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戰火狂愛 Mon légionnaire (2021 法國&比利時)
這週串流上架的《戰火狂愛》Mon Légionnaire談法國外籍兵團 Légion étrangère的故事,海報上可見法國文藝小生 Louis Garrel 轉換戲路練了不少肌肉來演出,女主角則是從法劇《找我經紀人》走紅後多了很多片約可惜尚沒什麼出色表現的 Camille Cottin ,看這海報格局就知這絕非男人上前線打仗的戰爭片、而是兩性故事分庭抗禮的愛情片。而全片戲份最重表現最複雜最引人關心的,倒是海報下方那個只見側臉的年輕女子,這演員是立陶宛大導 Sarūnas Bartas的女兒 Ina Marija Bartaite,正當我驚喜她也跨足法國影壇時,竟發現此片上映前她已車禍身亡...
導演是比利時訓練的法國女導 Rachel Lang,前作《安娜的夏日》Baden Baden (2016)在台灣各串流平台上也有,當然看見女性導演就別太期待多緊張刺激氣勢滂薄的戰爭場面,不過她自己年輕曾經從軍浸淫過軍中實務與文化,應該多少對她鏡下的軍人描繪有所助益。本片一百多分鐘片長中,的確沒什麼戰爭描繪,甚至沒什麼國家使命等熱血呼喊,反而幾乎全部是日常生活,甚至以一般觀眾觀點來看恐怕「無聊」又「冗長」,不過也許這就是 Rachel Lang有意要塑造的「漫長」感:軍旅一回,就是考驗你靜定堅持的漫長等待,這既是女人的等待、也是男人的等待。
https://fr.web.img5.acsta.net/pictures/21/09/13/15/46/0371345.jpg
從已逝的立陶宛演員飾演的烏克蘭少女 Jana 開場,此片最明顯的還是「軍眷」故事,有軍團太太女友的女人群戲,以一大一小兩位女主為核心來演繹:小女主 Jana 是烏克蘭人而且看來家境不好,他情郎 Vlad 是烏克蘭人加入法國外籍兵團,看來也是圖個經濟支柱打造兩人小家庭;只是 Vlad 知道軍旅人生對愛情並不友善不想耽誤女友,但女友 Jana 仍不計一切自己來到科西嘉島追隨情郎,就算知道未來聚少離多五年才能結婚仍堅持要在一起!這也是軍方所期待的家庭模式:前線軍人出生入死承受高壓、後方家眷給予精神支柱無後顧之憂,兩方都是要認真經營的戰線!
隨後電影拍很多「軍團女人」在後方的組織與活動:當男人在軍營居住時她們辦各種社交、當男人在軍營訓練時她們辦各種康樂,當男人展開 Tour 踏上前線一去幾個月、她們則安排各種美甲 SPA編織手工孩子寵物的溫馨互助會... 這的確是常見的「軍眷」社群風景:軍眷就是嫁雞隨雞架構隨狗的,往往丈夫就是唯一的家庭經濟來源、女人就負責持家育兒安定軍心,生活單純行禮如儀就按表操課、就算彼此只是逢場作戲就各安其位別想太多。這種生活是軍方努力維持的圖像,也是撐持無數軍人完成任務與無數軍眷撐持生活的必要,但本片顯然帶著批判眼光穿透其空虛。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21/07/07/17/05/2358380.jpg
本片一大一小兩位女主就不是這種經典標準的完美軍眷,反而都更有一般民人不隨波逐流的獨立自主:大女主 Séline是法國籍中尉隊長的夫人,但她是巴黎執業律師出身天天搭機向外跑,和其他純靠丈夫收入的軍太太截然不同!這種經濟自主事業自主的獨立女性,其生活方式絕非科西嘉軍營所支持,她自過自的不參加太太團更非軍方高層所鼓勵,不但旁人漸漸開始明示暗示咬舌閒話,甚至長官還叮嚀她丈夫「想辦法讓你太太合群點」XD 唉,軍隊是高壓體制,但也是維繫國家主權(與利益)的必要之惡,但真的一點包容人性獨立自由的空間都沒嗎?
烏克蘭小女主 Jana 處境不同但心境類似:她雖然不是什麼高端專業知識份子,但身為一個普通民女也知人都要自力更生做自己主人,連背起背包追隨情郎都她自主決定;來到科西嘉她尚無夫妻名分但也沒要情郎養,直接自己找到了看護與保姆工作自食其力,自己打點好獨立生活等情郎回來與她結婚共築愛巢。只是她理應努力融入認識學姊打好人脈的「軍眷社群」呢?大家每天美甲美髮剪貼編織言不及義地、明明人生各有苦悶亦有夢想可連結經驗、怎麼淨是埋首瑣事轉移焦點粉飾太平?獨立的 Jana 寧可出去交投緣的科西嘉朋友,卻有流言蜚語說她不合群甚至不守婦道!
https://fr.web.img3.acsta.net/pictures/21/07/07/17/05/2330300.jpg
耳聽 Jana 滿心不服「男人都沒回來、回來也不和我生孩子、難道我連交友都沒權利?」這又道出更深層危機:正典的模範夫妻們,維繫關係生兒育女只需按表操課服膺體制壓抑真心,但像 Jana 與 Vlad 這對認真面對真心夢想愛情開花結果的,反而會發現這「真心」極難經受考驗!初來乍到時,小倆口儘管將於聚少離多還是懷抱信心,只是第一次數月的分離就已漸行漸遠,在此導演把鏡頭轉移到男人舞台這邊:來自多國的年輕男子們,加入外籍軍團除為養家活口外,更認真對這事業懷有使命感甚至有遠大志向!然而當一天24小時都投注在此時,與後方女人不覺漸行漸遠。
本片兩男主角就是雙女主角的兩位良人,軍階一高一低各有不同的熱情與志向,也相應產生不同的家庭問題:大男主 Maxime 是法籍中尉隊長,帶起整團男孩們團結一心完成任務就是他24小時努力的一切,從軍的更偉大志向則是解救非洲苦民脫離博科聖地等諸多伊斯蘭極端組織魔掌,就算妻子的巴黎律師朋友們都語帶世故「還不就為了法國的利益」,但對他來說苦民在那等待解放、那就我們使命就當為法國贖罪吧... 總之訓練備戰遠赴前線的男性團結軍旅生涯、和妻子的巴黎知識份子高談闊論風景越來越遙遠,妻子能夠忍受一切分離隔閡努力留下經營都是為了「愛」。
https://fr.web.img6.acsta.net/pictures/21/07/07/17/05/2344340.jpg
但這與其說是心心相印的感性之愛,不如說已成為了知性相許的理性之愛,彼此意識都知道愛著對方是初衷也是責任、但身體早已不自覺地分道揚鑣了、還能維繫在一起都靠理智的努力。對人已三十多歲心智成熟懂得承擔的小隊長 Maxime 來說,這樣聚少離多各安其位的家庭關係已走上「正軌」:他專心訓練備戰帶領男孩上戰場完成任務、就放妻子衝自己律師事業自找保母顧小孩,家庭有什麼需他操心的就等回家再說;但真回家後也只是理智上盡丈夫義務愛護著妻子撫慰她孤心、盡父親義務好好陪兒子給他建立榜樣,只是真有空餘可以選擇要幹嘛?還是選擇和兄弟們一起。
年長主角 Maxime & Séline 雖然表情體態互動細節等細微演技已看得出身心分離,但至少維繫家庭「在一起」這事仍能夠苦澀撐持。但年少主角 Vlad & Jana這一對,在這堅持傾聽真心揮灑自我尚未世故的純真年紀,真心的結果就是連「在一起」都難維繫: Jana 知道自己和情郎心已漸行漸遠而且絕不避諱,但仍把握與情郎的每次相聚去努力重燃愛火;可惜情郎 Vlad 雖然理智仍愛著女友但心已不在此,他的心都在突擊隊訓練志業上、都在同生共死的弟兄們身上、都在他遠赴異國看到的苦難百姓身上,而他能給女友的就是送個布娃娃、送隻小狗狗、送個戒指、辦個婚禮。
https://fr.web.img5.acsta.net/pictures/21/07/07/17/05/2375540.jpg
這身心分離狀態最苦澀的高潮戲,是性的高潮卻是愛的低潮,片名 "Mon Légionnaire" 竟然冷冷地在此出現令人百感交集!難道本片給女人拍了這麼多又是柴米油鹽又是美甲 SPA又是流言蜚語的「漫長等待」後,等回來的 "Mon Légionnaire" 已經只剩這軀殼?但怎知,這些回家只剩軀殼的男人也正在屬於他們的「漫長等待」中,只是女人沒親身接觸這些就永遠不懂:
在戰場,他們身為軍人就只是漫長指揮鏈中的小螺絲釘,戰爭絕非見敵殺敵保護隊友那樣直覺,而是連要搶救兄弟要打擊敵人都要經過層層授權的「漫長等待」,看 Maxime 某場遠遠聽見戰事發生卻只能狂打電話的熱鍋螞蟻戲可見一斑;出任務,他們長年訓練備戰只為迎接敵人,就像是揮灑多年熱情只為迎接戀人 XD 但敵人不知在何方亦是個「漫長等待」,可能一次車隊幾個禮拜或一次 tour 好幾個月都沒見敵人;回到科西嘉島與家人聚首數月,這對他們來說反而是一場煎熬,因為一顆熱情的心都在兄弟身上在遙遠戰場,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反而成了數饅頭的「漫長等待」。
https://fr.web.img2.acsta.net/pictures/21/07/07/17/05/2316259.jpg
這真不是我們一般民人可以想像呀!我們這些「不願役」以前當兵數饅頭都是在服「兵役」,覺得我們的人生正軌是在軍營外的事業與家庭,當兵是一種不得不負的義務甚至是煎熬、卻從不是人生熱情自我實踐之所在,甚至不少「志願役」也只是在數二十年饅頭等領終身俸;但對本片這些真的知道「為何而戰」更已全心奉獻的法國外籍兵團男人們來說,反而任務結束與家人聚首才是「家庭役」,與其說是有家人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可以放心上戰場送命,不如說家庭時光更像一種「義務」訓練他們沈潛忍耐謹守本份,以讓他們揮灑熱情攜手同袍投身戰場時更有責任與節度。
結果本片女人們有沒有期待到「漫長等待」開花結果?這場法國外籍兵團救援馬里的反恐戰爭有沒有造成改變?放長時間看那都是持續努力中的進行式、很少人有緣得見圓滿的一天、倒是更多人中途失敗鎩羽而歸。本片最後一鏡很不避諱地展現了女導眼光下的男男「肌情」XD 如果建軍備戰海外干預是國家的必然,那是否本片描繪下的外籍兵團男人們反而找到了屬於他們的圓滿?只是這從身到心成為軍人的圓滿,卻與民人的家庭愛情徹底分道揚鑣了... 本片對這現象並沒讚頌或批判等明顯立場,就只是從日常中冷靜拍出其苦澀,推薦可以忍受「漫長等待」的觀眾欣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Vj7PJ2k3LQ
--
爆
[爆卦] 台灣人參加烏克蘭外籍兵團方法開門見山簡單說明 「到波蘭華沙的烏克蘭大使館報名即可」波蘭駐台代表處外籍人士表示 剛才我向駐台波處表示想參加烏克蘭外籍兵團 先由台灣人轉接到波蘭駐台外籍人士後 對方大致了解我意思95
Re: [情報] 烏克蘭外國志願者情況烏克蘭戰爭:定居英國香港人參加國際志願軍團的故事 2022年3月21日 在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的戰火狼煙之中,人們在電視機前看到的多是以老人、婦女和兒 童為主的烏克蘭難民大潮源源不斷湧向周邊國家。然而, 就在難民大潮外流同時,也有57
[分享] 這不僅是烏克蘭的戰爭,這也是我們的戰爭在看了很多帶風向的绥靖文章、社論後,讓我們來看看相對的正向聲音 這是一篇華盛頓郵報的專文 這不僅是烏克蘭的戰爭,這也是我們的戰爭 美國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一直很好,但還不夠好。部分原因是我們不斷犯了一個錯誤的44
[情報] 烏克蘭戰爭中的台灣籍國際志願兵:「為烏克蘭戰爭中的台灣籍國際志願兵:「為能在人生中留下紀念」 「炮彈攻擊最讓我感到威脅,很危險,因為碎片會往四處彈射,可能造成極大傷害. ..... 但死去的話,或許可以給世人留下正面啟發與參考」。 講話的人名叫李成零,是為數不多的台灣人中的一員, 加入烏克蘭境內的國際志願軍團8
[問卦] 外籍兵團真的對烏克蘭有幫助嗎?現在戰爭激烈缺人很正常 烏克蘭真的已經是能走路能拿得動槍的都上去了真的擠不出更多可以作戰的人員了所以才有外籍兵團這種想法吧? 但是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他們會接受一般民眾參加報名? 不是每個國家都像台灣南韓一樣是徵兵制的甚至有些國家一輩子根本沒機會碰槍 現在軍武的科技水準越來越高沒有一定的訓練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用9
[好雷] 世界上最爛的人 Verdens verste menneske (2021 挪威片)拖了半個月終於看了《世界上最爛的人》!也回想起 Joachim Trier前作《魔女席瑪》與《八月三十一,我在奧斯陸》,聽說這三部可以連成屬於他的「奧斯陸三部曲」?這個關聯與其演進我還要等複習後再想想。總之《世界上最爛的人》在其中應是形式最歡快活潑、場景最鳥語花香、主角最古靈精怪、議題也最入口即化的,難怪這次上映在台灣與在本版都有出色的成績、一點沒有「藝術片」或「北歐片」那或沈重或冷冽的包袱?當然它還是有其議題,而且議題恐怕挺大:它還是一部我稱之為「城市存在主義」的單主角走路電影,只是這次探討「存在」的面向更廣了。 廣是廣在面向,但我想核心精神還是很簡單,對我個人來說並非新概念,也希望這概念在社會可以慢慢從邊緣晉升主流:片名是《世界上最爛的人》、電影中由男二說過一句內疚的「我像是世上最爛的人」、而這社會也處處凝視規訓提醒「你是個爛人」、甚至從小被凝視規訓內化心中還會自我檢討「我是個爛人」、當然也不時發現就算擺脫外界枷鎖純以自己眼光自我檢視也常常「真是個爛人」XD 唉,為什麼人活著壓力這麼大、不管怎麼做都是錯的?甚至不管從社會視角旁人視角還是自己視角來看都仍是錯的?難道每一個人的宿命都是「爛人」不可能有救? 電影最後救贖應是那句「你真是個很好的人」,不管你走這一遭完成多少任務做過什麼選擇甚至犯過什麼錯。這以我人生導師的生命哲學理論說就是「身為人的絕對尊嚴」,不因你盡多少義務有什麼成就或做什麼貢獻而定義你、而只要你以仁行事就算一無所有一事無成仍有絕對尊嚴!以這角度看,本片女主角 Julie資質很好浪費了、讀過醫科輟學了、再讀心理也荒廢、一個男友換一個、年紀到了沒小孩、成家立業沒一撇、父女情結放不管... 足以稱之浪費社會資源的「世界上最爛的人」嗎?不,她再魯再廢都有絕對尊嚴,唯一稍嫌不仁的大概就對男二的殘酷吧? 此片序跋與 12 章中,看序章與第一章「其他人」我們就知一個最淺薄概略的「社會凝視」,不外就才貌雙全的女子到了三十就該發揮長才有好工作結婚生子家庭美滿,但 Julie就是心隨境轉不走這套、而漫畫家男友 Aksel也包容鼓勵一拍即合!只是隨者 2-5章這關係的動搖才開始慢慢挖深,在此觀眾首先都會好奇:為什麼,本來開明自由鼓勵她揮灑自我的 Aksel慢慢變了一個人?變得喜歡 "mansplain"滔滔不絕地、變得事事都要「精神分析」強加定義、甚至碎念耳語軟硬兼施催促她生個孩子?配上他畫的禁忌漫畫《鮑伯貓》,總令人覺得又是個沙文主義自大男子?3
[好雷] 311:東京大震盪 Tokyo Shaking (2021 法國片)現在是 2022 年 3月初,這週 friDay 和 myVideo等平台上架了去年上映的法國片《311:東京大震盪》,談的是事隔十年我們仍記憶猶新的「311 東日本大地震」及其後的「福島核災」!記得我是在那年災情告一段落後重振觀光的華航「五月五折遊日本」方案中第一次造訪日本,但當年三月我在太平洋另一岸的厄瓜多也同感震驚:那次地震完的大海嘯是橫越太平洋的、午夜地震傳出政府馬上撤離離島與沿岸、因為一個地震不分地球兩邊都同受衝擊!就更別說「福島核災」如何改變了全球能源安全的認知、造成了從法國擁核德國廢核乃至全球暖化下的核辯論... 本片是法國片前進日本拍攝,主角是中年轉型後演很多喜劇的法國影后 Karin Viard、小男配角是演過《她的危險遊戲》的非裔法國演員 Stéphane Bak、小女配角則是演過《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日裔法國演員成田結美、甚至還有一群菲律賓裔配角菲日英法多語通... 顯然此片由法國視角出發是要訴求多元文化團結一體的!而它的故事有多「團結一體」就令人玩味:此片不拍福島核災與海嘯災區,而拍位於東京的法商金融保險辦公室,談他們如何從災前一天到災後數天「臨危見人心」,從而回頭檢視外商公司「異文化商貿交流」的初衷到底具體實踐出了什麼品質。 結果此片並非全視角的災難片、亦非第一線的救難片,反而都讓法國女主角 Alexandra在辦公大樓與高檔公寓兩頭跑、所有災難畫面全部來自新聞報導!於是整部電影成為一部狂打電話搶訂機票的辦公片,以描繪災難的格局來說真令人有點洩氣 XD 不過厲害的就是災難當前鬼影幢幢考驗出來的「人心」,這種人心其實在全球隨處可見甚至這兩年也有幾次:承平時,一個國家匯聚了西方外商前來做生意交朋友,但災難時,這些西方外商速速打包走人棄當地人於不顧,這樣的「商貿交流」與「文化交流」又算是什麼交流?然後回想災難前的平時交流難道又好到哪去? 故事概要:金融業保險女強人 Alexandra多年帶家人外派全球,這年派到東京丈夫還在香港孩子兩頭跑,她能力傑出執行力強是公司王牌,尤其日本員工 Kimico 和剛果實習生 Amani等年輕人更把她當榜樣!不過這天正談個敏感人事案時突然地震了、天搖地動驚魂甫定大家開始看看窗外與新聞:這是東日本大地震、很快將在沿海掀起海嘯、還有新聞指向核電廠受波及!不過對這段災情有印象的觀眾應該都記得當時日本政府官方的「擠牙膏」政策:核電廠很安全大家不要怕、爆炸畫面是電廠主動的安全措施、直升機已在澆水內核必無虞... 怎知幾天內反應爐一個接一個出事!4
[好雷] 美食大革命/美味奇緣 Délicieux (2021 法國片)去年暑假在法國上映的法國美食歷史片 Délicieux 現在終於也有外國 DVD上市了,由於這故事在談 18 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前夕宮廷美食如何下放民間改善平民美食,去年我就暫譯為《美食大革命》,不過看豆瓣那邊譯作《美味奇緣》剛好和對岸偶像劇同名 XD 希望有天台灣也能買進取自己譯名。這片歷史背景革命故事乃至下廚巧手食材構圖都美不勝收!胖胖男主 Grégory Gadebois也許在台知名度不高,但中年女主 Isabelle Carré在台應有些十幾年前的文藝片觀眾,希望這個組合在台灣仍有其市場。 故事背景:在 1789 法國大革命之前幾年,那個法國各地貴族宮廷生活發展到極致奢華、但全法糧食歉收人民窮苦已漸怒火中燒的年代,主角 Manceron 是個從年輕就跟爸爸在公爵宅邸當差的廚師、如今父親過世自己接任已成為公爵府上的頭牌主廚、是公爵可以拿來招待外賓品嚐美食炫文化炫品味用的!他多年按表操課做公爵愛吃的指定菜色也如魚得水。不過這天,他拿土地裡的松露與馬鈴薯等根莖類食材做了創意甜點,滿心以為我正在幫貴族美食文化更上層樓時,沒想到竟被主教與公爵狠噱一頓要他公開道歉! 故事開始:誰知他也很牛脾氣硬是不道歉!於是捲鋪蓋走人回到窮鄉僻壤的父親老家,把一間破敗農舍重新整理開個小客棧維生。但與其說是真要經營客棧,還不如說是在跟公爵賭氣:我走了,公爵您沒美食了,您總有天會來求我回去為您效力吧?嘿嘿這種想法真的很奴才,即使他在奴才中已是敢跟主子賭氣的極少數人了,但他打從心底仍認為自己身為平民一生就是要奉獻主子:我已有幸習得一技之長超脫了「下等人」,而我的美食才藝正如音樂與繪畫般要去服務「上等人」,唯有他們才懂美食如品鑑藝術般達至神性。 故事展開:誰知窮鄉僻壤開小客棧不但是門好生意,而且四通八達需求越來越多,尤其在這法國大革命前夕人流訊息兵力動員劇增的時刻,整個法國四通八達人人在路上都想吃一頓好的!於是 Manceron 帶著兒子建立了食材通路與農園雞舍、重新開發菜色讓各階層人民享用,兒子 Benjamin 不停吸收新知傾聽需求改善服務、還收了個中年女學徒 Louise 幫他把飲食經驗人性化呈現從此用餐成為了享受... 終於在這貴族獨享美食人民只知粗飽的年代從無到有打造了「餐廳」雛形!那如今 Manceron 仍然心懷主子等他垂青嗎?這一回創業風雲只是為了吸引公爵光臨撿他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