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評價

[心得] DIY 6吋書架喇叭 SB Acoustic Satori

看板Audiophile標題[心得] DIY 6吋書架喇叭 SB Acoustic Satori作者
CrosstakerYu
(郵局)
時間推噓29 推:29 噓:0 →:33

各位板友早安,

最近受朋友委託設計了幾個箱子,

就順便拿上來跟大家分享成果。

這次做的是6吋的書架箱,朋友要拿來做落地的中置喇叭,

========== 1.單體選擇 ==========

選用的是台灣可以很方便跟唐竹購買到的SB Acoustic的單體,

都是中高階的系列

低音用 Satori MW16P-4

高音用 Satori TW29RN-B

https://i.imgur.com/Dl1M67e.jpeg


原來想用TW29R-B不過缺貨了,乾脆就用好一點的

========== 2.箱體設計 ==========

設計上參考捷克網友的專案

https://pkaudio.webnode.cz/jurko/

由朋友小幅度修改繪製設計圖,請淘寶廠商製作,

https://i.imgur.com/C1XErv0.jpeg


箱體容積20L左右(實際可以小一點)

========== 3.分頻器設計 ==========

捷克網友也有分享它的分頻器原理圖,

不過我不喜歡在低音的分頻器上串電阻,

所以就還是自己量測重新設計分頻器。

要設計優良的分頻器,最重要的就是有正確的直達聲量測,

這次是在房間架高起來做 time gating 量測,
https://i.imgur.com/DG92dX5.jpeg


透過從時域切掉反射聲的方式來獲得接近無響室的量測結果,

代價是低音的有效頻寬也會被切掉

因為房間不大的關係,第一反射聲 3.5 ms 就到了,

有效的低頻只能量到 300 Hhz,不過設計分頻器也夠了,

這是低音的聲壓頻率響應
https://i.imgur.com/6W6kElo.jpeg


高音的頻率響應(14k以上不知道為什麼會衰減下去,歡迎板友指教)
https://i.imgur.com/MzN9c3l.jpeg

可以看到低音的離軸在2khz以上就開始比較明顯的衰減,

因此分頻點就選在2k,高音的頻寬也夠

至於1.5kHz附近離軸有點衰減,推測是箱體邊緣干涉的關係,

這種分頻器就無法可救,最好箱體還是要收圓倒角。

設計軟體我是先用 Xmachina 來自動生成一版電路,

再導入 Xsim 做微調確認,
https://i.imgur.com/w9MpiGP.jpeg


這次電路很簡單就是二階跟L-pad衰減,就達到很不錯的頻率響應

========== 4.系統組裝與最終量測 ==========

分頻器訂做的零件來了以後就可以正式組裝了
https://i.imgur.com/96zb7EQ.jpeg


https://i.imgur.com/E43WMMf.jpeg

一開始高音忘記反接,還搞笑試聽了一陣子(^_^;)

但意外的其實也不難聽,是很寬鬆的聲音XD

後來量測才發現接反了= =
https://i.imgur.com/iBV7ZUp.jpeg


接正確以後,聲音就相當精準,非常的乾淨好聽,

各種曲目聽起來都很自然,

低頻的質感也很好,打到點就收,不拖泥帶水的那種,

離軸表現也算不錯,不用怕反射聲造成音染
https://i.imgur.com/hHPsrSq.jpeg


這邊還有一個有趣小插曲,就是我們倒相管的長度用得太短,

導致共振頻率高於設計值8Hz,

簡單延長後,試聽的時候我們都覺得聽出明顯的差異,

各自做ABX盲測對比的過程中也覺得很有信心,

結果對答案發現都只有對一半XD(跟亂猜差不多,意思就是聽不出差異)

所以索性就不改了,

不過這個過程真的是蠻有趣的,聽起來差很多真的常常只是心理作用XD

========== 5.心得 ==========

這顆單論材料成本是單顆一萬四左右,聲音是相當優異,
(當然算上時間成本還有量測器材就很多了,大概要再加不只一萬)

朋友聽完也決定再加訂兩顆要把主聲道換掉(會做落地形式),

這次也將設計圖無償分享給板友們,

如果不是要營利都歡迎使用~

-----
Sent from PttX on my iPhone

--

※ PTT 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02.245.177 (臺灣)
PTT 網址

yys31005/18 11:54DIY推 gated能到3.5ms 300Hz也不會太準

沒錯 還好二分頻 1kHz 以上應該就夠了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12:16:19

MoneyBlue05/18 12:21推推!

yys31005/18 12:23是說都選SB了 不考慮官方的設計嗎?

官方設計的分頻點在3kHz,離軸響應會比較不平坦,不是那麼理想, 這顆高音分頻點可以低,就不需要浪費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12:32:56

ntuee180305/18 12:56推 diy

chantilas05/18 13:43diy讓人羨慕

hanhan102505/18 14:53

carstenan05/18 15:23讚, 精準設計

carstenan05/18 15:2310k 以上頻譜很吃量測方式,有時單體間誤差也明顯

carstenan05/18 15:24我通常不會很在乎10k Hz 以上頻譜,有時反而會切掉

carstenan05/18 15:26而且軟球單體高音,難像Be/ribbon尖銳鮮明,但頻譜差異小

carstenan05/18 15:27兩音路分頻在 1k or 3k 數據上都可,聽感不一樣

carstenan05/18 15:27但我也說不出來差異在哪裡

carstenan05/18 15:28但如果中置, 沒考慮用兩顆5" 作MTM?

carstenan05/18 15:32好奇你的落地想怎麼搞, 也是兩音路反射?

下次打算到空曠的地方用 GND plane 方式量,看看能不能量到比較高頻, 我現在也的確是忽略不看,因為知道實際就會跟spec上差不多, -- 至於兩音路的分頻點就會很大的影響離軸響應, 如果分頻點過高,中低音已經衰減比較多, 再銜接回低衰減的高音,就會造成離軸響應有比較大不理想的波動, 這是EQ也調不回來的, 所以選擇適當的分頻點讓離軸也有平滑的響應很重要, 通常會挑選在離軸衰減3dB以內的範圍作分頻點, 高音搭配waveguide會更容易銜接得好。 -- be高音還沒用過,之後有機會也想試試 -- MTM擺橫向是空間有限下莫可奈何的架構, 先天就有很大的缺陷,兩個點波源會造成嚴重的干涉, 中頻以下離軸會有超過-10dB的波谷,指向性極窄, 我這陣子也有做一顆,下次再發一篇跟各位板友分享, 除非真的擺不下,不然垂直的真的會理想很多, 或者就是要做三分頻 W(MT)W 中高音垂直擺放, 低中音分頻到500以下才有可能避免, 但這樣高度就會高一些,三分頻的設計難度也比較高。 -- 落地的話就只改箱體形狀,容積相同,單體相同,分音器相同,聲音也會大致相同

carstenan05/18 15:56不過MW*P系列低音規模好像不是很強大,可考慮MW*TX單體

QTS比較低的關係,低音延伸沒辦法到太低,-3dB大約40Hz 還好家庭劇院系統的好處就是可以直接把下面切給超低音,就不用買貴很多的單體, 相對是更經濟實惠的選擇

yys31005/18 15:59可靠的量測真的是DIY的一個難題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16:04:04

chocoya05/18 16:42推推

carstenan05/18 16:45更正:MW*TW 似乎主要改善中頻性能 (from T/S和網友心得

carstenan05/18 16:46要改善低頻規模,加大箱體多塞一顆低音單體較快

嗯嗯 中頻性能要怎麼從ts看呀 低頻還是靠物理尺寸比較實在哈哈

iitze05/18 17:30diy 推

yys31005/18 17:41至於低音串電阻 這是整個系統Q值調整的方式 原設計大概是

yys31005/18 17:42有設計想要的bass alignment了

說得也是,串電阻是等效提高Re的意思嗎,等於會提高Qts, 對於低Qts的單體可能可以增強低頻延伸, 不過對於瞬態不知道會不會有影響(我甚至也不知道瞬態是什麼XD) 不知道yy大有沒有經驗或是讀到過相關的內容

※ 編輯: CrosstakerYu (27.247.161.191 臺灣), 05/18/2024 18:25:02

yys31005/18 18:51https://tinyurl.com/mrxs6sdf

yys31005/18 18:53是提高Qts沒錯,可以看一下下面留言Lars Risbo提到的部分

yys31005/18 18:53,他的SPK16也是為了調整Q值在4歐姆的低音前串了1R

了解,我之前聽到一些玩家說串電阻會讓瞬態變差, 我想可能是比較低品質Q值偏高的單體, 我也是有注意到spk16有串阻,代表應該是可以用的手法

carstenan05/18 19:15TS 比較像是在描述力學1st mode (低頻行為)

carstenan05/18 19:15但 MW*P / MW*TX TS 參數幾乎相同, 預期低頻改變不大

carstenan05/18 19:16加上 DIYAudio 有人明確說,TX是改善震膜在高頻端

carstenan05/18 19:18而且我看落地的MW16P/TX 設計,常常都是 woofer*2

看他們的頻率響應,的確tx的中頻更加平坦, 相對P在700-900之間有一個2dB左右的峰, 高頻在3khz以上也有峰,比較早開始分割震動

※ 編輯: CrosstakerYu (27.247.161.191 臺灣), 05/18/2024 19:36:34

是說雙低音的設計主要應該是降低非線性失真的部分, 對於低音的下潛或是量都沒有影響, 然後最近也看到 Toole 在說, 目前沒有研究指出,HiFi喇叭非線性失真跟主觀聽感的相關性, 也就是說不太重要, 這樣說來空間足夠的話,雙低音二分頻可能還不如做三分頻, (或是如果雙低音還會有其他好處,這個論點就不一定成立) 雖然我現在的主聲道也是五吋雙低音落地XD

yys31005/18 19:42https://reurl.cc/Ej6gan 忘記FB連結不該用台泥了..不想

yys31005/18 19:42被台泥追蹤的可以用這連結...

真是高興,今天又有重要的收穫, 最近剛好想要幫一顆喇叭重新設計分頻器,低音單體qts只有0.19, 也有在苦惱要不要串電阻來調整Q值, 不過這個感覺也需要跟箱體一起tune嗎, 是說如果有用環擴校正低頻+補上超低音,好像這些也不是太重要XD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20:35:28

yys31005/18 20:38對 最終也是看整個系統的Q值 如果DSP能做就不用串 可以直

yys31005/18 20:38接linkwitz transform

carstenan05/18 21:21我覺得兩顆低音單體主要目的是加強量感,不然大家都用

carstenan05/18 21:21三吋超低音單體就好. 因為空氣密度遠低於振膜,所以小

carstenan05/18 21:21面積低音單體雖然可以營造不差的前方頻譜,但無法有效

carstenan05/18 21:21傳遞足夠低頻能量到整個空間

carstenan05/18 21:24toole比較像是賣藥的,他說沒有研究的意思應該是沒有明

carstenan05/18 21:24確的量化關係可以陳述,但如果非線性誤差不重要,那直

carstenan05/18 21:24接用dsp硬催全音域單體就好,不需要搞什麼箱體分音

carstenan05/18 21:26我的確覺得三音路比兩音路更好,但三路被動分音的複雜

carstenan05/18 21:26程度會高不少,我覺得三音路才是不需要使用昂貴單體的

carstenan05/18 21:26正解

car大提到的第一個點蠻有趣的,就像您說的小喇叭常會有帶不動空間的感覺, 這點在客觀數據上不知道如何呈現, Toole 的說法我可能提的太過簡略,有點驚世駭俗 拍謝拍謝XD 他提到的就是在到十幾年前為止的研究, 從統計上可以量化的發現HiFi喇叭的非線性失真跟主觀聽感評分的相關性很低, 一個很大的前提也是HiFi喇叭的非線性失真通常都不高, -50dB或是-35dB在聽感上的差距沒有那麼大, 這時候軸向頻率響應的平坦程度以及離軸頻響的平滑程度跟主觀聽感評分的相關性最高, 也是設計上的主要瓶頸, 他也有說攜帶式或是智慧小喇叭的確會有這個問題, 並提及他近十年沒有追蹤這方面的研究,不確定有沒有更新的發現, 我會提及這件事的原因是雙低音就能讓失真減半降低 3 dB 這樣的失真降低實際對聽感的幫助可能不大, 但就如同您說的,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 -- BTW雖然跟失真無關,全音域單體,離軸響應到3kHz以後不太可能做到平滑, 按照研究,這會讓主觀聽感上扣分 三音路很大的優勢也是比較容易把離軸的頻率響應做平滑, 8吋單體在1.5kHz以上在離軸就會有比較嚴重的衰減, 跟高音就會不好銜接,通常就需要藉助號角或是波導了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22:00:25

yys31005/18 21:56在他那個年代失真不是主要因素 不過在現在小作坊都能作出

yys31005/18 21:57很棒的指向性控制的時代我認為失真就重要了 以上次音響展

yys31005/18 21:58自己的感覺為例 KEF LS60在Klippel NFS的量測下顯示出超棒

yys31005/18 21:58的指向性控制行為 同天剛好也有擺R7 meta 那聲音等級差還

yys31005/18 22:01是滿明顯的 更別說Erin後來review的blade 2 meta也說兩者

yys31005/18 22:01聲音差異很大

這個說法蠻合理的,在頻率響應及指向性還沒控制好之前,失真相對不是瓶頸, 而現代藉助電腦輔助設計,連我們這樣的業餘玩家也都設計得出來頻率響應及指向性不錯 的喇叭, 這時候可能就真的是失真決勝負了, -- 然後也想到剛才car大提點的,小喇叭要達到同樣聲壓級就需要更大的振動行程, 失真也隨之提高,可能正就是不好聽的重要原因, 好像蠻有道理的XD 想要再次感謝二位花時間來討論,很有收穫哈哈

※ 編輯: CrosstakerYu (59.102.245.177 臺灣), 05/18/2024 22:10:23

odanaga05/18 22:49

hesione05/18 23:16

blanco6005/18 23:52有分享DIY心得,趕快來推一下

MADNUG05/19 00:21推,厲害!也推下面的討論

cgalen199405/19 05:00酷欸 我的三音路分音也是自己做的

p52088805/19 10:34推爆

s94075805/19 11:09好強

pool369005/19 14:05

jellpop05/19 20:29

qwer170905/19 21:37請問分頻器哪邊訂做,謝謝

電感是淘寶廠商定做,電容也是淘寶店鋪購買(老虎180), 零件來自己焊接

※ 編輯: CrosstakerYu (118.231.185.24 臺灣), 05/19/2024 21:48:16

lkj12tw05/20 10:53DIY推

LIONDOGs05/21 01:59我的喇叭的倒相管長這樣,長度不夠或許能參考看看

LIONDOGs05/21 01:59https://i.imgur.com/wOoI50M.jpeg