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109公費留考-公共衛生(含疫情管控)

看板studyabroad標題[心得] 109公費留考-公共衛生(含疫情管控)作者
cf2232
(cf2232)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0

*代po,勿站內信*

版上和網路上關於公費留考醫藥衛生學群的介紹屈指可數XD 上一篇公費留考/公共衛生學門已經是105年了。去年落榜,今年幸運錄取,希望這篇能給想要考本學群的人一點幫助~

一、公費留考簡介
每年一試,一般考生100個名額上下。每年七八月教育部會釋出當年公費留考簡章,基本上規定、獎學金大同小異,但每年的考試學門及錄取人數會改變,一切以當年簡章為準。

考試分為各大學群,學群下分學門及學門相關的研究領域(詳細請參考簡章),考生應選擇最符合自己研究領域的學門報考。報名資格不嚴格,學士以上學歷及相關語言證明即可。歷年考古題皆可在教育部網站上找到。

以我今年考的「醫藥衛生」學群為例,下面有護理、食安、老醫、公衛、毒癮(此為今年新增)五個學門,而我的研究領域「醫學」則落在「公衛」學門,所以最終報考「公衛」學門考試。醫藥衛生學群共有六個名額,簡章內雖會附上「預定錄取名額」,但因為同一學群的名額可互相流通,所以會出現像去年(108)公衛學門錄取一人、今年(109)錄取三人,而毒癮學門從缺的情形。


二、基本資料
CMU M.D.
CMU M.S. (Clinical Medicine)

三、考試成績
筆試
- 作文 70 (20%)
- 流行病學 51 (40%)
- 疫情調查及管制 87 (40%)
筆試總成績 69.2 (最低錄取分數=即可進入面試最少要62.8)
面試 82
總分 73.92 (筆試 60% + 面試 40%)
(公衛學門最低錄取分數=拿到獎學金要 72.72)

三、筆試(國文作文+兩專業科目)
國文作文:基本上就是中規中矩的題目,寫多、字體清晰、邏輯通順基本上都有基本分。我在考試前沒有特別練作文,只有考前一天練寫字速度(平常工作都用電腦= =)

流行病學:我唸的是陳建仁撰寫的《流行病學:原理與方法》。流行病學雖然是醫學系必修,但通常只佔一學分,所以我算是從零基礎啃完,並整理成筆記,光這個過程前前後後就花了三個月。大仁哥這本書其實有點年代,但是寫的深入淺出,對概念架構十分有幫助。另外,若分析105~107年的流病考題會發現題目其實不難,考的是對流病重要概念的融會貫通。考試為全簡答題,沒有選項可參考。今年還考到基因流行病學的概念,還好我的碩士研究就是這個領域,如果沒念過看到題目一定傻眼。

疫情調查及管制:這一科也大量運用到流病的知識,但題目更生活化。我的準備資料是台灣及美國CDC的網站,考前一個月去瀏覽裡頭的文章、重要傳染病介紹。另外針對流病防治的政策面,如政府部門水平及垂直的溝通合作、防疫措施的步驟等,也要會寫出合邏輯的答案。

四、面試
面試前:收到筆試成績單後有約兩週時間寄出面試資料表及研究計畫,建議提早準備資料。資料送出後就不能修改,當天也不能攜帶任何資料到面試現場。我的研究計畫除了介紹緣起、目前進度外,也花了篇幅寫研究成果對台灣的潛在貢獻、未來回台後的計畫及影響。

面試當天:一人十五分鐘,剩五分鐘會提醒。一共有五位考官,負責整個醫藥衛生學群考生的面試。中英文皆可。先三分鐘自介,剩下時間圍繞研究計畫提問。由於我的研究題目偏臨床,且先前也沒有公衛的訓練,所以考官有質疑我為何報考公衛學門(但醫學就被放在公衛學門下面啊QQ)。另外考官的專業應該偏向公衛或政策面,所以也花了不少時間了解我目前臨床訓練進度、未來回台後如何銜接臨床、為何不等到專科訓練完再出國等。

五、心得
我在念完碩士後便有出國攻博的想法,除了尋找學校及老師外,secure funding也是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一步。去年第一次考沒有錄取時非常沮喪,但恰巧看到那時還是副總統的陳建仁專訪,裡頭說到他考了四次才考上公費留獎。今年畢業後開始PGY訓練,看到還有公衛學門,就付了一千塊報名下去了。要感謝的人很多,在這邊就謝謝平常很常看的留學版的大家,希望有幫助!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69.95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cf2232 (114.26.69.95 臺灣), 01/01/2021 22:07:48 ※ 編輯: cf2232 (114.26.69.95 臺灣), 01/01/2021 22:09:06

philipppppe01/01 23:50

bridgephenN01/03 10:24以為是Carnegie Mellon XD

jamielo01/03 20:00推MD背景!

lisia01/05 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