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的觸男日記 Die Mitte der Welt (2016 德國片)
週末看了歐容新片《85年的夏天》那青春男子們手牽手探索人生的奔放與迷惘,突然很想回味另一部外表也很同志愛情片的德語片《我的觸男日記》,它和《85》這片一樣有個純情小處男、一樣有個比較會玩會撩的大男孩、也一樣有個夾在他倆之間偷偷掰彎的大女孩... 不過《我》片當年上映時大家都覺得「不太算同志愛情片」,因為同志愛情只是人生一部分,整部電影其實都是青春成長記事,愛情友情都只是其中一小塊,只是這位成長主角剛剛好是個男同志罷了,在德國連在這種郊區小鎮上都已是稀鬆平常。
http://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8/31/10/57/536286.jpg
台譯片名《我的觸男日記》既說「處男」又說「碰觸」有其切題:主角 Phil 的人生還活在童年安穩的小鎮家庭中,一切就行禮如儀地過上來,有什麼他該面對探索的都還藏在「心理房間」中,對各種人事與世界他都懵懵懂懂地缺乏認識與接觸。於是,這個暑假按表操課參加了一個法文夏令營回家後,赫然發現家鄉小鎮經歷了一場暴風雨、把小鎮平日整齊光鮮的景觀給吹了個東倒西歪,小鎮人們也宛如經歷了一場隱喻的風暴、許多人情世故雖仍壓抑中但已漸漸現形... 大家好像都成長翻新了一輪、只是看 Phil 回家仍用笑臉迎接他,但 Phil 要「接觸」他們做更深認識。
此片首先形式很青春,都圍繞著 Phil 這顆「處男」腦袋青春地想像。他對世界的認識顯然都來自書本,或是各種雜誌廣播網路上的流行事物,因此在面對小鎮裡各種人情世故時,懵懂的他總是引用外界事物來聯想比較,也就促成本片最青春的男主角旁白自況、以及旁白自況所搭配的文化意象拼貼剪接、整個就像在翻閱一本少年男孩的剪貼日記本!這個表現形式說正面是給本片怦然心動的年輕色彩、說負面則是他還真幼稚封閉:他一切真實事物都缺乏真正「碰觸」的第一手認識、反而都流於他自己小孩心性安穩生活的浪漫想像,真正是人生的「處男」需要大膽破一下。
本片多線,每線都有一兩個配角,每個配角都表現 Phil 一段人際關係、都映照他的青春懵懂、看出他不想長大裹足不前的心、慢慢鋪陳出全片最後「終於長大」出走翱翔的覺醒。多配角包含:(1) 他媽媽 Glass,一個波希米亞叛逆到中年的奔放女子;(2) 他姊姊Dianne,自小兩人攜手探索但某天開始變了個人;(3) 媽媽新男友 Michael,是媽媽一生這麼多男友中最有希望的新父親形象;(4) 同志阿姨情侶,是生活典範與心靈依靠常給他建議;(5) 他閨蜜 Kat,是他最珍惜的如膠似漆好姐妹友情;(6) 他夢中情人Nicholas,是體育型富家帥壞男,令他一眼看到就天旋地轉!
http://de.web.img3.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6/07/10/06/537437.jpg
這麼多人際關係,哪裡是他「世界的中心」呢?這是本片原著書名標題,也是片中 Phil 回想小時好奇人生請教媽媽的人生大哉問,自己生活也很精彩卻又混亂仍在探索的媽媽也只能「這因人而異,每人都不同,看你重視的事物是什麼」。少年心性且先別說理性的「重視」,就先說感性的「沈浸」吧,少年 Phil 最沈浸於生活中哪些關係呢?對近來家裡母女不合的媽媽和姊姊,他想關心卻又沒力,不知所措只好逃避;他的避風港是生活上軌道的同志阿姨家,但基本就是避風港有需要才去;他童年曾想望媽媽的男人能有一個留下當爸爸,但這麼多年他也放棄希望不多期待...
其實看海報也知,他世界的中心還是外表最無拘無束的「閨蜜」Kat 與「情人」Nicholas,三位年輕人一起無拘無束享受青春的戲份奠定了本片多彩歡快的基調!看海報也知,位居上方腦袋中的是三個年輕人、以心滿意足享受人生的 Phil 為中心;而位居下方心底深處的是五個平日或習以為常或不願面對的親人,他們不像上方的年輕生活那般青春亮麗。也許,從自己出生存在乃至長大成人都不可分割的「家庭」,不是享受人生時願意去多想多聽多擁抱的 easy love,卻是深藏心底不可磨滅遲早要去面對的 hard love。
本片在「年輕組」,Phil 與閨蜜 Kat 兩小無猜做各種瘋狂事、以及 Phil 一眼看上運動型帥男 Nicholas 馬上投射年幼心動陷入愛河,本來閨蜜與男友有種「有同性就沒人性」互看不順的彆扭、也在 Phil 努力調和下冰釋誤會成為新朋友,於是這世界看似真正能以 Phil 為中心、任他左手牽男友右手牽閨蜜過個最甜美的夏天尾巴!只是嘿嘿嘿,這看似完美其實淺薄、說著天長地久其實只是享受當下、幻想著純真付出其實各自心猿意馬、很快地一個夏日美夢就要成為昨日黃花... 這場和閨蜜與男友的三角戀,也許年輕的心看來像背叛受傷,但年長回首何嘗不是探索學習?
http://de.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5/09/29/10/36/387748.jpg
在這鬧成一團的年輕人三角戀背後,也許 Phil 一直想逃避的,是他與姊姊童年已隱忍很久、忍到後來他也麻痺放棄壓抑下來當沒發生的「存在」問題、而這存在問題也不能免俗地關於「父親」:我的嬉皮媽媽來自美國、我據說有個美國老爸、但爸爸到底是哪位?自小 Phil 與姊姊送往迎來看過好多男人、一個個期待能當新爸爸但一個個都鎩羽而歸,於是他們等不到繼父轉而回頭找生父、就從媽媽各種斷簡殘編的情史筆記找蛛絲馬跡,小朋友的追尋神通廣大意志比天高、但小朋友的執念更容易走火入魔鑽死胡同... 家裡媽媽和姊姊的爭端與秘密,Phil能夠一直轉頭不看嗎?
當然每個年輕人的「世界中心」都不同,不過本片故事顯然認為:比起外界年輕情愛如過眼雲煙的心碎成長,還是自己童年長大壓抑累積的心結與執念才是問題的核心。畢竟電影最後 Phil 的成長是跳出年輕情愛的耽溺、回頭擁抱了家人面對過去心結、帶著家人祝福踏上美國尋根之旅、並對電影標題明確宣示:「我的家人們,他們正是世界的中心。」嗯,這就是此片成長心得嗎?那好像有點淺薄耶,難道只是因為情場與友情失意就重回了家人懷抱嗎?更何況持平而論,他面對這次令他心碎的愛情和友情,其實也並不成熟厚道,耳聽閨蜜的滿懷歉意他只拂袖而去頭也不回...
不過這也是本片令我格外喜愛的地方:成長並未完成、只是剛剛萌芽、畢竟 Phil 還只是個 17 歲左右的天真少年嘛。比起許多成長曲線完整甚至成長在單片中已臻完成的片,本片可貴之處也許就在於它的天真、誠摯、脆弱、幼稚、以及一切大方承認的有限。 Phil 對外的友情與愛情這兩關,現在要過也許太早了,要和舊人重逢和解也許是久遠以後的事;畢竟他的成長有許多壓抑的陰影,正如睿智阿姨提點的「把恐懼關在房裡」才讓他度過童年長大上來;那麼如今,回想起如阿姨補充的「恐懼的房門鑰匙記得要留著」,是否長到 17 歲已值得拿出鑰匙打開房門面對自我了?
http://de.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6/06/07/10/06/536968.jpg
記得當年上映時,海報就是同志少年青春夏日,不過版上文章都提醒「這不是一部同志電影」,因為它不過就是把一個和大家沒啥不同的小鎮少年成長給多面向地栩栩如生拍出來,雖然對許多如我一樣簡單快樂的家庭來說 Phil 這家是稍微太戲劇化了點,但他所嚮往的、壓抑的、渴望的、眷戀的、逃避的種種面向,只要稍作聯想都能回視我們一般觀眾各自不同的成長處境呢。如果要說它是同志電影,那我覺得是進化型也是普及型:同志的身分與處境,在這種電影裡已被眾人廣泛接受如喝水般自然,跳過了同志的性向認同迷惘與壓迫後,其他成長課題與大家都是一樣的。
此片年輕導演我不認識,但年輕演員們都青春活潑令人難忘!演閨蜜的 Svenja Jung除演過臉紅心跳的《激戰柏林》外、還在粉絲自製星戰短片《達斯魔:學徒》中演絕地武士、使起光劍比芮還帥一大截;演男友的 Jannik Schümann 是近年德國文藝愛情歷史科幻兼修的熱門小生,在《沒有上帝的青春》和《產婆傳奇 2》更有帥氣使壞,本月上映的《魔物獵人》他也參了一腳;男主角 Louis Hofmann則走演技派路線更有國際知名度,前有代表丹麥角逐奧斯卡的《拆彈少年》、後有鋼琴版黑天鵝《前奏曲》、還有演 Netflix德劇《闇》,是值得注意的德國少年新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0-5OUQyO8
--
爆
[求薦] 請推薦看了會心塞惆悵的好劇相信很多板友都還在被二十五二十一心塞著想看甜劇彌補心情 雖然我可以理解結局 也分享了我的心得 但還是魂不守舍的過了幾天 一直沉浸在2521的餘韻 畢竟前面敘述的青春太美好66
[討論] 台灣的同性戀電影為何都這麼壓抑?以下討論 請先能跳脫出 異性戀的看法 傳統成家的道德觀 為何台灣的同性戀電影20
[好雷]<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原文>>> 說來有點弔詭,已經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台灣,近年來卻沒有聚焦在同志情侶上的商業 愛情電影,彷彿同志題材已經被侷限在文藝電影裡,或是只能當作擦邊球、宣傳噱頭上的 支線劇情。《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這個困境做出非常成功的突破,把同志愛情電影拍的 就像一般純愛片一樣甜美可口,打破同志電影和一般觀眾之間的一道牆,同時保留「特別11
[好雷] 青春未知數 The Half of It在netflix上看了《面子》導演的伍思薇(Alice Wu)的新作《青春未知數》(The Half of It)。 劇情就像電影簡介所說:一個小地方的華裔女生幫一個大男孩寫情書給女生的故事。唯一 的機關是那華裔女子也喜歡那個要男孩喜歡的女孩。故事非常校園、青春,引用許多「關 於愛」的討論,算是把《面子》裡面對「性向」、「愛情」與「關係」的討論,往前推向3
[影評] 聞天祥評 / 未來的我們【影評】《未來的我們》 用青春愛戀駕馭政治性向 -- 《未來的我們》在本屆柏林影展奪下「最佳同志電影泰迪熊獎」。 1994 年次的導演法拉茲夏利亞特是出生在德國的伊朗第二代。3
[微好雷] LUCA 路卡的夏天LUCA 路卡的夏天 先講結論 是非常適合進電影院去看的片子 因為電腦繪圖的功力又更進一步了 岩石海岸跟地中海簡直像攝影一樣 很細膩 就故事內容而言 很老派 只能得到普雷 但給微好雷的原因有二3
[好雷] 剩單響叮噹 Single All the Way雷文防雷資訊頁 ~*-*~*-*~*-*~*-*~*-*~*-*~*-*~*-*~*-*~*-*~*-*~*-*~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Netflix鮮少有同志相關題材的電影,這部算是耶誕節主打 加上主演是演過醜女貝蒂的Michael Urie,馬上吸引我的注意2
[好雷] 85年的夏天歐容(Fran蔞is Ozon)將小說《在我墳上起舞》改編拍成《85年的夏天》,說的是一段 兩位少年夏日的青春戀曲。不同於以往沉穩迂迴、詭譎又帶點驚悚的「性」意識基調,這 回看像是這位已中年的男人回返了一種純粹的青春,把少年時總對死亡和爱情的幻想慾望 ,同時借屍還魂到了對「電影」的眷戀。 電影裡,Alexis遇見David時1985年夏天,陷入了炙熱的戀愛。David在海岸時很直接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