?史匹柏想到的作法是,從空間著手。
舊版的開場是噴射機幫在遊樂場閒晃打籃球,而新版的開場是一片瓦礫堆,男孩在瓦礫堆中向上仰望,他們的領袖瑞夫像君主巡視一樣吻著女朋友從高處走下來。
https://i.imgur.com/4QjuurC.png
接著我們知道了這個空間的資訊,這裡再過一個月就會都更,然後會變成更高級的社區,舊版的噴射機幫少年有一個「家」,而新版噴射幫的家即將毀滅。這是全新的設定,大大改變了故事的基調。
波多黎各人雖然是新住民,但他們有家族有社群,拆遷之後,他們的紐帶還是存在,他們一樣會有工作,即使是基層工作,但他們有一個可以承接他們的社群。
但這些白人孩子呢?故事強調他們是孤兒,或是酗酒爸爸或單親媽媽的產物,只要有一點辦法,沒有白人還會住在這個社區,早就全部搬走了。所以這些少年說是白人,但其實根本也不是同一種同一個文化社群的白人,可能是愛爾蘭,可能是波蘭,可能是義大利的後裔。
他們比波多黎各人更慘的地方是他們根本沒有任何的社群支援,波多黎各人至少有認真工作的,有認真念書的,而這些白人少年身邊的大人只有酒鬼和罪犯。但以前至少少年們還有彼此,拆遷以後,他們終將離散,連彼此都不會存在。
所有的惡因都是這些白人少年造成的,但他們的絕望和憤怒又這麼合理。
https://i.imgur.com/po6m30s.png
當然也是要歸功飾演瑞夫的Mike Faist又靈動又俏皮但又楚楚可憐,不管是他的演技,還是史匹柏幫這個角色準備的設定,都太過飽滿,很難不喜歡他。
在噴射幫的小弟受傷的時候,他會馬上幫他包紮,這是舊版沒有的動作。
https://i.imgur.com/2eg6sab.png
不管東尼為了多嚴重的事坐牢,不管東尼還想不想理他,瑞夫都不會離開他,不管東尼做的事有多壞,多不能原諒自己,在世人眼中有多糟糕,瑞夫也永遠站在他這邊,他對東尼的承諾,是從出生直至死亡。
https://i.imgur.com/F5ryVWG.png
所以如果東尼因為和瑪麗亞的關係惹怒波多黎各人,他也一定會不顧對錯的保護自己的兄弟。
而且更超過的是,史匹柏的設定是「瑞夫的女朋友是東尼的前女友,但他並不是在兄弟坐牢的時候搶他的女朋友,兩人在更之前就分手了,他絕對不會傷兄弟的心,東尼也不在乎出來以後兩人交往,瑞夫開心就好。」史匹柏幫東尼/瑞夫設定的關係根本已經是同人本的等級XD
https://i.imgur.com/LZMXszM.jpeg
玩笑話不談,史匹柏多了「西城一個月後毀滅」的設定,讓瑞夫的角色從開朗好鬥的可愛小流氓首領多了很多情感層次。
瑞夫從一開始就在等東尼回到他身邊,只要東尼出現,他永遠是雙眼發光。
https://i.imgur.com/OUH6Mon.gif
他盼望他的兄弟和他的家可以永遠不會消逝,但終究,不管怎麼掙扎鬥爭找人麻煩,他愛的西城以及西城所代表的一切都不會回到他身邊,最後瑞夫絕望至死,甚至是含笑而
亡。
他的生命比這一個月還短暫,他看不到西城破滅,也看不到東尼的死,故事讓他在他愛的一切還存在的時候燦爛的死去。
瑞夫這個角色在史匹柏的鏡頭下和Mike Faist的演繹下,不只是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莫古修,他更是青春無謀為愛而活,又因為失去愛人(西城的一切)而自我毀滅的羅密歐,當然也是茱麗葉。
https://i.imgur.com/HbpONH2.png
換句話說,瑞夫一個人演完了這個莎翁經典文本中最淒楚的精華部份。
該怎麼說,莫古修的死是羅茱故事急轉直下的轉捩點,但是在新版的西城故事裡,當瑞夫和柏納多死亡,你根本就不想再看下去,正義和愛情都煙消雲散了,這就是結局,誰還在乎羅密歐與茱麗葉?接下來什麼瑪麗亞在悲傷中跟東尼打一砲,最後東尼遭槍擊死亡…….簡直難看的要死。
雖然說羅密歐跟茱麗葉差不多就是這樣,新版跟61版的結局也相同,但當新版補足了這麼多設定,讓這些配角不是有道理就是有感情要不然就是既有道理又有感情,那照拍同一個結局豈不是61版的缺點沒有補好反而更加嚴重?
如果61版東尼跟瑪麗亞在故事尾端令人不耐,21版更是完全讓人受不了。
羅密歐與茱麗葉這個文本看似簡單,其實難度非常高,因為只要一個不小心,觀眾就無法同情男女主角,羅茱是年少輕狂短視又沒有規劃,但他們比大人們更純粹而良善,當他們被捲入沒有道理的命運洪流而邁向悲劇的終點時,觀眾才會為他們傷心不是嗎?
忘了講,前面提到東尼是暴力狂的伏筆後面有回收。回收的方法是,東尼本來是來勸架,但是一開始打以後就殺紅了眼把柏納多往死裡打,回神過來對方當然無法放過他,就是他讓衝突升級的。當他回復理智想阻止柏納多和瑞夫的刀鬥,反而讓瑞夫因為失誤被刺死,然後東尼再崩潰殺了柏納多。
舊版完全不是這樣,舊版東尼很冷靜想要勸架,而且不會還手,卻沒有辦法阻止兩邊打架,瑞夫被刺死以後才崩潰。
新版的東尼為了要維持人設一致,所以設定了東尼個性上的不安定因子,讓這個伏筆在最後回收,很合理,但讓人超級不爽,因為東尼不是被捲入命運,啊根本就是他害的,真的會讓人惱火。這對男女主角不是無腦暴力狂就是戀愛腦背骨仔,讓這個故事該有的淒美都沒了。
這就是第二個史匹柏做的超級好但同時又失敗的部分,他的劇本把所有的配角,所有的背景設定都補得很詳細又讓人動容又合理又有情感,男女主角以外的角色我都超級喜歡。但這種詳細,反而讓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核心坍塌。畢竟名門的鬥爭毫無道理,羅茱的愛才有意義,才有昇華與淨化。
而新版的西城故事,一點救贖都沒有,根本跟所有人都下地獄差不多。波多黎各人那邊,最照顧人最講理的大哥被殺了,最會讀書最老實最有前途的會去坐牢,大嫂還差點被輪姦,他們會因為暴力狂東尼的死而跟白人少年和解嗎?怎麼可能!
在噴射機幫的角度,比親人還照顧他們的大哥哥瑞夫死了,另一個大哥哥東尼因為喜歡波多黎各女生也被一槍打死,他們抬著他的屍體離去。然後西城繼續拆遷,他們終將跟水溝裡的老鼠一樣四處流竄。我不知道史匹柏是不是有什麼童年陰影,這竟然是他的西城故事、他的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結局。
最後再誇獎一下新版演員的演技,飾演瑞夫的Mike Faist對於角色的掌握好到我覺得值得逐格看的程度,不只是有台詞有劇情的時候,即使是在沒有台詞鏡頭也沒有對焦在他身上的時候,即使只有一個小小的身影也認真在演「學校舞會教職員在訓話的時候瑞夫沒有在聽
,他笑嘻嘻地在跟其他男生推來推去」「瑞夫在畫面的最後一排在幹嘛….?喔他偷親了女朋友一口」不管多小格,他在畫面上就是有戲存在。
至於這個瑞夫有台詞的時候,是笑咪咪故作輕挑的角色,但是他的笑咪咪語氣又能隨著故事和台詞傳達出喜悅憤怒各種情緒。
最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有一段原創劇情是瑞夫去買槍,老闆看不起他,就半是嘲弄地跟
他說話,他直接一頭頂上槍口。據史匹柏的說法,這個動作完全是Mike Faist的即興,他並沒有這樣編,但是他一個動作就表達了一個絕望少年願意為弟兄們一死的決心,所以最後史匹柏保留了下來。
https://i.imgur.com/4lXwLhE.p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ln-MdkOcy8
https://i.imgur.com/2nrhxvW.jpeg
這是瑞夫的個人海報,我很喜歡一個拿著球棒的少年對著他愛著卻即將毀滅的社區的意象。
https://i.imgur.com/KL0sq2X.jpeg
(右邊是史匹柏,左邊是他誇上天的Mike Faist)
其實我一開始對這個重拍是沒興趣的,但是史匹柏真的把他挑的演員誇上天,他說這個孩子的舞蹈好到破表,又說他對他的角色極有主見和深刻的想法,遇到這樣的演員他只要退後一步讓他呈現就好了,簡直就是挖到金礦,甚至他也不需要鏟子自己去挖,每天金礦就從名為Mike Faist的山脈出現。我看到宣傳影片覺得老爺子這也說得太誇張,真有這麼好?但實際去戲院看,目光還真的很難離開瑞夫。
兩年之後昆汀塔倫提諾仍然在Podcast上說,他不太會多刷電影,但2021的西城故事他進戲院看了兩次,這是他沒有想過還能看到的電影奇觀,而演瑞夫的男生應該要直接拿一座奧斯卡。這兩點我都完全同意,這樣成本和編舞的歌舞片還有多少機會可以看到?但電影本身的結構性缺陷也無法忽視,這部片的大賠可以說理所當然,但又讓人婉惜。
或許史匹柏為了他童年的愛遭受這麼大的票房挫敗,本身就是一種很有西城故事風格的悲劇吧。
--
※ 編輯: y6837660 (123.192.207.146 臺灣), 06/11/2024 01:15:02
推好文,難怪我當時看到結局覺得這個結局很爛,原來
如此
推,超愛這個版本XDDD
這部是拍給看過舊版的人看的 但現代觀眾已經很少人
會有共鳴了
瑞夫和柏納多死了之後,最末段的劇情跟舊版一模一樣,沒有原創(除了有一首<Cool>提 前在前面讓瑞夫跟東尼唱掉了) 有可能是史匹柏覺得沒什麼好動的,但我覺得應該是他喜歡的角色死光了所以他也算了XD 但我覺得既然前面你都加這麼多料了,後面還是要調整一下,悲劇才會比較感人。 至少瑪麗亞在悲傷之下跟東尼打砲這個可以不用保留吧?為哥哥的死多掙扎糾結一下吧?之 類之類的,這樣最後東尼死亡應該會比較讓人難過
基本上能出演西城故事三主角的都不會是弱角
記得票房好像很慘
這部我覺得最大缺點就是男主跟女主被配角壓過去,
整個很難投入主線故事,就是偶有亮點且是配角演出帶
來的亮點
三配角最亮眼最受歡迎在舊版就是如此,Mike Faist本來試東尼結果史匹柏叫他演瑞夫他也 不會不開心,畢竟在西城演配角更好玩XD 但新版只把動人討喜的新增設定補在配角上(東尼補的設定是有前科…)把原來就有的人氣 差距弄得更大。安索的演技程度也抓不到新版設定有黑暗過去的東尼被瑪麗亞救贖的感情核 心,就更可惜了。
https://i.imgur.com/jC7AibC.png
看新版我總覺得以這幾個配角大方又游刃有餘的帥氣感,沒有男女主角事情好像會簡單很多 XD
攝影跟陳設超強
電影的色調美翻了,也時尚得不得了。西城舊版的場景大家很熟悉,連海綿寶寶都致敬。那 這個版本乾脆設定成都更中,除了原本場景的懷舊感,還有世界崩壞中的張力。
也很喜歡這部,還好拿了一座奧斯卡女配
還好還有這座,不然真的太可惜了,如果聲勢夠好這部電影的完成度應該要可以拿更多的
推好文!身為舊版西城粉,我始終沒有去看,不想面
對拍得不好的可能性
雖然我吐槽了新版的一些部分,但這個版本真的是全團隊皆鐵粉的誠意之作,值得一看(用 大一點的螢幕吧)。 我覺得有些更變不是每個老粉都接受,但是是那種「我可以理解史匹柏為什麼要這樣改」的 方向 當然舊版的地位是不會被威脅的,新版的編舞和演員很努力成果也很好看,但舊版的熱力、 電流、玩心(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詞可以用)無法超越。舊版噴射機幫男孩和舊版瑞夫輕輕鬆 鬆像玩耍一樣就來個後空翻,那種快樂是新版扛著崇拜和企圖心不會有的自在。
※ 編輯: y6837660 (123.192.207.146 臺灣), 06/11/2024 23:51:04
感謝原po認真分析+吐槽,確實這樣會想找來看看。羅
茱故事原來配角不能太有道理這條件很有趣,難怪巴
茲魯曼版的羅茱我除了李爾納多跟女主角外什麼都不記
得了(這是稱讚)
如果不討厭羅茱的故事本體+不排斥歌舞片的話,21版的西城故事真的值得一看 我又想一想,羅茱的配角和背景是不適合太有道理,太正當。但<西城故事>原本就是基於 50年代末的時候對當代議題的關注寫成的改編,所以兩派的立場合理性也不能少,真困難。 如果男主角新修的部分(尋求新生的前科犯)演員演技有吃下來+更合理更讓人同情的描述 ,應該會好一點
※ 編輯: y6837660 (123.192.207.146 臺灣), 06/12/2024 22:27:48
推好文!好多比較分析,對我們不怎麼懂音樂劇的電影
觀眾來說很長知識。
謝謝。不過其實我也不是真的有多懂這個類型,只是近年來的都有看,然後又剛好看過幾部 舊的歌舞片而已,西城故事舊版還是當時看完新版很喜歡才去找來看的。 過了兩年感覺音樂劇電影/歌舞片愈來愈多,但反而有種「看來史匹柏的西城故事這種規格 的歌舞片,不敢說絕響,但片商一定會更謹慎了」的感受。 之前看了小羊大的文才注意到有明確的林肯中心興建這個時間點,舊版開場有點像「有個叫 做西城的地方,有一群少年……」的感覺,我個人覺得用空間的定位來建立故事的動機是新 版最厲害的地方。 不過搞不好對舊版的觀眾來說,這個時間就是他們的當代,所以才不用明說?
※ 編輯: y6837660 (123.192.207.146 臺灣), 06/14/2024 00:06:4755
[選片] 夜路 vs 西城故事 vs 尼羅河謀殺案目前疫情看來 CDC還沒有再次禁止進影廳關影 那就來看場電影吧 本人喜好 劇情 動畫 動作 喜劇 夜路 戴大導演的作品,時代好像是在大蕭條時代,吉勒摩戴托羅的奇幻電影都很好看34
[討論] 有人看過西城故事了嗎1961原版西城故事挾著奧斯卡多項入圍及最佳影片得主 至今仍是公認音樂歌舞片經典之一 Steven Spielberg 操刀改編的新版 目前在爛番茄有高達94分的好評 不過北美票房上映至今似乎略顯疲態14
[好雷] 法貝爾曼【法貝爾曼】是史蒂芬史匹柏的半自傳電影, 描述主角在成長階段發掘了自己的電影天賦,並在家庭與藝術之間拉扯的故事。 - 電影始於主角第一次接觸電影,結束於他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但如同片名,故事的重點在於法貝爾曼一家的故事,非單單著重在主角追夢,11
[普雷] 法貝爾曼「我母親去世前,總是問我『你什麼時候才能講我們的故事,我給了你這麼多好素材,你 何時才會用上?』」 今年柏林影展的榮譽金熊獎(類似終身成就獎),頒給了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對我來說,史蒂芬史匹柏就是「電影」的代名詞。小時候接觸電影的管道有限,在特效還 沒這麼普及的20年前,起死回生的恐龍、想回家的外星人、還有渴望母愛的機器人都是奇1
[討論] 從 大白鯊 到 西城故事 史蒂芬史匹柏如何成為票房王者與得獎從《大白鯊》到《西城故事》 史蒂芬史匹柏如何成為票房王者與得獎機器? 2022/01/19|專題報導 by hsphere追蹤 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幾乎是好萊塢電影近 50 年來的縮影,執導的作品除 了具有商業價值之外,也在藝術領域上獲得巨大斬獲,是影史上少數可以從中取得完美平4
[好雷]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2021)這兩天看到版友轉貼「西城故事出師不利 史匹柏:再也不拍音樂劇」的新聞,才提醒我這片已下檔也已上架了,於是再訂一月 Disney+來瞧瞧!看英美影評對此片佳評如潮、尤其讚譽老史忠於原作並在細節給予新詮,只是票房好像不太對當代觀眾的胃口、也有人覺得拍得老派了點和年輕觀眾失去連結... 這真令我慶幸我不年輕已是老人了 XD 看此片雖只在家投影卻津津有味驚嘆連連!這是音樂劇改編電影,觀眾至少要可以接受「音樂劇」這種表演形式才能夠進入,不過我自己也不是劇迷啦、只不過年輕時不懂英文還聽 CD 聽很多,今日才真知道這些歌串成了什麼故事。 我個人過去對《西城故事》的所知,僅限於它「改編《羅密歐與茱麗葉》為 1950s紐約黑幫」,而今帶著這個期待來看這故事還頗有(遲到六十年的)新鮮感!當然它在形式上是很忠於戰後美國紅極一時的「百老匯」音樂劇、而今音樂劇這劇種已愈發多元不再唯它獨尊,也許今日觀眾看這種表現手法會覺得老派?不過既然史伯伯來拍我們當然就是要看經典款!光以這角度看,本片雖有全新編舞但風格仍是五六零年代百老匯,編舞改在哪裡我也不知、但推測應是著重對戲主題與場景表現;改編電影最大貢獻應是場景與造型的寫實、更有選角族裔與語言使用的真實! 而更令我驚訝的是它的 1950s故事、放在 2020s的今天竟仍如此切題!當然故事並非老史手筆、只是它在細節處理上把這故事的主題訊息清楚傳達強烈表現就是貢獻。只是從第一鏡開始就非常醒目的背景介紹,我就不知是音樂劇就有、或 1961 年電影就有、抑或是老史自己有意的新詮了:這裡是個大規模工地、一張建案大看板是今日美國表演藝術聖殿「林肯中心」Lincoln Center、整個故事背景就是 1949-1960的紐約大都更年代!這種拆除窳陋社區蓋起富裕住宅卻驅逐窮人的都更,電影界有艾德華諾頓拍的《布魯克林孤兒》講過這故事,難道《西城故事》也在談同樣主題? 從片頭介紹 1957 紐約「鯊魚幫」與「噴射幫」街頭鬥毆、讓警官架開並讓鯊魚幫唱完波多黎各國歌 "La Borinqueña" 悻然離去後,這位角色地位類似《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維洛那王子」的 Schrank警官言語超恐怖:他表面上維持秩序叫大家別作亂、但言語處處挑釁暗示都是「越來越多的波多黎各人」正慢慢驅逐你們,雖然事實上是官方的「貧民窟清除」Slum Clearance計畫驅除你們兩邊、但他欺負血性少年聽不懂這些卻聽得懂族群仇恨!然後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都你自己不努力」論調出來:看看人家都變富人離去了、只有你們魯蛇爸媽生下你們小魯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