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各位怎麼看待學校創業課程
※ 引述《tw726712 (Frank0504)》之銘言:
各位好
我在資訊電子業界從業20年,過去10多年都在大陸工作,見識過大陸學校的雙創
創新與創意,政府與學校砸了很多錢,但成效非常有限
大學生創業的好處是熱情,有新意,大疆創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有機會找來看
非常的有意思
但是通常對市場的竟品瞭解不夠,加上遇到有資本的同行一抄襲,即便有專利也一樣
改天再分享專利網的概念( Apple 就是靠這招把 Htc & 三星 ) 吃的死死
如果你對某行業有興趣,可以微創業先做出簡單的雛形,在慢慢修正並找資源
我特別喜歡西遊記裡面的概念,唐三藏在踏上西方取經的路上,才找到孫悟空
原地踏步你以為的資源與伙伴,等到你踏上創業之路,才知道他們不是伙伴,而是對手
分享下小心得,台灣創業成功關鍵都要靠 3F,因為台灣沒有向大陸這麼多創投
有機會再多分享交流,大陸的創投到底圖什麼?
: 各位版上的版友好!
: 我本身是大三的學生,最近一直修學校創業相關的課程,但是其實無法認同些講師或是課程的安排對於學生創業的實質幫助性?
: 有一門創業實戰課程,講師要大家提案報告然後要在學期末前產出實物,並且要投到「大專院校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我自己很明白這種為了「創業而創業的」的創業根本不可能成功。
: 我自己本身創業開發的產品,一個產品要從構想到量產要花上8個月左右,實在無法苟同這種為了參加比賽趕鴨子上架的心態,3個月之內就要產出實物,等於不可能做出非常有核心技術的產品,最後淪為學生為了交報告還有應付老師的計畫的犧牲品。
:
到頭來其實我自己不是很推薦「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至少要有經營小生意一年以上再來談「創新產品、品牌」創業,不然很容易被業界洗臉,而且目前教育部推廣的都是永續環保、社會企業、多元融合的創業才比較容易獲得資金,講白點那根本不會賺錢,熱情、資金燒到最後只能摸摸鼻子認份去當社畜,好像現在大學的氛圍就是一定要做什麼改變人類或是生態永續發展的產品才叫創業,難道簡單賣個衣服或是食物甚至機車行之類的不算創業嗎?創業又不是選舉喊喊口號,創業是真的要賺錢欸?我自己是非常憂心這種狀況,學生為了產品創業計畫犧牲碩班或是業界資
: 歷,最後到頭來一場空?
: 坦白說要創業我個人覺得先去該產業待過一陣子,了解現有產品或是製程的痛點,想辦法去改善現況真的比較務實一些,累積人脈資金技術再出去也不遲啊? 學生創業我個人認為先從最簡單的買賣貨物開始,至少從基本的庫存管理、定價區間還有行銷手法學習,我推薦「務實創業」而不是有著夢想理想的創業。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M2102J20SG.
--
認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創新投資跟創業還是有差的。創業只要去做生意的就算了。但創
新還要看到新市場的潛力,畢竟合理的創新投資,不會去搶創始
人太多股份,那只會降低熱情,所以要投資有做夢空間的新企業
啊。至於教育部,我不知道佔股多少,但我猜不會比天使多,要
求附加價值很正常
2
我在美國讀了創新創業的碩士 來跟各位分享一下(我畢業後其實也是進入一般公司所以這邊單就課程分享) 先說結論:我覺得很有幫助 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部分 1. 創業成功的方法,或是說教你怎麼避免失敗或雷區,你怎麼驗證你的點子?你想繼續1
這要看你目的是啥,是賺錢還是想改變世界,我個人是選賺錢,所以講賺錢 賺錢是要找到商機,那個商機講白點就是不透明,先以車子舉例: 市場沒有的,以新車來說常見就是沒有改裝件,像冷門車沒人做但卻有死忠愛好者肯掏錢 市場稀少的,前提你要先有供應商,並且確保他不會跳過你 市場熱門的,也是能碰,但要記得滔滔江水取一瓢飲,那一瓢如果夠大口就做,否則就跑2
原文恕刪 想補充一下E大講的三個學生低風險創業資源外 科技部現在也有FITI創新創業計畫啦 這個我覺得對學生來說也算是低風險資源之一 這個計畫可以找社會人士或學校教授組團參加1
很少回版上的文章 因為想說版主波文就應該是公告阿!! 回到正題 因為八卦版出了一篇文章 讓創業板人數新高2
原文恕刪 這幾年校園創業、新創之類,這種風氣真的害一堆學生,硬把體制內的特質放在體制外用 包括像今年初clubhouse裡面一堆留學生講創業的,不管哪國學生來分享,幾乎都是: 我有一個idea,和我夥伴開始xxxx(一堆縮寫名詞),滿腔熱血拿到投資 接著說自己怎麼失誤,又說這次失敗經驗學很多,然後就沒有然後了1
應該要這樣想 學校的學習活動本來就是以 讓學生練習從陌生到熟悉、了解的過程 這些創業課程如同其他課程活動一樣 不是因為你在餐飲學校上過幾年課29
首Po各位版上的版友好! 我本身是大三的學生,最近一直修學校創業相關的課程,但是其實無法認同些講師或是課程的安排對於學生創業的實質幫助性? 有一門創業實戰課程,講師要大家提案報告然後要在學期末前產出實物,並且要投到「大專院校創業實戰模擬學習平台」我自己很明白這種為了「創業而創業的」的創業根本不可能成功。 我自己本身創業開發的產品,一個產品要從構想到量產要花上8個月左右,實在無法苟同這種為了參加比賽趕鴨子上架的心態,3個月之內就要產出實物,等於不可能做出非常有核心技術的產品,最後淪為學生為了交報告還有應付老師的計畫的犧牲品。 到頭來其實我自己不是很推薦「沒有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創業」至少要有經營小生意一年以上再來談「創新產品、品牌」創業,不然很容易被業界洗臉,而且目前教育部推廣的都是永續環保、社會企業、多元融合的創業才比較容易獲得資金,講白點那根本不會賺錢,熱情、資金燒到最後只能摸摸鼻子認份去當社畜,好像現在大學的氛圍就是一定要做什麼改變人類或是生態永續發展的產品才叫創業,難道簡單賣個衣服或是食物甚至機車行之類的不算創業嗎?創業又不是選舉喊喊口號,創業是真的要賺錢欸?我自己是非常憂心這種狀況,學生為了產品創業計畫犧牲碩班或是業界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