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好雷] 游牧人生:終究會在路上相見

看板movie標題[好雷] 游牧人生:終究會在路上相見 作者
leo96628
(角哥)
時間推噓 7 推:7 噓:0 →:5

好讀網誌版: https://reurl.cc/xGOZ5Z

電影播畢,字幕寫著「獻給那些不得不離開的人」(Dedicated to the ones who had
to depart.),簡單字句竟讓人喘不過氣,或許是其中飽含的意圖太過溫柔吧。感覺就像對戲中角色致敬,他們或許不得不離開故土、不得不抽離原本的生活,或不得不前往生命的下一階段。

離開之後,被留下的人以及上路的人該如何自處?這或許也是電影的核心理念之一吧。



~~~~~~~~~~~~~~~~~~~ 雷文 主文分隔線 ~~~~~~~~~~~~~~~~~~~~~~~~~~~~~~~~~

一開始我以為主角芬恩天生就是浪蕩不羈的嬉皮個性、開著露營車四處追尋人生意義,但導演立刻讓我們知道她其實一直努力在找正職工作,無奈因年紀和經歷遍尋不著;老家因為石膏產業崩盤後失去生活機能,她僅負擔的起破舊的露營車,勉強擋風遮雨,每晚都要張羅可以停車過夜的地點。

要形容芬恩這個人,我覺得是直率到即使別人尷尬也要直率下去。在遊牧生活當中,她可以輕鬆跟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聊天、交換物品,跟其他遊牧族一起圍著營火談笑;但在妹妹家,面對房地產等資本主義氣息濃厚的氣息,她甚無法逼自己收斂那刺蝟的一面。

電影行進過程,路上偶遇的熟人、妹妹、互有好感的男性都對她說過「你可以在這裡住下來」,但芬恩堅持自己的想法:她只是沒有房子,並不是沒有家。她甚至在有屋簷的房子下無法睡得安穩,只有在露營車狹小的床上才能一夜好眠。

不論西方或東方,現代觀念裡沒有房子=無家可歸=社會次等,但其實除了不穩定性,像游牧族一樣賺最低限度花費的錢、選擇自己人生最後想要看到的景色,為何不能是一種被認可的生活方式?

又或者,選擇這樣生活的人,也並不需要被世人認可?感覺整部電影,導演就是在溫柔地陳述這個事實。

因失去兒子而無法繼續日常生活的遊牧族領袖鮑伯說:我們不說再見,而是路上見。那些離開的人,總有一天會在路上見,這個念頭不僅使得「離開」不再那麼可怕,更是留下的人的慰藉。

--
晴耕雨讀,六角書櫥
https://leochiao.medium.com/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41.95.134 (日本)
PTT 網址

fuhoren 06/08 09:29美麗蒼涼的電影

sun8 06/08 09:43這劇情片真的很厲害...以為會有節奏慢的問題, 但是

sun8 06/08 09:44不知不覺就看完了....很厲害的編導..

sleepyrat 06/08 13:27芬恩自己說反了,他其實不是沒有房子,他只是沒有家

sunstrider 06/08 13:58他把家定義在那台車 不過他的心其實還在和丈夫生活

sunstrider 06/08 13:58過的地方

這樣解釋也很有道理..

snow2 06/08 20:30

peiqua 06/08 22:08想請問哪個串流有播嗎 想二刷

我是用Friday影音看的喔

sentital 06/08 22:19 https://i.imgur.com/H58p1gi.jpg

※ 編輯: leo96628 (124.41.95.134 日本), 06/09/2021 15:34:18

peiqua 06/09 22:32謝謝

a21096 09/10 14:16推,沒有最終的告別,只有"我們路上見"

asparagus 02/20 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