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電影字幕翻譯 為何會有在地化現象
作者 Choco Chang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choco.chang.1/posts/4853311781434159
最近字幕翻譯的話題很紅,我想說字幕翻譯者這種低調的服務業什麼時候被這麼重視了!?雖然還沒看過話題的作品,但想聊聊關於電影字幕翻譯「在地化」的事情。
首先,字幕在地化有語種的差別,日本電影的字幕不需要在地化(講完了)
好我認真講。前陣子回母校輔大日文系客座演講關於字幕製作的事情,學弟妹最踴躍的問題就是「如何正確處理在地化?」和「譯名或翻譯會參考原著嗎?」
當下我心中的OS就是連日文系的學生都只看好萊塢片和動漫改編電影了,我這種人是否三五年後就要流落街頭?因為日本的劇情片翻譯完全沒有在地化的問題,一律直翻,毫不懷疑。會問這種問題就代表平常注意到「字幕的存在」、關於字幕的疑問是自英美系(非華語非日韓)電影的觀影經驗。
這也顯示了「在地化」的重點之一,字幕的存在是為了消除觀眾在觀影時的隔閡,讓觀眾對電影有無意識的「代入感」,自然沉浸在電影的世界觀裡面。當文化隔閡超越語言隔閡時,翻譯就必須設法處理這個問題,代入感的手法之一就是「在地化」。
所以電影字幕在語種上會有不同的處理方針,最大的原因在於華語及亞洲(通常是日韓)片在視覺上的隔閡較小,當我們看到一個黃種女性被稱為張惠妹的時候,大腦會告訴你「她不是張惠妹」;但是辛普森家族那種可以大玩地獄梗的作品,一個受歡迎的非黃種女性被稱為張惠妹,你可能會明白那是「天后」的比喻。
當然二創式的翻譯手法近來有許多兩極的討論,不過回歸到原點,「代入感」的成立與否建立於觀者的「自他意識」,當觀眾對作品的背景、文化、種族或其他元素有強烈的認同感,往好處想,隔閡沒有那麼大了,譯者的負擔會減少;往壞處想,完全的「他者」才能搭配深度的「在地」,意譯的空間比平常更像走鋼索,帶觀眾上天堂或推自己下地獄,是在一線之間,很可怕。
順便談一下,意譯和超譯的問題。
意譯是處理隔閡的方式,語言隔閡和文化隔閡都需要處理,不是什麼都直翻就好。比如在飯桌前的戲,日文講「いただきます」,中文會翻成「開動」。這算是直譯還是意譯呢?如果超直超直,要翻成「感恩收下(食材的生命)」,可是字幕不是在探討日文的美學,這裡就是進餐之前固定要講的一句話,所以要翻成「開動」。
上面的例子是「轉譯文化」,比較容易炎上的超譯是「轉譯氣氛」。
有些作品基於劇情設定、風格或導演的哲學,譯者必須翻出「創作者最重視的東西」才算對得起作品,這時有些字句就會超越台詞本身。講得具體一點,最常見的案例是「鄉下人講方言」「單純搞笑的諧音梗」「古代文言文」,這幾種設定,即使遵守作品至上的方針,也容易在信雅達上面打混戰。我相信有些片型是翻氣氛比翻文字重要,這次炎上的電影,譯者和觀眾的感受,說實話我兩邊都可以理解。
每當我想出一個諧音梗的好翻法,不誇張,我都覺得自己根本是天才,自我肯定感高到天花板。不過在多方考量之後,有時候會自宮成比較保守的方式。真的很難講那個尺度要怎麼拿捏。
還有一個常見的炎上題,就是名人梗的部分。
以那天客座演講為例,我舉了富永愛當範例(超愛她超帥)
如果台詞中出現「她好像富永愛」,富永愛是日本的國際名模,但是在台灣幾乎沒有知名度(連日文系的學生都90%沒聽過),那該怎麼辦?
在地化翻法第一時間被推翻,因為用「林志玲」會被AKIRA告(不是),是文化圈太接近了,第一會破壞代入感,第二實際上台詞裡出現林志玲也不奇怪,所以老師(我)說一開始就講日片不能用在地化。再加上台灣除了林志玲以外,沒有其他「名模」的代名詞。
這裡的正確答案是「以稱號代替人名」,字幕翻成「她好像名模富永愛」,如果有字數限制的問題,直接刪掉人名,翻成「她好像國際名模/名模」也是一種選項。舉一反三,塔摩利就是綜藝天王,純烈就是演歌天團之類的。
英美語文系的電影又是另一種觀影文化,以及另一種代入感的距離差異,其實不管哪種語言,譯者很難想像觀眾對於外語及外語文化的理解程度,輔助過少會被說「可惜了」,輔助過頭變成「擅作主張」,額外加註釋會分散觀影的焦點,要做得恰到好處,其實不太容易。
順便再提一下常被問到的「流行語在地化」的翻譯問題。
以影視類作品而言,現在要考量的點和十年前一定不一樣。因為「串流平台的崛起」和「主流文化的弱化(分眾文化)」是現在的主流,我認為民眾的娛樂消費行為和語言接受度有間接的關係。
以前是院線或影展有壓倒性的地位,縱使有二輪或DVD,絕大部分的觀眾接觸作品的機會還是偏向「短期的一次性消費」。當下如果要提供最棒的觀影經驗,大量使用流行語是「有效」的娛樂手法。
但是現在選項變多,初次觀影的生命線拉很長,民眾習慣使用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一部所謂的主流作品也有可能在院線首映的半年之後才在某個串流達到觀影高峰。用不用流行語是一回事,觀眾看到時「有沒有效」是另一回事,因此來得快死得也快的流行語就必須更加小心取捨。(寫到這裡譯者表示心累)
再講,另一個分眾文化的部分。如同上述,娛樂和社群選項變多之後,每個人,每個世代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同溫層取樂,相對地「大眾主流文化」就會漸漸弱化,語言是文化的表徵,所以每個人都知道的流行語也會越來越少。連我自己跟朋友聊天,這幾年接觸到沒聽過的字彙次數也大為增加,那有可能是陸綜或韓綜常見用語,是日本動漫的漢字挪用,還可能是抖音或某些網紅的自創語。
自認很紅很正常的用語,在別人眼中是外星符號,這種出不了同溫層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多,所以受眾範圍很大的電影字幕,在翻譯時能借用的流行語也會越來越少。
這次話題的電影在影展首映時沒什麼爭議,可是上片時卻有不同反應,我感覺除了後續的發展是一大影響之外,其中一部分可能在於用字屬於差不多世代的同溫層,本來就存在的違和感,出了同溫層容易加深,另外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吧。
寫了長長一篇抒發,希望還算有寓教於樂(亂用成語)的效果。
--
跑影展的觀眾應該很習慣這種搞怪的翻譯了
影展只放一場,然後觀眾通常會在幾天內看好幾部電影
,字幕問題就容易被忽略
影展一場大不了四五百人,上映一天上千人,怎麼比
?
會特別跑影展的有很大比例可以說是同溫層了
前提錯了寫這篇囉哩八嗦的文章也沒有分析到什麼 就
影展看過的人才多少 根本燒不起來
確實 我很喜歡看電影但我也不會跑影展 同溫層機率高
這篇寫得真好 推
而且我看這篇文章的內容就相信他翻譯一定翻得不錯
至少我看他長文看得完 不像某譯者看不到1/3就頭痛
片名應該改叫「媽的超譯宇宙」
這篇說的「無意識的代入感」真的很重要
所以那個咒什麼迴的到底是啥意思...欺負人沒看過那
部片嗎= =
看過也不會懂,所以譯者肯定沒看過就是亂用
推
推,感謝分享
影展又不是一班人
跟qd6590大有同感。這篇文的作者在字裡行間表露出
的態度是:重視自身想法的同時也在意受眾,他有當好
一條傳達通順的橋的自覺
推
什麼是炎上??
寫的很好
看這些考量點就知道這才是專業譯者 旁白鴿還是洗洗
睡吧 那篇辯駁文跟沒修剪過的草皮一樣滿滿雜草
急急復雞雞在影展也有字幕問題啊 片商還有補償觀
眾招待券 反觀双喜
媽的多重宇宙奇幻只有放映一場 過了就算了
急急復雞雞還有後續場次放映 才會在影展就燒
(誤譯程度較嚴重也是原因)
推
推這篇
這篇看起來就專業多了
但你會在意觀影者的感受。這部顯然沒有
炎上,違和感都是日語,嚴格來說翻譯不能照搬。
講那麼多幹嘛,我問你,你有在9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看
過lkk spp的台詞嗎?沒有,流行語超譯是這十幾年間
的東西,要不要做只是選項之一而已
我覺得炎上是譯者出來戰。不然不了了之
沒有譯者的態度跟那篇貼文,應該不會照樣嚴重
這篇文章的作者很專業喔 我太太跟她合作過 很可愛又
很專業的一個小..女生lol
這個才是專業譯者啊
推這篇,滿認同流行語那一段
推推
如果那個人有你百分之一的能力就好了
看這篇可以感受到撰文者有在意讀者,而且展現出「
誠意」,旁白哥的臉書則是感到「傲慢」,光這點就可
以看出高度,加上後續譯者/片商的處理
原來翻譯者的心態就是他放的屁,你要當貝多芬交響
樂
標題有點歪,內文有料
我倒是一直被他的翻譯代出呢
真的是一場災難。
推這篇,譯者真的很難想像觀眾對某外語文化的理解程
度
而且看這位的行文遣詞,都看得懂,也絲毫不會去質
疑她過往的閱讀量與質--畢竟正常來說,即使一個人
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也不會在切蘋果時堅持每樣都要
用上好讓人知道:我會,我什麼都會~
稱號代替人名不錯(原名會更好) 不喜歡在地化改人名
好的流量壞的流量,對某些人來說都是流量
和製漢語在中文世界用得可多了
這篇文章 很棒 不像某篇文章 我看兩三次才看懂 讚
推 講的很好懂
這篇內容有料 學習到很多!感謝原po分享!
這才叫中文&所謂的專業好嗎
推
推專業
推這篇
90年代翻譯還是有啦,《驚聲尖叫2》就有一段台詞翻
譯成陳進興高天民謝長廷...XDDD
推這篇
好文推
翻在地印象太強的會出戲,驚聲尖笑那個情境還可以,但
炎上
多重宇宙不是走那種搞笑戲謔就很怪
其實我個人覺得在地代入感很成功的是動物方城市的角
謝謝分享 受教了
色名稱XD
阿 是驚聲尖叫,不過這種就會覺得突然拉回台灣很怪
其實這件事情一開始還不至於鬧成這樣,會炎上感覺
是譯者後續態度吧
不然看討論有爭議的句子也不多
圍雞總動員裡還把阿姆翻成謝和弦哩
推
這篇內文不錯但標題很農場
推
內文看得出翻譯時的用心
推一個
推推
推,會很想看作者翻譯的作品,文章中處處看得出她
對翻譯這件事的認真與用心
請問譯者會先看到影片再來翻譯嗎?還是只有劇本直接
翻譯?自行想像畫面去翻譯?
「稱號加人名」那段舉例個人覺得很不錯,不添加額
外資訊、移花接木,僅是補齊觀眾在不熟悉外國文化
的情況下,為了快速理解原台詞意義所需的標籤
感謝分享
推
《惡女花魁》、《東京家族》、《有頂天大飯店》、
《告白》、《羅馬浴場》、《愛的成人式》、《怒》
、《解憂雜貨店》
這篇作者真的厲害
寫得真好 受教了!
不對啊,問題是這次爭議是那位翻譯也沒在地化啊,
他自己創了一些既不在地別人也看不懂的翻譯
推
這種文筆才是譯者該有的水準吧,那什麼鴿的文筆爛到
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背景能夠做電影字幕翻譯==
一部好片被垃圾翻譯毀了
同cashko。起碼到譯者暗諷批評者水準、生活如意與否
前,我都覺得就是常見的電影翻譯怪象,無奈而已。
到後面他稱別人耗費時間金錢心血拍出的作品為電影
消遣、一笑置之的週末活動,才真的有燒起來的感覺。
片尾那些名單上的個人或團隊要是知道譯者就是這樣
看待他們的作品,不知作何感想……
推推 看張克柔翻譯長大的
推這篇解析
你寫得很好
推這篇,跟某旁白高下立判。
看完這篇我會懷疑旁白鴿那邊真的是中文嗎
技術層面的分享,小弟感謝的收下了...
現在幾乎都是給有浮水印跟剪裁過的影片
配上有註解的劇本 很少只給劇本了
不好意思,我是原文作者的朋友,他表示自己沒有想討
論《媽》片和影展觀眾這件事情,不知可否請你協助改
本文的標題呢?因為他那篇文章並非是討論這件事
值得尊敬的專業人士!
通順好懂的文章
「稱號加人名」真的很有巧思
講的好好
推文有太多推薦的前輩心得了,結果翻譯翻到在那邊宇
宙搖
推
影展才多少人看到 跟上映的規模能比?
推 真正關心翻譯的值得細讀
推專業
推解說
推解說
推用心
還沒看過被翻成什麼樣,也可以評論寫長文,這技能好
推
我認為超譯還是少作少錯,你直譯觀眾雖然一頭霧水但
至少會意識到這可能是文化隔闔自己沒get 到,但自以
為的亂意譯到和原著差太多時,有很大機會會惹毛觀眾
,因為這有原作的不尊重的意味。
(不尊重原作的意味)
國外翻譯小說你會希望看到超譯嗎?
流行語變成死語的機會很大,我現在看阿翰舊片說是
在哈囉都會尷尬了
推這篇也推推文裡分享的張克柔。這才是專業和敬業。
這篇就是 張克柔
這篇超棒
這部的翻譯也不該有所謂的在地化,因為在美國華人
移民家庭裡,文化和語言的衝突(電影原版表現的)恰恰
推
反映了真實的語言文化差異帶來的家庭衝突,而超譯讓
這個背景設定變得完全不真實,原本我在美國看是很
有共鳴,然後現在光靠到那些超譯馬上就倒胃
推
推專業
志玲那段講的很好!的確志玲是台灣名模的代名詞,但
應該會有觀眾真心疑惑這個演員哪裡像志玲XD看完這篇
也多學了一點XD
這篇才是專業
雞掰人的二創,就會讓觀者感受到雞掰。
翻譯差不多爛的B級片不少 還沒看過譯者嗆觀眾水準
哪一個年代的人聽得懂武媚娘愛缺?
他到底哪來的自信十年沒翻譯被找去 自己還不推掉的
就跟鄉(內含暴民)民對幹,就被引火上身大炎上了,要
賺那個錢..就要承擔風險
1.咒術這梗跟動畫內容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因為迴這
個字就硬湊…
2.這篇寫的很好,推
不過這作者講話有條理多了
46歲中英文都不好的譯者 不要要求太多
請問OMG翻譯我的老天鵝的在地化意義是什麼?
Oh -> Old, Goodness -> Goose。我猜是這樣啦 XDD
媽的多重宇宙,看完只會覺得媽的這是什麼爛翻譯
推
紅明顯 從張克柔小姐的臉書來看 你這次轉文沒經過
她同意 而且她也不是針對”媽”片寫的 只因為內文
剛好符合這次議題 為了博眼球 你自己擅加標題上去
這已經造成原作者的困擾了 改一下吧
想說這標題跟我認識的原作者根本搭不起來
“奇幻影展”對比較中二的翻譯接受度比較高
推~!
結論就是自以為的翻譯,其實大部分人覺得爛
那什麼鴿的就根本不是專業翻譯啊 老記者而已
有吸收新知有推
你說了那麼多沒回答到問題啊
很主觀 什麼叫日文不用在地化 這種感覺或帶入感 本
來就因人而異 這麼客觀的東西講得這麼武斷 內文直
指富永愛 置換成 林志玲 會破壞帶入感?
有講原因啊,因為文化圈太接近了
林志玲在日本也有知名度,所以翻成林志玲有可能讓人
誤以為原文就是那樣
這篇專業多了
我也覺得近幾年翻譯走鐘蠻嚴重的,笑點呈現越來越沒
技巧跟幽默感....
這篇就看得出讀書人跟自以為讀書人的差距在哪
就很假會,希望別再出現網路梗。
印象深刻的在地化翻譯就動物方城市裡面的志羚 獅明
德 洪金豹
推這篇
同149樓
聽說韓國翻譯會在地化到把別國地圖改成自己的,不知
道是不是真的這樣
富永愛vs林志玲,歐美歌星vs張惠妹這例子很棒
推
我小時候看王牌天神有用”郭元益”,還相信這個店非
常國際化
因為有無知又孤芳自賞的譯者
推
這篇大推!!!
推專業
最後一段,譯者要注意同溫層效應。很明顯媽的就是活
在自己同溫層才被罵這麼慘
大推這篇 翻譯要信雅達真不容易 以書本來說 我覺得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翻譯得很好 有本土化但完全不突兀
推專業
專業給推
老實說比起咒術還不如用鬼滅
推 好專業
推
推 長知識
富永愛那個我會直接翻日本林志玲,看了知道是日本名
模,也不會有叫日本人林志玲的突兀感
爆
[討論] 多少人看到翻譯那個機掰態度就不想進場了是這樣啦 原本跟女友約好下禮拜看多重宇宙 但朋友看完跟我大吐翻譯有夠垃圾 上來看了一下文章 正好就是林北最度爛的那種超譯式翻法爆
Re: [討論] 多少人看到翻譯那個機掰態度就不想進場了看完大家的討論串,覺得這整件事情真的很好笑 我去看譯者臉書的文章了 「-」後面是我引用他寫的 - 《媽的》字幕爛!你才爛你全家都爛!中英對照於文末爆
[閒聊] 《媽的》字幕翻譯惹觀眾怒!譯者怒回嗆1.媒體來源: ETtoday新聞雲 2.記者署名: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6X
Re: [討論] 多少人看到翻譯那個機掰態度就不想進場了這部片進戲院刷了兩次,在原文對白幾乎都聽得懂的狀況下,對本片字幕的整體評價是: 絕大多數翻得蠻好的,儘管某幾句「在地化」的超譯讓人稍微出戲, 但譯者在轉換語境時花了很多心思,讓這部片更貼近台灣民眾的流行文化, 也顧及了角色情感和劇情發展,絕對沒有差到嚴重到需要被抵制/炎上的地步, 尤其這部片英語和華語交雜(其實華語對白也有明顯翻譯腔,不夠口語或道地)32
Re: [閒聊] 《媽的》字幕翻譯惹觀眾怒!譯者怒回嗆我要說這是重點 媽的多重宇宙這部片劇情/場景/人物不停在各個世界線跳躍,同時節奏相當的快速 雖然電影在處理各種切換的時候相當不錯,畫面上都會有足夠線索讓觀眾區分發生何事 (反例: 東京喰種,常有前一格/頁反覆看好幾遍都不知道是怎麼接下一格的問題) 但這就導致觀眾(至少我)腦袋需要持續運轉才能消化蜂擁而來的資訊- 大學有上過幾堂翻譯課 講一下個人感想 首先, 雖然我相信很多人會說「這翻譯根本就是二創了,哪算翻譯?」 但創譯在翻譯界確實是翻譯的一種方式。 (辛普森家庭台版 在學術譯界也被認可是一種翻譯)
30
[討論] 日本電影翻譯第一人[戸田奈津子]她這麼說戸田奈津子(とだ なつこ) 1936年7月3日生,現年85歲。估計生涯翻譯的電影超過1500部。日本許多 知名的好萊塢大片都是她翻的,也常擔任好萊塢明星來日本時的翻譯工作, 堪稱日本電影翻譯第一人。雖然她的翻譯作品眾多名號響亮,但是對她誤譯 錯譯的指責也不少,甚至曾經發展到粉絲聯名要求片商撤換翻譯的地步。20
Re: [討論] 翻字幕的知道現在大家英文不差嗎.像這種大家都還能討論字幕翻譯好壞或詮釋選擇的,我已經心存感激了。 (媽的多重宇宙一片我只對大便版咒數迴戰不給過,其他倒是很欣賞,起碼其中的 語境和語氣都保有高度的一致性。) 近期在奇幻影展看到一部連「翻得爛」都稱不上的:《急急復雞雞》。 (會盡可能防雷,請介意的勿繼續翻頁)8
Re: [討論] 翻字幕的知道現在大家英文不差嗎.噓 bonjuice : 誰掛名就誰負責啦 譯者還推託啊?11樓 04/23 11:23 推 Herblay : 沒在翻譯產業待過 想法都很直截了當 04/23 11:28 這不是沒在翻譯產業待過的問題, 而是沒有自己負責過案子, 結果被更高層的人背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